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頭圍小能戴兒童頭盔嗎(戴2.8萬元頭盔讓嬰兒頭型變好看)
2023-07-27 05:28:25 3
來源:廣州日報
都說現在很多人有「容貌焦慮」
這份焦慮已經「內卷」到頭顱形狀上
有人覺得自己頭型不好看
甚至有的父母把這份焦慮延伸到了嬰兒身上
最近
有媒體報導稱某些家長
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看的頭型
專門花了好幾萬塊
買了一種可以定頭型的「頭盔」
這東西有用嗎?對嬰兒有沒有傷害?
一起來看看↓
一款售價2.8萬元,聲稱可以輔助矯正嬰兒頭型的「頭盔」,讓許多父母心動。
單純從外觀看,它就像一個小小的摩託車頭盔,機構聲稱,3-8月的嬰兒每日需要佩戴23小時,4-10個月後,異常頭型即可得到改善。
據介紹,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施加溫和外力,引導頭顱朝正常的形態自然生長。頭盔會在頭部異常突出的地方限制其進一步突起,同時在異常扁平的地方留出空間讓其生長。
在國內,嬰兒顱骨矯正行業已有數家機構入場,一款頭盔的定製價格動輒萬元以上。這款看起來似乎沒有更多神奇之處的小小頭盔,效果究竟如何?真的靠譜嗎?
不完美的顱骨
小竹(化名)的頭型是不對稱的,一邊高,一邊低,後腦勺偏向一側。她將長發散下來,燙成捲兒,梳成偏分,才勉強掩蓋住自己奇怪的頭型,不被人看出來。
偶爾還是會遭遇尷尬的時刻。拍證件照時,攝影師會不停指揮她轉動脖子,調整角度——鏡頭裡,她的頭一直「擺不正」似的。去理髮,髮絲被打溼後,變得不再蓬鬆,頭型會在髮型師面前被暴露得一覽無餘。
醫學上,小竹的頭型被稱作「位置性顱骨畸形」,具體分類為「斜頭畸形」「短頭畸形」「長頭畸形」「平斜頭畸形」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偏頭」「扁頭」。
斜頭畸形示意圖
作為一個愛美的女孩,這是小竹青春期揮之不去的陰影。今年8月,她生了自己的寶寶。出生時頭還是圓的,一兩個月後發現也有點偏頭。「不知道和遺傳有沒有關係。」小竹略顯焦慮。
她斬釘截鐵地說:「如果我的孩子之後依然是嚴重偏頭,我一定會花錢給他戴頭盔。」她不願讓孩子重蹈覆轍。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頭型?嬰兒的頭骨相對柔軟,如果頭部特定部位不斷受到壓力,則可以改變其形狀。具體因素包括:常讓嬰兒保持某一固定的睡姿,在子宮內受到擠壓,早產兒,或者是先天性肌性斜頸。
博主yaya分享的嬰兒頭型矯正的相關視頻
視頻博主Yaya如此形容自己的雙胞胎寶寶:「臉是歪的,頭也是歪的,頭頂特別尖」,甚至連眼睛也一大一小。兒科醫生建議一邊治療斜頸,一邊佩戴頭盔、調整頭形。
這需要一筆不小的治療費用,但她和丈夫依然接受了治療方案。他們擔心,如果不管不顧,「長大之後會影響美觀」。這也是大多數家長選擇矯正頭型的初衷。
網絡上,一些批評者認為頭型矯正是家長將容貌焦慮轉嫁至孩子身上。作為親歷者,小竹覺得,這麼評價過於輕率了。「孩子長大了才是真的焦慮。如果有機會,為什麼不矯正呢?」她說,「我談戀愛的時候,男朋友想摸摸我的腦袋,都不敢給他碰。誰能理解呢?」
除了美觀上的考量,家長們的另一隱憂,是關於「斜頭畸形是否會導致發育遲緩」。
一位兒科醫師告訴記者:「顱骨形狀異常有生理現象分生理現象和病理現象兩種。病理的是指顱縫過早閉合,這個是需要手術治療的,不儘早治療會影響孩子神經發育。而生理性的不會影響生長發育,只是頭型不漂亮而已。」
一不小心,「像奧特曼」
一頂矯形頭盔,價格不菲。記者諮詢國內一家主流頭型矯正頭盔提供商,全國統一定價為2萬8千元,「包含前期掃描,定製頭盔,試戴頭盔,後期每個月複查調整」。
商家貴的理由是:它無法批量生產,而是根據不同嬰兒的頭型私人定製的。
目前,國內可以購得的矯正頭盔大都由聚乙烯泡沫和共聚物塑料製成,已儘可能地輕便,但對於還未滿周歲的嬰兒們來說,它依然是個不小的負擔。
首先,是睡眠問題。Yaya的雙胞胎寶寶在剛剛戴頭盔前一個星期,晚上睡不著覺,必須被抱著、哄著才能入睡。其次,是難耐的燥熱,頭部被一天23小時包裹著,寶寶會大量出汗。汗液將頭盔浸溼,還散發出一股難以忍受的臭味。「你親愛的小寶貝會聞起來像一隻腳。」一位母親這麼形容說。
除了難受,這種頭盔更是發生過更加嚴重的矯形失敗案例。2019年,有媒體報導,一位媽媽在「南京福爾泰矯形」給孩子定製了一頂頭盔,對方工作人員稱可以戴三個月,所以她未曾去往機構對頭盔進行調整,結果,導致孩子額縫閉合、凸起,頭部摸起來「像奧特曼」。
嚴重的矯形失敗案例
頭型問題不是病
上萬元定製這麼一款頭盔,有效果嗎?
