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密封蓋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09:55:56 1
一種密封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蓋,包括活動蓋、固定蓋、氣密環和拉提機構,所述活動蓋具有活動蓋底壁並於活動蓋底壁外緣設置活動蓋環壁,所述固定蓋呈杯狀並其底壁中央位置設有可供所述活動蓋通過的通孔,所述氣密環由彈性軟質材料製成並環繞地設置於活動蓋環壁外周面並具有向外張開成喇叭狀的自由部,所述拉提機構設置於固定蓋的底壁上,所述活動蓋置於所述通孔中並可在所述拉提機構的作用下在通孔上下位移,活動蓋套相對固定蓋上下位移使固定蓋底部作用於所述自由部使其沿著徑向形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使用更安全,密封性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成本低。
【專利說明】一種密封蓋
(一)【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蓋。
(二)【背景技術】
[0002]密封盒或密封罐主要在盒體上方開口處安裝密封蓋進行密封,一般採用密封蓋外緣設置軟性氣密環,使得密封蓋蓋合盒體之開口時可籍由該氣密環與盒體之開口內壁迫緊以具密封效果,然而使用者必須施予氣密環力量才能令密封蓋可蓋合盒體開口,蓋合操作不便,且同時造成不易令密封蓋與盒體分離的情形,又須令密封蓋可易於蓋合盒體之開口必須減小蓋合時氣密環與盒體開口內壁之迫合緊度,但如此一來又將造成密封效果不佳的缺失。
(三)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密封蓋,以方便操作及提供更好的密封性能。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密封蓋,包括:活動蓋、固定蓋、氣密環和拉提機構,所述活動蓋具有活動蓋底壁並於活動蓋底壁外緣設置活動蓋環壁,所述固定蓋呈杯狀並其底壁中央位置設有可供所述活動蓋通過的通孔,所述氣密環由彈性軟質材料製成並環繞地設置於活動蓋環壁外周面並具有向外張開成喇叭狀的自由部,所述拉提機構設置於固定蓋的底壁上,所述活動蓋置於所述通孔中並可在所述拉提機構的作用下在通孔上下位移,活動蓋套相對固定蓋上下位移使固定蓋底部作用於所述自由部使其沿著徑向形變。
[0006]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如下方案進行改進:
[0007]所述活動蓋環壁外周面設有環形凹槽,所述氣密環由所述自由部下端水平延伸一安裝部嵌設於所述環形凹槽中。
[0008]所述活動蓋環壁的周壁設有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凹槽設置於所述環形凸起上。
[0009]所述固定蓋底部外側一面設置有與所述自由部相對應的抵卡部。
[0010]所述拉提機構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具有兩個將所述活動蓋鉸接在中間的鉸接部並具有一鉸接中心軸,各所述鉸接部均具有兩相鄰並成角度的平位,兩個所述平位與所述鉸接中心軸的垂直距離不相等,有一圓弧段連接兩個平位使之圓滑過渡連接,所述把手的轉動使圓弧段與固定蓋底壁接觸並帶動所述活動蓋相對固定蓋上下位移。
[0011]兩個所述鉸接部通過一連接部連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蓋設有與所述把手形狀匹配、可供把手平放時放置的容置腔。
[0012]在密封蓋用於密封時,把手放置於容置腔中,一方面可以避免失誤操作,另一方面又可節省儲放空間。
[0013]所述把手放置於所述容置腔時與固定蓋底壁接觸的平臺與鉸接中心軸的垂直距離大於另一平臺與鉸接中心軸的垂直距離。
[001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使用更安全,密封性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成本 低。
(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把手提起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把手平放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狀態示意;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反手提起狀態的一個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把手平放狀態的一個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把手的側面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至6所述一種密封蓋2,安裝在盒體I頂部開口處以實現盒體I密封。密封蓋2包括活動蓋21、固定蓋22、氣密環23和拉提機構。
