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體現老北京文化的電影(這十部關於北京的電影)
2023-08-09 04:07:56
作者:John Berra
譯者:易二三
校對:Issac
來源:BFI(2014年7月15日)
北京是一個複雜的城市,也因而孕育了複雜的電影。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是一個商業、歷史、現代和傳統交匯的地方,但並不總是和諧的,它的電影身份往往存在著內在的張力或矛盾。不過,導演們一直在努力捕捉其迅速發展背後的現實。
雖然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在很大程度上與上海掛上等號,但北京卻是一個真正震撼性地展現了社會政治轉變或意識形態表述的電影空間。紀錄片《開國大典》(1949)以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鏡頭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令人心碎的電影《我這一輩子》(1950)則以一個北京警察的視角記錄了50年的時代更迭。
《我這一輩子》(1950)
隨著中國經濟的新開放,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在銀幕上重新出現,現代官僚主義成為《黑炮事件》(1985)和《本命年》(1990)的主題,後者講述的是一個有前科的罪犯適應新生活的故事。
由於第六代導演對城市社會結構的興趣,一類城市電影隨之浮現了,如《北京私雜種》(1993)、《冬春的日子》(1993)和《極度寒冷》(1996)等片,這種關注反過來又被新紀錄片運動所接納。
《本命年》(1990)
除此之外,北京還見證了一種持久的幽默感,就像我們在《甲方乙方》(1997)、《愛情麻辣燙》(1997)和《洗澡》(1999)中看到的那樣。《開往春天的地鐵》(2002)和《綠茶》(2003年)挖掘了現代北京的浪漫氣質,《臥虎藏龍》(2000)和《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年)則展現了它輝煌的歷史。
以下十部標誌性的影片展示了這座不斷發展的城市的變化,並捕捉到了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身上的生命力。
《中國》(1972)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有時,看似最不可能的任務卻能產生最引人注目的社會政治記錄。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受到中國政府的邀請,拍攝一部關於十年浩劫時期的紀錄片,儘管他被明確通知,在拍攝期間將受到嚴格的官方監督。
抵達北京後,攝製組被護送到天安門廣場、棉廠、老城區和醫院等地方,這些經過挑選的空間表明,當局想要一幅平衡了傳統價值觀和現代性的中國肖像。安東尼奧尼設法偷拍了一些街景,還在驅車經過新華門時拍攝了一些鏡頭,在導演不斷試探與既定安排的邊界時,經常能聽到時刻保持警惕的嚮導的聲音。
安東尼奧尼在各省市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他會設法從看守那裡溜出去,去拍攝一個農村黑市。《中國》完成後直到2004年才有機會在中國放映,儘管現在它經常出現在北京盜版DVD市場的藝術電影區。
《末代皇帝》(1987)
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獲得官方許可在故宮內進行拍攝的外國影片。正值中國向世界開放之際,製片人傑裡米·託馬斯與貝爾納多·貝託魯奇通力合作,成功將這部令人著迷的傳記電影搬上了銀幕。
電影一開始,早已退位的皇帝溥儀(尊龍飾)因為與日本政府勾結而被打上戰犯的烙印,被關進撫順監獄。然後鏡頭閃回了溥儀過往的奢華生活,不過攝影師維託裡奧·斯託拉羅把這座宮殿描繪成一座豪華的監獄,年輕的溥儀因為擔心自己的安全一再被拒絕離開。
