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榜樣鄉村支教老師支月英觀後感

2023-07-27 04:30:24 2

  梁啓超曾說過:「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家庭興盛的關鍵,是國家繁榮的源力,是社會延續的希望;青少年強則家庭興,青少年強則國家雄,青少年強則社會昌。

  榜樣鄉村支教老師支月英觀後感20xx一:

  《榜樣》專題節目,在學習這些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中,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支月英同志和李萬君同志。

  江西省奉新縣澡下鎮泥洋村白洋組教學點有一位女教師支月英,儘管山村貧窮,教育落後,條件艱苦,但在36年的歲月裡,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36年,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嶇坎坷的小路;她想得最多的是天真的孩子;她做得最多的是寂寞、艱苦的教學;一切只為了心中始終篤定的一個目標,即教好孩子,教好每一個孩子。她是燃燒的紅燭,閃耀著燦爛的光輝;她是護花的春泥,浸潤著土地的芬芳;她和千千萬萬山村教師一起,託起了深山孩子夢想的翅膀。

  36年,支月英同志用自己的青春無悔,深刻演繹了作為共產黨員應有的奉獻精神。心繫他人,奉獻自身,在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創造非凡的成績。

  榜樣鄉村支教老師支月英觀後感20xx二:

  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她幾十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西省「龔全珍式好幹部」、江西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20xx年7月,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在這遙遠偏僻的小山村,無不傳頌著一位「娃娃王」的動人故事,她整整教了這裡的兩代人,可謂桃李滿園。

  遠離城區赴山村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教育事業方興未艾,師資隊伍青黃不接,尤其是邊遠山村,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姑娘支月英,毅然選擇了招聘山村小學教師的考試,始料未及的是她竟然考取了。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母親時,母親賭氣地說:「你要是去了那山角落做老師,我一輩子都不認你這個女兒!」。此時,她如同五雷轟頂,木呆呆地望著愁眉緊鎖的媽媽。她冷靜後,緊緊摟住母親,「娘啊,我的老娘!您怎能不認我,我是您的骨肉哇」!母親沒有說話,只是淚水不停地滾落下來,滴在女兒的臉龐上。

  剛到那兒,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姑娘能有耐心教孩子麼,她肯定是過渡一下,弄不到幾天就溜掉。這話也不假,前些年,有好多年輕老師在那裡教過,不滿一年也就離開了。到了一個學期,家長們看到她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她一個個送孩子回家,跟他們聊聊,像自己親弟弟、妹妹一般對待,他們才信任這位姑娘了,於是議論開了,「嗨,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風言冷語說的,莫想啊,你看咯,頂多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姑娘啊!

  以校為家愛孩子

  兩年過去了,她漸漸與家長熟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大多數家長才翹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地說:「嗯,這姑娘不錯,是位好老師!」。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薄膜,釘子,把它釘好,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裡暖洋洋的。

  當初工資只有二十幾塊,孩子有時交不起學費,家長遲遲不讓孩子來報名,支老師還是先墊付了,沒有辦法,你不交,他不交,學校不要關門麼!百姓也說,不要羸,只要平,大家交了,就放心,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老公小蔡發現了,他會大動肝火,「跟你活咯鬼,像叫花子一般」!她忍氣吞聲,笑著對他說:「日子會好起來的」!他毫不理睬。

  後來,她被提拔為校長,支老師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各項管理必須精心周到,責任不小呀。

  那裡交通非常阻塞,支老師帶領老師從二十華裡外的地方,挑著七、八十斤的課本,一步一步回到學校,真是筋疲力盡,渾身酥軟,腰酸腿疼。

  頑強不屈戰病魔

  生命既是頑強,又是脆弱,2003年身患膽管結石,她還在講臺上痛得豆大的汗珠滾下來,學生發現了,叫來一名家長,把她迅速送往醫院做手術,孩子們總是打電話問:「支老師,您好了嗎?」她回答:「好多了,過幾天我會回去!」聽到孩子們的歡呼聲,支老師決定回校休息。

  支老師常常頭暈眼花,經過醫生檢查,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嚴重影響視力,只有一隻眼睛能夠正常使用,領導幾次找到她,給她調換環境,安排一點輕鬆的工作,支老師微笑地說:「謝謝領導關照,我能堅持一天就挺住一天!」說句心裡話,她還是捨不得這些娃娃們。

  支老師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奇蹟,只是在泥洋山脊上的小學平平凡凡地工作了三十五個春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三十五年,而且是青春煥發的三十五年,她的付出沒有白費,黨和人民看到了,得到組織的認可。連續七年被澡下鎮黨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多次被評為鎮、縣優秀老師。2010年榮獲「感動奉新十佳人物」稱號,2011年獲得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被評為宜春市最美勞動者、道德楷模,2013年被評為張麗莉式的優秀教師,20xx年被評為省師德標兵、龔全珍式的好幹部、全國模範教師,20xx年被評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

  山村紅燭閃餘暉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支老師雖然身體狀況有時力不從心,但她還是執著堅守自己的崗位,夜晚還在燈下批改學生作業,鑽研教材,備課寫教學論文。山村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夜靜人稀,鳥嘯獸嚎,使人寒心徹骨,有一回,支老師女兒跟她睡了一夜,聽見夜間的怪叫聲,用被子蒙住頭,她說:「媽,您真吃了豹子膽啦!」其實,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事,不足為奇。

  支老師現在已年過半百,家人都勸她提前退休,莫把命丟在那山頂上。支老師耐心開導他們,三十多年都幹過來了,何苦還要打退堂鼓呢?他們對她無可奈何,只是再三叮囑,叫支老師注意身體。

  2012年2月,組織上考慮到支老師年紀偏大,身體欠佳,決定再次調她下山,進中小任教。她老公連忙為她準備行李。可她滿眶淚水,哽咽著說:「白洋的家長需要我去那兒當老師,我答應了!」她老公賭氣把行李一扔,說:「你一個人去,我不管你了!」她苦口婆心說服老公,扛著行李奔赴更遠的山村白洋村小任教。

  支老師一到那兒,就遇上久雨低溫,就在泥濘的山路上接送學生,家長如同親人般的對待她。學生李小軍起得晚,她每天去接送,還要輔導他做作業。孩子進步很快,令他的家長讚嘆不已。在那小山村裡,時時可以聽到這種聲音,「真是來了位好老師,孩子讀書不用煩惱了!」。後來,在外地讀書的孩子紛紛轉回白洋教學點,學生由原來的5名增加到現在的20多名。

  如今,山裡的留守兒童偎依在她身旁,拉住她的手,「支老師,你不會退休吧!」「不會,我怎麼捨得你們!」她吻著孩子的小手,露出燦爛的笑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她正充滿著激情,像一支燃燒火焰的山村紅燭,閃耀著燦爛的光輝。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