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2023-08-03 09:41:06 1
專利名稱: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可以記錄預設角度並可自動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系統的廣泛使用,相關外圍裝置上的特定功能也持續地進行研發,以方便使用者直接進行相關設定與操作。以顯示器為例,在顯示器上通常會設置視控顯示選單(On Screen Display,OSD)模塊來提供使用者進行OSD設定,如亮度、對比、色彩、顯示位置與OSD位置設定與其它功能。
在顯示器的操作與使用上,由於每個人的身高不同,再加上顯示器面板的視角(仰角)也隨著不同製造商的製造而有所不同,因此,每個人在使用顯示器之前都必須將顯示器的視角進行調整,從而得到最舒適的視覺角度,以便於操作與觀看顯示器。此外,當多個使用者共享一臺顯示器時,使用者還必須頻繁地調整顯示器的視角,整體顯示器的視角調整行為對於使用者是非常困擾的。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自動檢測與記錄顯示器視角,並對於不同使用者設定相應的預設角度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通過選擇預設角度而自動調整顯示器角度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可藉由本發明所提供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實現。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包括用以決定顯示器的仰角的旋轉構件、視控顯示選單(OSD)模塊、微處理器與馬達。視控顯示選單模塊提供使用者利用其選擇一欲轉動角度,且視控顯示選單模塊將對應於欲轉動角度的一第一控制信號傳送至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對應於第一控制信號產生一第二控制信號並傳送至馬達。馬達對應於第二控制信號而帶動旋轉構件,以將顯示器的仰角調整至欲轉動角度。
另外,本發明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還包括一感測裝置,用以檢測旋轉構件的一旋轉信號,並將旋轉信號傳送至微處理器,且微處理器依據旋轉信號計算一調整后角度。視控顯示選單模塊可以由微處理器接收調整后角度,並將調整后角度設定為相應使用者的預設角度,並進行顯示。此外,使用者還可利用手動方式調整旋轉構件至特定角度,且感測裝置可以檢測相對應此特定角度的旋轉信號,並將其傳送至微處理器,並還新相應使用者的預設角度。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詳細說明如下圖1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系統架構的一示意圖;圖2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旋轉構件與感測裝置的建置型態的一示意圖;圖3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通過視控顯示選單模塊自動調整顯示器仰角的操作流程的一流程圖;圖4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通過計算機端操作接口自動調整顯示器仰角的操作流程的一流程圖;圖5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檢測與記錄顯示器仰角的操作流程的一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系統架構。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100包括一微處理器110、一馬達120、一旋轉構件130、一感測裝置140與一視控顯示選單(OSD)模塊150。旋轉構件130可以是連接至顯示器面板的鉸鏈(Hinge),用以決定顯示器100的仰角。微處理器110用於提供顯示器100所具有功能的相關運算能力。馬達120可以接收微處理器110的控制信號,並依據控制信號帶動旋轉構件130將顯示器100的仰角調整至特定角度。
感測裝置140用來檢測旋轉構件130的旋轉信號並將其傳送回微處理器110。微處理器110依據旋轉信號可以計算出顯示器目前的仰角。旋轉構件130與感測裝置140的實際結構形式可以如圖2所示。其中,旋轉構件130可以與固定於顯示器面板的齒輪相互卡接,用以控制顯示器面板的角度。感測裝置140可以藉由旋轉構件130檢測出相應的旋轉信號。
OSD模塊150包括完成顯示器100的視控顯示選單功能所需的相關軟、硬體與電路。OSD模塊150可儲存相對應不同使用者操作顯示器100時的預設角度。此外,計算機主機200端包括一計算機端操作接口210。使用者可以利用計算機端操作接口210的設定,通過微處理器110將顯示器100自動調整至特定角度。對於顯示器100的微處理器110、馬達120、旋轉構件130、感測裝置140與OSD模塊150、與計算機端操作接口210之間的操作將說明於下。
圖3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通過視控顯示選單模塊150自動調整顯示器仰角的操作流程。首先,如步驟S301,使用者利用OSD模塊150選擇或設定一欲轉動角度。之後,如步驟S302,OSD模塊150送出相對應於欲轉動角度的一第一控制信號至微處理器110中。之後,如步驟S303,微處理器110依據第一控制信號產生一第二控制信號並將其傳送至馬達120。馬達120接收到第二控制信號之後,如步驟S304,馬達120相對應第二控制信號帶動旋轉構件130,以將顯示器100的仰角調整至欲轉動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OSD模塊150可以提供使用者自行設定相應的預設角度,因此,OSD模塊150內部可以包括相應不同使用者的預設角度151。當不同使用者欲操作顯示器100時,每一使用者可以選擇相應的預設角度151,並通過OSD模塊150、微處理器110、馬達120與旋轉構件130將顯示器的仰角調整至預設角度,其中相關操作類似於第3圖中所述,在此省略。