溥儀長成了一個花花公子,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沉迷於自己的地位所帶來的放縱。但在二戰結束時,作為一名戰俘被蘇聯俘虜後,溥儀開始直面冷酷的現實。最後,當他重遊故宮時,他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點,而故宮那時已經變成了旅遊景點。
《本命年》(1990)
導演:謝飛
第四代導演謝飛講述了一個有前科的罪犯試圖重新融入社會的老故事,而重蹈覆轍只是出於一時的判斷失當,同時影片還探索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北京的工人階級景觀。李慧泉(姜文飾)因幫助一個朋友向傷害過他的女人復仇而入獄,現在他回到了從小生長的胡同。
儘管最初無法掌握外面的生活,由於他的家人不願意接受他回到他們的大家庭,李慧泉設法作為一個街頭商人謀生並把他酗酒習慣留在過去,與此同時他愛上了有抱負的歌廳駐唱歌手趙雅秋(程琳飾)。
然而,就在他準備跨入當下生活的時候,資本社會——以渴望成名的趙雅秋為代表——卻往另一個方向發展,使得新來者無法跟上腳步,李慧泉又回到了他熟悉的舊關係社會。《本命年》在東城區的后街附近拍攝,捕捉到了一個正在發生轉變的世界。李慧泉經常穿著棉襖,戴著綠色的皮草帽,徘徊在舊建築的遺蹟之間。
《霸王別姬》(1993)
導演:陳凱歌
陳凱歌宏偉的史詩片《霸王別姬》橫跨了53年,講述了在動蕩背景下——二戰、十年浩劫、改革開放初期——兩個梨園子弟成為舞臺名角的故事。故事開始於1924年,小男孩蝶衣被無力撫養他的母親送進了梨園,關師傅(呂齊飾)的高強度訓練包括身體和言語上的雙重虐待。
安靜的蝶衣和更加自信的小樓成為了朋友,兩人逐漸成長為當時最受歡迎的京劇演員。此時,蝶衣(張國榮飾)被小樓(張豐毅飾)所吸引,而小樓卻無視師弟的感情,娶了風塵女子菊仙(鞏俐飾)為妻。在舞臺之外,因他們之間的關系所引發的事件漸漸與他們經常表演的戲劇相呼應。
陳凱歌運用了奢華的布景、引人注目的服裝以及梨園裡的權力鬥爭來營造一種「溫室」的氛圍,但當這對師兄弟在紅衛兵的逼問下互相攻擊時,這種氛圍最終分崩離析了。
《東宮西宮》(1996)
導演:張元
《東宮西宮》用戲劇舞臺的手法表現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北京的壓抑氛圍。張元頗具爭議的人物刻畫主要集中在一個小派出所裡,講述了同性戀作家阿蘭(司汗飾)被日益陷入內心矛盾的警官小史(胡軍飾)審問的故事。逮捕了在公園閒逛的阿蘭之後,小史的一連串詢問逐漸顯露出他被壓抑的渴望,儘管他頻頻對阿蘭的生活方式表示厭惡。
除了對阿蘭童年的閃回外,影片基本上是兩個男人在一個房間裡的角力,這個權力遊戲向我們揭露了,被拘者是一個自由的人,而警官則被困在他的公務員角色中。
阿蘭有過被虐待的經歷,而且有著色情幻想的癖好,他把導演許多社會邊緣化的朋友所經歷的痛苦都表現了出來,他的情感積累讓他不僅理解甚至操縱了小史。這部電影的片名來源於故宮旁邊的公共廁所,據說那裡經常有男同性戀者出沒,但影片實際上是在北京師範大學秘密拍攝的。
《洗澡》(1999)
導演:張楊
位於豐臺區的北京老澡堂「雙興堂」自1916年開業以來,不僅在眾多業主之間轉手,而且最近還成功地躲過了各個拆遷隊的挖掘機。張楊導演的溫和喜劇《洗澡》講述了澡堂背後的家庭動態,為其增加了亟需的宣傳效應。
澡堂老闆老劉(朱旭飾)有兩個兒子,二明(姜武飾)患有學習障礙症,與父親一起工作,大明(濮存昕飾)住在深圳。大明收到弟弟寄來的明信片,於是回家看望老劉,在老劉生病的時候,大明在澡堂裡做日常雜務,從而漸漸聚攏起支離破碎的家庭。
然而,許多快樂都是偶然的,老劉不斷為一些老主顧提供方便,大多是退休的老北京人,其服務常常超過了一般的標準:他為一位顧客和他的妻子安排了一次澡堂和解,並挽救了他們岌岌可危的婚姻,還讓另一個常客克服了在公共場合唱歌的恐懼。《洗澡》是對社區精神的熱烈慶祝,也是對北京歷史的一種致敬。
