一種便於採光的蔬菜育苗架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17:27:5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於採光的蔬菜育苗架。
背景技術:
育苗的實質是提前生長發育,即由於氣候或茬口等原因或為了增加複種茬次而無法在本田按計劃時間栽培的情況下,創造可以提前成按時栽培的條件,以達到按正常栽培期或提早栽培的目的。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蔬菜大棚中預留出一塊空地用來培育蔬菜苗,這種方法影響了蔬菜大棚土地護理的一致性 ;而且在育苗的過程中,大棚的溫度不易控制,無法使農作物處於最佳的環境中成長,從而影響農作物的培育質量。
因而有了育苗盆,現有的育苗盆大多採用上下分層設置,由於育苗培養箱的噴頭設置在箱體頂部,噴頭在給育苗盆噴液時,上層的育苗盆遮擋了下層的育苗盆,造成下層的育苗盆沒有得到充分的噴灌,使得育上、下層的育苗盆內幼苗生長狀態出現差異。還有一種是通過育苗託盤進行育苗,現有的託盤一般採用一次性塑料託盤,這種託盤質軟不抗壓,不宜採用多層疊放,佔用了土地面積,而且育苗成功後,塑料託盤破損嚴重,無法重複使用,增加了生產成本。另外,澆灌的水無法重複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由於陽光照射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使育苗盤內的種苗接受光照不均勻,影響了秧苗的正常生長,為了保證受光均勻需要對育秧盤轉換方位,非常浪費人工體力,同時不具備噴淋裝置,使用起來非常不便。
專利201420119057.9中公開了一種集約化蔬菜育苗裝置,包括育苗穴盤, 營養液槽、四根角鋼,燈管等;所述的一種集約化蔬菜育苗裝置,育苗穴盤成上下層疊的固定設置,仍然存在光照不均勻、滴管不充分的問題,進而影響菜苗的生長,降低蔬菜質量;所述的一種集約化蔬菜育苗裝置,四根角鋼直接接觸地面,不具備移動的功能,則在育苗地點、取苗地點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所述的一種集約化蔬菜育苗裝置,育苗穴盆未設有漏水、集水裝置,易造成水多倒置菜苗澇死或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任意移動、便於採光且拆卸方便的蔬菜育苗架。
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於採光的蔬菜育苗架,包括底柱、固定孔、螺紋管、傳動絲槓、頂板、滾珠、伸縮塊、固定銷、儲液箱、抱緊裝置、全向輪、水泵、立柱、輸液口、育苗盤、燈架、加溫燈、補光燈、標籤袋、旋轉套、連接件、封堵塊、蓄電池、太陽能蓄電板以及補液口;所述的底柱上方為一六稜固定孔,固定孔內固定加設螺紋管;螺紋管內設有傳動絲槓,傳動絲槓下端伸入伸縮塊內,伸縮塊底部設有若干滾珠,滾珠上方設有可活動頂板與傳動絲槓相接;所述伸縮塊下連接底柱,且底柱側面設有若干通孔與固定銷配合使用;底柱下方與儲液箱貫通,底柱與儲液箱接縫處設有水泵;儲液箱四角底部設有全向輪,全向輪兩側裝有抱緊裝置;儲液箱一側上表面開有補液口;
所述螺紋管上方接有中空立柱,立柱由下至上依次設有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板,頂端立柱上由上至下套接有若干旋轉套,旋轉套兩側均通過連接件接有相互卯接的育苗盤,育苗盤最外側設有封堵塊;每個育苗盤正面均設有透明標籤袋;上下相鄰育苗盤之間均設有燈架,燈架底面間隔分布有加溫燈和補光燈;每個旋轉套上方兩側均設有輸液口;
所述水泵通過水路連接至各輸液口;所述太陽能蓄電板與蓄電池相接,蓄電池通過電路連接至燈架。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育苗盤包括營養盤、卯塊、卯槽以及盤體;營養盤置於盤體的最底部,矩形盤體兩側分別設有外凸和內凹的卯塊和卯槽可拼接拆卸,盤體底面均勻分布若干通孔;所述營養盤為海綿、泡沫板或聚乙烯發泡材料,厚度為2-5cm;所述盤體深度為10-15cm,長度為20-30cm,寬度為30-40cm。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立柱為金屬材質,直徑為50-60cm;所述的儲液箱為1m*1m*20cm的長方體,且儲液箱為金屬材質;所述的封堵塊為輕質塑料。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蔬菜育苗架外設有一手搖把手與傳動絲槓相配合調整高度,可調整高度為50-60cm。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輸液口均設有閥門。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旋轉套可旋轉角度為0-3600。