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樟芝泡騰片及其製備方法
2023-07-26 12:06:41 1
牛樟芝泡騰片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牛樟芝泡騰片,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環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劑、100-260重量份填充劑、1-15重量份潤滑劑、5-20重量份甜味劑、崩解劑;所述崩解劑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鹼源。本發明牛樟芝泡騰片有效成分利用率高,且服用方便、口感良好。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將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劑、甜味劑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再將所述混合料與酸源和鹼源分別制粒後壓製成片劑。
【專利說明】牛樟芝泡騰片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牛樟芝保健品及食品領域,尤其涉及以牛樟芝提取物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牛樟芝泡騰片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牛樟芝,是一種藥用真菌,簡稱「樟芝」,學名為Antrodia cinnamomea,俗名牛樟菇、紅樟芝、樟內菇、樟菇、血靈芝等,因其療效特殊神奇、救人無數,在民間甚至有「陰陽對口菇」之稱。因牛樟芝具有解毒保肝、抗癌、強化免疫、抗過敏、降血脂等神奇功效,素有「藥芝之王」的美譽。隨著科技的進步,愈來愈多專家學者和科研機構投入大量經費與人力,深入研究牛樟芝的各種功效,完成了許多的研究報告及臨床研究、觀察,不但證實牛樟芝完全沒有副作用,且在抑制癌細胞、提升免疫力、保肝、解酒、抗發炎、抗氧化等方面都有極其明顯的功效。牛樟芝具有優異的醫療保健功能,利用牛樟芝保健養生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但是正確食用牛樟芝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實在很難做到。其一,當前人們服用牛樟芝多採用開水煮服或者直接嚼食子實體的方式,牛樟芝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溶出被人體吸收,利用率較低;其二,正確的牛樟芝食用過程比較繁雜,食用不便;其三,一般方法食用牛樟芝時,口感偏苦;其四,對牛樟芝的真假難以辨別,存在食用安全問題。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提供一種方便高效的牛樟芝製劑,以適應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0003]現有產品中牛樟芝有效成分利用率低,多為牛樟芝水提物或發酵液的濃縮液,加上服用和攜帶不方便,使之對牛樟芝的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口感良好、服用方便的牛樟芝泡騰片,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高牛樟芝有效成分利用率。
[0005]本發明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牛樟芝泡騰片,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環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劑、100-260重量份填充劑、1-15重量份潤滑劑、5-20重量份甜味劑及崩解劑;所述崩解劑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鹼源;所述鹼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劑。
[0006]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將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劑、甜味劑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
[0008]將所述混合料與鹼源、潤滑劑混合,製成鹼性顆粒;
[0009]將所述混合料與酸源、潤滑劑混合,製成酸性顆粒;
[0010]將酸性顆粒和鹼性顆粒壓製成片劑,獲得所述牛樟芝泡騰片。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採用醇提和水提相結合的工藝,最大程度獲得牛樟芝的有效成分;得到牛樟芝有效成分包含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採用環糊精包合的技術對牛樟芝醇提物進行處理,加之在崩解劑快速崩解的作用下,增加了牛樟芝醇提取物的溶解性,進而大大提高了牛樟芝有效成分的利用度;使用粘合劑對鹼源進行包合預處理,同時採用酸鹼分別制粒的方法,增強了製劑的穩定性;所製得牛樟芝泡騰片食用安全方便、易於溶解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口味酸甜適口,尤其適合兒童、老年人以及吞服藥丸困難者。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1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牛樟芝泡騰片,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環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劑、100-260重量份填充劑、1_15重量份潤滑劑、5-20重量份甜味劑、崩解劑;所述崩解劑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鹼源;所述鹼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劑。
