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23:29:26
專利名稱: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及其應用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紡織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及其應用。
技術背景[0002]隨著絲纖維、化纖纖維等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人們開始需求可替代化纖、絲的其他纖維,其中麻纖維特別是黃麻纖維,其價格低廉,而且我國具有豐富的黃麻資源,是世界第三大黃麻種植國,黃麻纖維的開發與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黃麻纖維的種植不佔用良田,不用施加大量的化肥,也無需太多人工管理,並且黃麻比薴麻和亞麻具有更吸溼放溼性能,其防黴抗菌能力在麻類纖維中也是較強的,如能將黃麻纖維廣泛地應用於服裝面料領域,則對環境的保護、可持續發展和解決國家的「三農問題」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但由於黃麻纖維存在纖維粗、長度短、剛性大、刺癢感嚴重等缺點,一直制約著黃麻纖維在服裝面料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克服上述麻纖維的缺點,且集黃麻、大麻、 絲纖維的優點於一體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0004]本發明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採用上述紗線生產的織物及其生產方法。[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0006]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它是以黃麻、大麻、絲三種纖維為原料經混紡製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30-55% ;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 20-30% ;絲佔整個重量比的25-40%。[0007]其中,上述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混紡紗線中,所述黃麻優選佔整個重量比的 42.2% ;大麻優選佔整個重量比的27% ;絲優選佔整個重量比的30.8%。[0008]本發明的紗線可以紡為細度為15-40英支的紗線,也可以按照需求紡成其它標準的紗線。其作為原料可以按照現有機織物的生產工藝生產各種織物如平紋、斜紋、緞紋等, 其除用於普通服裝外,還可應用於保暖服裝、防紫外線輻射服裝等,以滿足市場的需求。[0009]進一步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其原料為上述混紡紗線。該混紡織物的生產工藝可以採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工藝,優選以下工藝,包括如下步驟[0010]1、取材選擇上述紗線作為原料。[0011]2、上漿採用上漿液對步驟1中選取的原料進行上漿。[0012]3、織造將步驟2中上漿後的原料上織機,織成織物。[0013]4、織物退漿採用澱粉酶液退漿,退漿濃度為0. 2_2g/L,時間為30分鐘以上;[0014]5、煮練漂白採用一浴法處理退漿後的織物,具體步驟如下以浴比1 15-25配製處理液,該處理液中精練劑TA-110的濃度為2-8ml/L,雙氧水的濃度為3_llml/L,處理溫度為45-85°C ;處理10-40分鐘後,按每升處理液加入l_7ml的雙氧水促活劑TA-116,處理20-50分鐘。[0015]6、染色採用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進行染色。[0016]7、柔軟整理先將染色後的織物進行生物酶處理,然後進行柔軟整理;其中生物酶處理過程中浴比為1 10-30,纖維素酶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5-4%,滲透劑JFC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 02-0. 2%,pH值為3. 5-6,處理溫度為40_60°C,處理時間為30-120分鐘;柔軟整理方法經生物酶處理後的織物先在含有濃度為5-30g/L氨基矽油柔軟劑8040和濃度為0. 5-4g/L JFC的混合溶液中二浸二軋,其中軋餘率為60-100%,然後在130_180°C的溫度下進行焙烘0. 5-4. 5分鐘。[0017]8、後處理將柔軟整理後的織物進行常規水洗,烘乾即得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0018]上述步驟2中所述的上漿液為PVA漿液、接枝澱粉與聚丙烯醯胺漿的混合液,其中,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重量比例為1 1-4 ;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混合物與聚丙烯醯胺漿的重量比為3-15 1。[0019]有益效果黃麻纖維雖然具有吸溼、透氣、抗菌、防蟎的優點,但黃麻纖維手感粗糙,製成的面料易起褶皺;大麻纖維含有大麻酚類物質,因此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作用,且大麻纖維的橫截面表現為不規則的三角形、多邊形等,其分子結果多稜狀,較鬆散,有螺旋線紋,故其對音波、廣播具有良好的消散作用,另外,大麻纖維還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線功能; 絲纖維具有手感柔軟而富有彈性,表面光滑均勻,保暖性好,而且染色效果美觀、鮮明、細膩。本發明將黃麻與大麻和絲按照合理的配比進行混紡,能改善黃麻面料粗硬、易起褶皺的缺點,同時保持其吸溼、透氣、抗菌等優點。採用該紗線製作的混紡面料具有手感柔軟、滑爽、保暖;染色效果美觀、鮮明、細膩;消散音波、廣播和防紫外線等功能,適用於製作保暖服裝、防紫外輻射服裝等。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0021]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它是以黃麻、大麻、絲三種纖維為原料經混紡製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42. 2% ;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27% ;絲佔整個重量比的30.8%。[0022]利用上述混紡紗線生產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其製作工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0023]1、取材選擇由42. 2%的黃麻、27%的大麻和30. 8 %的絲混紡而成的細度為 15-40英支的紗線作為原料。