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外國女婿(我安徽人22歲泰國劫後餘生)
2023-07-09 18:44:42 2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66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Jay@田納西Jay和Ari,1993年出生於安徽寧國。5歲時,因自己太調皮導致雙臂和雙腿嚴重燙傷。相較於猙獰的疤痕,更痛苦的是來自精神上的創傷。20歲時,父親病危,不忍他受苦拔下呼吸機,成了我一生的痛……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父親離開後我一夜長大,不斷努力,先後到泰國、美國擔任漢語老師。不知不覺,我已定居美國4年了,閃婚美國搖滾明星的女兒,老丈人的一家愛中國文化愛中餐。妻子更是中國狂熱粉,學中文用筷子還會彈古琴,打算生5個中美混血寶寶,一心要到中國來。
(我和我的美國媳婦Ari)
我是家中獨子,母親是名超市售貨員,父親是名退伍軍人,後來轉業到鐵路公司上班。父親的單位,給我們分配了一個在火車站旁邊的小院子。那時候條件比較艱苦,房子也不隔音,晚上總能聽見火車進出站時的鳴笛聲,我躺在床上百無聊賴,經常憑著哐當哐當的聲音猜測,火車是近了還是遠了。
5歲時,我在屋裡玩耍,手伸到了電水壺裡,開水溢了出來,燙傷了雙臂和雙腿。由於燙傷面積大,又很嚴重,在之後的一年裡,我只能躺在床上養病。後來,燙傷好了,猙獰的疤痕卻留了下來,我也因此變得自卑、敏感、害羞。
那時,我孤僻,不合群,不敢直視大人們的眼睛,也不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耍。父親雖是個大男人,心思卻很細膩,他察覺了我情緒上的波動,時常鼓勵我,「不要太在意外表,勇氣和善良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容貌和裝飾。」父親的細心照顧和關懷,如同寒冬裡的陽光,給我帶來了溫暖。
(小時候的照片是我拼在一起的,而長大後我們在一起了)
一次偶然,我看了《小鬼當家》這部電影,電影中講的是一個8歲的男孩,在智鬥竊賊的過程中發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男孩的勇敢和堅強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在小小年紀理解了勇敢的意義。我還因為這部電影,在心裡埋下了一顆想去見識不同世界和文化的種子。
從小到大,父母對我一直寄予厚望,讀小學時,他們為了給我更好的教育,將家搬到了市實驗小學對面住。
上三年級時,我成績並不出眾,但語文還不錯。有一次,我將自己童年被燙傷的經歷,結合自己的感受,父親對我的照顧,寫了一篇文章。沒想到,這篇文章得到了老師的稱讚,她還把我的文章,刊登在市出版的報紙上,給我增添了不少自信。
(我和Ari與她的家人們)
我的體育很好,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一直是班裡的體育委員,經常負責帶隊、跑操、組織運動會等活動。通過這些磨鍊,我不再害羞和緊張,也敢於在臺上表達自我。而且憑藉在體育方面的優勢,我考取了海南師範大學。
2013年,我讀大二,父親患病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一切急轉直下。
起初母親給我打電話,只是說父親得了肺炎,總覺得喘不上氣來。卻不想不久之後,父親連床都起不來了。那會兒恰逢學校放寒假,回家後我立即跑到醫院去照顧他,才知道他得的是間質性肺炎,對於像父親這樣的中年人來說,此病惡化迅速。
父親被疾病折磨得瘦削而虛弱,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恨不得能替他承擔全部痛苦。期間,醫生還下了病危通知書,當我籤字時,感覺周圍的空氣都是冷的,仿佛全身每個細胞都在顫抖。父親是家裡的頂梁柱,他那麼疼愛我,如果他離開了,我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那種絕望的感覺,至今難以忘記。