[0014]其中,牛樟芝提取物包括固態培養法、液體發酵法或椴木培養法所得牛樟芝子實體和/或菌絲體的牛樟芝水提取物和/或經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酸源為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和枸櫞酸中的至少一種,優選檸檬酸;鹼源為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氫鉀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碳酸氫鈉,鹼源在使用前需要經過粘合劑包合預處理。
[0015]其中,環糊精為α-環糊精、環糊精或Y-環糊精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環糊精;粘合劑為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中的至少一種,優選聚乙二醇6000 ;填充劑為聚葡萄糖、乳糖、甘露醇或蔗糖中的至少一種,優選聚葡萄糖;潤滑劑為無水乙醇、5%_1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和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甜味劑為阿斯巴甜、安賽蜜、甜菊糖甙和甜蜜素中的至少一種。
[0016]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7]將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劑、甜味劑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
[0018]將所述混合料與鹼源、潤滑劑混合,製成鹼性顆粒;
[0019]將所述混合料與酸源、潤滑劑混合,製成酸性顆粒;
[0020]將酸性顆粒和鹼性顆粒壓製成片劑,獲得所述牛樟芝泡騰片。
[0021]具體地,牛樟芝提取物包括牛樟芝水提取物和/或經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其中,牛樟芝水提取物的製備方法為:取重量比為1: (5-15)的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95°C下浸提30-60分鐘,過濾,取濾液;重複以上浸提步驟至少兩次;合併所得的濾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液;在60-80°C下將牛樟芝水提取液真空濃縮成膏狀後於100-120°C下用微波真空乾燥粉碎,過80-200目篩,得牛樟芝水相提取物或者,在60-80°C下將所述牛樟芝水提取液真空濃縮成濃縮液,在100-12(TC下噴霧乾燥成粉,80-200目篩,得牛樟芝水相提取物。
[0022]其中,環糊精包裹 的牛樟芝醇提取物的製備過程包括:取經過水相浸提後的牛樟芝原料,加入相當於原料重量4-10倍的乙醇,在80-90°C下回流1-1.5h,過濾,取濾液;重複以上提取步驟至少一次;合併所得的濾液,得到牛樟芝乙醇提取液;
[0023]將體積比為1: (20-25)的環糊精和純淨水混合,加熱至65°C溶解,冷卻至45°C以下得環糊精飽和水溶液;將乙醇浸取液加入到環糊精飽和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其中,所述環糊精的重量為乙醇浸提液的0.1-0.5倍;噴霧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0024]具體地,所述鹼源表面包裹有粘合劑的處理過程包括以下步驟:在30_45°C下烘乾鹼源,粉碎過80目篩;取相當於鹼源的重量的0.25倍的粘合劑於70-80°C恆溫水浴熔融,加入處理好的鹼源,攪拌均勻後冷卻成塊,粉碎過80目篩。
[0025]本發明採用醇提和水提相結合的工藝,最大程度獲得牛樟芝的有效成分;得到牛樟芝有效成分包含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採用環糊精包合的技術對牛樟芝醇提物進行處理,加之在崩解劑快速崩解的作用下,增加了牛樟芝醇提取物的溶解性,進而大大提高了牛樟芝有效成分的利用度;使用粘合劑對鹼源進行包合預處理,同時採用酸鹼分別制粒的方法,增強了製劑的穩定性;所製得牛樟芝泡騰片食用安全方便、易於溶解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口味酸甜適口,尤其適合兒童、老年人以及吞服藥丸困難者。
[0026]以下結合具體工藝參數進一步說明,所述份數如無特別說明均為重量份。
[0027]實施例1
[0028]取經椴木培養法獲得的牛樟芝子實體,洗淨,切碎。按1:10體積比加入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C下提取60分鐘,過濾,取濾液;重複兩次;合併三次所得的濾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液。在80°C下真空濃縮成膏狀,然後用微波真空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
[0029]將上述經水浸提後的牛樟芝原料,加入8倍於牛樟芝原料重量的無水乙醇,在90°C下回流lh,過濾,取濾液;重複三次,合併三次所得濾液,得牛樟芝乙醇浸提液。按β-環糊精:純淨水=1:20的體積比,加入β-環糊精和純淨水混合,其中β-環糊精的重量為牛樟芝乙醇浸提液的0.2倍,加熱至65°C溶解,冷卻至45°C以下得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將牛樟芝乙醇浸取液加入到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噴霧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
