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墨蘭最後下場(墨蘭的結局很好)
2023-07-09 09:04:22 2
墨蘭在三觀扭曲的林小娘的薰陶下,到底活成了林小娘希望她活成的樣子:自私狹隘、陰毒沒人性,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喪盡天良。
林小娘害死了明蘭的母親,而墨蘭夥同康姨母差點害死了剛剛生產的明蘭。母女二人的性情真是別無二致,作惡的手段一模一樣。
就是這樣作惡多端的墨蘭,結局的時候卻完好無損地出現在了明蘭的宴會上。編劇似乎對墨蘭太寬容了,都說惡有惡報,偏偏墨蘭是個特例。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表面上看墨蘭確實是最被偏愛了,做壞事的人都死了,如林小娘、小秦氏、朱曼娘,唯獨留下了她。可是若仔細分析一下,也並非如此。
顧家的祠堂被瘋魔的小秦氏一把火燒了,為了謄寫祠堂的牌匾,明蘭便把家裡那幾個擺弄筆桿子的父兄請了過來幫忙。
既然是家庭聚會,為了突顯自己的bi格,明蘭順便也邀請了和她一直針鋒相對的墨蘭。
驅車來到顧家門前的墨蘭,下車便問了丫鬟一句:「沒想到你家大娘子,還能給我發拜帖呢。」
墨蘭能這麼心虛地問出這句話,說明她夥同周娘子放走康姨母、差點害死明蘭的事,被明蘭知道了。
即便這樣,明蘭不僅沒追究她的責任,竟然還主動邀請她參加聚會。
當然這件事也不難查,明蘭連祖母中毒那麼隱秘的案子都能明察秋毫,何況爾等小事乎!
按照明蘭愛憎分明的性格來看,墨蘭以為明蘭是不會再搭理她了,一定得和她劃清界限,就如同她那麼狠厲地置林小娘於死地的行為。
可是明蘭偏偏不計前嫌、放下仇恨地邀請了她,墨蘭覺得明蘭此舉很出乎意料。
因為以墨蘭的認知分析,所有的人都和她一樣。每個人都是有仇必報、有冤必訴的,哪有什麼所謂的以德報怨。
所以,見到明蘭的墨蘭還是不相信這個事實,也沒說什麼客氣的話。
還是明蘭首先打破的尷尬:「四姐姐來了,若是來晚了,炸鰲魚可就沒有了。」
從前的墨蘭,鼻孔從來都是朝天上的,什麼時候正眼瞅過明蘭。可是今非昔比,已經沒有了在明蘭面前高傲的資本。
見到如此客氣和善的明蘭,墨蘭只能借坡下驢地說:「是啊,我都聞到飯菜香了。」
這就是墨蘭被迫轉變的實證。
雖然通過烏漆嘛黑的手段嫁入了伯爵府,相安無事地過了幾年富貴顯赫的日子。
可是嫁過去一直無所出,這便是墨蘭最大的報應。
明明靠著未婚先孕嫁過去的,結果卻沒能保住孩子,沒吃到孩子的一點紅利。最終,竟然在孩子上面吃了虧。
而且還不懂得與人為善,苛責僕人,導致眾叛親離,有人便把她陷害小妾的事情告訴了梁六。
還有,她當初勾引梁六的黑幕,也被下人抖落了出來。
這麼多的黑料被曝光,即便梁六再鍾情於她,那點感情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殆盡了。
因為梁六的態度,甚至連下人也敢對墨蘭動手推搡了,還不讓她自由出入。
再看墨蘭的衣飾。
整部劇中,似乎越是高貴的人家,所穿的衣服顏色越靚麗。
包括明蘭的端莊藍,小秦氏的貴族紫,申氏的典雅粉,還有就是墨蘭的耀眼紅,這些都是典型的貴族衣飾。
從前墨蘭和林小娘學的,最愛穿耀眼奪目的鮮亮衣服。
這就讓我想起了華妃的那句名言:「這穿衣如做人,務必花團錦簇、轟轟烈烈才好。」
墨蘭和華妃還真挺像,都是注重外表、而不雕琢裡子的一類人。
劇中總是強調墨蘭的詩詞做得如何如何好,但怎麼看,墨蘭都不是腹有詩書的樣子,反而總有一股風塵氣。
想來應該是故意諷刺墨蘭這個人設,她以為自己才華橫溢,其實也不過是在自命清高。
因為華而不實、腹中空空,所以總想通過外表來包裝自己、吸引眼球,於是墨蘭的衣服都是花花綠綠、豔麗無比的顏色(確實價值不菲)。
可是如今的墨蘭,卻穿起了素淨老氣的花色衣裳,穿起來比祖母還要老氣許多。
是主觀上變了喜好嗎?
顯然不是,因為下人都沒有這麼穿衣服的,那麼就是客觀上經濟不允許了。
對於一個愛慕虛榮、一心想嫁入豪門大院的拜金女來說,先是失去了丈夫這個靠山,接著便是沒有了往日優渥的物質生活。
這難道不算是對她的懲罰嗎?
就像甄嬛評價失寵的安陵容一樣,她是那樣要強的一個人,如今過著失寵、人人作踐的日子,真的是比死還令她難受。
從前鳳凰窩,今日草稞子。
梁家雖然名義上沒有休妻,當然盛家如今這麼得臉,又有侯府這麼個連襟,梁家自然是不敢的。
可是墨蘭如今過的日子,哪有一點大娘子的派頭了……
在夫家處處不得意的墨蘭,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明蘭的示好,與娘家人故作親近。
可是墨蘭做起這些來,真的沒有不適嗎?
從前墨蘭是那樣一個眼高於頂、目無下塵的人,如今要做小伏低,給自己最討厭的明蘭賠笑臉。
電視劇為了藝術效果,似乎是墨蘭改邪歸正、轉了性子的表現。
可是現實中基本不會。
就像康姨母,明明已經被打了板子,也被關了小黑屋,可是仍然想作妖、搞事情,不把明蘭弄死誓不罷休。
這就是一個人性格使然的結果。
林小娘也一樣,犯了錯誤,也受到了懲罰。可是下次,依然知錯犯錯,甚至犯更大的錯。
墨蘭這個年紀,三觀已經形成。
有句話是:由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墨蘭前半輩子一直過得是金尊玉貴、眾星捧月的日子,突然地一落千丈,她心裡的滋味可想而知。
不可能心甘情願地接受如今這個結局,心裡不平一定會找突破口。
跟明蘭的和氣,也不過是表面做樣子而已。
看著明蘭的風頭更勝從前,墨蘭怎能心甘情願地接受明蘭的邀請,那不是把自己落魄的事實公然地展示給眾人嗎?
讓別人看自己的笑話,對墨蘭來說,難道不是煎熬嗎?
所以,墨蘭這樣的結局,即便沒死,但也沒有什麼體面可言了。
眼看她高樓起,眼看她樓塌了。
在自己討厭的人面前低眉順眼,不失為一種精神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