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文學類文本閱讀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指導)

2023-07-05 11:52:44

一、劉立勤《土地上的莊稼》

土地上的莊稼

劉立勤

老張人在城裡擠來擠去,他的魂卻在鄉下遊蕩。

他喜歡鄉下長滿樹木的大山,喜歡那清凌凌的河水,喜歡那撒下一把種子就有一份收穫的土地。

鄉下多好呀,不說女人在世時的好日子了,就是女人死後的那段日子,他擁有了土地,那段日子也是不錯的日子呢。

那段日子裡雖是一個人,老張卻把那一片冷清的土地種得赤橙黃綠熱熱鬧鬧,把一個人的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讓人好生羨慕。

進門一把火,出門一把鎖,一個人的日子終是有一點兒孤單。兒子孝順,琢磨給他找一個老伴兒。媒婆子給他介紹了好幾個老太太,有的條件真的很好呢,他愣是不答應。後來兒子還親自給他說媒,他更是不答應。他想,我可不能給兒子丟臉。老張是個老農民,覺得再婚是件給兒子丟臉的事。

那麼老農民的榮耀是什麼呢?老張說是種地,種一地的好莊稼。

老張把那冷清的土地種得熱熱鬧鬧紅紅火火。他不僅不要兒子照料,賣了糧食蔬菜,還能補貼兒子的家用。兒子負擔重,能幫持一點兒就幫持一點兒吧。誰想一夜之間,老張的土地被徵了,老張的房子被徵了,孤單的老張不得不擠進城裡,和兒子生活在一起。

那段日子真是難為了老張。

在鄉下,老張喜歡吃大葉子旱菸,在農村老家吃得滿屋子生香。可在兒子家,吃得兒媳婦咳嗽,小孫子流淚,老張只好咬著牙把煙戒了。在鄉下,老張習慣了端著飯碗進東家去西家,可看見對門嚴實的鐵門,老張也學會了關緊自家的大門。在鄉下,老張喜歡喊上幾個人一起吆喝著吃肉喝酒,如今他也學會了一個人一杯一杯地慢慢品嘗。

老張努力習慣城裡的生活,盡力想做一個城裡人,可總有些習慣他改不了。老張不糟蹋糧食,剩下的飯即便壞了,也要熱一熱自己吃了。老張講衛生,喜歡到外面的公廁,因為城郊的菜農定期會把公廁的糞便運送到郊外的菜地裡,肥了那一片土地。

老張改不了的,還是對土地的熱愛。

老張不明白公園平展展的土地為什麼不種莊稼,而是種滿了草。他就偷偷把自己從農村帶來的種子撒在空地上,誰想到遭到園丁的責罰。老張又偷偷地把種子埋在小區的花間,卻把保安招進兒子的家。老張有說不盡的委屈,滿肚子的不高興,老張沒有說理的地方。

老張閒得慌,兒子擔心他有什麼事,想給老張找一點兒事情幹。兒子是個小領導了,找件事情真不是難事。可老張說,我是農民,能幹什麼?就是能種地,你能找一塊地讓我種我就去。兒子說找什麼工作都行,就是不幹工作拿一份工資都可以,就是種地辦不到。

老張說,我只想種地。

兒子找不來土地,老張自己找了幾塊地。老張買了幾個花盆放在陽臺上,再到鄉下背回來幾袋子土,老張就有了幾塊地。老張在那幾塊地裡撒上辣椒籽,撒上黃瓜籽,撒上番茄籽,一天幾十遍地守著花盆催促種子發芽。種子發了芽,他又催促小芽快快長大。可是土太瘦了,那些小苗瘦弱不堪,跟不上老張的期盼。

老張弄回來一些肥料,那些小苗立馬變了樣,根兒壯了,葉兒綠了,花兒也紅了。老張計劃再弄幾盆地呢,誰想那肥料的氣味招來了蚊子。蚊子飛進了客廳,飛進了廚房,讓人不得安閒。更可氣的是那些蚊子不僅喜歡臭氣香氣,也喜歡女人的內衣,把兒媳婦白色的內衣弄得斑斑點點。兒媳婦雖然沒有說什麼,但老張羞得恨不能鑽進花盆裡。

老張的地又沒了。老張也曾想回到鄉下找一塊地,又怕傷了兒子的臉面,只好圪蹴在城裡,心思卻在遙遠的鄉下。

後來呢,我就認識了老張。

那時,老張已經忙活起來了。吃飯都沒有心思,放下碗就心急火燎跑得不見了蹤影,弄得兒子兒媳以為他有了相好的。

其實,老張是找了一個活兒。

老張的活兒就是照料我家旁邊的一位癱瘓老人。那老人的事情很多,吃喝拉撒睡,樣樣都得老張操心,極難伺候,把老張指揮得忙忙乎乎。老張不怕苦,依然是急急火火地忙。

我問他一月掙多少錢。我知道以前老人的僱工工資都很高,抵得上老張一年種地的收入。

老張說,沒有錢。

老張還說,連飯都不管。

我一怔,那你——為了啥?

老張愣怔了一下,極不好意思地說,為了地,他家的院子有一塊地,我可以種莊稼。

老張還說,只要有地種,讓我做啥我都幹。

說著,老張把我領到那塊地裡。那是一塊荒蕪多年的土地,在老張的照料下,如今是葳蕤茂盛一片蔥蘢,看在眼裡讓人滿心歡喜。

1.這篇小說選自劉立勤的小小說集《土地上的莊稼》,但在轉載時有的刊物改為「老張」,也有的刊物改為「老張的土地」,你認為哪一個好?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2.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圍繞老張和他熱愛的土地展開,娓娓道來,講述了老張由農村走向城市,又想方設法回歸「土地」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老張這一代農民的同情。

B.「孤單的老張不得不擠進城裡」「老張人在城裡擠來擠去」,是老張的生活狀態,一方面暗示城市住房環境擁擠,另一方面交代了老張不願在城裡居住的心理。

C.小說運用對比的手法寫老張在鄉下和城市不同的生活狀態,突出了老張在鄉下生活的愜意和自由,凸顯了鄉村城市化過程中的矛盾衝突。

D.兒子給老張找事情幹,什麼工作都行,「就是種地辦不到」,並非兒子擔心老張種地丟人,而是城市化過程中無地可種。

3.小說用大量筆墨寫老張對土地的「迷戀」,請結合文本分析這種迷戀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

1.第一種:以「老張」為標題好。「老張」是小說的主要人物,以「老張」為題,吸引讀者,突出人物形象,凸顯他對土地的熱愛。

第二種:以「老張的土地」為標題好,這是一個偏正短語,「土地」是關鍵詞,以「土地」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更好地表達老張對土地的熱愛。