[0030]將以上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和β -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混合均勻得粉末狀牛樟芝總提取物。
[0031]按重量份選取原料,將200份牛樟芝總提取物、200份聚葡萄糖、13份阿斯巴甜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平均分為二份備用;將經過10份聚乙二醇6000包合的46份碳酸氫鈉、一份混合料、5份無水乙醇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鹼性顆粒;將52份檸檬酸、一份混合料、5份無水乙醇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酸性顆粒;將鹼性顆粒和酸性顆粒混合均勻,然後在5Kg的壓力下壓製成片劑,製得牛樟芝泡騰片。
[0032]實施例2
[0033]取經液體深層發酵法獲得的牛樟芝菌絲體,洗淨,粉碎。按1:10體積比加入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C下提取60分鐘,過濾,取濾液;重複兩次;合併三次所得的濾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液。在80°C下真空濃縮成膏狀,然後用微波真空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
[0034]將上述經水浸提後的牛樟芝原料,加入8倍於牛樟芝原料重量的無水乙醇,在90°C下回流lh,過濾,取濾液;重複三次,合併三次所得濾液,得牛樟芝乙醇浸提液。按β-環糊精:純淨水=1:20的體積比,加入β-環糊精和純淨水混合,其中β-環糊精的重量為牛樟芝乙醇浸提液的0.2倍,加熱至65°C溶解,冷卻至45°C以下得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將牛樟芝乙醇浸取液加入到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噴霧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0035]將以上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和β -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混合均勻得粉末狀牛樟芝總提取物。
[0036]按重量份選取原料,將200份牛樟芝總提取物、150份乳糖、15份安賽蜜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平均分為二份備用;將經過10份聚乙二醇6000包合的38份碳酸氫鈉、一份混合料、6份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鹼性顆粒;將60份蘋果酸、一份混合料、6份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酸性顆粒;將鹼性顆粒和酸性顆粒混合均勻,然後在5Kg的壓力下壓製成片劑,製得牛樟芝泡騰片。
[0037]實施例3
[0038]取固體培養法獲得的牛樟芝菌絲體,洗淨,切碎。按1:10體積比加入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C下提取60分鐘,過濾,取濾液;重複兩次;合併三次所得的濾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液。在80°C下真空濃縮成膏狀,然後用微波真空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
[0039]將上述經水浸提後的牛樟芝原料,加入8倍於牛樟芝原料重量的無水乙醇,在90°C下回流lh,過濾,取濾液;重複三次,合併三次所得濾液,得牛樟芝乙醇浸提液。按β-環糊精:純淨水=1:20的體積比,加入β-環糊精和純淨水混合,其中β-環糊精的重量為牛樟芝乙醇浸提液的0.2倍,加熱至65°C溶解,冷卻至45°C以下得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將牛樟芝乙醇浸取液加入到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噴霧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
[0040]將以上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和β -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混合均勻得粉末狀牛樟芝總提取物。 [0041]按重量份選取原料,將200份牛樟芝總提取物、250份甘露醇、10份甜菊糖式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平均分為二份備用;將經過10份聚乙二醇6000包合的38份碳酸鈉、一份混合料、5份無水乙醇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鹼性顆粒;將60份酒石酸、一份混合料、5份無水乙醇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酸性顆粒;將鹼性顆粒和酸性顆粒混合均勻,然後在5Kg的壓力下壓製成片劑,製得牛樟芝泡騰片。
[0042]實施例4
[0043]取太空包培養獲得的牛樟芝子實體,洗淨,切碎。按1:10體積比加入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C下提取60分鐘,過濾,取濾液;重複兩次;合併三次所得的濾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液。在80°C下真空濃縮成膏狀,然後用微波真空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
