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嘉本色讀後感
2023-08-03 07:23:17 3
篇一:樂嘉本色讀後感
一周前,友人向我推薦《本色》,由於他沒有時間閱讀,所以希望我能夠給他一些讀書建議。原本他希望購買該書的紙質版本,但是被我阻攔了,據我個人的經驗,明星出書,無不外乎乘熱打鐵,自產自銷。沒有什麼真正實用價值。能夠從網路找電子檔,閱讀完就罷了,實在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研究。他聽從了我的建議,放棄購買該書的念想,但是抵擋不住樂嘉的名人氣質,看他忙於工作,無暇看書的可憐樣兒,我答應他,此書我去閱讀,讀罷後,我會寫一篇讀後感給他,滿足他的速食需求。
睡了一個飽足的午覺,醒來,天都黑了。挨不過飢腸轆轆的不舒坦,預出門覓食。找了一家西式餐館,點了一杯暢飲,外加一份披薩,番茄燴麵。吃飽喝足後,花了一段時間,繼續閱讀。翻翻目錄,此書,我已經快看完了,頓感無趣。想起讀後感的許諾,還是理理思緒準備晚上動筆。
……《本色》這本書不值花時間研究閱讀,這本書純粹是講樂嘉的人生經歷回顧。和勵志書屬同一類型,但是,和勵志書類比起來,樂嘉的文筆略顯單薄,該書個人感情色彩太強了,不夠旁觀專業。閱讀過後得不到太多的啟發和運作功效,當然如果你是樂嘉的粉絲,你可以看看,通過《本色》樂嘉又推薦了另外幾本他早期寫過的自傳,有打廣告嫌疑,但就本人感觸,可以純粹當做訓練閱讀速度看過,就罷了,不推薦。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你對性格色彩,心理學有做研究的需要,你可以去看看。但是就心理學之類的專業書籍,我個人推薦胡茵夢的翻譯類書籍,臺灣人在翻譯的外國著作方面,很有水準。胡茵夢翻譯的《當生命陷落時》很出色,我推薦!
篇二:樂嘉本色讀後感
本想下午騎著電車去逛幾個地方,拍幾組照片拼成一組組回憶,可是欲望不是很大,於是打開了電腦,看起了樂嘉老師的《本色》,因為上午跟蒜頭聊了一上午,發現真的該了解一下自己!
從頭讀到一半時,特別困,就睡了一覺,醒來繼續讀,把耳機帶在腦袋上,沒有開音樂,怕音樂打攪了我的思考,很享受樂嘉帶給的思考,裡面有很多的我影子,從來沒發現自己的一切行為和想法原來在書上可以發現,真的很感慨!只有這樣自己才能了解自己。
近一個月來,也許感性完全佔據了思考的空間,變成樣子也許我是功不可沒的,一個「證明者」就是這樣誕生的,總想著我們會用事實說明我們能做的好多,可能是太久沒有嘗到成功帶來的自信,然後就活在自己帶給自己的自信中,不在用理性思考來思考問題啦!最主要的是沒有了太大的熱情去做,也許卞老闆說的對,因為你出發點就不太對。
有些東西太急於求成反倒自食其果,這樣做想想太傻了。因為年輕有些事情我們可能不會在乎,可是成長讓我們能感受到不一樣的fresh。接下來還是多讀讀書吧,更加清醒的認識自己。不是我們本來性格就是給大家的感覺,因為我們可能本來就沒有投入自己的熱情,所以慢慢的發現自己的興趣,培養它,投入熱情!只要做一件事做久了,石頭也會化的,也許是風化啦。
向小夥伴們推薦這本書,樂嘉老師真的很,相信你們看見後會更加的清楚的認識自己啦!
