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4:09:46 1
專利名稱: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輪轂單元,尤其涉及一種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輪轂單元用於汽車上。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汽車輪轂單元,結構相對複雜,裝配精度低,安裝麻煩,使用效果不佳。中國專利CN200620108249. 5,公開一種汽車輪轂單元總成,包括芯軸、外圈、內圈、 第一滾動體和第二滾動體,芯軸的外側配有溝道,外圈的內側配有雙列溝道,外圈與內圈之間夾持有第一滾動體,外圈與芯軸之間夾持有第二滾動體,內圈固接於從其內部穿過的芯軸上,內圈的內徑與芯軸的外徑過盈配合形成固定聯接,芯軸的端部採用旋壓鉚合結構,旋壓鉚合結構緊貼內圈的大端面。此結構相對複雜,而且裝配精度相對較低,使用效果不出色。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而且使用效果出色的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包括帶有軸孔的法蘭盤,所述的法蘭盤的頭部套有小內圈,所述的小內圈與法蘭盤外套有外圈,所述的外圈與小內圈和法蘭盤間形成保持架通道,所述的保持架通道中設有一對相間隔對稱狀分布的保持架,所述的保持架中設有鋼球, 所述的小內圈通過半擋環與法蘭盤相擋接,所述的法蘭盤的頭部設有傳感器總成,所述的傳感器總成中設有齒圈。此結構相對緊湊,同時裝配精度高,同時輪轂單元具有較強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延長保持架的使用壽命,提高整體的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採用了負遊隙設計理論,提高了產品的使用精度和性能,採用半擋環結構,對內圈進行了限位固定。其中一個鋼球設在外圈與小內圈間並相觸接,另一個鋼球設在法蘭盤與外圈間並相觸接。作為優選,所述的法蘭盤與外圈間設有外密封環,所述的外密封環中設有外密封圈。作為優選,所述的外圈上設有均勻分布的裝配孔,所述的法蘭盤上設有均布的螺栓,所述的傳感器總成與外圈、法蘭盤相觸接,所述的半擋環為「C」型半擋環。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結構簡單,安裝精度高,提高使用壽命, 提聞廣品使用精度和性能。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I :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包括帶有軸孔的法蘭盤 1,所述的法蘭盤I的頭部套有小內圈2,所述的小內圈2與法蘭盤I外套有外圈3,所述的外圈3與小內圈2和法蘭盤I間形成保持架通道4,所述的保持架通道4中設有一對相間隔對稱狀分布的保持架5,所述的保持架5中設有鋼球6,所述的小內圈2通過半擋環7與法蘭盤I相擋接,所述的法蘭盤I的頭部設有傳感器總成8,所述的傳感器總成8中設有齒圈 9,所述的法蘭盤I與外圈3間設有外密封環10,所述的外密封環10中設有外密封圈11,所述的外圈3上設有均勻分布的裝配孔12,所述的法蘭盤I上設有均布的螺栓13,所述的傳感器總成8與外圈3、法蘭盤I相觸接,所述的半擋環7為「C」型半擋環。
權利要求1.一種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其特徵在於包括帶有軸孔的法蘭盤(I),所述的法蘭盤(I)的頭部套有小內圈(2 ),所述的小內圈(2 )與法蘭盤(I)外套有外圈(3 ),所述的外圈(3 ) 與小內圈(2)和法蘭盤(I)間形成保持架通道(4),所述的保持架通道(4)中設有一對相間隔對稱狀分布的保持架(5),所述的保持架(5)中設有鋼球(6),所述的小內圈(2)通過半擋環(7)與法蘭盤(I)相擋接,所述的法蘭盤(I)的頭部設有傳感器總成(8),所述的傳感器總成(8)中設有齒圈(9)。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法蘭盤(I)與外圈
(3)間設有外密封環(10),所述的外密封環(10)中設有外密封圈(11)。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圈(3)上設有均勻分布的裝配孔(12),所述的法蘭盤(I)上設有均布的螺栓(13),所述的傳感器總成(8)與外圈(3)、法蘭盤(I)相觸接,所述的半擋環(7)為「C」型半擋環。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輪轂單元,尤其涉及一種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輪轂單元用於汽車上。包括帶有軸孔的法蘭盤,所述的法蘭盤的頭部套有小內圈,所述的小內圈與法蘭盤外套有外圈,所述的外圈與小內圈和法蘭盤間形成保持架通道,所述的保持架通道中設有一對相間隔對稱狀分布的保持架,所述的保持架中設有鋼球,所述的小內圈通過半擋環與法蘭盤相擋接,所述的法蘭盤的頭部設有傳感器總成,所述的傳感器總成中設有齒圈。帶半擋環的輪轂單元結構簡單,安裝精度高,提高使用壽命,提高產品使用精度和性能。
文檔編號B60B27/02GK202345280SQ20112045043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王曉萍, 王飛, 縐水龍, 邵壽根, 陳傳龍 申請人:杭州蕭山鼎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