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燈架與立柱交界處均設有一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蔬菜育苗架既可以進行自然採光又可以利用太陽能進行環保綠色能量補光,且可以任意移動、調整高度,方便育苗人員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2)營養盤的加設既可以保證蔬菜苗的營養供給又不會造成營養液的浪費;(3)育苗盤採取卯接的方式進行任意拼接拆卸,可根據育苗量的大小自行調節育苗盤的使用,方便快捷;(4)育苗盤還可以進行旋轉換面、採光;移動時可以隨時停駐且抱緊,減低危險係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便於採光的蔬菜育苗架的正視圖;
圖2為一種便於採光的蔬菜育苗架的育苗盤的結構圖;
圖中:1底柱、2固定孔、3螺紋管、4傳動絲槓、5頂板、6滾珠、7伸縮塊、8固定銷、9儲液箱、10抱緊裝置、11全向輪、12水泵、13立柱、14輸液口、15育苗盤、16燈架、17加溫燈、18補光燈、19標籤袋、20旋轉套、21連接件、22封堵塊、23蓄電池、24太陽能蓄電板、25補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考附圖1,一種便於採光的蔬菜育苗架,包括底柱1、固定孔2、螺紋管3、傳動絲槓4、頂板5、滾珠6、伸縮塊7、固定銷8、儲液箱9、抱緊裝置10、全向輪11、水泵12、立柱13、輸液口14、育苗盤15、燈架16、加溫燈17、補光燈18、標籤袋19、旋轉套20、連接件21、封堵塊22、蓄電池23、太陽能蓄電板24以及補液口25;所述的底柱1上方為一六稜固定孔2,固定孔2內固定加設螺紋管3;螺紋管3內設有傳動絲槓4,傳動絲槓4下端伸入伸縮塊7內,伸縮塊7底部設有若干滾珠6,滾珠6上方設有可活動頂板5與傳動絲槓4相接;所述伸縮塊7下連接底柱1,且底柱側面設有若干通孔與固定銷8配合使用;底柱1下方與儲液箱9貫通,底柱1與儲液箱9接縫處設有水泵12;儲液箱9四角底部設有全向輪11,全向輪11兩側裝有抱緊裝置10;儲液箱一側上表面開有補液口25;
所述螺紋管3上方接有中空立柱13,立柱13由下至上依次設有蓄電池23和太陽能蓄電板24,頂端立柱13上由上至下套接有若干旋轉套20,旋轉套20兩側均通過連接件21接有相互卯接的育苗盤15,育苗盤15最外側設有封堵塊22;每個育苗盤15正面均設有透明標籤袋19;上下相鄰育苗盤15之間均設有燈架16,燈架16底面間隔分布有加溫燈17和補光燈18;每個旋轉套20上方兩側均設有輸液口14;
所述水泵12通過水路連接至各輸液口14;所述太陽能蓄電板24與蓄電池23相接,蓄電池23通過電路連接至燈架16。
參考附圖2,所述的育苗盤15包括營養盤15-1、卯塊15-2、卯槽15-3以及盤體15-4;營養盤15-1置於盤體15-4的最底部,矩形盤體15-4兩側分別設有外凸和內凹的卯塊15-2和卯槽15-3可拼接拆卸,盤體15-4底面均勻分布若干通孔;所述營養盤15-1為海綿、泡沫板或聚乙烯發泡材料,厚度為2-5cm;所述盤體15-4深度為10-15cm,長度為20-30cm,寬度為30-40cm。
所述的立柱13為金屬材質,直徑為50-60cm;所述的儲液箱9為1m*1m*20cm的長方體,且儲液箱9為金屬材質;所述的封堵塊22為輕質塑料。
所述的蔬菜育苗架外設有一手搖把手與傳動絲槓4相配合調整高度,可調整高度為50-60cm。
所述的輸液口14均設有閥門。
所述的旋轉套20可旋轉角度為0-3600。
所述的燈架16與立柱13交界處均設有一開關。
下面參考附圖1和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操作方法進行詳細描述:育苗前根據需要育苗的量進行育苗盤15的拼接與拆卸,封堵快22封住育苗盤15的埠,防止育苗基質和營養盤15-1內的液體流失造成資源浪費;儲液箱9內灌入水或營養液備用,需要進行灌溉時首先開啟輸液口14的閥門,再將水泵12接通電源,將儲液箱9內的液體引入輸液口14進行滴灌;天氣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自然光的照射,將蔬菜育苗架移至光照充足的位置,旋轉套20各自旋至某一位置,保證各自之間不遮擋,此時太陽能蓄電板24也在為蓄電池23蓄電;天氣條件不允許時,將育苗盤15轉至各自水平位置,開啟燈架16上的開關進行補光;後期觀察或移至階段還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育苗架高度的調整。
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補充闡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廣大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