[0022]所述活動蓋21具有活動蓋底壁21-1並於活動蓋底壁21-1外緣設置活動蓋環壁21-2所述活動蓋環壁21-2的周壁設有環形凸起21-3,有一環形凹槽21_4設置於所述環形凸起21-3上。所述固定蓋22呈杯狀並其底壁中央位置設有可供所述活動蓋21通過的通孔22-1,所述固定蓋22底部外側一面設置有抵卡部22-2。環形凸起21_3可以起到活動蓋21在固定蓋22的通孔22-1上下活動時避免活動蓋21脫離固定蓋22。
[0023]所述氣密環23由彈性軟質材料製成並環繞地設置於活動蓋環壁21-2外周面並具有向外張開成喇叭狀的自由部23-1,所述氣密環23由所述自由部23-1下端水平延伸一安裝部23-2嵌設於所述環形凹槽21-4中。所述抵卡部22-2與所述自由部23_1相對應。
[0024]所述活動蓋21置於所述通孔22-1中並可在所述拉提機構的作用下在通孔22_1上下位移,活動蓋21套相對固定蓋22上下位移使抵卡部22-2作用於所述自由部23-1使其沿著徑向形變。所述拉提機構設置於固定蓋22的底壁上,包括一把手24-1,所述把手24-1具有兩個將所述活動蓋21鉸接在中間的鉸接部24-11並具有一鉸接中心軸24-11-1,各所述鉸接部24-11均具有兩相鄰並成角度的平位(24-12,24-13)。有一圓弧段24-14連接兩個平位(24-12,24-13)使之圓滑過渡連接,所述把手24_1的轉動使圓弧段24-14與固定蓋22底壁接觸並帶動所述活動蓋21相對固定蓋22上下位移。
[0025]為了避免失誤操作和可節省儲放空間,兩個所述鉸接部24-11通過一連接部24-2連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蓋22設有與所述把手24-1形狀匹配、可供把手24-1平放時放置的容置腔25。
[0026]所述把手24-1放置於所述容置腔25時與固定蓋22底壁接觸的平臺24_12與鉸接中心軸24-11-1的垂直距離大於另一平臺24-13與鉸接中心軸24-11-1的垂直距離,密封蓋2安裝在盒體I上後,當將把手24-1由垂直狀態向水平放置的過程中,所述活動蓋21相對固定蓋22向上運動,自由部23-1受抵卡部22-2的擠壓徑向向外變形最終與盒體I內壁緊密貼合,實現了盒體I的密封。當所述把手24-1拉起時,所述活動蓋21相對固定蓋22向下運動,所述自由部23-1逐漸脫離抵卡部22-2的擠壓而最終呈自由狀態,最終自由部23-1與盒體I內壁間存在間隙,此時可輕鬆地將密封蓋2脫離於盒體I。
[0027]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其他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密封蓋,包括: 活動蓋,具有活動蓋底壁,並於活動蓋底壁外緣設置活動蓋環壁; 固定蓋,呈杯狀,其底壁中央位置設有可供所述活動蓋通過的通孔; 氣密環,由彈性軟質材料製成並環繞地設置於活動蓋環壁外周面,並具有向外張開成喇叭狀的自由部; 拉提機構,設置於固定蓋的底壁上; 所述活動蓋置於所述通孔中並可在所述拉提機構的作用下在通孔上下位移,活動蓋套相對固定蓋上下位移使固定蓋底部作用於所述自由部使其沿著徑向形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蓋環壁外周面設有環形凹槽,所述氣密環由所述自由部下端水平延伸一安裝部嵌設於所述環形凹槽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密封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蓋環壁的周壁設有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凹槽設置於所述環形凸起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蓋底部外側一面設置有與所述自由部相對應的抵卡部。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種密封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提機構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具有兩個將所述活動蓋鉸接在中間的鉸接部並具有一鉸接中心軸,各所述鉸接部均具有兩相鄰並成角度的平位,兩個所述平位與所述鉸接中心軸的垂直距離不相等,有一圓弧段連接兩個平位使之圓滑過渡連接,所述把手的轉動使圓弧段與固定蓋底壁接觸並帶動所述活動蓋相對固定蓋上下位移。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密封蓋,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鉸接部通過一連接部連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蓋設有與所述把手形狀匹配、可供把手平放時放置的容置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密封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把手放置於所述容置腔時與固定蓋底壁接觸的平臺與鉸接中心軸的垂直距離大於另一平臺與鉸接中心軸的垂直距離。
【文檔編號】B65D51/18GK203581597SQ201320682813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邱燦旗 申請人:邱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