圖4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通過計算機端操作接口210自動調整顯示器仰角的操作流程。首先,如步驟S401,使用者利用計算機端操作接口210設定一欲轉動角度。之後,如步驟S402,計算機端操作接口210傳送此欲轉動角度至微處理器110中。之後,如步驟S403,微處理器110依據接收的欲轉動角度產生一第三控制信號並將其傳送至馬達120。馬達120接收到第三控制信號之後,如步驟S404,馬達120相對應第三控制信號帶動旋轉構件130,以將顯示器100的仰角調整至欲轉動角度。
圖5示出了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檢測與記錄顯示器仰角的操作流程。首先,如步驟S501,感測裝置140檢測旋轉構件130旋轉時的旋轉信號,並如步驟S502,將檢測的旋轉信號傳送至微處理器110。之後,如步驟S503,微處理器110依據旋轉信號計算一調整后角度,並將調整后角度傳送至OSD模塊150。接著,如步驟S504,OSD模塊150將由微處理器110接收的調整后角度進行顯示。之後,如步驟S505,OSD模塊150將調整后角度設定為相應使用者的預設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過馬達120帶動旋轉構件130而自動地調整顯示器100的仰角之外,使用者還可利用手動方式直接調整旋轉構件130至特定角度,且感測裝置140可以檢測相對應此特定角度的旋轉信號,並將其傳送至微處理器。而當使用者已經設定相應的預設角度時,OSD模塊150可以將微處理器110計算出的角度還新設定相應使用者的預設角度。
因此,藉由本發明所提出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及其操作方法,可以提供不同使用者設定相應的預設角度,自動檢測與記錄顯示器視角,並通過選擇預設角度或設定欲轉動角度而自動調整顯示器的角度,以增加使用者操作顯示器上的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但並不是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可做各種修改和變化,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以所附權利要求所界定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包括一旋轉構件,用以決定該顯示器的一仰角;一視控顯示選單(OSD)模塊,提供一第一使用者利用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選擇一第一欲轉動角度;一微處理器,連接至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由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將對應於該第一欲轉動角度的一第一控制信號傳送到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對應於該第一控制信號而產生一第二控制信號;以及一馬達,連接至該微處理器與該旋轉構件,該馬達由該微處理器接收該第二控制信號,並對應於該第二控制信號而帶動該旋轉構件,以將該顯示器的該仰角調整至該第一欲轉動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還包括一感測裝置,用以檢測該旋轉構件的一第一旋轉信號,並將該第一旋轉信號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依據該第一旋轉信號計算一第一調整后角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還由該微處理器接收該第一調整后角度,並將該第一調整后角度設定為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預設角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還將顯示該第一調整后角度。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第一使用者還利用一手動方式調整該旋轉構件至一第二欲轉動角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感測裝置還檢測該旋轉構件對應於該第二欲轉動角度的一第二旋轉信號,並將該第二旋轉信號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依據該第二旋轉信號而計算一第二調整后角度,並將該第二調整后角度傳送至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並將該第二調整后角度更新設定為該第一使用者的該第一預設角度。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還記錄對應於一第二使用者的一第二預設角度。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還包括一計算機端操作接口,用以設定一第三欲轉動角度,並將該第三欲轉動角度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對應於該第三欲轉動角度將一第三控制信號傳送至該馬達,且該馬達對應於該第三控制信號而帶動該旋轉構件,以將該顯示器的該仰角調整至該第三欲轉動角度。
9.一種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包括一旋轉構件,用以決定該顯示器的一仰角;一視控顯示選單(OSD)模塊,記錄對應於一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預設角度,該第一使用者利用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來選擇該第一預設角度;一微處理器,連接至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由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將對應於該第一預設角度的一第四控制信號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對應於該第四控制信號而產生一第五控制信號;以及一馬達,連接至該微處理器與該旋轉構件,該馬達由該微處理器接收該第五控制信號,並對應於該第五控制信號而帶動該旋轉構件,以將該顯示器的該仰角調整至該第一預設角度。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還將顯示該第一預設角度。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還提供該第一使用者重新設定該第一預設角度。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其中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還記錄對應於一第二使用者的一第二預設角度,並提供該第二使用者利用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來選擇該第二預設角度。