第三種:以「土地上的莊稼」為標題好,「莊稼」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離不開土地,這樣更能表達農民對土地的依戀,揭示文章主題。

以上三種答案都可以。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

這是一道開放型題目,選擇哪種觀點都可以。

第一種:若以「老張」為標題,從效果方面來看,這一標題能起到吸引讀者的作用;從人物形象和小說主旨來分析,「老張」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小說中選取的事件都與「老張」有關,通過對人物的刻畫,突出人物形象,凸顯他對土地的熱愛。

第二種:若以「老張的土地」為標題,首先分析題目的構成,這是一個偏正短語,「土地」是關鍵詞,是強調的重點。從情節內容來看,文中講了很多與土地相關的故事,全文以「土地」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流暢自然;從主旨情感方面來看,在城鄉一體化的背景下,更能表達農民對土地的熱愛,突出主題。

第三種:若以「土地上的莊稼」為標題,首先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土地」「莊稼」,然後分析這兩個詞語和小說中主要人物的關係,莊稼是農民的希望,是命根子,土地生產出莊稼,養育出人民,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民對土地的依戀之情會自然地流露出來。

2.B【解析】B.「一方面暗示城市住房環境擁擠」不正確,小說的主旨是表現在鄉村城市化的進程中老張對土地的眷戀喜愛之情,文中並未提及「城市住房環境擁擠」。

3.①公園、小區花叢裡種地。②陽臺花盆裡種地。③為能種上地,不要工資照顧癱瘓老人。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小說內容、概括重要情節的能力。

老張對土地的「迷戀」在其進城後愈發明顯,「老張改不了的,還是對土地的熱愛」在文中起了提示性作用,根據「老張不明白公園平展展的土地為什麼不種莊稼,而是種滿了草。他就偷偷把自己從農村帶來的種子撒在空地上,誰想到遭到園丁的責罰。老張又偷偷地把種子埋在小區的花間,卻把保安招進兒子的家」,可概括出「在公園、小區花叢裡種地;

根據「老張買了幾個花盆放在陽臺上,再到鄉下背回來幾袋子土,老張就有了幾塊地。老張在那幾塊地裡撒上辣椒籽,撒上黃瓜籽,撒上番茄籽,一天幾十遍地守著花盆催促種子發芽」可概括出「在自家陽臺花盆裡種地」;

根據「老張的活兒就是照料我家旁邊的一位癱瘓老人……老張不怕苦,依然是急急火火地忙」「 老張愣怔了一下,極不好意思地說,為了地,他家的院子有一塊地,我可以種莊稼」,可以概括出「為種地,免費照顧癱瘓病人」。

二、丁玲《一顆未出膛的子彈》

一顆未出膛的子彈

丁玲

①「娃娃,甭怕,咱是一個孤老太婆,還能害你?」老太婆親熱地望著面前張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這孩子大約十三歲大小,遲疑地望著老太婆。遠處一望無際的原野,沒有一個人影,連樹影也找不到一點。

②「還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兒走,萬一落到別人手上……」

③窯裡黑魆魆的,他不敢動,聽著她摸了進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燈點著了。灶裡的火光舔在他們臉上,鍋裡有熱氣噴出來。陝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輝塗抹著無際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卻擁抱著甜美的夢:他又回到隊伍,繼續當他的馬夫,繼續同司號兵玩著……

④孩子跟在老太婆後邊去割草。蒙著塵土的沙路上,尋不到雜亂的馬蹄和人腳的跡印。他熱切地望著遠方,他們——大部隊到底走得離他多遠了呢?他懊惱著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馬,突然飛機來了,他藏在一個小洞裡,聽著外面連綿不斷的爆炸聲。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來,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聲地叫喊,憑著感覺一路狂奔,卻沒遇到一個認識的人……後來才遇著老太婆。

⑤有人送來包穀做的饃,還有人送來羊毛襪子。有著紅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懷裡,他不敢拿出來。大家都高興地盤問著:「你這麼一個娃娃,也當紅軍,你娘你老子知道麼?」

⑥天真的、熱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臉。他暫時忘去憂愁,重複著在小組會學來的話:「紅軍是革命的軍隊,是為大多數工人農民謀利益的,要團結一切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去打日本……」

⑦看著人們圍著他的臉露出無限的羨慕,他就更高興了。老太婆也扁著嘴笑:「咱一眼就看出了這娃娃不是咱們這裡的人,你們看他那張嘴多靈呀!」

⑧有一夜,跟著狂亂的狗吠,院子裡響起了龐雜的聲音,馬嘶聲、腳步聲和喊聲一齊湧了進來。燒著火的孩子,心在劇烈地跳:「難道自己人來了麼?」

⑨「呼!」窯門被槍託撞開了。衝進來的人一邊罵,一邊走到灶邊,「哼,鍋裡預備著老子的晚飯吧。」

⑩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認得那帽子的樣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緊縮起來。

⑪有人眼光掃到老太婆臉上。她瑟縮地坐在地下,掩護她身後的孩子。「這老死鬼幹嘛老挨在那兒,藏著什麼!」老婆子一動,露出了躲在那裡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個兵打了他一耳光。

⑫「老子有槍先崩了你!」孩子大聲嚷叫,因為憤怒,倒一點也不懼怕了,眼睛裡燃燒著火焰。

⑬「什麼地方來的!」拳頭又落在他身上,「聽口音,他不是這裡人!」孩子一聲不響,只是咬緊牙。門突然開了,門口直立著一個人,屋子裡頓時安靜下來。

⑭「報告連長,有一個小奸細!」

⑮連長走了進來,審視著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⑯「可憐咱就這一個孫子,咱要靠他送終的。」老太婆嚎哭起來。幾個圍觀的老百姓壯著膽子附和:「是她的孫子。」

⑰連長凝視著那雙直射過來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

⑱幾十雙眼睛都集中在連長手上:一把小洋刀、兩張紙票子、一頂黑帽子。紙票反面有一排字,「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國家銀行」。帽子上閃著光輝的紅色五星。看著它,孩子心裡更加光亮了,靜靜地等待判決。

⑲「這麼小也做土匪!」

⑳「招來吧!」連長問他。

㉑ 「沒有什麼招的,任你們殺了吧!不過紅軍不是土匪,我們不騷擾老百姓,四處受人歡迎。我們對東北兵也是好的,爭取你們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們會明白過來的!」

