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製作方法和電子設備與流程
2023-07-26 09:37:06 2

本發明涉及光學攝像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製作方法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攝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手機的照相機從最初的30萬像素增加到現在的1500多萬像素,照相機的拍攝的相片的下過越來越好。
在照相機中的定焦攝像模組獲得更好的攝像效果的過程中,定焦攝像模組的光圈是越做越大,焦深越來越短,感光晶片的像素點尺寸越小,允許彌散圓越小,普通鏡頭搭載製程無法克服光學部件上各個物料自身的公差和組裝公差。而製程上即使存在微小的差異都能造成整體解像力很大的變化,尤其是800萬以上像素的定焦攝像模組尤為明顯。
常規定焦模組的結構為底座搭載於定焦攝像模組基板上方,鏡頭通過螺紋旋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裡,鏡頭旋入調焦的過程中,由於螺紋的摩擦,容易產生少量微小粉塵,造成影像汙點。現有的底座結構為一體式,紅外截止濾光片只能貼附在底座內腔下方,距離感光晶片很近,極微小的顆粒都能阻擋光線,造成影像汙點。因此現有的高像素定焦模組的結構設計中,由於上述的原因導致模組製造良率低,影像品質不太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製作方法和電子設備,可校正鏡頭光軸,提高了模組的良品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定焦攝像模組的製作方法,包括:
將底座固定在已搭載感光晶片的線路板上;
在所述底座上搭載紅外截止濾光片;
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周邊區域塗aa膠層;
將鏡頭結構設置在所述aa膠層上。
其中,所述將鏡頭結構設置在所述aa膠層上,包括:
對所述鏡頭結構進行校正影像,使得所述鏡頭結構的鏡頭光軸與所述感光晶片的光心重合後,將所述鏡頭結構固定在所述aa膠層。
其中,所述鏡頭結構為鏡片與鏡座一體成型的鏡頭結構,或鏡頭和套筒套接的鏡頭結構。
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定焦攝像模組,包括搭載有感光晶片的線路板、底部固定在所述線路板的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和鏡頭結構,所述鏡頭結構與所述底部通過的接觸部分位於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的外側。
其中,所述鏡頭結構通過aa膠水層與所述底座粘接。
其中,所述鏡頭結構為鏡片與鏡座一體成型的鏡頭結構,或鏡頭和套筒套接的鏡頭結構。
其中,所述鏡頭結構的數量大於等於2。
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如上所述定焦攝像模組。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製作方法和電子設備,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的製作方法,包括:
將底座固定在已搭載感光晶片的線路板上;
在所述底座上搭載紅外截止濾光片;
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周邊區域塗aa膠層;
將鏡頭結構設置在所述aa膠層上。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包括搭載有感光晶片的線路板、底部固定在所述線路板的底座、設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和鏡頭結構,所述鏡頭結構與所述底部通過的接觸部分位於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的外側。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包括如上所述定焦攝像模組。
所述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製作方法和電子設備,通過將現有的一體式底座結構變為分離式底座結構,使得在鏡頭結構在固定在底座上之前,可通過專業的aa設備校正影像效果,使生產出來的定焦定焦攝像模組鏡頭光學焦面和感光晶片成像面保持水平,鏡頭光軸與感光晶片光心重合,極大地提高了定焦攝像模組的解像力,提高了定焦攝像模組的良品率和影像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的製作方法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步驟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的製作方法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步驟流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定焦攝像模組的製作方法,包括:
步驟1,將底座固定在已搭載感光晶片的線路板上;這裡的底座與現有技術中的底座是不同的,本發明中的底座與紅外截止濾光片不再是一體式結構,不再是將紅外截止濾光片設置在底座的內腔內,而是設置在底座的頂部。
