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08:11:31
專利名稱: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特別指一種能增加水盆數量來利
用水流力量的水車,其獨特的水車,多水盆能有效利用大自然水流力量,其水流速在每秒
0. 5公尺以上,水深0. 3公尺以上的環境,本實用新型就能有效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各歐美先進國家或短缺石油資源國家,莫不大力發展替代能源,各種天然 資源也先後開發出相對應的發電方式,替代能源標榜著無汙染、無消耗的特點,目前較受注 目的相關發展已有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等,提供用電的需求,且易於推廣, 水力發電大都是採用水庫集水型,因需建造大面積水庫來發電,土地跟水資源取得不易,加 上雨季山洪爆發的因素,較不易控制,較不易推廣。 人類自從發現電能以來,在物質文明上有了突飛猛進的成長,也大幅地改善了人 類的生活。然而,隨著生活的進步,人類對於電能的需求愈來愈高,對於電能的使用有著莫 大的依賴,電力的使用已在生活層面廣泛的應用,例如家庭用電、營業用電、工業用電、公 共區域照明以及需要電力驅動運轉的各式設施,皆需大量電能的消耗;即便夜間回到家中, 打開電燈、空調或使用計算機、各式家用電器皆需使用電力,不僅實質須支付的電力費用相 對可觀外,也造成燃料發電廠極大的負擔,進而對環境的汙染影響甚巨;而在消耗這些能源 的過程中,也不斷提高資源的耗損,更甚嚴重的,即在於對環境的破壞,諸如溫室效應、異 常氣候、聖嬰現象、酸雨等環境、天候異常的產生。 目前人類所熟知的發電技術中,最普遍的方法是燃燒石油,唯此法受限於燃燒原 理,不僅消耗燃油迅速,且製造大量的廢氣、廢熱,嚴重影響生活環境。再者,石油僅限於少 數國家所擁有,且容量有限,總有一天會使用殆盡,絕非長久之法。 為此,各國均在積極尋求替代能源的方案,不僅要求這些替代能源能取代石油,且 更重要者,乃在於尋求一種無汙染的新能源。而就目前所熟知的潔淨能源中,大致包括有風 力、太陽能、水力發電等。太陽能是地球一切能量的來源,但受限於現有技術,目前的太陽能 應用效率極低;風力發電只適合於風大的區域才有可用的風;山區高地、溪谷、臺地沒什麼 風,日照也不足,但卻有溪流可應用於水力發電,但現在並無普及的發電裝置,設置於溪流 上就能發電,得以使具備充沛水力能源的山區的居民,擁有充足的電力。 目前水力發電機,大部分利用高度位能差的衝擊式水力發電機,需有建設小水庫 但其施工不易、土地也取得不易,小型化管道線又長不易維護保養,佔地面積大不易推廣; 另有平流式水力發電機,利用水葉扇在一圓軸上旋轉,截取得水流能量,但受限葉片數、水 溝寬度、水流速度等因無法擴充加大葉片增加發電量。 由此可知,前述的技術仍有缺失有待改進,本案創作人即鑑於前述缺失,乃著手加 以創新,終能研發完成本件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應用於高地、山區水溝、溪流、激流 河道、水壩下方、瀑布下方等地形,提供廣泛以單戶為對象的小型用電戶及山區公路路燈用 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內容是水盆在 水的順流區前進,採用多個以上水盆在水中接受流水推力,水盆越多、履帶越長推力越大, 接收水流能量產生強大直線推力,再經鏈輪旋轉齒輪,轉動發電機進行發電,提供水流能量 最方便使用效率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內容是為結 構簡單、造價便宜、加工容易、搬運簡便、組裝容易,運轉穩定等特點以應用水流能量,作為 供應高地、山區、溪谷旁家庭用電,或公共路燈用電,以及農、牧、漁業家庭小工業用電,做抽 水、乾燥、加工等作業。
可達成上述目的的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內容包括一鐵架組,該鐵架
組用以支撐本實用新型的組成荷重及安裝位置,該鐵架組中設有前、後圓軸供旋轉鏈輪支
撐,其鐵架組上設有發電機安裝部,用以安裝發電裝置;一鏈輪組,該鏈輪組由鏈輪盤跟鏈
條構成,用以承載水盆組安裝及受力,其前、後鏈輪盤中裝有襯套可在前、後圓軸中旋轉,後