(父親的離開,一度讓我消極自閉)
後來父親進了重症監護病房,我由於寒假結束,不得不回學校上課。等我在和母親通電話時,才知道父親已經進入昏迷狀態,類似於植物人,全身還插滿了各種管路。
我永遠忘不了,醫生讓我決定是否拔呼吸機管路的那天。他說,父親完全救不回來了。短短的一句話,讓我感覺天都塌了。這些日子裡,我們一家無時無刻不在為父親而揪心,他每一次病情惡化,都讓我們倍感痛苦。
為了治病,花光了家裡面的積蓄,還欠了十幾萬的債,可還是無法留住父親。母親滿腹苦楚,常常躲起來落淚。
(我和母親)
然而,再艱難的抉擇,終是要有個結果。父親喪失自理能力,有時候一口痰上來,都會憋得滿臉通紅,不忍心父親繼續痛苦煎熬,我們同意了拔管。
那天,醫生取下父親的呼吸機管路,護士撤掉胃管、尿管……我看見父親稍有掙扎,一側眼角,淌下了一顆淚珠。父親想活著,他不想離開我們,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
父親的離世,對我的打擊很大,大三一年裡,我越發頹廢自閉,不願與人交流,常常一個人躲起來自怨自艾。我悔不當初,為什麼沒有珍惜與父親在一起的日子。那個印象中高大魁梧的漢子,為了家庭,為了我揮灑了多少汗水。
(父愛常常無法細訴,卻在過往的日子裡日久彌新)
記得我每次外出上學時,透過車窗,總能看見父親的身影,他久久地矗立在馬路邊上,目送著載我的車,越行越遠,直到消失不見。可現在路還是那條,我敬愛的父親,卻再也回不來了。
原來生命如此短暫,一切稍縱即逝,多少來日方長,不過是一句空話。
為了紀念父親,讓更多的人懂得珍惜眼前人,我將我和父親的故事,寫了出來,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情景劇比賽。誰知,它竟獲得了比賽一等獎。這件事情對我影響很大,冥冥中,我覺得是父親給我的鼓勵,他不想我再沉淪下去。
(水上市場是泰國歷史悠久的文化景觀,曾一度沒落,後因觀光旅遊的發展再次振興)
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我更加努力地學習,就連同學們都驚訝我一個體育專業的學生,竟能在本科期間考過英語6級。2015年3月,我即將畢業,面對人生的轉折點,我做了多方面的打算。沒承想,我不但考上了研究生,還通過學校和泰國合作的漢語培訓機構,得到了去泰國做志願者的機會。
通過孔子學院應聘,我被派到泰國鄉下教漢語。初到泰國時,由於語言文化差異,我遇到不少麻煩。為了克服溝通障礙,我會跟學生學泰語,有意識地了解當地文化。幾個月下來,竟也能用簡單的泰語與當地人交流。
但只會些蹩腳的泰語,並不能滿足日常溝通的需要。而泰國當地人,大多數又不擅長講英語,這讓我意識到了學好英語的重要性。
期間,我認識了一些朋友,一起去了不少當地的著名景點,印象最深刻的要屬那次「劫後餘生」。
(泰國是信仰佛教人口佔全國比例最多的國家,有「黃袍佛國」之稱,首都曼谷被稱為「佛教之都」)
四面佛神廟位於曼谷最繁華的鬧市區,是泰國人篤信的祈福場所,也是外國觀光客的必去之地。我和朋友本打算在8月17日傍晚,到那參觀遊玩,卻因為臨時有事,提前了一天。
然而,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這個臨時決定,竟讓我們躲過一場災難。8月17日傍晚,四面佛神廟外發生爆炸,傷亡慘重,給當時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這件事,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長長尾聲。我想到了父親,想到了生命的價值。劫後餘生的人生,更讓我懂得每一寸光陰的珍貴和珍惜眼前人的重要。
(我在泰國教學生們中國武術)
2016年 7月,我結束了在泰國做漢語老師的生涯,回國參加杭州師範大學研究生的複試,並順利通過。讀研期間,我有幸認識了人生中一位很重要的導師,在他的鼓勵下我踏出了實現願望的第一步。
