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製片望鄉正片(當年公映日本電影望鄉)
2023-07-09 06:08:23 3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望鄉》(日語:サンダカン八番娼館 望郷,直譯為「山打根8號妓院」),是1974年出品的日本電影,導演為熊井啟。電影改編自日本著名女性史學家山畸朋子的報告文學《山打根八號妓院》。小說描寫了明治初期九州天草群島地區的婦女在東南亞婆羅洲山打根賣身的悲慘生活。
影片反映的是從明治30年(1897年)開始,直到大正9年(1920年),日本黑心資本家拐賣日本婦女到海外為娼的故事。 很多貧苦人家的女兒,為了替家裡還債,被迫去南洋賣身。 電影《望鄉》反映的正是這段歷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電影簡介:
女作家三穀圭子(慄原小卷飾)為了研究日本女性現代史而來到熊本縣天草,在飯館吃飯的時候偶然邂逅阿崎婆(田中絹代飾)。
慄原小卷飾演的三穀圭子
阿崎婆請三穀圭子到家裡做客,她獨自住在茅草房裡,只有幾隻貓與她做伴。開始阿崎婆不願對外人講述自己過往的悲慘經歷。圭子於是白天幫阿崎婆幹活,晚上一起聊天,漸漸地,阿崎婆開始向三穀圭子講述自己和姐妹們在山打根當妓女時的悲慘經歷。
阿崎婆出生在天草,6歲喪父,為了生活,母親帶著她和哥哥改嫁給伯父,但生活依舊非常艱難。年幼的阿崎婆為賺錢贖回土地、蓋房子、給哥哥娶媳婦,跟人販子前往南洋。到達婆羅洲(印尼稱之為加裡曼丹島)後,阿崎婆被賣到8號妓院當妓女。14歲的時候,阿崎被迫開始賣淫接客。後來,她愛上青年竹山秀夫,秀夫答應和她成親,但考慮到阿崎的職業,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妓院開始衰落。最後妓院被轉手到妓女出身的老闆娘阿菊媽的手裡。心地善良的阿菊媽臨死前把自己一生積蓄分給姐妹們,並囑咐大家不要再回日本,並為姐妹們在當地都修好了墓碑。
善良的阿崎終歸忍受不了對故鄉親人的思念而回到故鄉。但是哥哥與嫂子因為阿崎的職業嫌棄阿崎,還擔心阿崎會索回郵寄的錢蓋的房子。阿崎心如死灰。後來,阿崎移民滿洲國,和一個皮匠成親,婚後生下一子勇治。日本戰敗投降後,在遣返回國的途中,阿崎的丈夫不幸病逝。回國後,阿崎和兒子住在京都,但兒子卻嫌母親名聲不好,於是阿崎婆回到天草。兒子成家9年,但阿崎婆還沒有見過兒媳。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穀圭子在農業試驗所技師山本先生的陪同下來到山打根的日本人墓地,在雜草間矗立著許多妓女的墓碑,但都背對著祖國日本。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中國上映風波
1978年10月26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個城市舉辦了第一屆「日本電影周」,公開放映了《追捕》、《望鄉》、《狐狸的故事》三部作品。在上映時,考慮到當時中國觀眾的接受力,放映前把一些有可能引起話題的場面剪掉了。然而,放映後,仍然有不少觀眾斥責這是一部「黃色電影」,要求禁映。有人甚至說「映了這樣的影片,社會上流氓不是更多了?」
巴金
在這場爭論中,大作家巴金、曹禺紛紛在報紙中開闢專欄對電影進行辯護。當時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孟廣鈞先生在《人民日報》第四版刊發文章《精湛的藝術 深厚的情誼——日本電影周影片觀後》一文對電影進行了力挺:「與電影《追捕》相比,《望鄉》這部影片更有深度,它描寫的是被誘騙賣到南洋山打根當妓女的日本貧苦農女阿崎的苦難一生。觀眾看過影片後,不得不去思考:這些被壓迫在最底層的日本妓女的悲慘命運是怎樣造成的?如阿崎婆所說的那樣,是什麼「男人壓迫女人」嗎?不!絕對不是!阿崎和她的難姊難妹們——那些被稱為「南洋姐」的妓女的悲劇不止於她們被損害被侮辱,還在於她們並不知道,她們是在用肉體維護著當時的軍國主義,用肉體為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政策服務。到頭來,卻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奔,只能客死異鄉。而那些倖免於死,回到故鄉的人,則被認為是民族的恥辱,遭到人們的歧視,甚至連自己的親人也拒絕與之往來,成為被遺棄的人間孤魂!」。
所獲榮譽
扮演女主角阿崎婆的田中絹代得到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據說,田中絹代為了塑造好阿崎婆的老年窘境,將滿口好牙統統拔掉;為突出阿崎婆手部青筋暴起,每天用橡皮筋把手上的血管紮起來;為瘦骨嶙峋,連續幾天不吃飯。田中絹代在拍攝該片後不久便與世長辭,阿崎婆成為她塑造的最後一個藝術形象。
年輕時的田中絹代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