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膠囊臺車頂升出運沉箱的方法
2023-07-05 04:13:06
專利名稱:利用膠囊臺車頂升出運沉箱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沉箱出運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膠囊承擔頂升作用、臺車
負責頂升後運載過程的新型沉箱出運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國內外大型沉箱出運中,沉箱頂升、運移主要有三種方式 千斤頂組頂升沉箱、牽引或頂推臺車運移工藝採用500t左右千斤頂頂升沉箱;
沉箱運移採用巻揚機滑輪組系統牽引或採用液壓頂推系統頂推重載臺車運移沉箱至座底
浮船塢或半潛駁出運下水安裝。該方法在國內主要用於固定預製場預製不同規格的大型沉
箱。其優點是工藝成熟、便於掌握、設備耐用;缺點是臺座造價高,設備維護費用多,油汙嚴
重,出運效率低。 千斤頂臺車頂升、運移沉箱工藝採用固定在臺車上的多個千斤頂將沉箱頂升後, 由液壓頂推系統頂推千斤頂臺車和沉箱運移至浮船塢出運下水。該方法在國外用於固定預 制場出運大型沉箱,在國內目前主要用於噸位相對較小的箱梁出運。其優點臺車與千斤頂 合二為一,操作節省一道工序,布設千斤頂和臺車進入沉箱底部合為一步,臺座結構相對簡 單;缺點是該方法千斤頂數量多,平衡系統複雜,造價高。 氣囊頂升、運移沉箱工藝採用多個通長氣囊放置在沉箱底部,充氣頂升,牽引沉 箱通過底部充氣氣囊的滾動運移沉箱。該方法主要用於臨時預製場沉箱重量相對較小情 況。優點是用氣囊取代千斤頂和臺車合二為一,臺座結構簡單,建設周期短;缺點是工序復 雜,安全隱患多,出運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的沉箱出運方法以及設備存在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 將膠囊與臺車結合的新型沉箱出運方法。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利用膠囊臺車頂升出運沉箱的方法,包括以下 步驟 1)臺車就位在沉箱的出運路線上,預設有兩條出運溝軌,在出運溝軌上分別設 置臺車組,此時臺車組的高度不外露於出運溝軌之外,利用臺座後方巻揚機將臺車牽引至 要出運的沉箱下面就位; 2)頂升臺車組就位後,利用高壓水泵向臺車組所有臺車單元內部的膠囊注水, 膠囊注水後體積膨脹,頂起膠囊上方的沉箱託舉板,令沉箱託舉板高出出運溝軌,把沉箱託 起; 3)出運沉箱被託起後,由頂推裝置推動臺車單元在軌道上行進,直至預定半潛 駁位置; 4)卸載沉箱到達指定位置後,膠囊放水,使得臺車單元的沉箱託舉板高度下降, 令沉箱落位於承載運輸船的墊梁上,整個頂升出運工序完成。
優選的是,所述的頂升過程結束後,沉箱被託起,搖動臺車單元兩端的臺車單元上 的墊梁拖拉裝置,令沉箱託舉板落於單車單元的墊梁上,以墊梁代替膠囊在出運過程中承重。 優選的是,利用軌道夾軌器推動臺車運動至半潛駁平臺,半潛駁平臺上有一個沉 箱墊梁,此時半潛駁沉箱墊梁的高度也低於沉箱被託舉的高度,當沉箱完全到達沉箱墊梁 上方以後,再次對膠囊進行衝水,將沉箱頂起,搖動墊梁至初始位置,此後膠囊放水,沉箱託 舉板底部凸塊再次墊梁的垛口當中,與該過程中,沉箱的重量開始由半潛駁沉箱墊梁來承 擔,完成出運過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首先,與傳統千斤頂頂推方式相比,只需要預先設置兩條出 運軌道,作為出運臺車的運行軌道即可,因此對於場地的要求大大降低,操作也更為簡便; 其次,整個出運過程中不需要運用千斤頂,而目前使用的千斤頂往往是油壓型,其對環境的 汙染非常嚴重,採用膠囊臺車的出運方法,可以避免出運過程對環境的汙染,而且施工的成 本也較現有技術明顯降低;另外,本裝置中所採用的膠囊頂推僅在抬升時發揮作用,而在 移動過程中由臺車車體負重,因此,出運過程更為安全,不會出現由於膠囊破損而造成的事 故。
圖1為本發明臺車單元的分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臺車單元的組合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臺車單元的墊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至圖3的本發明的臺車結構示意圖,一種出運沉箱用膠囊臺車,有多個臺車 單元組合而成,每個臺車單元包括安裝在軌道13上的基部車架4,安裝在基部車架4上的頂 升承託箱體3,設置在箱體內的頂升膠囊2,以及安裝在頂升承託箱體3上方並可由頂升膠 囊2託舉的沉箱託舉板l,所述的頂升承託箱體3上設置有管道,管道與箱體內部的頂升膠 囊2的管道口相連通。基部車架通過輪軌12安置在軌道13上。 