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插片式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00:50:21 2
專利名稱:一種插片式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器,特別地,涉及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插片式散熱器。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大功率的電子元器件也越來越多,運行時對散熱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插片式散熱器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散熱設備,比較常用於大功率電子元器件的散熱。請參見圖1,為現有插片式散熱器單張散熱片的立體示意圖,圖6A,為現有插片式散熱器散熱風向的示意圖,現有插片式散熱器包括基板100』和散熱片200』,其基板100』靠近或緊貼熱源300』,熱源300』通常即是大功率電子元器件,現有插片式散熱器的散熱片200』 設於基板100』上,散熱片的數量和面積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熱源300』產生的熱量即通過基板100』傳遞至散熱片200』,吹風設備,通常為風扇或鼓風機(圖中未示)向插片式散熱器吹風,散熱片200』上的熱量便可以較快地散發至空氣中,於是散熱片200』溫度下降。 同樣的過程持續進行,這樣便可以將熱源300』中的熱量散出去,而熱源300』的溫度不至於太高而損壞相應的電子元器件。可見,散熱片的面積大小是散熱效果的影響因素之一,散熱片面積越大,能有更顯著的散熱效果,但是散熱片的面積同時受到設備體積的限制,如果過大,則不利於電子設備的輕便化。如何在散熱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減輕散熱器的體積和重量,又能滿足相應的散熱效果,是值得發展的一個方向。另外,圖6A所示的這種散熱結構,熱量通常集中在散熱片200』靠近基板100』的地方,溫度過高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也主要集中在散熱片200』靠近基板100』的部分,而散熱片200』遠離基板的部分溫度相對較低,散熱效率相對較低,考慮到金屬的熱傳遞效率遠大於空氣,如果能使散熱片200』在各個部分上都比較均勻地得以散熱,即把散熱片 200』靠近基板100』部分的熱量均勻分布到整塊散熱片200』,也可以較為顯著地提高散熱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散熱器的不足,一是散熱效率不高,在體積受限的情況下無法更高效地散熱,二是散熱片接近熱源的部分往往溫度升高很快,而遠離熱源的部分溫度並不高,沒有充分利用散熱片的整個面積進行有效散熱。本發明的一種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基板與複數片散熱片,所述基板表面設有複數個平行槽,所述散熱片包括一第一側邊與一相對所述第一側邊的第二側邊,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壓入所述平行槽中,所述散熱片與基板呈垂直設置,所述散熱片呈波紋狀, 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導風槽,且所述導風槽自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向所述所述散熱片的第二側邊方向延伸。通過將散熱片的表面設置為波紋狀,增大了散熱片的散熱表面積,使風在通過散熱器時,能更多的接觸到筋片表面;並進一步通過導風槽來弓I導風的方向,使風在通過散熱器時,從溫度高的第一側邊流向溫度低的第二側邊;使其在相同的外形尺寸條件下,具有更加優秀的散熱性能;或在相同的性能條件下,能有效的減小散熱器的體積,從而更加的小巧,美觀和減低成本。 較佳地,所述導風槽傾斜均勻設置於所述散熱片的表面,所述導風槽與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的夾角45° 士5°,所述導風槽包括一第一側壁與一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之間的夾角為170° 172°,所述導風槽的寬度為10 15mm。
圖1是現有插片式散熱器單張散熱片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插片式散熱器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插片式散熱器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插片式散熱器中的單張散熱片立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插片式散熱器風向立體示意圖
圖6A是現有插片式散熱器的風向平面示意圖。
圖6B是本發明插片式散熱器的風向平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插片式散熱器的導風槽夾角與寬度參數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插片式散熱器的導風槽傾斜角度設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首先參閱圖2、3所示,本發明的插片式散熱器包括一基板100與複數片散熱片 200,基板100的表面設置有複數條平行槽101,散熱片200包括一第一側邊201與一相對所述第一側邊201的第二側邊202,散熱片200的第一側邊201被壓入平行槽101中,且散熱片200與基板100呈垂直設置。進一步配合圖4所示,其中顯示了本發明單張散熱片200立體示意圖,該散熱片 200經加工壓製成波紋狀,因而在其兩面上分別形成了複數條導風槽203,導風槽203傾斜均勻設置於所述散熱片200的表面,且導風槽202自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201向所述所述散熱片的第二側邊202方向延伸;散熱片200加工硬化,強度增加,加工後成品相比一般散熱器更加不容易發生散熱片倒伏的現象。參閱圖5與圖6B所示,本發明的散熱器在使用時,由於將散熱片200的表面設置為波紋狀,增大了散熱片200的散熱表面積,使風在通過散熱器時,能更多的接觸到筋片表面;另外,導風槽203自散熱片200的第一側邊201向所述所述散熱片的第二側邊202方向延伸,其一端靠近基板100,另一端遠離基板200,基板100靠近熱源300,當風吹至散熱片 200時,因遇到導風槽203的導引,靠近基板100的風被導引至散熱片200遠離基板100的方向(沿箭頭方向所示),因為金屬的熱傳遞效率遠大於空氣,散熱片200接近基板100部分的熱量朝遠離基板100的部分傳遞,更為迅速地降低了散熱片200接近基板100附近部分的溫度。經過試驗測試,當風通過散熱器的方向如圖所示時,散熱效果比普通散熱器提高 10%左右。
進一步配合圖7、8所示,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散熱片200的導風槽203與散熱片200的第一側邊201或第一側邊202的夾角設置為45° 士5°,導風槽203兩側壁之間的夾角設置為170° 172°,導風槽203的寬度設置為10 15mm,通過對散熱片200的導風槽203的上述工藝指標的合理設置,可以進一步提供散熱率。可以預見的是,本發明的改進方案並不僅限於本實施例中的插片式散熱器,對於散熱的熱傳導部件,只要其熱傳遞效率高於介質(一般是空氣),熱源位於熱傳導部件的一邊,都可採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各種變形提高其散熱效率。雖然本發明的散熱設備已參照當前的具體實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以上的實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在沒有脫離本發明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等效的變化和修改都將落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插片式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基板與複數片散熱片,所述基板表面設有複數個平行槽,所述散熱片包括一第一側邊與一相對所述第一側邊的第二側邊,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壓入所述平行槽中,所述散熱片與基板呈垂直設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片呈波紋狀,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導風槽,且所述導風槽自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向所述所述散熱片的第二側邊方向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風槽傾斜均勻設置於所述散熱片的表面,所述導風槽與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的夾角45° 士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風槽包括一第一側壁與一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之間的夾角為170° 17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風槽的寬度為10 15mm。
全文摘要
一種散熱器包括一基板與複數片散熱片,基板表面設有複數個平行槽,散熱片包括一第一側邊與一相對第一側邊的第二側邊,散熱片的第一側邊壓入平行槽中,散熱片與基板呈垂直設置,散熱片呈波紋狀,表面形成有複數條導風槽,且導風槽自所述散熱片的第一側邊向所述所述散熱片的第二側邊方向延伸。通過將散熱片的表面設置為波紋狀,增大了散熱片的散熱表面積,使風在通過散熱器時,能更多的接觸到筋片表面;並進一步通過導風槽來引導風的方向,使風在通過散熱器時,從溫度高的第一側邊流向溫度低的第二側邊;使其在相同的外形尺寸條件下,具有更加優秀的散熱性能;或在相同的性能條件下,能有效的減小散熱器的體積,從而更加的小巧,美觀和減低成本。
文檔編號H05K7/20GK102497768SQ20111044949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9日
發明者吳建剛 申請人:吳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