研究生畢業後,我一直想去美國開拓眼見,但由於家庭條件限制,我沒辦法通過留學去國外。恰巧我的研究生導師曾經去過美國,他聽說我之前有到泰國教漢語的經驗,於是就鼓勵我以這個方式去美國。
(我工作的地方有個籃球場,老師們和孩子們經常在這裡鍛鍊身體)
2018年3月,我參加了國家漢辦的對外漢語教師的項目,通過面試考核培訓的機會,來到了美國。那時候,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會在美國定居。
為了取得在美國教中文的資格,不光要有籤證,來到美國後我還要參加考試,接受培訓。最後要在老師面前上公開課,接受公開打分。幸而,經過一番努力,我獲得了到田納西州一所在全國排第五的高中教漢語的機會。
其實在這第一年結束的時候,我就打算回國了,但是因為並沒有很深入地了解美國文化,加上第二年正好重新申請籤證通過了,就又待了一年。
意想不到的是,我的研究生導師為了支持我,第二年也來到了美國教書,還和我同一個城市。這讓我在遠離家鄉的生活中,內心多了份踏實。
(我和我的學生)
2019年10月,我參加了單位附近一所大學舉辦的中亞俱樂部的交流活動。通過共同的好友,我添加了Ari,她當時是中亞文化俱樂部的主席。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社交平臺上第一次看到了Ari的照片,當時並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一回,我看到她發了很多關於亞洲美食和文化的照片。正好我教中文,很自豪國內文化被外國人喜歡,就很感興趣地評論了一下,竟然被她回復了。
然後我就鼓起勇氣和她聊天,發現她去過韓國和日本,很喜歡亞洲文化,對中國也很感興趣,於是就和她聊了很多文化的話題。
之後,我約她去吃中國菜。第一次見面,我們便發現已經強烈地喜歡上了對方,也慢慢有了更多的機會相處。
後來了解到,Ari出生在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田納西州的省會納什維爾。她父親是一名搖滾明星,曾經辦過演唱會,在90年代時小有名氣。
(老丈人說,我對他影響很大,讓他變得更積極樂觀)
Ari小時候家庭生活條件優渥,是在美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從小到高中都是父母教學,大學才去的當地公立大學,父母對她的保護一直都很好。
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她父親的音像店倒閉,家中情況陡然向下,她父親也一蹶不振。聽Ari說,經過這件事後,她感覺自己失去了父親一樣。由於過於擔心父親和家裡的經濟狀況,Ari差點得了抑鬱症。
相似的經歷,讓我們惺惺相惜,越走越近。認識她的第二周,她就邀請我去參加她的大學畢業典禮,這讓我受寵若驚。當時還以為會有很多男孩子會去,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除了她的家人,我是唯一的男孩子,一瞬間我就懵了。第一次看見她的父母,我緊張極了,感覺心臟都蹦到了嗓子眼。
然而,由於文化地域天差地別,我們的戀愛一開始就不被任何人看好。Ari的父母起初並不喜歡我,他們對漢語老師,還有孔子學院都有誤解,覺得我到這裡教書是有所企圖,甚至懷疑我是間諜。
(我去參加Ari的大學畢業典禮,只有我一個男生,讓我受寵若驚)
另外,Ari曾經交過一個韓國男友,她父母對他印象十分不好,還因此對亞洲人都有了偏見。尤其是Ari的母親,對我更是態度冷淡,不拿正眼看我。但我和Ari對這段感情都非常堅定,於是我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與她的父母和朋友相處。
那時候,每周我都會開車往返三個多小時,去探望Ari的父母,希望能通過多接觸讓他們更加了解我。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看到我的真誠和對Ari的愛,慢慢地放心了她和我交往。
