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預防小兒疾病的疫苗(小孩子的常見病)
2023-08-02 15:07:18 1
咱們小時候,百日咳還是個經常出現的名詞。
高度傳染性,很難被診斷,患者痛苦不堪,嚴重者可能致命……
但好在,隨著百日咳疫苗的普及,咱們現在基本已經不擔心這個「幾乎」成為過去時的疾病了。
然而,最近科學家卻警告說——
有證據表明,百日咳正在演變成超級細菌……
在1月16日《Vaccine》雜誌發表的論文中,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發現,百日咳菌株正在適應疫苗!
他們利用表面刮除(surface shaving)技術,從引起百日咳的博得特氏菌表面分析出了126種蛋白質。
而和以前對百日咳的研究相比,這一次提取出的蛋白質中發現了潛在的疫苗抗原。
它們能產生更多的營養結合蛋白質,代謝更旺盛,更容易從宿主那裡攫取營養物質並繁殖。
同時,它們產生的免疫原性蛋白質更少了,讓宿主的免疫系統很難發現它們、進行清除。
簡而言之,這些變化意味著百日咳正朝著超級細菌進化。
研究人員必須要抓緊時間開發出新的疫苗。
當然,科學家同時表示,作為普通人的咱們不必驚慌。
百日咳博得特氏菌目前還不是超級細菌,現有疫苗至少還能再應對5-10年。
但……越來越多超級細菌的出現,依然讓人們在平靜生活中,感受到暗流湧動的不安。
超級細菌,抗生素殺不死,現有醫療方法全部無效,無論去哪裡醫生都束手無措。
可以說,每進化出一種超級細菌,就多了一種讓人痛苦不堪的絕症。
但如果細究起來,超級細菌這個概念其實出現的時間不長。
然而,一經出現,它就成為了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之一。
耐藥性超級細菌的出現,人類是最大的幕後推手,但這也是必然結果。
——人類的免疫系統與細菌的博弈長達上千年,永遠都是有來有往,無法分出勝負。
而一百年前青黴素的發現,讓人類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青黴素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抗生素,而它也可能是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研究之一,直接提高了人類的平均壽命。
對很多細菌都有效,基本上能夠叫「包治百病」。
恰逢戰時,這種救命神藥幾乎立刻就被大規模推廣,一年能生產六千多億單位的青黴素。
但細菌很快就找到了出路。
朝生暮死,無數次繁殖,意味著它很容易變異,總會有變異出青黴素無效的個體。
那麼情況就變成了,普通細菌被青黴素殺死,而青黴素無效的個體就脫穎而出快樂繁殖,子子孫孫無窮盡也,成為優勢群體。
於是,很多細菌都獲得了青黴素的抗藥性。
但人類很快就找到了新一代的抗生素。
沒關係,青黴素治不了你,我們還有甲氧西林。
甲氧西林治不了你,還有萬古黴素。
那個時候的人類認為……出現抗藥性有什麼關係?總會有新的抗生素被發現。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類一定行!