㉒「這小土匪真頑強,紅軍就是這麼兇悍!」他的頑強雖說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許多尊敬。連長仍是冷冷地看著他,又冷冷地問道:「你怕死不怕?」這問話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煩地昂了一下頭,急促地答道:「怕死不當紅軍!」

㉓圍攏來看的人一層一層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連長不動聲色,只淡淡地說道:「那麼給你一顆槍彈吧!」

㉔老太婆又嚎哭起來了。許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開去。但沒有人,就連那些兇狠的傢伙也沒有請示,要不要立刻執行。

㉕「不,」孩子卻鎮靜地說,「連長,還是留著那顆槍彈吧,留著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殺掉我。」

㉖忍不住了的連長,跑過來用力擁抱著這孩子,他大聲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裡?日本人佔了我們的家鄉,殺了我們的父母妻子,我們不去報仇,卻老在這裡殺中國人。看這個小紅軍,我們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嗎?誰還要殺他,先殺了我吧……」聲音慢慢地由嘶啞而哽住了。

㉗孩子覺得有熱的東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著一層水霧,那紅色的五星浮漾著,漸漸地高去,而他也被舉起來了!

1.標題「一顆未出膛的子彈」具有豐富的內涵。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2.小說在塑造「小紅軍」的形象時是如何做到真實可信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

3.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說的環境描寫富有表現力。「沒有一個人影」的原野襯託孩子與大部隊走散後的彷徨,「孤冷的月亮」則反襯孩子做美夢時的溫馨。

B.有著「紅五星」的帽子先被隱藏,後被發現,最後「紅五星」「漸漸地高去」,「紅五星」的多次出現隱含人物心理變化,暗示小說主題。

C.老太婆一開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卻對他呵護備至,百姓也樂意與這個小紅軍親近、為他打掩護,這些都反映人們對紅軍的信任與擁護。

D.小說結尾看似突兀卻在情理之中。連長和他的東北軍一開始對紅軍與抗日心存排斥,孩子的視死如歸、英勇無畏讓連長徹底改變了立場。

【答案】

1.①指的是東北軍連長原本打算用來殺害孩子的一顆槍彈,但槍彈最後沒有出膛;也指孩子讓東北軍連長留著的那顆槍彈,希望他拿它去打日本。②象徵著小紅軍的精神品質,他雖未上戰場殺敵,卻有堅定的信念、團結一致來抗日的覺悟、英勇無畏的精神;也象徵著東北軍連長被孩子感動,國恥家仇未忘,良心未泯。③象徵著中華民族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統一戰線、團結一致來抗日,必將摧毀敵人,取得勝利。

【解題步驟】

第一步:點出標題所用的表達技巧

從全文看,「一顆未出膛的子彈」這個標題運用了象徵手法,有其象徵義。

第二步:分析標題的表層義

「一顆未出膛的子彈」的表層義有兩個:一是指東北軍連長原本打算用來殺害孩子但沒有出膛的那顆槍彈;也指孩子讓東北軍連長留著的拿它去打日本的那顆槍彈。

第三步:分析標題的深層義

分析「一顆未出膛的子彈」這一標題與人物形象、主旨的關係,可得出深層含義。即那顆槍彈反映出的「小紅軍」和東北軍連長的精神品質及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象徵著「小紅軍」堅定的信念;也象徵著東北軍連長被孩子感動,國恥家仇未忘,良心未泯。象徵著中華民族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統一戰線、團結一致來抗日,必將摧毀敵人,取得勝利。

【易錯警示】

(1)對標題的深層意蘊理解不深,不全。如本題,從「小紅軍」角度理解標題「一顆未出膛的子彈」的深層義不難,但很容易漏掉東北軍連長方面和中華民族方面的深層義。

(2)歸納混亂,要點重複或條理不清。再如本題,應該結合文本,從「一顆未出膛的子彈」的角度表述其表層義,然後在此基礎上理解其象徵義,最後整合兩個角度升華到中華民族層次的象徵義,否則,答案要點就可能混亂。

2.(1)示例一: ①人物描寫真實自然。寫孩子離開集體的彷徨,初見生人的戒備,被人羨慕時的高興,其言行心理等細節符合其年齡特點。

②情節發展合情合理。想念部隊、宣傳抗日等情節突出小紅軍的堅定信仰,為後面不畏死亡、堅持抗日的舉動做好鋪墊。

③環境描寫反映現實。對陝北自然環境以及老百姓、東北軍等社會環境的真實刻畫,使小紅軍的形象有了現實基礎。

(2)示例二:①如實(或通過細節)正面描寫孩子的言行心理,符合「小紅軍」年齡與身份特徵。小說寫孩子離開集體的彷徨,初見生人的戒備,被人羨慕時的高興,其言行心理等細節符合其年齡特點,又符合「小紅軍」身份。

②通過合理安排情節,使「小紅軍」形象真實生動。小說先敘述「小紅軍」想念部隊,後又寫他向群眾宣傳抗日,最後寫他面對東北軍時的英勇無畏等,前有伏筆鋪墊,後又照應升華,真實自然地突出「小紅軍」形象。

③在典型環境中刻畫典型人物,使之真實可信。小說描寫了典型的陝北自然環境以及抗日戰爭時期的社會環境,符合史實,在這樣真實的歷史環境中刻畫「小紅軍」形象,使其言行舉止均有了現實基礎,從而真實可信。

④通過次要人物的側面襯託來塑造「小紅軍」形象,使之真實可信。小說一方面通過老太婆等百姓對小孩的呵護、掩護以及連長受感化等言行來正襯其形象,另一方面通過東北軍的蠻橫言行來反襯其「小紅軍」形象,使之更加真實。【從敘述人稱(第三人稱敘述)、語言風格生活化等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給分】

【解析】要分析「小紅軍」這一形象的真實性,可以從人物、情節、環境描寫等角度切入,但要緊扣人物形象塑造這一中心話題。從人物描寫的角度來說,言、行、心、貌等細節都切入人物的年齡特點;次要人物對主要人物的襯託也能突出主要人物的真實性;從情節來看,大量鋪墊為人物行為提供更多的合理性;從環境來看,真實典型人物的塑造是離不開具體真實的環境的,外在環境是影響人物性格、選擇的重要因素。