但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距離我工作籤證到期的日子越來越近。再加上,疫情開始肆虐,我們不得不為將來作打算。當時考慮過如果我回國之後,中美斷航,我們就去另一個國家見面,也考慮過結婚,但由於相處時間太短,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情急之下,我找到導師,詢問建議。他說,如果你們真的很愛對方,又何必在乎戀愛時間的長短呢?一句話雷貫耳,我下定決心向Ari求婚。
(我們的婚禮,簡單卻不失溫馨)
在美國想求婚必須要徵求父母的同意,而且是當面徵求。於是我把自己想說的話,花了一個星期寫成了三千字的英語作文。文中羅列了我對未來的規劃,我和她經歷的事情,我的文化背景和我對於她的了解等。
然後我提前訂好位置,將他們約到了一家墨西哥餐廳。說實話,那天我特別緊張,手心裡都是汗。但還是在吃飯時,鼓足勇氣將那封信拿了出來。我知道自己沒辦法去證明自己的真心,只能竭盡全力去展現自己的誠意。沒想到,在聽我讀信時,Ari父母竟哭了。他們說,我寫的信很令他們感動,考慮得也十分周全。
(在美國,結過婚的女生也可以做伴娘)
在Ari父母同意後,我們在當地負責結婚手續的辦事處領了證,結果第二天大樓就由於疫情關門了。儘管我們領了證,但由於籤證原因,我和Ari還是面臨分開的局面。
幸而,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家教育公司,在了解我的情況後,願意聘用我,於是我獲得了繼續留下來的機會。
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我了解到,美國人結婚沒有彩禮一說,婚禮也是女方籌備。但是女方父母也會看你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學歷和工作,因為你要有一定能力,來證明你未來是可以給他女兒幸福的。
(Ari一襲白色長裙,在父親的陪伴下,朝我徐徐走來,我激動地哭了)
2020年3月,我們正式舉辦了婚禮,由於疫情原因,只邀請了好朋友和家人。那是一場溫馨且浪漫的草坪婚禮,看著一襲白色長裙的Ari,在父親的陪伴下,朝我徐徐走來,我激動地哭了。牧師公正後,我和Ari在朋友和親人的見證下,相擁親吻,彼此承諾,約定一生。
愛情來之不易,我和Ari的婚後生活溫馨且幸福。雖然跨國婚姻有很多的差異,也註定會面對不少矛盾,但是小幸福也比比皆是。
以前在中國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美國人,他們來中國必須要去肯德基吃漢堡。因為他們的胃不習慣,吃不了中國菜。慶幸的是,我和Ari都很適應吃不同國家的菜。
(我們在印第安納州享受休閒時光,這裡盛產葡萄酒)
我們結婚以來,中國菜的頻率幾乎是每天都有,我喜歡做,她也喜歡吃。中國特色的東西,像老乾媽和橄欖菜她也愛不釋手。
我的老丈人一家也十分喜歡吃中餐。簡單的醋溜白菜、酸菜肉沫、西紅柿炒雞蛋,Ari一家吃起來都會津津有味。聚餐時他們不僅能吃成各種「表情包」,期間還發生過不少趣事。
記得有一次父親節,我本想在老丈人家做火鍋,結果鍋忘帶了,於是就請他們來美國當地的中國餐廳裡吃火鍋。老丈人到餐廳後,看著店裡的裝潢,很興奮地說,「我很喜歡你做的火鍋,但我還沒有來餐廳裡吃過,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餐廳,在中國也這樣嗎?」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後,他高興地說,「那太酷了。」
(我們結婚以來,中國菜的頻率幾乎是每天都有,我喜歡做,她也喜歡吃)
待坐定後,老丈人看著服務員將一碟碟的配菜上桌,嘴巴不由地張成了「O」型,那模樣真是好玩極了。雖然筷子用著還不是很嫻熟,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進餐興致。丈母娘還樂呵呵地說:「我有一個中國女婿,所以一定要學會使用筷子。」我笑笑不語,給他們每個人配好了蘸料,老丈人邊接邊說,太有意思了。