篇三:樂嘉本色讀後感 梁炎霞
和很多人一樣知道樂嘉源於非誠勿擾 。看這個娛樂節目沒幾集,只覺得樂嘉言語犀利,一語中的,說話不留情面,似乎不太適合做娛樂節目。一讀《本色》才是我更加清晰的認識了樂嘉。
《本色》一共有二十章,每一章都各有特點。它並不是一部自傳而是一部自刨錄。通過自刨力圖讓你看清一些人性的真相和事實的真相。是樂嘉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進行剖析,從中他告訴我們如何在不安多變的世界裡活出真我本色。相信看完這本書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從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對樂嘉老師提出的關於自尊其實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是很認同的,過分放大自己的感受,並且用自己的無能引起自己的憤怒,如果這種情況下你的憤怒能給你帶來壓力,帶來動力是好的,但是過分在意影響自己就有點得不償失。樂嘉老師說當你真正取得成績並且站在那樣的高度的時候,你會覺得那些人是很可憐的,用自己對別人的鄙夷來顯示自己的高尚,而自己站在這些人的上面,已經不屑於用任何方式去證明什麼,你足以強大到用無言證明的時候你就真的強大了。所謂你的自尊的存在無非就是你還沒有足夠強大的證據而已。
我對樂嘉從事的性格色彩研究並沒有太大興趣,打動我的是封面的那句話「寫的是我,說的是你」。在內容介紹裡,樂嘉說「站在本色面前,撕開自己,打碎自己,重塑自己,這是我的故事,更是你的故事」,他拿自己做案例,自剖性格,對自己的每一次升級都進行坦白深入的剖析,並告訴每個人都可以和他一樣,一步步找到自己,修煉自己,突破自己。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樂嘉在書中袒露各個階段中自己的真實想法,相當於當眾脫光讓人檢視,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魄力,實在難能可貴。當然,文中難免有修飾之處,這仍然不掩其光芒。環顧周遭,在現實社會中,普通人尚且難以活得真實,有多少人帶著面具生存,多少人的經歷都是光鮮亮麗,仿佛沒有半點瑕疵,有多少人敢於直面血淋淋的現實?
如果讀一本書能讓你明白一個道理那麼這本書就沒有白讀。更何況《本色》讓我明白了很多。《本色》值得一看。
篇四:樂嘉本色讀後感
剛看完樂嘉的《本色》,發現再怎麼努力,一條微博也寫不下心中的感想,索性寫篇讀後感,梳理一下自己思緒。
不知道是因為自己一開始就帶著審視的感覺在看此書,還是作者文筆實在一般,或者是宣傳的太精彩,所以難免期待過高?總之,我看完之後,不太滿意。
很顯然,我固然不能全同意作者在文章所表達的全部觀點。儘管作者一再聲稱這些都是他這些年以來的所思所得,是一些不得不說的話,深思熟慮後的精心創作,是作為中國性格色彩學創始人這麼多年以來的性格色彩學功力進行的一場深刻的自剖,真實不虛。但我認為一些故事並不出彩的原因,不僅在於作者的文筆,敘述的角度,還有作者本人的深度。樂嘉本人我無甚了解,但該書表達出來的高度在某些方面讓我失望,其思想的真實度和他「洞見」的能力也讓我有所懷疑。
在樂嘉先生的這場自剖中,所挑揀出來的故事必定不是他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這一場對話,他帶著「使命」。文字讓我看到長年以傳道者為己任的他,試圖用性格色彩闡述如何自剖,卻在講故事的敘述中有所迷失。也許,他本就更適合做一個演講者與培訓師。因為他的文字遠不如他在電視上所表現出來的那般有張力,力量感也沒有那麼強烈。所幸的是作者還是勾起了我對性格色彩的好奇,也讓我了解到了一些他在電視節目以外的生活和形象,並且讓我反省到自己這些年來用文字記錄真實生活所欠缺的美。
當然《本色》因為有其真實的成分,所以還是可讀。其中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樂嘉給兒子和女兒的信。信各一封,內容完全不同,是我能感受到的最強烈的幾篇作者在用性格色彩學詮釋人生。以不同的性格特徵,為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指點人生路。苦口婆心,也讓人感動。作者更多的是在講故事。若是好奇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可以以此書略作了解,從書的目錄就可以大致了解,所以也不至於太誤導眾人。但是對樂嘉興趣極大的朋友,肯定不會因此得到滿足。樂嘉的人生經驗豐富,這本書絕對只是人生舞臺中眾多戲碼中的冰山一角。並且他始終帶著一種「開示」眾人的心態在行文,這種心態會不自覺的將他引到一條說教版的路上,這會影響一個人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影響文字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這也許也是他的文字無法擊中我靈魂的原因。畢竟他在自剖的表述過程中有目的的進行了取捨,而這種取捨,留下來的未必都是讀者需要的,且帶有商業性質。
最後想說,想了解性格色彩學的朋友,可以忽略此書。說真話,也是我的本色。
篇五:樂嘉本色讀後感 張令凱