鏈輪盤由二片鏈輪板加骨幹螺接而成,前鏈輪盤由二片鏈輪板及一個大齒輪盤加骨幹螺接
而成,大齒輪隨鏈輪旋轉帶動發電裝置小齒輪增速旋轉發電;鏈輪盤上裝有鏈條,二節鏈條
為一單位螺接著水盆,鏈條隨水盆受流水力量前進,帶動鏈輪組旋轉;一水盆組,是包含復
數個水盆螺接在鏈條上排列而成,水盆外型像方形盛水盆平放時可以裝很多水,將方型水
盆立起來盆口對著水流接受推力,將盆子上方軸接在左右兩端的鏈條上,水盆底部另有軸
孔,軸接在後節鏈條二端的水盆連杆上,水盆連杆能讓水盆以良好姿勢進出水面,又能讓水
盆產生剛性接受水流推力;一發電裝置,是設置於鐵架組上方發電機室內,該發電裝置並設
有軸承座承接小齒輪側推力,小齒輪接受大齒輪增速使發電裝置進行發電;一電控裝置,該
電控裝置設置於使用端,整合控制發電裝置所產生的電能,並控制電力安全,輸出電能;一
蓄電池,該蓄電池能儲存較多電能後,再以短時間大容量的方式接出使用,如使用端用電量
少,可以不需要蓄電池,直接由併網電控裝置,接線至使用端電器用品上。 —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包括有一鐵架組,所述鐵架上設有支撐旋轉鏈輪組
的前、後圓軸,所述鐵架上部設有一內部安裝有發電裝置的發電機室;一鏈輪組,該鏈輪組
包括鏈條和前、後鏈輪盤,所述前、後鏈輪盤通過襯套分別與前、後圓軸旋轉連接,所述前、
後鏈輪盤上套設有鏈條,於鏈條上固設有水盆組;前鏈輪盤由鏈輪板與骨幹螺接而成,所述
前鏈輪盤骨幹上固接一直徑大於大前鏈輪盤的大齒輪,所述大齒輪與發電裝置上設有的小
齒輪咬合連接;一水盆組,所述水盆組由一個以上的水盆固接在鏈條上排列而成,所述水盆
組在鏈條組上整體形成橢圓形;一發電機,所述發電裝置設置於發電機室內,該發電裝置設
有與小齒輪軸支撐連接的軸承座,所述小齒輪與大齒輪咬合連接,小齒輪通過小齒輪軸帶
動發電裝置發電;一電控裝置,所述電控裝置一端與發電機連接,另一端將發電機電能輸出
至蓄電池;一蓄電池,所述蓄電池與電控裝置連接。 其中,鐵架組包括側鐵架、多個橫梁和前、後圓軸;所述側鐵架與多個橫梁連接整 體形成方形,所述前、後圓軸兩端分別固設於橫梁上。 其中,所述該水盆組與鏈條連接,通過增加鏈條長度來增加水盆數量,通過增加水 盆數量高速帶動發電裝置。[0014] 其中,所述水盆端部與鏈條連接,另為使水盆受力均勻盆底通過連杆與鏈條連接。 其中,所述該鐵架組上設有限制鏈條彎曲的鏈條限制板。 其中,所述該水盆自由端外側為倒角結構,內側形成盆狀結構。 其中,所述該大齒輪是圓圈型齒條以高增速比方式與小齒輪旋轉咬合連接,所述
鐵架上設有與大齒輪背部支撐連接的背拖輪。 其中,所述單個水盆呈圓盆形、方盆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建造容易,搬運簡便,組裝容 易、能高效率利用各種溪流、水圳溝、快流速的河面水位能。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及其附圖,將可進一步了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其目的功效;有關該實施例的附圖為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機結合之前視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機的上視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整機的側視圖; 圖2-1為本實用新型的鐵架組的前視圖; 圖2-2為本實用新型的鐵架組的上視圖; 圖2-3為本實用新型的鐵架組的側視圖; 圖3-1為本實用新型的鏈輪組的前視圖; 圖3-2為本實用新型的鏈輪組的上視圖; 圖3-3為本實用新型的鏈輪組的側視圖; 圖4-1為本實用新型的鏈條組的前視圖; 圖4-2為本實用新型的鏈條組的前視圖; 圖5-1為本實用新型的水盆組的前視圖; 圖5-2為本實用新型的水盆組的側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發電機組示意圖; 圖7-1為本實用新型的運轉前視示意圖; 圖7-2為本實用新型的運轉上視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的最較佳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1至圖7-2,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特別指一 種接受平面水流能量,其安裝於水面上,下半部水盆在水內受力,上半部水盆31在水面上 走回程,由在水面下複數水盆,接受水流推力,帶動發電裝置4產生能量,其主要包括一鐵 架組1 , 一鏈輪組2 , 一水盆組3 , 一發電裝置4, 一電控裝置5 ,蓄電池6 。 