佩戴2個月之後,博主Yaya雙胞胎寶寶中斜頭問題更加嚴重的姐姐,變化十分明顯:大小眼得到了糾正,頭型也變得圓潤起來。而本身斜頭問題比較輕微的妹妹,「看上去沒有什麼變化」,歪的地方還是歪的,Yaya覺得不太值得。
博主yaya和正在進行頭型矯正治療的女兒的合照
分享者們的經驗證明:矯正頭盔的療效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對成功率沒有保障。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治醫師楊麗芬告訴記者,對於矯形頭盔,她個人認為弊大於利。嬰兒出生後1年內頭圍增長迅速,如果不能做到及時科學地調整頭盔尺寸,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顱腦發育;其次,頭盔可能會對皮膚、脊椎造成壓迫。「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媽媽,經歷過孩子的成長過程,我認為大部分寶寶應該都無法耐受。如果強制執行,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在家長分享的孩子進行頭型矯正的經驗貼中,孩子初次佩戴頭盔後出現紅腫、破皮等現象
醫生表示,這些刻意改變都是在影響孩子骨骼的正常發育。至於網傳的「扁頭會影響孩子的腦容量所以應該給孩子戴矯形帽」,醫生認為不科學。
「首先應該判斷,頭型有問題,是不是孩子本身存在疾病。比如特別巨大的頭型可能是腦積水,有些頭很小,則可能是腦發育不良的表現。」
醫生指出:大部分嬰兒根本不需要矯正器,因為大部分的孩子即便家長不去幹涉他的頭型生長也會慢慢變成正常的。
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說:
如此育兒觀該「矯正」
供給源自需求。此類頭盔之所以有市場,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家長存有審美焦慮,希望孩子擁有「完美頭型」。從情理出發,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借用「矯正頭盔」的做法值得商榷。原因在於,嬰兒的大腦和頭顱發育自有規律,一般無需外力幹預;倘若存在顱縫早閉、頭顱畸形等病理性問題,也應儘早去正規醫院就診,而非求助來路不明的「神器」。換言之,頭型美不美,看起來是外觀形象,實則關涉生長發育,是審美問題,更是科學問題。
科學育兒需要科學環境、健康氛圍。如今,自媒體發展活躍,海量信息湧現,育兒領域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也存在販賣焦慮、收割流量等現象。「矯正頭盔」就是帶有偽科學屬性、圍繞育兒焦慮而出現的低劣產品。有關商家、平臺的營銷套路、誇張宣傳,不僅迎合了一些家長的「需求」,而且助推了焦慮之風,讓育兒信息池更為渾濁。可以說,以泥沙俱下之態謀取利益,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破壞了健康的育兒環境,應該依法矯一矯、治一治。
廣而論之,營造科學育兒環境,需要各方合力,在信息層面去偽存真,在產品層面提質升級,在行業層面強化監管,在理念層面加快普及。惟有廣泛傳播科學育兒觀念、踐行科學育兒方法,歪理才不會有機可乘,劣品才無法混入市場。
健康成長是嬰幼兒的重要目標,科學養育是家長們的應然追求。用心養育,用愛教育,在科學健康、平和理性的環境中,傳播快樂與自信,才會讓孩子們終生受益。否則,花錢買「盔」只能淪為花錢買「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