13.一種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該顯示器包含一旋轉構件,該顯示器具有一仰角,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視控顯示選單(OSD)模塊,用以提供一第一使用者利用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選擇一第一欲轉動角度,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系傳送對應於該第一欲轉動角度的一第一控制信號;提供一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與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連接,該微處理器接收該第一控制信號並對應於該第一控制信號而產生一第二控制信號;以及提供一馬達,該馬達連接至該微處理器與該旋轉構件,該馬達接收該微處理器的該第二控制信號,並對應於該第二控制信號而帶動該旋轉構件,以將該顯示器的該仰角調整至該第一欲轉動角度。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一感測裝置檢測該旋轉構件的一第一旋轉信號,並將該第一旋轉信號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依據該第一旋轉信號來計算一第一調整后角度。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由該微處理器接收該第一調整后角度,並將該第一調整后角度設定為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預設角度。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顯示該第一調整后角度。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該第一使用者利用一手動方式調整該旋轉構件使該顯示器的該仰角調整至一第二欲轉動角度。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該感測裝置檢測該旋轉構件的對應於該第二欲轉動角度的一第二旋轉信號,並將該第二旋轉信號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依據該第二旋轉信號計算一第二調整后角度,並將該第二調整后角度傳送至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以將該第二調整后角度更新設定為對應於該第一使用者的該第一預設角度。
19.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記錄對應於一第二使用者的一第二預設角度。
20.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一計算機端操作接口設定一第三欲轉動角度,並將該第三欲轉動角度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對應於該第三欲轉動角度將一第三控制信號傳送至該馬達,且該馬達對應於該第三控制信號而帶動該旋轉構件,以將該顯示器的該仰角調整至該第三欲轉動角度。
21.一種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該顯示器包含一旋轉構件,該顯示器具有一仰角,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視控顯示選單(OSD)模塊,用以記錄對應於一第一使用者的一第一預設角度,並提供該第一使用者利用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選擇該第一預設角度;提供一微處理器,與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連接,由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將對應於該第一預設角度的一第四控制信號傳送至該微處理器,且該微處理器對應於該第四控制信號而產生一第五控制信號;以及提供一馬達,該馬達與該該微處理器與該旋轉構件相連,該馬達由該微處理器接收該第五控制信號,並對應於該第五控制信號而帶動該旋轉構件,以將該顯示器的該仰角調整至該第一預設角度。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顯示該第一預設角度。
23.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提供該第一使用者重新設定該第一預設角度。
24.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的操作方法,還包括以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記錄對應於一第二使用者的一第二預設角度,並提供該第二使用者利用該視控顯示選單模塊選擇該第二預設角度。
全文摘要
一種可調整角度的顯示器,包括用以決定顯示器的仰角的旋轉構件、視控顯示選單(OSD)模塊、微處理器與馬達。視控顯示選單模塊提供使用者利用其選擇一欲轉動角度,且視控顯示選單模塊將對應於欲轉動角度的一第一控制信號傳送到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對應於第一控制信號而產生一第二控制信號並傳送至馬達。馬達對應於第二控制信號而帶動旋轉構件,以將顯示器的仰角調整至欲轉動角度。
文檔編號G05D3/12GK1581004SQ0315242
公開日2005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30日
發明者陳旻志, 劉雲文, 池亭輝 申請人: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