老丈人和丈母娘對這次的火鍋評價很高,居然連鴛鴦鍋的湯底都喝光了,我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忙問他們,「要不要再點些菜?」老丈人說:「不用不用,美國人是不會跟你客氣的,我們把湯當成飯後甜點。」邊說邊哈哈大笑。
(老丈人和丈母娘對這次的火鍋評價很高,居然連鴛鴦鍋的湯底都喝光了)
還有一次感恩節,我做大盤雞、皮蛋、鯧魚給他們吃。丈母娘見到我買的帶頭鯧魚,特別震驚說:「Jay,你買的魚有臉,它們正在看著我,我不知道魚有臉!」老丈人坐在客廳裡聞言,也驚奇地說:「你買了長了臉的魚?」
丈母娘又說:「它們看起來很害怕。」老丈人再搭腔:「它們當然害怕了,你們要把它們的臉砍下來。」瞧著這對老夫妻,你一言我一語地對話,我真是哭笑不得。
其實老丈人他們如此詫異,是和美國人的飲食文化有關。無論是魚還是雞等禽畜魚類,當地人都不習慣在餐桌上看見整隻動物的全貌,而且他們基本不吃帶骨頭或者帶刺的肉。
(老丈人一家吃中餐吃成各種「表情包」)
飯菜上桌後,一家人很快吃了個精光,我還得到了他們的好評點讚。更令我開心的是丈母娘的一番話,她說點讚不僅是因為你做的菜好吃,還因為你每次都很努力去為我們做這些!這種真心被看見的感覺真不賴。
兩年的婚後生活,我們互相影響、互相學習。文化的不同,讓我們體會到了生活的多樣性。我們也學會了,應該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去對待彼此。而Ari不僅是中餐捧場王,對中國的文化也很推崇。
之前為了記錄生活給我母親看,我們拍了不少短視頻放在各個平臺上,沒想到,擁有了不少喜歡我們的粉絲。
(Ari認真地學習漢字,立志一定要學會中文)
Ari聽說中國粉絲誇讚她中文進步快,特別開心,還說學習中文是一個很大的目標。她考慮到我的家人,不擅長說英語,就信誓旦旦要學好中文,為此還買了本古詩詞。有一次,她還嘗試挑戰在24小時裡,只跟我說中文。
吃飯時,她想表達看電視的意思,沒想到吐出電字後就卡殼了,電了半天也沒說全電視兩個字。她嬌羞地將頭靠在我肩上,期待著我去解圍,我就故意拉長電的尾音逗她,「電~」。看到她認真可愛的模樣,我繳械投降,告訴她是「電視」。
Ari還在我導師的指導下,學習了如何彈奏古琴,沒想到她竟然學得比我還要快。看著她在古琴面前,正襟危坐,專注地撥弄著琴弦,大有一種中西合璧的感覺。
(Ari彈古琴時特別專注,有種中西合璧的感覺)
前不久,我們去了田納西州的鄉下,在那裡散步遊玩,懷念曾一起走過的日子。陽光傾瀉在田野裡,泛起金燦燦的黃。我說我很享受鄉下靜謐的時光,Ari卻說,她特別期待去大城市,一想到中國的美食就特別激動。我說因為疫情咱們還回不了中國,Ari一臉的委屈和失望。
如今,我來到美國已經四年了。本打算今年回國,Ari也特別期待能去中國,體驗不同的生活和文化,看望母親和奶奶。但由於疫情和籤證問題,只能暫時將計劃擱置。
(和愛的人一起,總覺得時光溫柔了,空氣也香甜了)
很多朋友詢問我們,什麼時間生一個混血寶寶?其實這已經在我們的規劃當中,Ari還打趣說想生5個混血寶寶。而我們也深知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從戀愛到邁進婚後生活,我知道我是幸運的,但同時我也肩負著重重的責任。愛的感覺可以無限,愛的火苗也可能隨時點燃,但真正的愛是一個漸進和成長的過程,它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慮後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
【口述:Jay】
【編輯:拾年】
目前我們已經記錄了266位真人故事,感動了被採訪人和千萬讀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講述,或想加入我們團隊成為作者,都請私信@真實人物採訪,隨時歡迎您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