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的製作方法
2023-07-05 07:51:56 1
專利名稱: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零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塞。
背景技術:
活塞是發動機的「心臟」,承受交變的機械負荷和熱負荷,是發動機中工作條件最惡劣的關鍵零部件之一。由於汽油機活塞設計的輕量化要求,需要從活塞外銷座區 域去除更多材料,達到降重的要求。然而隨著汽油機發動機參數的不斷提升,汽油機活塞所受到的機械負荷及熱負荷越來越大,銷孔區域所受到挑戰也越來越大,因而增強銷孔的潤滑也變得非常重要。但是,基於活塞輕量化的要求,很難從三環槽區域鑽孔到達銷孔,既而可以使用油環刮下來的油潤滑銷孔,實現銷孔的常態潤滑。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包括一三環槽部分、一外銷座部分、銷孔,其特徵在於,所述三環槽部分的內壁與外銷座部分的外壁之間設有一加強筋,所述加強筋上設有一潤滑油孔,所述潤滑油孔的一端聯通所述三環槽部分的外壁,所述潤滑油孔的另一端聯通所述銷孔。本實用新型在輕量化汽油機活塞的基礎上,增設了加強筋,利用加強筋,以便聯通三環槽部分和外銷座部分,從而鑽孔到達銷孔。上述設計,可以使潤滑油從三環槽部分通過潤滑油孔流入到銷孔中,這樣銷孔中的潤滑油可以保持連續性實現銷孔的常態潤滑。所述潤滑油孔為一傾斜的潤滑油孔。以便潤滑油更容易的流入銷孔。所述三環槽部分的內壁與外銷座部分的外壁之間設有至少兩條加強筋,同時兩條加強筋上均設有所述潤滑油孔。以便更多的潤滑油流入銷孔中。有益效果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使潤滑油從三環槽部分通過潤滑油孔流入到銷孔中,這樣銷孔中的潤滑油明顯增加,能很好的潤滑銷孔。
圖I為現有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照圖2,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包括一三環槽部分I、一外銷座部分2、銷孔3,三環槽部分I的內壁與外銷座部分2的外壁之間設有一加強筋4,加強筋4上設有一潤滑油孔5,潤滑油孔5的一端聯通三環槽部分I的外壁,潤滑油孔5的另一端聯通銷孔3。本實用新型在輕量化汽油機活塞的基礎上,增設了加強筋4,利用加強筋4,以便聯通三環槽部分I和外銷座部分2,從而鑽孔到達銷孔3。上述設計,可以使潤滑油從三環槽部分I通過潤滑油孔5流入到銷孔3中,這樣銷孔3中的潤滑油明顯增加,能很好的潤滑銷孔3。潤滑油孔5為一傾斜的潤滑油孔5。以便潤滑油更容易的流入銷孔3。三環槽部分I的內壁與外銷座部分2的外壁之間設有至少兩條加強筋4,且兩條加強筋4上均設有潤滑油孔5,以便更多的潤滑油流入銷孔3中。參照圖1,為輕量化汽油機活塞的常規設置,為了滿足輕量化要求,其外銷座部分2去除了較多材料。潤滑油孔5的通道是斷開的,不能將三環槽部分I處的潤滑油流入到銷孔3處。而採用參照圖2的本實用新型設計,完全解決了潤滑油孔5斷開的問題,能使更多 的潤滑油流入銷孔3中。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包括一三環槽部分、一外銷座部分、銷孔,其特徵在於,所述三環槽部分的內壁與外銷座部分的外壁之間設有一加強筋,所述加強筋上設有一潤滑油孔,所述潤滑油孔的一端聯通所述三環槽部分的外壁,所述潤滑油孔的另一端聯通所述銷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其特徵在於所述潤滑油孔為一傾斜的潤滑油孔。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其特徵在於所述三環槽部分的內壁與外銷座部分的外壁之間設有至少兩條加強筋,至少兩條加強筋上均設有所述潤滑油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零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塞。採用銷孔潤滑油孔的輕量化汽油機活塞,包括三環槽部分、外銷座部分、銷孔,其三環槽部分的內壁與外銷座部分的外壁之間設有加強筋,加強筋上設有潤滑油孔,潤滑油孔的一端聯通三環槽部分的外壁,潤滑油孔的另一端聯通銷孔。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使潤滑油從三環槽部分通過潤滑油孔流入到銷孔中,這樣銷孔中的潤滑油明顯增加,能很好的潤滑銷孔。
文檔編號F02F3/00GK202545040SQ201220058978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6日
發明者曾少波, 柳雋卓, 柴海嘯, 程桂森, 郝美婧 申請人:馬勒技術投資(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