不得不說,這本書寫的不錯,是樂嘉老師本色出演,本色演繹,但遺憾的是更多的是講意識形態和心靈雞湯層面的,技術層面的不多,從本書目錄看貌似清晰,實際內容凌亂,相當多的內容是攢的。
讀了本書一般,貌似感觸很多,卻又不知從何寫起。
1、不得不說樂嘉老師是個奇才、奇葩或者天才,無論演講、主持還是做嘉賓,都是收放自如、激情四射、活力四射、魅力四射,他有非於常人的思維邏輯和口頭表達能力(當然寫作能力也很棒)。最初了解樂嘉是通過《非誠勿擾》這個節目,再後來是《老公看你的》《中國演說家》《葉問》等,每次都能發現樂嘉的蛻變和提升。
2、很多成功的人為了掩蓋成功背後的艱辛,總是喜歡誇大成功的難度,讓人感覺高不可攀。看了樂嘉老師的《本色》,更加堅信苦逼是牛逼前的黑暗,裝逼是牛逼前的彩排,樂嘉老師也有狗屁不是的時候,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生沒有方向,茫然無措。逼格BIG,裝逼的能力的簡稱,是當下比較火的詞語。王朔曾經講過:逼是一樣的逼,裝上見高低。裝逼要「裝」,優秀要「秀」,好像關鍵點都在「動詞」上。如果想變得牛逼,要先裝的像牛逼的人一樣,如果想變的優秀,先秀的像優秀的人一樣。
3、關於夢想,樂嘉老師寫了他曾經很多的夢想,有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有實現的也有未實現的,至少他有夢想。曾經記得有這麼一句話:人生最可悲的不是你夢想有沒有實現,而是你壓根就沒有夢想。像我,現在就比較尷尬,夢想還不夠清晰,而且行動力不夠,沒有一定要,只停留想、夢的階段,所以只能虛無縹緲。希望自己能夠儘快找到內心深處的理想——合理的夢想,能夠按照SMART標準實現的。
4、行動比思考更重要,對樂嘉老師此觀點比較認同。其實,還有曾經另一本書《正能量》,其核心觀點是「行為左右意識」,人的意識是可以被相應的行為改變的,和此觀點有相似之處。樂嘉老師通過「地鐵長腿事件」反思之所以失敗不是行動力問題、也不是愛面子問題,而是其對地鐵長腿的「欲望」還不夠強。現在對這點體會更深,春節看了一期前柯達高管葉鶯的節目,有個小夥子碰見她和助理在同一個餐廳吃飯,但一直沒有過去打招呼,葉鶯說他是不夠勇敢、膽小,最核心的是「小夥子不夠愛她」,深層次意思也是這個道理。
5、天天做愛=天天做愛做的事情。 樂嘉老師講「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不是夢想,不是欲望,不是激情,不是堅持,不是信念,不是專注,這幾樣東西的真正源泉只有一個,就是——熱愛。熱愛是一切成功的基礎。」找到自己所熱愛的工作或者愛好,有意義的愛好,確實絕非易事。關於怎麼找到自己愛好,尤其是工作愛好,雖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唐駿曾經說過一個竅門,那就是把工作做好,從工作當中你一定可以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興奮、有激情、有動力的點,哪怕它再小,堅持下去,你會逐步愛上某項工作。這個確實有道理,印象派著名導演王潮歌曾經講過人一生一旦找到自己的喜好,一輩子就不用再為生活擔憂了,她很慶幸她找到了自己的熱愛——寫作。樂嘉老師也是幸運的,找到了自己的熱愛——演講、諮詢、寫作、主持。可悲的是,我只是初步找到自己的愛好,還沒有把他澆灌成超級特長。
6、專注、聚焦。足夠熱愛,控制力好,就能夠聚焦,才有可能做出成就。像汪中求老師一輩子之研究倆字「細節」,樂嘉老師一輩子研究FPA(紅藍黃綠),華杉研究「超級符號」等,只有足夠聚焦,就像放大鏡因為聚焦能夠點燃白紙一樣,我們的專業也是一樣的,專心、專業、專注,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我現在,也要找自己的專注聚焦點,燃燒自己把它點燃。
7、證明=自卑,自信=自尊。我之前經常寫一個現象,農村狗咬架、雞鬥架的時候老是把自己弄的頭昂起來、尾巴撬起來、渾身毛豎起來,除了證明自己強大,其實也是在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一旦被徵服狗和雞就會老老實實,狗會夾尾巴、嗷嗷叫,雞會把頭往對方雙腿中間、兩個翅膀下鑽。人,也是一樣的,往往是自卑的人老是強調自己的尊嚴、自尊,怕別人看不起,希望通過萬般手段證明自己的強大。生活中有非常簡單的例子,就像網上所講「高富帥才有資格單身」,如果沒有女朋友,有錢的才叫單身、叫個性,沒錢的你還叫單身,單身啥,你實際上就是「光棍」一條。真正自信的人才有自尊,才配擁有自尊,因為自信是實力的外在彰顯,人有實力才有資格擁有自尊,而且社會認同也會給予他這種自尊。所以,告誡自己,別老拿自尊說事,因為那只能說明你還不夠自信。
8、本色。人要成功,必先自宮,只有解剖自己,才能活出本色,讓自己更出色。否定之否定,人每一次低頭的自我否定都是對自己再次向上用力的提升。毛主席說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通過內心起作用。所以,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只有不斷的否定自己,看清自己,看到本色,活出本色,才能使人生活的更真實、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