所述的基部車架4的上表面設置有剖面呈梯形的槽,槽的表面設置有圓環狀嵌入 孔6,在頂升承託箱體的下表面設置有與相配合的突起,突起上設置有與嵌入孔相配合的嵌 入塊5。 所述的頂升承託箱體中央為一個膠囊腔,頂升膠囊2設置於該腔體內;所述的沉 箱託舉板1包括一個託舉板面以及板面下方的恰好嵌入膠囊腔的活塞體。頂升承託箱體3 的兩側邊緣設置有可滑動的墊梁,所述的墊梁包括一塊底板9,以及底板9上固裝的多個形 成城牆垛口狀的墊塊ll,所述的沉箱託舉板1的託舉板面的兩側邊緣設置嵌入塊7,嵌入墊 梁墊塊11所形成垛口中。頂升承託箱體3的兩側邊緣、墊梁底板9的兩側設置有底板活動 限位框,在底板的端部還設置有用於與下一臺車單元的底板相連接的掛片14。兩側底板的 外側還分別固定安裝有加強側板10。
進行臺車出運時,包括以下步驟 1)臺車就位在沉箱的出運路線上,預設有兩條出運溝軌,在出運溝軌上分別設置臺車組,此時臺車組的高度不外露於出運溝軌之外,利用臺座後方巻揚機將臺車牽引至 要出運的沉箱下面就位; 2)頂升臺車組就位後,利用高壓水泵向臺車組所有臺車單元內部的膠囊2注水, 膠囊2注水後體積膨脹,頂起膠囊2上方的沉箱託舉板1 ,令沉箱託舉板1高出出運溝軌,把 沉箱託起; 3)承重頂升過程結束後,沉箱被託起,搖動臺車單元兩端的臺車單元上的墊梁 拖拉裝置,令沉箱託舉板1落於臺車單元的墊梁上,以墊梁代替膠囊在出運過程中承重;
4)出運沉箱被託起後,由頂推裝置推動臺車單元在軌道上行進,直至預定半潛 駁位置; 5)卸載利用軌道夾軌器推動臺車運動至半潛駁平臺,半潛駁平臺上有兩個沉箱 墊梁,此時半潛駁沉箱墊梁的高度也低於沉箱被託舉的高度,當沉箱完全到達沉箱墊梁上 方以後,再次對膠囊進行衝水,將沉箱頂起,搖動墊梁至初始位置,此後膠囊放水,沉箱託舉 板底部凸塊再次墊梁的垛口當中,與該過程中,沉箱的重量開始由半潛駁沉箱墊梁來承擔, 完成出運過程。
權利要求
一種利用膠囊臺車頂升出運沉箱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臺車就位在沉箱的出運路線上,預設有兩條出運溝軌,在出運溝軌上分別設置臺車組,此時臺車組的高度不外露於出運溝軌之外,利用臺座後方卷揚機將臺車牽引至要出運的沉箱下面就位;2)頂升臺車組就位後,利用高壓水泵向臺車組所有臺車單元內部的膠囊注水,膠囊注水後體積膨脹,頂起膠囊上方的沉箱託舉板,令沉箱託舉板高出出運溝軌,把沉箱託起;3)出運沉箱被託起後,由頂推裝置推動臺車單元在軌道上行進,直至預定半潛駁位置;4)卸載沉箱到達指定位置後,膠囊放水,使得臺車單元的沉箱託舉板高度下降,令沉箱落位於承載運輸船的墊梁上,整個頂升出運工序完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膠囊臺車頂升出運沉箱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升 過程結束後,沉箱被託起,搖動臺車單元兩端的臺車單元上的墊梁推拉裝置,令沉箱託舉板 落於臺車單元的墊梁上,以墊梁代替膠囊在出運過程中承重。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膠囊臺車頂升出運沉箱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利用軌道夾 軌器推動臺車運動至半潛駁平臺,半潛駁平臺上有兩個沉箱墊梁,此時半潛駁沉箱墊梁的 高度也低於沉箱被託舉的高度,當沉箱完全到達沉箱墊梁上方以後,再次對膠囊進行衝水, 將沉箱頂起,搖動墊梁至初始位置,此後膠囊放水,沉箱託舉板底部凸塊再次墊梁的垛口當 中,與該過程中,沉箱的重量開始由半潛駁沉箱墊梁來承擔,完成出運過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膠囊臺車頂升出運沉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臺車就位在沉箱的出運路線上,預設有兩條出運溝軌,在出運溝軌上分別設置臺車組,此時臺車組的高度不外露於出運溝軌之外,利用臺座後方卷揚機將臺車牽引至要出運的沉箱下面就位;2)頂升向臺車組所有臺車單元內部的膠囊注水,頂起膠囊上方的沉箱託舉板,令沉箱託舉板高出出運溝軌,把沉箱託起;3)出運沉箱被託起後,由頂推裝置推動臺車單元在軌道上行進,直至預定半潛駁位置;4)卸載沉箱到達指定位置後,膠囊放水令沉箱落位於承載運輸船的墊梁上,整個頂升出運工序完成。本方法與傳統方式相比,對於場地的要求大大降低,操作也更為簡便。
文檔編號E02D23/00GK101696575SQ20091021097
公開日2010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3日
發明者付大偉, 劉慶凱, 劉德進, 張寶昌, 張祚森, 曲俐俐, 範新堂, 董建全, 趙建明, 陸連洲, 馬淑文 申請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