3.D【解析】A項正確,對「沒有一個人影」的原野的描寫,出現在小說開頭,從老太婆安撫小孩「娃娃,甭怕」、小孩「遲疑地望著老太婆」等細節,結合後文回憶與部隊走散、最終遇著老太婆的情節,可知孩子內心是彷徨不安的。原野的環境襯託他的心理。對「孤冷的月亮」的描寫,出現在第三段,孩子當時已經安頓下來,得到老太婆的關愛,文中寫到「流落的孩子卻擁抱著甜美的夢」,可見環境與人物的感受是反襯的關係。B項正確,「紅五星」在文中共出現三次:第一次出現,是孩子與百姓交談,還不敢把紅五星的帽子拿出來,表明孩子還心存疑慮;第二次出現,紅五星的帽子被連長搜到了,小孩紅軍身份被曝光,孩子必須面對生死的考驗;第三次出現,紅五星的帽子在孩子眼中變模糊,「漸漸地高去」,用來紅五星象徵著紅軍崇高的精神。這些都體現了人物內心的變化,並暗示了小說的主題。C項正確,老婆一開始說「你是……嗯,咱知道」,已經表明她了解小孩的身份,把他帶回家中後給吃住,後面又在連長面前認小孩為「孫子」,這些都表明她「對他呵護備至」;百姓為孩子送來吃的、穿的,與他親切地聊天,在連長面前又「壯著膽子」附和老太婆,為孩子打掩護,這些都體現了人們對孩子的愛護,而其背後的深層原因,是人們對紅軍的信任與擁護,正如孩子所說「紅軍……不騷擾老百姓,四處受人歡迎」。D項錯誤,小說以連長擁抱孩子結尾,與前面他說的「那末給你一顆槍彈吧」形成明顯反差,所以看似突兀,但又「在情理之中」,是因為連長的變化是由其內在情感的變化造成的:開始時「冷冷的看著」「冷冷的問道」,這是在不動聲色試探孩子;後面「忍不住了」「跑過來用力擁抱」是對孩子至死不忘抗日的敬佩。所以D項第一句表述沒有問題,錯在後半部分,一是「連長……一開始對紅軍與抗日心存排斥」於文無據,從連長後面的慷慨陳詞可以看出,他更有可能原本就認同抗日的,這樣他的突然轉變才更符合人之常情,所以說他「徹底改變立場」也是不對的。另外,最能打動連長的,不是「孩子視死如歸的英勇無畏」,而是孩子「還是留著那顆槍彈吧,留著去打日本」的話語背後那種至死不忘抗日的決心。

三、鐵凝《暈厥羊》

暈厥羊

鐵凝

老馬一生沒有什麼特別的嗜好,就是喜歡吃蒜。但是,這個通俗而又廉價的嗜好並不總是能夠順利地被滿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絕不能聞大蒜的氣味。

昨晚臨睡前,她已經向他交代了這幾天他一個人在家應該注意的事情:冷水錶裡的存水不多了,水錶好像有點不準。現在,老馬穿好衣服來到客廳,又推開老伴房間虛掩著的門觀察片刻,在確認房子裡真的沒有老伴之後,便疾步進了廚房,拉開櫃櫥的最下邊一隻抽屜,拿出預先藏好的兩頭蒜,三下兩下地剝起來。

這時有人按門鈴。

老馬不覺渾身一激靈:莫非她丟了什麼東西又折回來取?慌亂中他把蒜藏進抽屜趕緊去開門——他從來不敢怠慢老伴的門鈴聲。門開了,唉,原來是單位的出納給他送工資來了。老馬接了工資信手放在門廳的餐桌上,接著趕緊回到廚房繼續剝蒜。眼看著那些象牙色的、光溜溜、鼓繃繃的小蒜瓣在他手下越聚越多,老馬心中那鬼祟的激情和曖昧的欲望說什麼也按捺不住了,他抓起一瓣丟進嘴裡猛嚼,一股熱辣辣的蒜香伴著脆生生的響動在老馬口腔裡爆炸。這就是幸福了,咀嚼中的老馬暗自思量。

這時又有人按門鈴。

正在享受大蒜的老馬本來不願意此刻有人造訪,但是,正因為幾頭大蒜下肚,經常打不起精神的老馬,現在是精神昂揚力量充沛,尤其當他看見門口沒有老伴。門口是個全新的陌生人,可這個陌生人按了門鈴又轉身要走,老馬就非常想把他攔住,他覺得現在他既有攔住這人的力量又有攔住這人的權利。

老馬說,那你怎麼按了門鈴就走啊。

陌生人說,你這是201,我找錯門了。

老馬說,你想找誰家?

陌生人說301,說自己是小區物業公司的水工。

提起物業公司,老馬更不想放這人走了。我正想找物業公司呢,你必須進來先給我查查這表。

老馬的態度是不由分說的,陌生人卻顯得猶豫,也許還有幾分不易覺察的慌張。但這猶豫和慌張顯然敵不過老馬的不由分說,於是他跟著老馬走進了老馬的家。

其實老馬也未必想到陌生人這麼聽話,他一向缺少讓別人聽他發令的體驗。現在他發令了,陌生人居然聽令了,老馬終於體驗了命令別人的愉悅。陌生人摘下身上的工具包,站在水錶跟前似是而非地鼓搗了幾下。他鼓搗不成什麼,急於離開的樣子。

陌生人的態度很讓老馬惱火。他開始厲聲譴責站在門廳裡的這個人。

陌生人低眉順眼地聽著老馬譴責,不爭辯也不反駁。就為了陌生人的低眉順眼和他的不爭辯不反駁吧,情緒激昂的老馬還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意外滿足感。原來人都有看別人低眉順眼的欲望,對別人低眉順眼一生的老馬今天終於也嘗到了別人對自己低眉順眼的甜頭。老馬頭上冒著熱汗,滿嘴噴著不散的蒜氣,借著不請自來的某種珍貴的快感連想帶說連說帶想,從務實說到務虛又從務虛返回務實,最後,他終於向面前這個沉默而懦弱的「水工」喊出了他此刻打算實施的計劃:既然你做不了經理的主,我也就不再怪你。

沉默的「水工」就在這時突然把身子晃了幾晃,接著雙膝一彎就軟軟地倒在老馬家門廳的地上。

怎麼了,這是怎麼了?難道他是被我嚇暈了不成?老馬有點慚愧,然而,讓老馬不敢承認的是,這慚愧裡卻又攙和著某種莫名的滿足。原來他老馬也有今天,他也能對一個年輕力壯的活人充滿威懾力量,他也能讓一個活人低眉順眼,最後他也能把一個活人嚇暈過去。

老馬要通電話叫了對方來救人,很快從客廳裡出來,發現門廳地上那個暈著的人已經不見了。他的心緊縮了一下,好像剛明白了什麼。驚慌中的老馬趕緊回屋,進門先看餐桌,餐桌上他那沓不算厚實的工資也不見了,確實不見了。一切都在瞬間。

老馬在餐桌旁坐下,人像癟了似的,翻來覆去只有一個感慨:這個「水工」跟我配合得多好啊。

這晚老馬不吃不喝和衣睡去。

老馬再次醒來並不是早晨,可能是深夜一點鐘。他再也睡不著,耷拉著一張更顯「自來舊」的臉爬起來看電視,一個澳大利亞的電視片,講他們那裡有一種奇怪的羊,那是一種長不大的小羊,害怕聲音,害怕風雨,害怕比它們大的動物,外界稍有響動就會導致它們暈厥,動物學家命名它們為「暈厥羊」。

他本能地對畫面上那些暈厥羊有好感,那是活脫兒一個他自己啊。可是,早晨暈在老馬家地上的那個人他又是誰呢?