然而,事實上就是人類沒那麼行。
自然界中能夠發現的抗生素無外乎幾種不同的原理,每次出現一種新的抗藥性,就有N多種抗生素被宣布無效。
於是,人類開始人為改造天然抗生素,再次合成新型強化藥。
然而,人類已經30年沒有發明可以商用的新抗生素了。
更何況,就算研製出一百萬種抗生素,也總有被細菌攻陷的一天。
沒有被藥物完全毀滅的細菌反而浴火重生,變得更加強大。
終於有一天,它成為了人類束手無策的超級細菌。
2016年,美國政府宣布,一名49歲女性尿液中分離出的大腸桿菌,連被視為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多粘菌素也失效了。
而後,每年都有新的超級細菌被發現。
時至今日,人類已經發現了8種,對任何抗生素都無效的超級細菌。
每一種超級細菌的出現,都是一聲警鐘。
警告著人們,我們即將面對的未來。
抗生素濫用,是耐藥性細菌出現最大的因素。
本能夠自愈的疾病,或是病毒性疾病,卻使用抗生素對抗,不僅沒有作用,更讓細菌得到優勝劣汰的機會,反而發展得更好。
我們可能經常會聽到在國外生活的留學生抱怨——
「感冒了去看醫生,醫生叫我多喝熱水。」
都知道抗生素一開,基本上三天就好立竿見影,但醫生還是不給你開藥。
不是醫生盼著你難受,而是歐美國家對抗生素的管制十分嚴格。
上個世紀抗生素剛推廣的時候,歐美國家的抗生素使用率也高到可怕,外科患者人手抗生素。
這樣使用了幾十年,後果出現了。
他們發現,減少普通能夠自愈的病症使用抗生素,才能在手術等時候讓抗生素更有效。
於是,他們不得不開始管控抗生素的使用率:國家下達指令,要求醫生減少抗生素比例。
美國買抗生素比買子彈還難,如果沒有醫生籤字,任何人都沒法購買抗生素,而如果醫生如果違規開方,甚至可能吊銷執照。
英國曾經下令,要求未來使用抗生素比例再減少15%,並在三年之內立刻降低了7%。
現在,英國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25%。
反面例子就是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消費國,人均10.7單位,遠高於世界上的其它國家。
去一趟醫院,無論什麼病,70%的患者都會開到抗生素。
平時抗生素隨便買,導致三分之二的人體內,都攜帶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細菌。
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僅為百分之十。
相對應的,印度被英國臨床藥理學雜誌,稱為最危險超級細菌的「孵化器」。
新德裡的飲用水中有超級細菌,恆河水的源頭有超級細菌。
長期以往,這些超級細菌,將威脅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長期以往,超級細菌肆虐,甚至普及會怎麼樣?
很簡單,所有抗生素無效,意味著人類將重返到沒有抗生素的時代。
應該有人了解過,針對超級細菌,人類還有另外一種治療手段——噬菌體。
噬菌體是一種攻擊細菌的病毒,比細菌還小100倍,對人類無害,對細菌致命。
但是,由於抗生素的出現,人類擱置了對噬菌體的研究。
很簡單,噬菌體的局限性太大了。
一種噬菌體只能針對一種宿主菌,絕對不會出現像抗生素一樣「包治百病」的情況。
另一方面,抗生素可以製成粉末膠囊注射液常溫保存,而噬菌體的保存難度,卻要高得多。
但是,正是因為人們對噬菌體的擱置,才讓現在的細菌很少擁有噬菌體抗性。
於是,現在感染了超級細菌的人們,有了一線生機。
2019年,傳染病學家Steffanie Strathdee為了拯救自己感染了超級細菌而昏迷不醒的丈夫,日以繼夜地研究出一種專門針對的噬菌體藥物,並靜脈注射到了丈夫的血液中。
停滯了無數年的噬菌體療法,讓他的丈夫醒了過來,逐漸好轉,健康,恢復了正常生活。
而之後,她研製出的噬菌體又拯救了另一名感染了同樣超級細菌的女孩。
但是,有噬菌體療法打底,人類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顯然不是。
給每種細菌研發單獨的噬菌體顯然成本過高,如果你沒有一個傳染病學家的妻子很可能沒法享受這個待遇。
而另一方面,細菌對於噬菌體,也會產生耐藥性,甚至比抗生素更快。
這也並不是萬全之法。
雖然,超級細菌是否出現,是否能被攻克,都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事情。
但是,我們普通人也有可以做的事情。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了一個關於抗生素耐藥的報告,對於公眾有以下三條建議——
1. Use antibiotics only when prescribed by a health professional. 醫生給你開了處方,再用抗生素。
2. Complete the full prescription, even if you feel better. 即使你覺得自己痊癒,也要吃完整個療程。
3. Never share antibiotics with others or use leftover prescriptions.不要私下把抗生素給別人使用,或使用別人剩餘的處方藥。
也許所有人都覺得超級細菌離自己很遠。
但也有可能,下一個受害者就出現在我們身邊。
人類與細菌軍備競賽永無止境,誰都不知道,未來又將通往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