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09:31:36 4
專利名稱::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加工用刀具,尤其涉及一種雙梯型銑刀。
背景技術:
:汽輪機葉根加工中,通常採用的是雙梯型葉根銑刀(也稱為雙T型葉根銑刀),即銑刀前排刀齒呈T型,後排刀齒也呈T型,整體呈雙T型結構。該銑刀為一種高精度成型銑刀,在設計上多採用直槽零前角的形式,即螺旋角和前角均為0。該銑刀能夠保證銑刀型線的精度及其製造、重磨的工藝性。但是使用這種直槽葉根銑刀,切削麵積大,切削負荷重,導致振動大,每齒進給量也受到限制,工作效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該粗銑刀切削振動小,使用壽命長,工作效率高。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呈雙T型結構,所述銑刀的前角為4°到10°,螺旋角為10°到35°,且刀齒刃口沿銑刀型線呈波型。所述銑刀的前排T型刀齒前端面、前排T型刀齒後端面、以及後排T型刀齒後端面的三處刃口垂直於銑刀軸線,且刀齒刃口有複合后角。所述銑刀的較佳前角為5°,螺旋角為15°。本實用新型採用一定前角的刀刃,切削效果好;採用一定螺旋角,切削刀刃長度比現有技術中直槽式銑刀的刀刃長,切削刀刃沒有全部參加切削,切削液容易滲入,使得銑刀使用壽命長。採用波型刃口,使刃口應力分散,切削振動小,切進能力強,切削厚度大,切屑為厚而短的碎屑,排屑順暢,工作效率高。本實用新型的銑刀採用直柄的定位夾緊形式,適合用戶在數控加工中心使用,使汽輪機葉片的葉根加工擺脫了在普通工具機上銑削的陳舊工藝,將葉片的葉根和葉片的中間體、內背弧、葉頂部分一併在數控加工中心完成,不僅縮短了葉片製造工藝流程,而且實現了一人操作多機的生產格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雖然源於汽輪機葉根的加工,但其應用不僅限於加工汽輪機葉根,也可用於加工其他有一定要求的各種成型零部件。圖1為本實用新型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結構示意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圖1中C部局部放大圖。圖中1前排T型刀齒(前排刀齒),2後排T型刀齒(後排刀齒),4銑刀型線,5刃口,6刀柄,7第一垂直刃口,8第二垂直刃口,9第三垂直刃口;A前角,B螺旋角。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圖2,一種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呈雙T型結構,銑刀前部的前排刀齒1分為四片,呈對稱分布,四片刀齒與刀柄6形成"T"型結構;銑刀後部的後排刀齒2也分為四片,呈對稱分布,四片刀齒與刀柄6形成另一個"T"型結構。所述銑刀前角A為4°到10°,螺旋角B為1O°到35°;較佳實施例採用的前角A為5°,螺旋角B為15°。刀齒刃口5沿銑刀型線4呈波型,即刀齒沿銑刀型線4呈波型刃,波型厚度向複合后角方向延伸。圖1中銑刀型線4內的直條紋即表示該波型的波峰或波谷,直條紋的長度表示該波型從刃口5向複合后角方向延伸的厚度。參見圖3,圖3出示了圖1中C部刀齒刃口5的局部放大圖。採用波型刃口5,使刃口應力分散,可降低切削振動,提高切削質量。所述銑刀的前排T型刀齒1前端面和前排T型刀齒1後端面均為垂直刃口,即為第一垂直刃口7和第二垂直刃口8,後排T型刀齒2後端面也為垂直刃口,即為第三垂直刃口9,三處垂直刃口7、8、9均垂直於銑刀軸線,且刀齒刃口5有複合后角,確保銑刀重磨後的銑刀型線4精度。採用本實施例後,經使用證明,其線速度、進給量、切削深度均有大幅度提升,切削效率提高了3倍,參見表l。表lComplextableseetheoriginaldocumentpagex本實用新型的銑刀適合於數控加工中心使用,可大大提高汽輪機葉片葉根的加工效率,且銑刀切削振動小,使用壽命長。權利要求1.一種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呈雙T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銑刀的前角為4°到10°,螺旋角為10°到35°,且刀齒刃口沿銑刀型線呈波型。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其特徵在於所述銑刀的前排T型刀齒前端面、前排T型刀齒後端面、以及後排T型刀齒後端面的三處刃口垂直於銑刀軸線,且刀齒刃口有複合后角。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其特徵在於所述銑刀的較佳前角為5。,螺旋角為15。。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加工用刀具,尤其涉及一種雙梯型銑刀。一種螺旋槽雙梯型波刃葉根銑刀,呈雙T型結構,所述銑刀的前角為4°到10°,螺旋角為10°到35°,且刀齒刃口沿銑刀型線呈波型。所述銑刀的前排T型刀齒前端面、前排T型刀齒後端面、以及後排T型刀齒後端面的三處刃口垂直於銑刀軸線,且刀齒刃口有複合后角。本實用新型的銑刀適合於數控加工中心使用,可大大提高汽輪機葉片葉根的加工效率,且銑刀切削振動小,使用壽命長。文檔編號B23C5/02GK201073705SQ20072007232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申請日期2007年7月10日優先權日2007年7月10日發明者潘禮和,王春復申請人: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