一隻暈厥羊興許完全有能力去恐嚇另一隻暈厥羊。

(節選自《鐵凝自選小說集》)

1.請你談談小說題目「昏厥羊」的含義。(6分)

2.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小說中寫老馬第一次聽見門鈴聲時非常緊張,把蒜藏進抽屜裡,說明老馬平時對老婆很畏懼,這種心理描寫的手法很好地刻畫了老馬的形象。

B.老馬順手就把單位出納送來的工資放在餐桌上,這個情節不但為下文「水工」拿走錢埋下伏筆,同時也說明老馬根本就沒有把錢放在心上。

C.老馬的老婆臨走的時候交代了家裡的水錶需要修理,所以,他「不由分說」地把「水工」請到家裡來,但是老馬沒有想到他這麼聽話。

D.老馬其實是一個非常驕傲又懦弱的人,他譴責「水工」時獲得的「讓別人聽他發指令的體驗」讓他失去了警覺,導致他最終丟失了工資。

E.小說構思巧妙,頗具匠心。從主人公怕老婆寫起,再寫他讓「水工」害怕,結尾以「暈厥羊」點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3.小說中的老馬是一個被扭曲的小人物,你怎樣看待他這樣的人?請聯繫現實簡要談談。(8分)

4.小說開頭寫了老馬非常喜歡吃蒜的情節,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簡要分析。(6分)

5.小說開頭部分寫老馬對大蒜的嗜好,後面主要寫了老馬與修水工的故事。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暈厥羊》

【答案】

1.①」昏厥羊」是一種膽小懦弱的動物,它膽小怕事,又善於偽裝自己,從而欺騙別人保護自己。老馬和修水工也有昏厥羊的性格特徵,這三個形象渾然一體。②老馬在家裡沒有地位,膽小懦弱,一味服從,就連吃蒜這樣的嗜好都被長久地壓抑。面對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他會陶醉於命令訓斥別人的快感之中,他就是一隻昏厥羊。③「修水工」在老馬面前表面上逆來順受,實際上更善於偽裝自己,從而達到他卑劣的目的,他也是一隻昏厥羊。

2.EC【解析】選E得3分,選C得2分,選D得1分,選AB不得分。A 項不是心理描寫,而是動作描寫,B項老馬不是沒有把錢放在心上,D 項老馬不是一個驕傲的人但是失去工資的原因是正確的。

3.①哀其不幸。老馬這樣的人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壓抑,個性不能張揚,沒有尊嚴,值得同情。②怒其不爭。現實中,老馬這樣的人又有很多弱點,欺軟怕硬,昏聵迷茫,分不清好壞。我們要引以為戒。③由人省己,老馬的這種虛偽、欺軟怕硬的性格特點體現了人性的弱點,所以我們要對照自己,不斷反省,儘量完善自己。④樹立良好的社會價值觀。造成人性扭曲的原因或多或少與社會有關,因此我們要努力構建一個以人為本、自由公平的和諧社會,讓每一個人可以得到幸福和尊重。

4.①寫老馬喜歡吃蒜,可是這個廉價的嗜好並不能被順利滿足,說明老馬在家裡沒有地位;②老馬只能在老婆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吃蒜,刻畫出老馬膽小怕事懦弱的性格特點。③因為吃蒜才精神昂揚力量充沛,才會不由分說把修水工「請」到家裡加以訓斥,這有力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5.①人物形象上,前後不同的故事情節,更全面地刻畫了老馬的性格特點,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更真實。

②藝術結構上,前邊的故事情節為後邊故事情節發展做了很好的鋪墊,使文章結合上前後呼應,邏輯嚴密。

③主題上,作者通過老伴對老馬的態度和老馬對水工的態度的描寫,揭露了普通人在社會中的病態表現(或人性扭曲),使老馬形象和暈厥羊渾然一體,更好地點明了主題。

④情感上,前邊的故事情節更多引起人們對老馬的憐憫與同情,後邊的故事情節則讓人們覺得老馬既可笑又可惱,前後情節放在一起讓人們對老馬產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理。

四、劉建超《一條大河波浪寬》

一條大河波浪寬

劉建超

老街南有條大河,叫洛河。

洛河,又叫洛水,源頭在秦嶺龍鳳山,從豫西熊耳山、伏牛山的崇山峻岭間奔瀉,貼著老街蜿蜓而下,曲回折轉在鞏義匯入黃河。

老街有了這樣一條大河,自然會有許多與這條大河相關的故事。

相傳曹植在年輕的時候,看中了一個姓甄的姑娘,兩情相悅。可曹操卻將此女指予二兒子曹丕。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了王位。曹丕封甄夫人為皇后,後又娶了郭貴妃,對甄皇后逐漸冷淡,不多天甄皇后在鬱鬱寡歡中去世。曹植懷念甄后,心神不定。曹植走出老街,來到洛河邊,對著西沉的太陽和滔滔東流的洛河水出神,才思泉湧,便有了流芳後世的名篇《洛神賦》。

有一條在城市間穿行的大河已經令人垂涎了,偏偏又有了諸多的文化積澱攪拌著浪花,讓老街人靠著洛河生豔,滋長些許得意與自負。

水生提起洛河就滿身得意,張口閉口都是洛河的故事,不管別人聽他講了多少遍,只要說起洛河來,他那張老臉就會眉飛色舞,愛聽不愛聽都要給你絮叨絮叨。

當年的水生爹洛老大在洛河捕魚,魚還沒有見到,卻看到沿河上遊漂來一些燒焦的船板雜物。

兵荒馬亂時期,洛老大估摸著是有船隻失火出事了。

一隻木盆晃晃悠悠從洛老大的眼前漂過,木盆裡居然躺著一個嬰兒。洛老大截住木盆,抱起了襁褓中的孩子,是個男孩。孩子脖子上掛著一枚如意玉佩,孩子的小肚兜兜上用毛筆寫有「水生」二字。