[0024]2、上漿採用上漿液對步驟1中選取的原料進行上漿,該上漿液為PVA漿液、接枝澱粉與聚丙烯醯胺漿的混合液,其中,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重量比例為1 1;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混合物與聚丙烯醯胺漿的重量比為5 1。[0025]3、織造將步驟2中上漿後的原料上織機,織成織物;[0026]4、織物退漿採用澱粉酶液退漿,退漿濃度為0. 2g/L,時間為30分鐘以上;[0027]5、煮練漂白採用一浴法處理退漿後的織物,具體步驟如下以浴比1 15配製處理液,該處理液中精練劑TA-Iio的濃度為anl/L,雙氧水的濃度為llml/L,處理溫度為45-850C ;處理10分鐘後,按每升處理液加入Iml的雙氧水促活劑TA-116,處理20分鐘。[0028]6、染色採用直接染料進行染色。[0029]7、柔軟整理先將染色後的織物進行生物酶處理,然後進行柔軟整理;其中生物酶處理過程中浴比為1 10,纖維素酶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5%,滲透劑JFC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 02%,pH值為3. 5-6,處理溫度為40-60°C,處理時間為30-120分鐘;柔軟整理方法經生物酶處理後的織物先在含有濃度為5g/L氨基矽油柔軟劑8040和濃度為4g/L JFC 的混合溶液中二浸二軋,其中軋餘率為60%,然後在130-180°C的溫度下進行焙烘0. 5分鐘。[0030]8、後處理將柔軟整理後的織物進行常規水洗,烘乾即得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0031]實施例2[0032]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它是以黃麻、大麻、絲三種纖維為原料經混紡製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45% ;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30% ;絲佔整個重量比的25%。[0033]利用上述混紡紗線生產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其製作工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0034]1、取材選擇由45%的黃麻、30%的大麻和25%的絲混紡而成的細度為15_40英支的紗線作為原料。[0035]2、上漿採用上漿液對步驟1中選取的原料進行上漿,該上漿液為PVA漿液、接枝澱粉與聚丙烯醯胺漿的混合液,其中,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重量比例為1 4;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混合物與聚丙烯醯胺漿的重量比為3 1。[0036]3、織造將步驟2中上漿後的原料上織機,織成織物;[0037]4、織物退漿採用澱粉酶液退漿,退漿濃度為2g/L,時間為30分鐘以上;[0038]5、煮練漂白採用一浴法處理退漿後的織物,具體步驟如下以浴比1 20配製處理液,該處理液中精練劑TA-110的濃度為6ml/L,雙氧水的濃度為:3ml/L,處理溫度為 45-850C ;處理20分鐘後,按每升處理液加入的雙氧水促活劑TA-116,處理30分鐘。[0039]6、染色採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0040]7、柔軟整理先將染色後的織物進行生物酶處理,然後進行柔軟整理;其中生物酶處理過程中浴比為1 20,纖維素酶用量為織物重量的2.5%,滲透劑JFC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 2%,pH值為3. 5-6,處理溫度為40-60°C,處理時間為30-120分鐘;柔軟整理方法經生物酶處理後的織物先在含有濃度為20g/L氨基矽油柔軟劑8040和濃度為0. 5g/L JFC的混合溶液中二浸二軋,其中軋餘率為80%,然後在130-180°C的溫度下進行焙烘4. 5 分鐘。[0041]8、後處理將柔軟整理後的織物進行常規水洗,烘乾即得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0042]實施例3[0043]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它是以黃麻、大麻、絲三種纖維為原料經混紡製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55% ;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25% ;絲佔整個重量比的20%。[0044]利用上述混紡紗線生產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其製作工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0045]1、取材選擇由55%的黃麻、25%的大麻和20%的絲混紡而成的細度為15_40英支的紗線作為原料。[0046]2、上漿採用上漿液對步驟1中選取的原料進行上漿,該上漿液為PVA漿液、接枝澱粉與聚丙烯醯胺漿的混合液,其中,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重量比例為1 2;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混合物與聚丙烯醯胺漿的重量比為15 1。[0047]3、織造將步驟2中上漿後的原料上織機,織成織物;[0048]4、織物退漿採用澱粉酶液退漿,退漿濃度為1. Og/L,時間為30分鐘以上;[0049]5、煮練漂白採用一浴法處理退漿後的織物,具體步驟如下以浴比1 20配製處理液,該處理液中精練劑TA-110的濃度為%il/L,雙氧水的濃度為7ml/L,處理溫度為 45-850C ;處理20分鐘後,按每升處理液加入的雙氧水促活劑TA-116,處理40分鐘。[0050]6、染色採用直接染料進行染色。[0051]7、柔軟整理先將染色後的織物進行生物酶處理,然後進行柔軟整理;其中生物酶處理過程中浴比為1 20,纖維素酶用量為織物重量的1.5%,滲透劑JFC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 1%,pH值為3. 5-6,處理溫度為40-60°C,處理時間為30-120分鐘;柔軟整理方法經生物酶處理後的織物先在含有濃度為20g/L氨基矽油柔軟劑8040和濃度為2g/L JFC 的混合溶液中二浸二軋,其中軋餘率為100%,然後在130-180°C的溫度下進行焙烘2分鐘。[0052]8、後處理將柔軟整理後的織物進行常規水洗,烘乾即得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0053]實施例4[0054]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它是以黃麻、大麻、絲三種纖維為原料經混紡製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30% ;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40% ;絲佔整個重量比的30%。