[0044]將上述經水浸提後的牛樟芝原料,加入8倍於牛樟芝原料重量的無水乙醇,在90°C下回流lh,過濾,取濾液;重複三次,合併三次所得濾液,得牛樟芝乙醇浸提液。按
環糊精:純淨水=1:20的體積比,加入β-環糊精和純淨水混合,其中環糊精的重量為牛樟芝乙醇浸提液的0.2倍,加熱至65°C溶解,冷卻至45°C以下得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將牛樟芝乙醇浸取液加入到β -環糊精飽和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噴霧乾燥粉碎,過80目篩,得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
[0045]將以上粉末狀牛樟芝水提取物和β -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乙醇提取物混合均勻得粉末狀牛樟芝總提取物。
[0046]按重量份選取原料,將200份牛樟芝總提取物、200份蔗糖、15份阿巴斯甜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平均分為二份備用;將經過10份聚乙二醇6000包合的46份碳酸氫鈉、一份混合料、6份1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鹼性顆粒;將52份檸檬酸、一份混合料、6份1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混合制粒、乾燥,製成酸性顆粒;將鹼性顆粒和酸性顆粒混合均勻,然後在5Kg的壓力下壓製成片劑,製得牛樟芝泡騰片。
[004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牛樟芝泡騰片,其特徵在於,包括100-300重量份牛樟芝提取物、20-120重量份環糊精、5-15重量份粘合劑、100-260重量份填充劑、1-15重量份潤滑劑、5_20重量份甜味劑、崩解劑;所述崩解劑包括35-100重量份酸源和15-50重量份的鹼源;所述鹼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牛樟芝提取物為牛樟芝水提取物和/或牛樟芝醇提取物;所述牛樟芝醇提取物經過所述環糊精的包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其特徵在於,所述酸源為檸檬酸;所述鹼源為碳酸氫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環糊精為環糊精;所述粘合劑為聚乙二醇6000 ;所述填充劑為葡萄糖;所述潤滑劑為無水乙醇、5-10被%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乙醇溶液和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甜味劑為阿斯巴甜、安賽蜜、甜菊糖甙和甜蜜素中的至少一種。
5.一種製備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將牛樟芝提取物、填充劑、甜味劑混合均勻,製成混合料; 將所述混合料與鹼源、潤滑劑混合,製成鹼性顆粒; 將所述混合料與酸源、潤滑劑混合,製成酸性顆粒; 將酸性顆粒和鹼性顆粒壓製成片劑,獲得所述牛樟芝泡騰片。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牛樟芝水提取物的製備方法為: 取重量比為1: (5-15)的牛樟芝原料和水,在80-95°C下浸提30-60分鐘,過濾,取濾液;重複浸提過程至少兩次;合併所得的濾液,得到牛樟芝水提取液; 在60-80°C下將所述牛樟芝水提取液真空濃縮成膏狀後於100-120°C下用微波真空乾燥粉碎,過80-200目篩,得牛樟芝水相提取物;或者,在60-80°C下將所述牛樟芝水提取液真空濃縮成濃縮液,在100-12(TC下噴霧乾燥成粉,過80-200目篩,得牛樟芝水相提取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的製備過程包括: 取經過水相浸提後的牛樟芝原料,加入相當於原料重量4-10倍的乙醇,在80-90°C下回流1-1.5h,過濾,取濾液;重複提取至少一次;合併所得濾液,得到牛樟芝乙醇提取液; 將體積比為1: (20-25)的環糊精和純淨水混合,加熱至65°C溶解,冷卻至45°C以下得環糊精飽和水溶液; 將乙醇浸取液加入到環糊精飽和水溶液中,攪拌均勻;其中,所述環糊精的重量為乙醇浸提液的0.1-0.5倍; 噴霧,乾燥,粉碎,過80-200目篩,得環糊精包裹的牛樟芝醇提取物。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鹼源表面包裹有所述粘合劑的方法是:在30-45°C下烘乾鹼源,粉碎過80目篩;取相當於所述鹼源的重量的0.25倍的粘合劑於70-80°C恆溫水浴熔融,加入處理好的鹼源,攪拌均勻後冷卻成塊,粉碎過80目篩。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備鹼性顆粒具體為將所述混合料與鹼源、潤滑劑混合均勻制軟材,過30目篩制粒,30-45°C乾燥2-4小時,製成鹼性顆粒;所述製備酸性顆粒具體為將所述混合料與酸源、潤滑劑混合均勻制軟材,過30目篩制粒,40-60°C乾燥2-4h,製成酸性顆粒。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 的牛樟芝泡騰片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壓製成片劑是在3-10Kg的壓力下進行。
【文檔編號】A61P3/06GK103784482SQ201410073237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8日
【發明者】趙宗傑, 謝海濤, 王鵬亭, 周榮靈, 郭育卿 申請人:深圳市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