孩子看到洛老大,竟然咧開小嘴笑了。洛老大說,看來是咱爺兒倆有緣啊。

從此水生跟著洛老大在洛河上漂大。水生十六歲那年,洛老大告訴了水生他的身世,並叮嚀水生,這如意玉佩是你親生父母留給你的,好生收著,說不準他們會來找你呢。

水生連連點頭。

可是水生還真的把這塊玉佩弄丟過。

9月的洛河秋爽魚肥,水生和巴義劃著木船在河上捕魚。巴義和水生是光屁股長大的好朋友,巴義大水生兩歲。

一條十幾斤重的白鰱魚落網,魚掙扎得厲害,小網有點兒吃不住力,水生立馬跳進水中,撲撲騰騰把大魚抓上船,卻發現自己脖子上的玉佩不見了。

水生扎了幾個猛子也沒有撈到,急了,急得直哭。

巴義找了幾個石頭片,系上魚線,拋入水中,看著石片下沉的位置,畫出一個區域,說,咱倆分班,輪流下去摸,不能慌啊。

兩人從晌午摸到太陽偏西,最後巴義手舉著玉佩浮出水面。兩人筋疲力盡躺在河灘上。水生說,這事,不能讓家裡人知道。巴義說,嗯,不說。水生說,巴哥,我欠著你。巴義說,嗯,欠著呢。

河水在兩人身邊歡快地流淌,扯不住的歲月隨水而逝。水生劃著木船,停靠在河心洲。

綠柳成蔭的草坪上,巴義虎著臉在釣魚。水生不說話,換著巴義坐下。

巴義盯著水面,我請你啦?臉皮咋恁厚呢。巴哥,你不請我咋把竹墩兒都預備下了?就你能是吧?那咱娃的飯店你也敢去封?

巴哥,我就是在巡視的時候,看到河邊水裡有氣泡冒出來了。我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又偷偷地往洛河裡放汙水了。我也是一時著急,就通知了環保。誰知道咱娃聽說要停業就和環保動了手腳。

你就為了護住環保,脊梁上挨了娃一鐵鍬?虧不虧?活該不活該?不虧,活該。

巴義從衣兜裡掏出一瓶藥說,治跌打損傷的,祖傳的,抹兩次就好了。水生脫掉上衣,把脊背轉給巴義,夠不著。

巴義把藥倒些在掌中,按在水生烏青的脊背上,輕輕地揉著,你也是七十歲的人了,弄事咋還恁起急?你該先來跟我說說,再讓我去找娃說道。再說了,咱娃做個營生容易嗎?你給封了,他能不急?

巴哥,咱倆光著屁股在洛河裡從小撲騰到大又撲騰到老的。咱倆當年在洛河裡玩耍,渴了,咕咚咕咚灌幾口河水,餓了,啃著幹饃,撈幾隻河蝦嘎巴嘎巴就吃了。可現在的河水,你還能喝嗎?你和我一樣心疼著這條河呢,我知道。

巴義給水生穿好衣服,就你這老脊梁,還能抗住幾鐵鍁?扛到哪是哪吧,誰讓咱是洛河人哩。

巴哥看著水生脖子上的玉佩,親爹親媽的事,還找不?水生指著洛河說,不惦記了。咱這洛河就是我的親爹親媽。

巴義收拾起漁具。

水生掂起網兜,好傢夥,這幾條鯽魚夠大的了。讓嫂子燒個鯽魚豆腐湯,我陪哥喝兩盅。

巴義奪過網兜,你想得老美啊,我還要請你喝酒?

水生說,我家稻花可是說了,今黑兒要是不在巴哥家混碗酒喝,就不讓我進屋。巴義笑了,娘們兒家都這德行,你嫂子也是說,要是不把水生兄弟帶回家來喝酒,就不讓我上床。

那還癔症啥,走。

走。

夕陽墜落在洛河的盡頭,給波光粼粼的河水塗了層耀眼的金黃,幾隻鷺鳥在河面上嬉戲。

巴義哥,咱洛河美著哩。嗯,美著哩。

(選自《芒種》,2021年第1期)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開頭部分引述了甄皇后的悲悽故事,意在暗示下文主人公水生在襁褓之中便因船隻失火而漂流洛河的不幸遭遇。

B.「我請你啦?臉皮咋恁厚呢」,看似極具攻擊性的拒斥背後,有對娃的心疼,也有對兄弟義無反顧保護洛河環境的理解。

C.「不虧,活該」:「不虧」說明水生認為能保護洛河挨一鐵鍁是值得的,「活該」則表現出他造成娃飯店停業而心有愧疚。

D.小說結尾「美著哩」三個字,既寫出水生與巴義對洛河美景的喜愛,也蘊含著兄弟二人誤會消除、情誼復初的愉悅之情。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起於洛河,結於洛河,圍繞洛河展開一系列故事情節,洛河既起到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又為人物活動提供了背景。

B.「河水在兩人身邊歡快地流淌,扯不住的歲月隨水而逝」,巧妙地完成了二人從年少到年老的時間過渡,極富藝術美感。

C.水生「我欠著你」的真誠表達與毅然舉報的「恩將仇報」形成錯位,在矛盾衝突中強化了對巴義娃汙染環境行為的批判。

D.小說語言通俗易懂而又簡潔精煉,清新自然而又細膩多情,在質樸口語與詩化環境的交融中塑造出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3.「如意玉佩」在小說中有何作用?請結合小說內容進行簡要分析。

4.「一條大河波浪寬」有哪些豐富的內涵?請結合小說內容進行簡要概括。

【答案】

1.A【解析】A.「意在暗示下文主人公水生在襁褓之中便因船隻失火而飄流洛河的不幸遭遇」理解錯誤,應是凸顯洛河的文化積澱。

2.C【解析】C.「在矛盾衝突中強化了對巴義娃汙染環境行為的批判」錯誤。應是體現水生保護洛河的、保護環境的強烈意識,並非是「強化了對巴義娃汙染環境行為的批判」。

3.①豐富小說內容,推動情節發展:如意玉佩意外落水、失而復得彰顯了水生與巴義之間深厚的兄弟情意,為下文的誤會衝突、重歸於好作了鋪墊。②豐滿人物形象,升華小說主題:如意玉佩作為尋找親生父母的重要憑證,從惜之如命到「不惦記了」而把洛河當作「親爹親媽」,凸顯了水生高尚的家園情懷,使小說主題更具現實意義。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鑑賞文中物象作用的能力。

