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時代主題展覽開放時間(展示非凡成就共創美好未來)
2023-07-09 16:47:54
金秋十月,北京展覽館內外人氣爆棚,「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正在火熱進行中。絡繹不絕的觀眾流連於各個展區,回顧共同走過的非凡十年,展望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北京中軸線」互動體驗區,可探訪全長7.8公裡的中軸線,感受北京文化魅力;山西運用數字掃描、3D列印技術,重現雲岡石窟的時代新顏;遼寧展示了自主研發生產的雙臂協作機器人;廣東單元的大灣區沙盤生動展示大灣區軌道交通、航空航運和國際科創中心等方面的建設成就;香港展示了中央援建的青衣方艙醫院照片……「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亮點紛呈、特色鮮明,引發觀眾參觀熱潮。
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人工智慧企業地標園區——中關村壹號。
河南電視臺《唐宮夜宴》劇照。
大國競爭背後是科技實力的較量,展區內,帶有「科技範」的展品成為備受觀眾歡迎的「香餑餑」。
在上海單元,一組實物模型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摩:國產首制大型郵輪模型、國產12英寸大矽片、「造島神器」昊海龍號模型以及「長徵六號改」運載火箭模型。觀眾紛紛在「長徵六號改」運載火箭模型前合影留念。
享有同樣「殊榮」的還有貴州單元的「天眼觀蒼穹」互動展項。在「中國天眼」FAST模型前,觀眾排起長隊,等待通過耳機聆聽經過技術處理的來自宇宙深處的脈衝星聲音,模擬「天眼」視覺仰望星空,以「太空」視覺俯瞰地球。目前,「中國天眼」已發現600多顆脈衝星。
安徽單元的「祖衝之號」大型實物模型、東方超環等大科學裝置,江蘇單元的「蛟龍」號、「深海勇士」載人潛水器和「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模型,湖北單元的武漢華工雷射研發的雷射打標機,重慶單元的中國第一款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海扶刀模型……無不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感嘆我國科技事業的歷史性進步和科技的魅力。
浙江省嘉興市糧田豐收場景。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喚馬剪紙」——「醉美梨鄉水墨蒼溪」百米長卷。
走進浙江單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沉浸體驗區引人注目。體驗區由5塊屏幕包圍形成,以24小時為時間軸滾動播放浙江的自然人文實景影像。從凌晨4點的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江到日暮時分的寧波舟山港,站在體驗區內,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感受浙江的日出日落、四季山河。
內蒙古單元有這樣一組證件:同一名大興安嶺林業工人,2002年時是一名伐木工,持有伐木操作證,到了2012年,他持森林管護證,是這片森林的管護員。從伐木到護林的背後,是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方式的轉變。
在青海單元,水塔狀的屏幕將三江源國家公園具象化,矗立在展廳中央。屏幕裡,來自崑崙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的冰川水自塔頂流下,匯聚成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江河,形成川流入海、澤被天下的恢宏氣勢,訴說著三江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三江源各族人民共同守護「中華水塔」的堅定信念。
中歐班列「長安號」。
「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黃龍村的少年舞獅隊。
雲南單元的裸眼3D視頻「大象迎賓」、黑龍江單元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場景、廣西單元展示良好生態的沉浸式6K超高清短片、吉林單元的查幹湖冬捕畫面、河北單元的《塞罕壩——美麗的高嶺》視頻、江西單元的《秀美江西 鶴舞贛鄱》視頻、海南單元的三沙市甘泉島實時畫面……全國各地都在踐行「兩山」理念,美麗中國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鋪展。
在觀展中,觀眾切實感受到,各族人民過上了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走進湖南單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準扶貧」地標石,從十八洞村出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創造了中國脫貧攻堅的鮮活樣本。西藏單元展示了西藏首個易地搬遷扶貧安置點——「三有村」村容村貌模型,各族群眾有房住、有產業、有健康,生活越過越紅火。寧夏單元展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典範閩寧鎮置景模型,脫貧後的各族人民正向共同富裕邁進。新疆單元有個「弧形石榴屏」,展示的是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在各族群眾的笑顏裡。福建單元的木雕作品《閩鄉多錦繡》,以舊貌換新顏的今日福建壽寧縣下黨鄉為背景,刻畫了生機勃勃、物阜民豐的嶄新氣象。
貴州省貴陽市一家電線電纜企業的智能製造及智能倉儲一體化車間。
吉林省長春市舉辦「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冰上項目系列推廣活動。
「這是不久前剛從三星堆出土的銅人頭像。」在四川單元,一位觀眾向孩子介紹。令許多觀眾沒想到的是,在展覽中可以看到今年7月剛從三星堆遺址8號祭祀坑出土的銅人頭像原件。這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性銅器,展現了古蜀文明精湛的鍛造工藝和高超的造型藝術。
展覽期間,甘肅單元裡始終排著長隊——觀眾被「我在敦煌畫壁畫」互動體驗項目吸引。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曾煥濡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屏幕上為雙鴿紋(局部)敦煌壁畫線稿重新上色,不一會兒就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敦煌壁畫作品,並列印留念。
從甘肅單元走出,「陝西文物精粹」板塊格外醒目。160餘件文物的動態圖片整齊排列在牆上,展現著「地下文物看陝西」的實力。觀眾可以放大、任意旋轉觀賞每一件藏品,感受蘊藏在文物背後的厚重悠久的歷史文化。
2017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區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學習《石榴籽新童謠》。
動車駛過青海門源油菜花海。
河南單元展示的穿越時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天津單元的手工拓印楊柳青年畫,澳門單元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山東單元展示的系統性整理儒學傳世文獻的最新成果《儒典》……觀眾在觀展和互動體驗中持續品味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本版圖片均為「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圖片)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11日 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