步驟2,在所述底座上搭載紅外截止濾光片;本發明中的紅外截止濾光片與現有技術中的紅外截止濾光片沒有區別,只需要按照需要的尺寸,徐澤合適的型號即可,同時本發明中的紅外截止濾光片不再是設置底座的內腔內,而是設置在底座的頂部,這樣就降低了工藝難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頂角攝像模組的工藝難度,提高定焦攝像模組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
步驟3,在所述底座的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周邊區域塗aa膠層;由於本發明中將鏡頭結構與底座分別製作設計,不再是一體式結構,降低了工藝難度,只要將製作好的鏡頭結構通過aa膠層上。需需要指出的是,aa膠層是瞬間膠,快幹膠,強力膠,其主要成分為氰基丙稀酸乙脂具有固化迅速,粘接力強。使用aa膠層能夠降粘接底座和鏡頭結構的效率提高,降低粘接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本發明對aa膠層的厚度以及具體設置區域不做具體限定,只要在底座的頂部且鏡頭結構不與紅外截止濾光片發生接觸即可。
步驟4,將鏡頭結構設置在所述aa膠層上,直接將鏡頭結構的底部與aa膠層粘接即可,當然在此過程中,可能還會有其它一些操作,如將鏡頭結構對aa膠層進行適當的擠壓,使得粘接可靠性更好,進行位置調節,提高成像效果等,本發明對此不做具體限定。
由於本發明中的鏡頭結構與底座是分離是結構設計,使得鏡頭結構的光軸與感光晶片之間的相對位置在鏡頭結構安裝時能夠進行一定的調節,提高攝像模組的攝像效果,同時也較傳統的一體式結構的底座的良品率更高,降低了製造成本。
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將鏡頭結構設置在所述aa膠層上,包括:
對所述鏡頭結構進行校正影像,使得所述鏡頭結構的鏡頭光軸與所述感光晶片的光心重合後,將所述鏡頭結構固定在所述aa膠層。
一般採用專業的aa設備進行校正影像然後將鏡頭結構的位置固定。需要指出的是,本發明對對所述鏡頭結構進行校正影像的設備以及校正的具體方式不做具體限定。
而對於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鏡頭結構,可以為鏡片與鏡座一體成型的鏡頭結構,也可以為鏡頭和套筒套接的鏡頭結構,當然還可以是其它結構形式的鏡頭結構,本發明對所述鏡頭結構及其參數不做具體限定。
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定焦攝像模組,包括搭載有感光晶片20的線路板10、底部固定在所述線路板10的底座30、設置在所述底座30底部的紅外截止濾光片40和鏡頭結構60,所述鏡頭結構60與所述底部通過的接觸部分位於所述紅外截止濾光片40的外側。
由於所述定焦攝像模組使用的底座30中不再直接將紅外截止濾光片40直接內置在腔體中,而是設置在底座30的頂部,底座30與紅外截止濾光片40為分離式結構,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底座30的製作工藝難度,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由於在本發明中鏡頭結構60與底座30連接過程中,鏡頭結構60的鏡頭光軸不一定與感光晶片20的光心重合,需要進行調節,為了便於調節,所述鏡頭結構60通過aa膠水層50與所述底座30粘接,這樣在aa膠水層50沒有固化之前可以移動鏡頭結構60的位置進行校正影像。
需要指出的是,本發明對鏡頭結構60與底座30的粘結的aa膠水層50的厚度以及覆蓋區域不做具體限定,而除了使用aa膠水粘接鏡頭結構60和底座30外,還可以使用其它的澆水,只是aa膠水的固化速度快,有利於提高安裝效率,降低鏡頭結構60的安裝時間。
一般通過aa設備帶動鏡頭結構60做離焦運動,通過對輸出影像進行計算,得到鏡頭光學焦面和感光成像面的四角精準的落差,再進行6軸方向補償,使焦面和成像面保持水平,提升攝像頭解像力,對於提高定焦攝像模組的良品率和影像效果能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而對於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鏡頭結構60,可以為鏡片與鏡座一體成型的鏡頭結構60,也可以為鏡頭和套筒套接的鏡頭結構60,當然還可以是其它結構形式的鏡頭結構60,本發明對所述鏡頭結構60及其參數不做具體限定。
本發明中的定焦攝像模組的鏡頭不限定於單顆定焦模組,也適用於定焦雙模組或定焦多模組,因此本發明中的定焦模組中的鏡頭結構60可以是一個,也可以兩個,甚至是更多個,即所述鏡頭結構60的數量大於等於2。本發明對所述定焦攝像模組中的鏡頭結構60的數量不做具體限定。
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如圖2所示,包括如上所述定焦攝像模組。
由於所述電子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定焦攝像模組,因此也應該具有與上述定焦攝像模組相同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發明中的電子設備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也可以是數位相機等,本發明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製作方法和電子設備,通過將現有的一體式底座結構變為分離式底座結構,使得在鏡頭結構在固定在底座上之前,可通過專業的aa設備校正影像效果,使生產出來的定焦定焦攝像模組鏡頭光學焦面和感光晶片成像面保持水平,鏡頭光軸與感光晶片光心重合,極大地提高了定焦攝像模組的解像力,提高了定焦攝像模組的良品率和影像效果。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定焦攝像模組及其製作方法和電子設備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