「兩人從晌午摸到太陽偏西,最後巴義手舉著玉佩浮出水面。兩人筋疲力盡躺在河灘上。水生說,這事,不能讓家裡人知道。巴義說,嗯,不說。水生說,巴哥,我欠著你。巴義說,嗯,欠著呢」如意玉佩意外落水、失而復得彰顯了水生與巴義之間深厚的兄弟情意。同時與下文「就你能是吧?那咱娃的飯店你也敢去封?」形成反差,為二人重歸於好作了鋪墊。

「這如意玉佩是你親生父母留給你的,好生收著,說不準他們會來找你呢。水生連連點頭」「水生扎了幾個猛子也沒有撈到,急了,急得直哭」「巴哥看著水生脖子上的玉佩,親爹親媽的事,還找不?水生指著洛河說,不惦記了。咱這洛河就是我的親爹親媽」,如意玉佩作為尋找親生父母的重要憑證,從惜之如命到「不惦記了」而把洛河當作「親爹親媽」,凸顯了水生高尚的家園情懷,同時使小說主題更具現實意義。

4.①描繪出洛河美麗的自然景觀;②反映出洛河厚重的文化積澱;③意味著洛河為老街百姓提供著豐富的生活和生命滋養;④象徵著洛河百姓樸實、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懷。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鑑賞標題含義的能力。

首先,小說圍繞「一條大河」展開,「一條大河波浪寬」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描繪出洛河美麗的自然景觀。

其次,「一條大河波浪寬」中的「寬」有多重含義。可以指洛河厚重的文化積澱,「有一條在城市間穿行的大河已經令人垂涎了,偏偏又有了諸多的文化積澱攪拌著浪花」;可以指洛河為老街百姓提供著豐富的生活和生命滋養,「水生跟著洛老大在洛河上漂大」「9月的洛河秋爽魚肥」「咱倆當年在洛河裡玩耍,渴了,咕咚咕咚灌幾口河水,餓了,啃著幹饃,撈幾隻河蝦嘎巴嘎巴就吃了」;還可以象徵著洛河百姓樸實、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懷,「巴哥,你不請我咋把竹墩兒都預備下了」「巴哥,我就是在巡視的時候,看到河邊水裡有氣泡冒出來了。我就知道肯定是有人又偷偷地往洛河裡放汙水了。我也是一時著急,就通知了環保」「巴義從衣兜裡掏出一瓶藥說,治跌打損傷的,祖傳的,抹兩次就好了」「巴義給水生穿好衣服,就你這老脊梁,還能抗住幾鐵鍁?扛到哪是哪吧,誰讓咱是洛河人哩」「巴義哥,咱洛河美著哩。嗯,美著哩」。

五、劉立勤《何先生(節選)》

何先生

劉立勤

何先生是倒流河私塾的先生,教古文也教西學,他的私塾遠近聞名,不說是鎮安城,就連五百裡之外的商州也有人把孩子送到他的門下。何先生雖然博古通今,可思想卻極其守舊,別的不說,單就學生入學,他必讓學生行三拜九叩大禮。凡不行跪拜之大禮者,概不錄取。

而將軍是個例外。

將軍是十歲那年被他父親用藤條捆了送到何先生門下的。何先生那時只四十多歲,四十多歲的何先生端坐在私塾堂前,給將軍上了第一課:行三拜九叩之禮。十歲的將軍倔強地站在先生面前,任憑他父親磨爛嘴皮,打爛他的皮肉,威武不屈決不跪下。何先生從未見過如此桀鴦不馴的學生,就緊緊地盯著那雙聰慧不屈的眼睛,而他也充滿敵意地久久地和先生對視著。何先生終於被那雙眼睛盯得疼了怕了,也盯出了幾分欣慰幾分歡喜,何先生才開口問了一句話:「你為何不肯下跪?」

「大丈夫豈可屈膝!」

稚嫩的聲音砸在先生的心頭,生出一種異樣的感覺,何先生就留下了年幼的將軍。何先生未曾見過如此倔強的孩子,雖然他也極喜歡男孩子不屈的個性,但何先生還是發誓要他跪下拜謝恩師。何先生想,自己教過的學生沒有不給自己跪拜行禮的,留下他就要讓他跪得心悅誠服,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威嚴。

遺憾的是何先生的希望是一廂情願。少時的將軍雖然倔強,卻也很聰明,他的學習始終是第一,而且還會提出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使先生的滿腹經綸得以展示,何先生十分喜愛他。在學習上也就沒有讓他下跪的理由,幸好少時的將軍刁鑽頑皮不說,還有一腔俠肝義膽,常常會招來許多的麻煩,先生也有了處罰他下跪的理由和機會。雖然先生一再調教,任憑先生苦口婆心或是打爛他的手心,他決不屈膝,望著他直直的腰板、繃直的腿,何先生不服,心中生出難得的一份欣喜。雖則如此,何先生仍然不肯放棄任何一個讓他下跪的機會。他想,唯有這樣,倔強的男孩給他下跪了,才說明自己是一個稱職的教師;只有他跪下了,才說明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

自此,何先生在精心輔導他的同時,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讓他跪下的機會。機會真的很多,而他始終沒有跪下,直到他五年後打瞎了橫行鄉裡的鎮長公子的眼睛,被迫離開私塾,他也沒有跪下。何先生看著即將離開學校的他,幾近哀求地說:「你還欠我一個禮呢!不行禮是不能算作我的學生的。」他看了看先生,淚水唰地流了出來,可他終於沒有跪下,挺著腰板轉身離去。何先生見了,眼窩一熱,從學生冊上除掉了他的名字。

名冊上雖然刪除了他的名字,心底卻牽掛他的事情。知道他離開自己又考入西安的學校上了幾年中學,後來到廣州考上黃埔軍校,經過多年的槍林彈雨,昔日的學生如今已成了少將師長,何先生仍然不承認他是自己的學生。無論是將軍親自投遞的帖子,抑或託人捎來的禮品,他概不受理。何先生內心常常以將軍為榮,嘴裡卻仍不把將軍當作自己的學生。他說,將軍還欠他一個三拜九叩之大禮。

在將軍離開私塾二十五年後的春天,將軍又回到了倒流河鎮,將軍對外界說是向何先生還那個欠了二十五年的大禮的。何先生聽了雖然深感疑惑,甚至還有一點恐懼,但他仍然按照老規矩焚香沐浴之後端坐在學校大堂之中,將軍走進校門他沒有起步迎接,將軍走進大堂,他未曾欠欠身子,將軍恭恭敬敬喊了一聲「先生」,他也沒有笑一聲。將軍知道,何先生是等待他還那個欠了二十五年的三拜九叩之大禮。

