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6:27: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花卉種植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培養植物花卉的過程中,通常需要補充水分和光照,但因植物花卉相互阻擋,補光效果差,且補水通常需要人工進行,人工勞動強度大,澆水量不均勻且不易控制。
申請號為CN201520832316.7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包括展示櫃,設置於展示櫃下端的座體,以及行走輪,展示櫃一側敞開,其內設置有多排臺面,且臺面傾斜一定角度,臺面較低的一邊設置有導水槽,座體內設置有超聲霧化器、蓄電池及控制器,檯面上方的頂面上均設置有補光裝置,補光裝置包括面板,多個設置於面板上的植物生長燈,多個設置於面板上的噴霧口,以及多個設置於面板上的吸盤,噴霧口通過管道與超聲霧化器的出霧口連接,展示柜上設置有連接各導水槽出水端的導管,導管的下端通過過濾器與超聲霧化器的腔體連接,控制器與超聲霧化器、蓄電池及植物生長燈電性連接。
通過設置在各個臺面頂面上的補光裝置和噴霧口,實現對植物的光照和補水,但針對同時擺放不同高度植物花卉的情況,因高莖植物的葉子對低莖植物的遮擋,則造成對低莖植物的補光和補水效果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對安置於同一培養箱但高度不同的植物花卉進行分別補光和補水。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包括用於放置植物的培養箱,培養箱設有將培養箱分為上空腔和下空腔的隔板,隔板下層可反光且具有若干個供高莖植物葉片置於上空腔的通孔,培養箱內有懸掛置於下空腔中和安裝置於上空腔頂部的植物生長燈。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隔板將培養箱分為上空腔和下空腔,在下空腔擺放所有的植物盆栽,包括高莖和低莖便於節省空間,合理利用高莖植物下方無葉的空間,在下空腔中設置植物生長燈,防止高莖植物葉在上方阻擋低莖植物的光照,且隔板面設置為反光面,提高植物生長燈的光線利用率,使向四周發射的光線通過反射集中到低莖植物的葉片上,提高盆栽的光合作用,在上空腔頂部安置植物生長燈,便於提供對高莖植物葉片的光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隔板由若干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的拼接塊相互搭接而成。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隔板有拼接塊搭接,且拼接塊的兩端分別設有用於搭接的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通過兩兩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的搭接,再利用培養箱兩側對隔板的阻礙,從而使每個拼接板都承受有一定的擠壓力,最終導致簡單的搭接又會有固定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拼接塊由若干個支撐柱支撐,且培養箱內的兩側設有支撐拼接塊的凸稜。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培養箱內設有若干個支撐柱對拼接塊起支撐作用,防止拼接板散架,同時兩側設有凸稜對兩側的拼接板起到定位和支撐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隔板朝向下空腔的一側為具有反光塗層的鏡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隔板的下層為鏡面,可起到光線的反射作用,同時未開燈的情況下,通過鏡面便於觀察葉片密度大的盆栽的生長情況,便於及時處理。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隔板被搭接為開口向下的拱形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為開口向下的拱形面,增加光線反射的強度,使得反射的光線均照射在培養箱內的低莖植物葉片上,提高植物生長燈的光線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支撐柱上安裝有面向下空腔中植物的噴霧頭,上空腔的頂部安裝有向下的噴霧頭。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支撐柱上和上空腔的頂部均設置有噴霧頭,便於為下空腔中的低莖植物提供水分,防止上空腔中提供的水分被高莖植物吸收從而影響下空腔中的植物。