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7:19:31 1
專利名稱: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舊管道修復技術,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內襯穿插 法修復的舊管道。
背景技術:
對於鋪設於地表下的運輸管道,當管道內層磨損一定程度後,就產生了影響生產的安全隱患,此時,通常需要對管道進行修復;現有的管道修復技術是採用巻揚機強制牽引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 進入舊管道,並將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內襯於舊管道內;但是,當內襯的高密度聚乙烯管與舊管道內壁貼合不嚴時,在舊管道 內輸送介質的過程中,其夾雜的沙石或固體顆粒會進入高密度聚乙烯管內 襯層與舊管道內壁的縫隙中,進而,使該內襯舊管道逐漸被破壞,若發生 這種情況,不僅達不到修復舊管道的目的,而且又給舊管道的正常運行帶 來更大的安全隱患。為了克服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適於實用的技術解決 方案。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 科學、耐磨實用的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包括舊管道和內襯於舊管道內的高密度聚乙烯管,所述舊管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法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兩端分別沿對應的所述連接法蘭端部外翻形成PE翻邊;所述舊管道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鑲嵌PE翻邊的槽和水紋線,所述舊 管道另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夾固PE翻邊用的防脫臺。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性,具體的說,該 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結構設計科學,耐磨性強,實用性強,其能夠有聚乙烯管與管道的夾層中,避免了內襯管道被輸送介質中的沙石及其它固 體顆粒破壞的危險,保證了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施工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進一 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技術特徵,
以下結合附圖給 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 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包括舊管道l和內襯於 舊管道1內的高密度聚乙烯管3,所述舊管道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法 蘭2和連接法蘭4;所述舊管道1與所述連接法蘭(2,4)焊接連接,二 者內徑相同;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3的兩端分別沿對應的所述連接法蘭(2, 4)端 部外翻形成PE翻邊;所述PE翻邊與對應的所述連接法蘭(2, 4)緊密配合;所述舊管道1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槽和水紋線,所述槽和水紋線可 起到鑲嵌PE翻邊的目的;所述舊管道1另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防脫臺,兩根舊管道通過螺栓連接到一起時,所述防脫臺可起到夾固PE翻邊的目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3的兩端的所述PE翻邊與所述連接法蘭(2, 4) 結合,使舊管道1兩端形成了徑向的保護,進而使通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 管3的運輸介質無法進入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3與所述舊管道1之間的夾 層內。翻邊製作方法將特製模具固定在穿入後的高密度聚乙烯管端頭,然 後,通過加熱處理一次形成與內襯管一體的PE翻邊,使PE翻邊緊貼在鑄 鐵或鋼的連接法蘭前面,從而形成複合法蘭;這種技術處理後的埠特點為連接法蘭和內襯高密度聚乙烯管為一整 體,且施工方便,質量可靠,已在多個工程中試驗成功。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 對其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 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包括舊管道和內襯於舊管道內的高密度聚乙烯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舊管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法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兩端分別沿對應的所述連接法蘭端部外翻形成PE翻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其特徵在 於所述舊管道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鑲嵌PE翻邊用的槽和水紋線,所述 舊管道另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夾固PE翻邊用的防脫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包括舊管道和內襯於舊管道內的高密度聚乙烯管,所述舊管道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法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兩端分別沿對應的所述連接法蘭外翻形成PE翻邊;所述舊管道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鑲嵌PE翻邊的槽和水紋線,所述舊管道另一端的連接法蘭設置有夾固PE翻邊用的防脫臺;該內襯穿插法修復的舊管道結構設計科學,耐磨性強,實用性強,其能夠有效避免管道在輸送介質的過程中所存在的沙石及其它固體顆粒進入高密度聚乙烯管與管道的夾層中,避免了內襯管道被輸送介質中的沙石及其它固體顆粒破壞的危險,保證了內襯穿插法修復舊管道的施工質量。
文檔編號F16L55/162GK201218383SQ20082007103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16日
發明者張嚴甫, 曹世東, 葛延超 申請人:濮陽市中拓管道清洗修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