《十七歲的單車》(2001)
導演:王小帥
《十七歲的單車》展現了兩個青少年——一個是鄉下人,另一個是本地人——的命運,他們對自行車的共同需求交織在一起,儘管原因截然不同。17歲的小貴(崔林飾)為了找工作搬到北京,而且被一家快遞公司錄用。當他的自行車被偷後,為了保住工作,他決心找到它,並發現它被一個二手經銷商賣給了男生小堅(李濱飾)。小堅是一個家境不富裕的高中生,他想和夢中情人瀟瀟(高圓圓飾)一起騎車上學。
第六代導演王小帥的這部作品裡,自行車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它合理化了外來務工人員小貴作為北京經濟繁榮的參與者的身份,同時也為小堅提供了接近戀人的途徑,而他們各自的需求表明了北京日益擴大的經濟差距。
除了對社會的反映,《十七歲的單車》還展現了在中國熙熙攘攘的首都騎行的令人興奮的場景,為了按時交貨,小貴在繁忙的道路和狹窄的后街穿行,而快速發展的商業中心區在背景裡時隱時現。
《大腕》(2001)
導演:馮小剛
《大腕》是中國最受歡迎的諷刺喜劇導演馮小剛對商業化的滑稽諷刺。美國著名導演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飾)來到北京拍攝一部末代皇帝溥儀的傳記片——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更現實的版本,但在片場遭遇了突如其來的中風,善於投機取巧的幕後攝影師尤優(葛優飾)計劃在太廟舉行盛大的葬禮,並通過電視直播。很快,他就收到了鋪天蓋地的贊助邀約,從服裝品牌到電子產品製造商,每家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各種各樣的產品開始堆積在寺廟裡,把一個神聖的地方變成了消費主義的熱門景點。
馮小剛的喜劇是一場瘋狂的狂歡,預言了2008年奧運會的盛況,同時將北京定位為一個新興的國際中心,在這裡,利潤豐厚的商業交易條款對中國絕對有利。然而,一個生動的插曲是爾虞我詐、攻城略地的全球化進程的絕佳例證——在泰勒這部麻煩不斷的影片中飾演末代皇帝的童星在拍攝間隙大口喝著一瓶可樂。
《世界》(2004)
導演:賈樟柯
北京世界公園的魅力常常被外國遊客所忽略,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想去參觀各種國際名勝的縮小版,比如艾菲爾鐵塔、比薩斜塔和泰姬陵。然而,中國遊客卻對能在一天之內「環遊」全球的機會表示歡欣鼓舞,並樂於在這些仿製品前擺姿勢拍照。
第六代領軍人物賈樟柯獲得官方許可在世界公園裡拍攝,《世界》是他首次獲準公映的作品,在其無傷大雅的外觀背後,指出了中國崛起為超級大國所付出的人力代價:該景點的員工住在擁擠的宿舍裡,由於收入水平和輪班的分配模式所造成的相對限制,共享北京的豐富樂趣似乎顯得遙不可及。
舞蹈演員趙小桃(趙濤飾)和保安成太生(成泰燊飾)在缺乏真實性的空間裡,個人身份感漸漸消失,他們的關係時而親密時而疏遠,而影片的結束語——「這只是個開始」—— 暗示著其他人會盲目地追隨進入這個沒有文化內涵的虛空。
《紅燈夢》(2010)
導演:司馬優
當不太可能成為企業家的順子(趙駿飾)放棄計程車司機的工作,轉而經營一家可能有利可圖的成人用品商店時,一條沉寂的居民小巷變成了一個充滿歡樂的地方。日本成人娛樂業先驅乙吉提供了一個月的庫存(大冢匡將飾)之後,順子在莉莉家(王藍淇飾)的一處小房子裡開了店,通過向附近的老年居民出售藍色藥丸,賺取穩定的利潤。但是,當生意引起了疑心的鄰裡監察員的注意時,事情變得複雜起來,順子意識到他忘記了申請必要的營業許可證。
澳大利亞導演司馬優捕捉到了這些社群之間的緊密連結,熱情的演員們陶醉在充斥著俚語的坦率交流中。男主角趙駿試鏡失敗後又在一家咖啡館被偶然發現,他將矮胖的順子塑造成了一個討人喜愛的倒黴男主角,體現了典型的北京男性形象:外表自信、極度健談,但又相當懶散。
這部縱情歡鬧的喜劇還收錄了大量本地獨立樂隊的歌曲,以配合鬧劇式的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