將軍恭敬地站在何先生面前緊緊地盯著何先生,何先生一臉的威嚴和莊重,靜靜地盯著將軍。

將軍說:「先生,我今天本來是給您還禮的,可是我真的跪不下了,我只能給您鞠一個躬。」將軍說罷,給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而何先生仍然一絲不動。

將軍又說:「先生,我明天就要北上抗日,我擔心我今天跪下,明天我就會站不起來。如若學生有生還之日,我一定會還上欠給先生的大禮。」

將軍說罷,挺著腰板轉身離去了。將軍離去的時候,人們看見將軍如鐵的臉上流下了滾燙的淚水。

將軍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在與鬼子的一場激戰後,彈盡糧絕的將軍被叛徒出賣而被俘。鬼子捉住將軍後要將軍給他們跪下就放一條生路,將軍不跪,鬼子用木棒抽打將軍的腿,將軍腿斷而不折,直立而亡。

將軍戰死的消息傳到倒流河鎮後,何先生失聲痛哭淚雨滂沱。何先生在倒流河小學設靈堂悼念將軍,何先生親率全校學生行三拜九叩之大禮,何先生獻給將軍的花圈上親筆寫著:痛悼李忠烈將軍,學生何思源叩首。何先生從此不許學生再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1.這篇小說講述了何先生和將軍間的故事,作者為何將標題定為「何先生」而非「將軍」?請結合小說內容簡要分析。

2.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開篇的「倒流河私塾」在結尾變成了「倒流河小學」,首尾遙相呼應,學校稱呼的變化暗示了時代變遷。

B.將軍打瞎了橫行鄉裡的鎮長公子的眼睛,被迫離開私塾,這一情節為後文將軍北上抗日寧死不跪埋下了伏筆。

C.將軍兩度挺著腰板淚別何先生,表現了臨別之際將軍對何先生的不舍以及他不能被何先生認可為學生的委屈。

D.將軍被俘後遭受鬼子抽打,腿斷而不折,最後直立而亡,這是將軍不屈個性的表現,更是他民族氣節的表達。

3.何先生開始一再讓將軍下跪,到後來自己給將軍下跪,如何理解這一矛盾行為?請簡要分析。

【答案】

1.①小說主要從何先生的角度講述何先生與將軍的故事,小說情節也主要是圍繞何先生讓將軍下跪而展開,以「何先生」為題,能使情節完整緊湊。②何先生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以「將軍」的故事展現了「何先生」思想行為的變化,以「將軍」為標題,則不能很好突出「何先生」這一主人公形象。③小說的主題重在表現「何先生」這位傳統教書先生的個性與境界,「將軍」在表現這一主題中處於陪襯地位,以「將軍」為標題,與這篇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不夠吻合。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能力。本題考查對於小說標題作用的探析,需要結合小說敘事角度、情節設置、人物塑造、主題思想等探析將標題定為「何先生」而非「將軍」的原因。

從情節結構看,小說開頭主要寫何先生收學生必讓學生行三拜九叩大禮,然後主體部分寫何先生收將軍為學生也是執著於如何讓將軍下跪,最後寫將軍戰死何先生反過來給將軍下跪,小說主要從何先生的角度講述何先生與將軍的故事,以「何先生」為題,能使情節完整緊湊。

從塑造人物看,小說寫何先生開始一再讓將軍下跪,到後來自己給將軍下跪,這一矛盾的行為更能夠突顯何先生這一個教書先生的個性與境界,以「何先生」為題,展現何先生主人公的形象,使這一形象更加豐滿。

從表現主題看,「何先生雖然博古通今,可思想卻極其守舊,別的不說,單就學生入學,他必讓學生行三拜九叩大禮。凡不行跪拜之大禮者,概不錄取」「留下他就要讓他跪得心悅誠服,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威嚴」可知,何先生必讓學生行三拜九叩大禮,是他作為私塾先生的收學生的規矩,是對師道尊嚴的維護,而執著於讓將軍下跪到反過來給將軍下跪,表現出了教書先生有個性更有胸懷和境界。以「何先生」為題,能夠突出表現「何先生」這位傳統教書先生的個性與境界的主題。

如果以「將軍」為題,故事情節不夠完整,人物形象和主題也很難突出。

2.C【解析】C.「不能被何先生認可為學生的委屈」理解有誤。結合「將軍說罷,挺著腰板轉身離去了」可知,將軍第二次離開沒有不被先生認可為學生的委屈。

3.①何先生一開始執著於讓將軍下跪,是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威嚴。②何先生給將軍下跪,是表達自己對將軍壯烈殉國的沉重哀悼和對其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的崇高敬意。③何先生這矛盾的行為,展現了一個教書先生的個性與境界,使這一形象更加豐滿。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和重要情節的作用的能力。本題考查對「何先生開始一再讓將軍下跪,到後來自己給將軍下跪」這一矛盾行為的理解,考查了對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分析,學生做題時需要結合相關情節去分析人物行為背後體現出的人物心理。

結合「自己教過的學生沒有不給自己跪拜行禮的,留下他就要讓他跪得心悅誠服,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威嚴」「倔強的男孩給他下跪了,才說明自己是一個稱職的教師;只有他跪下了,才說明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可知,何先生開始一再讓將軍下跪,必讓學生行三拜九叩大禮,是他作為私塾先生的一個收學生的規矩,是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威嚴。

結合「在與鬼子的一場激戰後,彈盡糧絕的將軍被叛徒出賣而被俘。鬼子捉住將軍後要將軍給他們跪下就放一條生路,將軍不跪,鬼子用木棒抽打將軍的腿,將軍腿斷而不折,直立而亡」可知,將軍寧死不跪,不屈殉國,「將軍戰死的消息傳到倒流河鎮後,何先生失聲痛哭淚雨滂沱。何先生在倒流河小學設靈堂悼念將軍,何先生親率全校學生行三拜九叩之大禮」何先生給將軍下跪,這一行為的情感態度充滿了對將軍的沉重哀悼和崇高敬意。

結合「何先生雖然博古通今,可思想卻極其守舊,別的不說,單就學生入學,他必讓學生行三拜九叩大禮。凡不行跪拜之大禮者,概不錄取」「留下他就要讓他跪得心悅誠服,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威嚴」可知,何先生必讓學生行三拜九叩大禮,是他作為私塾先生的收學生的規矩,是對師道尊嚴的維護,而執著於讓將軍下跪到反過來給將軍下跪,表現出了教書先生有個性更有胸懷和境界。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