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培養箱的底面設有引導多餘水分流出培養箱的導水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導水槽便於收集培養箱中噴霧頭噴出的多餘水分,從而將水分再次引導至噴霧頭的儲水腔,實現水的二次利用,節約資源。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在於,支撐柱選用透明材質,培養箱的兩側面塗有反光漆且底面設有安置盆栽的標記。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反光漆的設置提高了培養箱內整體的光線利用率,節約能源,設置標記使得高莖植物的盆栽位於通孔下方,防止莖幹扭曲,同時便於盆栽底部的水流入導水槽。
綜上,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拼接塊的第一臺階和第二臺階、培養箱內的支撐柱和凸稜,使得隔板增加且加固隔板的固定,將培養箱分為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放置高莖植物的葉片,下空腔放置所有植物盆栽,且低莖植物葉片置於下空腔,合理利用培養箱內空間,同時在下空腔中另外安置植物生長燈和噴霧頭,實現上空腔和下空腔均能補光和補水的效果;
2、隔板的設置以及拱形面的隔板、隔板下層的鏡面設置和培養箱兩側的反光漆,均使發散的光線進行反射,提高光線的利用率,增加植物的光照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的正視圖;
圖2為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圖中,1-培養箱;11-箱門;12-導水槽;121-出水口;13-凸稜;141-上空腔;142-下空腔;15-支撐柱;16-操作界面;17-標記;2-植物生長燈;3-噴霧頭;4-反光漆;5-底座;6-隔板;61-拼接塊;611-第一臺階;612-第二臺階;62-通孔;63-鏡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如圖1至3所示,一種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其包括適用於不同高度植物的培養箱1,且不同高度的植物均能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培養箱1的上方為控制補水和補光的操作界面16。培養箱1的一側為可敞開的箱門11,箱門11和培養箱1中箱門對應的側壁可由透明材質製成便於觀察箱內植物體情況。培養箱1內上方頂部安裝有若干個植物生長燈2和噴霧頭3,使得箱內的植物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培養箱1中與箱門11兩側連接的側壁塗有反光漆4,便於收集射向側壁的光照從而反射到植物葉片上。培養箱1的底面設有導水槽12,導水槽12將縱向的五排盆栽底部連通,且橫向的中間一排盆栽底部又連通,從而將盆栽附近多餘的水分導出培養箱1,且導水槽12的每個起點和交點處,即盆栽的放置位均設有一圈標記17,中間一排的導水槽12中點為右側的出水口121,水從出水口121流出至培養箱1下方底座5中的儲水腔,且儲水腔內的水用於噴霧,從而達到水循環的目的。
參照圖1和圖2所示,培養箱1具有反光漆4的兩側壁分別設有相對水平的凸稜13,培養箱1的底部設有透明材質製成的支撐柱15,支撐柱15上安裝有噴霧頭3。在凸稜13和支撐柱15上架設有隔板6,隔板6將培養箱1分為上方的上空腔141和下方的下空腔142,植物盆栽整個置於下空腔142中。隔板6為若干個板狀的拼接塊61搭接而成,且拼接處開設有若干個通孔62,使得高莖植物的葉片伸入上空腔141,且培養箱1頂部懸掛有兩個伸至下空腔142內的植物生長燈2,使得上空腔141中的高莖植物葉片和下空腔142中的低莖植物葉片分別接收充足的光照。拼接塊61的兩端分別具有用於相互搭接的第一臺階611和第二臺階612,即一個拼接塊61的第一臺階611搭接在另一個拼接塊61的第二臺階612。隔板6被拼接塊61搭接為開口向下的拱形面,且隔板6朝向下空腔142的一側為具有反光塗層的鏡面63,增加下空腔142中光線的反射從而保證下空腔142中的植物光照充足。
使用該植物光電補光霧化裝置,將不同高度的盆栽依次根據標記17放入培養箱1內的下空腔142中,經凸稜13和支撐柱15搭接好若干個拼接塊61,且保證高莖植物的葉片安置在上空腔141中,關好箱門11,調節操作界面16,對上空腔141和下空腔142中的植物生長燈2和噴霧頭3分別控制,通過培養箱1內的反光漆4和隔板6中的鏡面63對植物生長燈2發出的光線進行反射,從而使高莖植物接收到上空腔141內的光照和水分,低莖植物接收到下空腔142內的水分和直射、反射的光照,使得不同高度的植物均置於良好的生長環境,利於多種植物的培養且節省空間。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