[0055]利用上述混紡紗線生產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其製作工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0056]1、取材選擇由30%的黃麻、40%的大麻和30%的絲混紡而成的細度為15_40英支的紗線作為原料。[0057]2、上漿採用上漿液對步驟1中選取的原料進行上漿,該上漿液為PVA漿液、接枝澱粉與聚丙烯醯胺漿的混合液,其中,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重量比例為1 2;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混合物與聚丙烯醯胺漿的重量比為10 1。[0058]3、織造將步驟2中上漿後的原料上織機,織成織物;[0059]4、織物退漿採用澱粉酶液退漿,退漿濃度為lg/L,時間為30分鐘以上;[0060]5、煮練漂白採用一浴法處理退漿後的織物,具體步驟如下以浴比1 25配製處理液,該處理液中精練劑TA-110的濃度為8ml/L,雙氧水的濃度為7ml/L,處理溫度為 45-850C ;處理40分鐘後,按每升處理液加入3ml的雙氧水促活劑TA-116,處理50分鐘。[0061]6、染色採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0062]7、柔軟整理先將染色後的織物進行生物酶處理,然後進行柔軟整理;其中生物酶處理過程中浴比為1 30,纖維素酶用量為織物重量的4%,滲透劑JFC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 15%,pH值為3. 5-6,處理溫度為40-60°C,處理時間為30-120分鐘;柔軟整理方法 經生物酶處理後的織物先在含有濃度為30g/L氨基矽油柔軟劑8040和濃度為2g/L JFC的混合溶液中二浸二軋,其中軋餘率為90%,然後在130-180°C的溫度下進行焙烘2分鐘。[0063]8、後處理將柔軟整理後的織物進行常規水洗,烘乾即得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0064]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凡是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其特徵在於它是以黃麻、大麻、絲三種纖維為原料經混紡製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30-55% ;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20-30% ;絲佔整個重量比的25-40%。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其特徵在於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42. 2% ;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27% ;絲佔整個重量比的 30. 8%。
3.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紗線細度為15-40英支。
4.權利要求
1-3任一項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作為原料在防紫外線輻射服裝中的應用。
5.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其特徵在於其織物原料為權利要求
1-3任一項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
6.權利要求
5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取材選擇權利要求
1-3任一項所述的紗線作為原料;(2)上漿採用上漿液對步驟(1)中選取的原料進行上漿;(3)織造將步驟O)中上漿後的原料上織機,織成織物;(4)織物退漿採用澱粉酶液退漿,退漿濃度為0.2-2g/L,時間為30分鐘以上;(5)煮練漂白採用一浴法處理退漿後的織物,具體步驟如下以浴比1 15-25配製處理液,該處理液中精練劑TA-110的濃度為2-8ml/L,雙氧水的濃度為3_llml/L,處理溫度為45-85°C ;處理10-40分鐘後,按每升處理液加入l_7ml的雙氧水促活劑TA-116,處理 20-50分鐘;(6)染色採用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進行染色;(7)柔軟整理先將染色後的織物進行生物酶處理,然後進行柔軟整理;其中生物酶處理過程中浴比為1 10-30,纖維素酶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5-4%,滲透劑JFC用量為織物重量的0. 02-0. 2%,pH值為3. 5-6,處理溫度為40_60°C,處理時間為30-120分鐘;柔軟整理方法經生物酶處理後的織物先在含有濃度為5-30g/L氨基矽油柔軟劑8040和濃度為 0. 5-4g/L JFC的混合溶液中二浸二軋,其中軋餘率為60-100%,然後在130-180°C的溫度下進行焙烘0. 5-4. 5分鐘;(8)後處理將柔軟整理後的織物進行常規水洗,烘乾即得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
7.根據權利要求
6所述的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織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O)中所述的上漿液為PVA漿液、接枝澱粉與聚丙烯醯胺漿的混合液,其中,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重量比例為1 1-4 ;PVA漿液與接枝澱粉的混合物與聚丙烯醯胺漿的重量比為 3-15 1。
專利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麻與大麻和絲纖維的混紡紗線,它是以黃麻、大麻、絲三種纖維為原料經混紡製得;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計,黃麻佔整個重量比的30-55%;大麻佔整個重量比的20-30%;絲佔整個重量比的25-40%。本發明將黃麻與大麻和絲按照合理的配比進行混紡,能改善黃麻面料粗硬、易起褶皺的缺點,同時保持其吸溼、透氣、抗菌等優點。採用該紗線製作的混紡面料具有手感柔軟、滑爽、保暖;染色效果美觀、鮮明、細膩;消散音波、廣播和防紫外線等功能,適用於製作保暖服裝、防紫外輻射服裝等。
文檔編號C12S11/00GKCN102493060SQ201110399911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6日
發明者劉國忠, 張熙明, 蔣建新 申請人:江蘇紫荊花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