如圖2-l、圖2-2以及圖2-3所示,該鐵架組l,是由二片側鐵架組11及複數橫梁 12,前、後圓軸13、17,橫梁組14以及鏈條限制板15組成;該側鐵架11是由多個角鐵、橫杆 111、圓軸座112焊接組成,並螺接3個背拖輪16組成;側鐵架11中間設有橫杆111,橫杆 111兩端設有圓軸座112,用於螺接前、後圓軸13、 17及鏈條限制板15 ;該鐵架組1是提供 整體結構的重量支撐及安裝位置,且其前、後圓軸13、 17上安裝有鏈輪組2 (如圖1-1),其上 方安裝有發電機室(如圖1-1)。
5[0040] 如圖3-1、圖3-2、圖3-3、圖4-1以及圖4_2所示,該鏈輪組2是由鏈輪盤組21, 鏈條組22,大齒輪23所組成;大齒輪23可為正齒輪亦可為圓圈型齒條,由背拖輪16頂住 齒條讓大齒輪23與小齒輪43傳動;鏈輪盤組21分為前鏈輪盤211、後鏈輪盤212,前鏈輪 盤211、後鏈輪盤212,均由兩個鏈輪板2111中間螺接鐵桿2112,作為加強肋及兩盤同步轉 動用,鏈輪板軸套2113軸接在鐵架組1 (如圖1-1)的前圓軸13 (如圖2-1)上,另前鏈輪盤 211左邊外側上另螺接大齒輪23,大齒輪23轉動時會帶動發電裝置4(如圖1-1)所軸接的 小齒輪43旋轉;左右相對應鏈條22是由複數鏈條板221、跟小襯套222、由螺杆223軸接、 及水盆連杆224所組成;鏈條組2以二節鏈條221為一組,前段鏈條221做為軸接水盆31 上側安裝條32(如圖5-1)裝配位置,後段鏈條221軸接水盆連杆224,為安裝水盆31盆底 安裝條33(如圖5-l)的裝配位置。 如圖5-1以及圖5-2所示,該水盆組3(如圖1-1)是由水盆31、側安裝條32、盆 底安裝條33所組成;水盆組3安裝在鏈條上,由上側安裝條32軸接在前段鏈條221 (如圖 4-2)上,盆底安裝條33軸接在水盆連杆224上,操作時水淹沒水盆組3,水盆31 口對著流 水上遊,接受水流推力而旋轉,水盆311設計成外緣倒角311,以利水盆組3能容易平順轉動 進、出水面。 如圖6所示,該發電裝置4(如圖1-1)是由發電機座41、軸承座42、小齒輪43、發 電機44、發電機外蓋45所組成,發電機座41螺接在鐵架組1(如圖1-1)的橫梁組14(如圖 2-1)上,軸承座42螺接在發電機座41上,軸承座42軸接小齒輪43軸外徑,用以減去小齒 輪43側推力,保護髮電機44內軸承;發電機44螺接在發電機座41板上,發電機44轉軸螺 接小齒輪43 ;當大齒輪23 (如圖3-1)轉動時,帶動小齒輪43旋轉,小齒輪43將轉動力傳 到發電機44產生電力;發電機外蓋45螺接在發電機座41上,蓋住保護髮電機44,避免發 電機44受到風吹雨淋。 如圖1-1所示,該電控裝置5是接受發電裝置4所發的電進行控制,或將電能儲存 於蓄電池6內,用於做短期大功率輸出用,或由電控裝置5直接輸出。 如圖l-l、圖7-1以及圖7-2所示,本實用新型運轉時,將鐵架組1放入流水中,水 深能讓水淹沒下方水盆組3的深度,或是吃水不超過前、後圓軸13、 17深度,鐵架組1可以 高高吊在水溝溪流上,垂下一半泡入水裡,也可以在鐵架1兩側安裝浮桶,讓鐵架組1漂浮 在水面上,再將鐵架組1以繩索綁在岸邊柱子或橋墩上,任其在水面上漂浮,或是直接像小 橋一樣固定放在水圳溝兩側岸上,在水流速度每秒0. 5公尺以上水面,將水盆組3水盆口 對著流水上遊方向,接受水流推力,有多個的水盆組3在水中同時接受水流推力,當水盆組 3受到推力向後彎時,水盆連杆224受力而向鏈條組22頂去,鏈條組22受到鐵架組1上的 鏈條限制板15限制上彎,這時得以使整排水盆組3受力向後行進,帶動鏈條組22向後行 進,當水盆組3行進到後鏈輪盤212時,轉彎上行離開水面,水盆組3設計成水盆外緣倒角 311型狀,以利水盆組3以平順穩定速度、尾端朝下傾斜方式離開水面,不會造成盆口真空 吸力,使水盆組3拔不出水面產生小停頓,當水盆組3在水面上方被鏈條組22往上遊帶動 前進,盆底朝前行進中時,因水盆組3有水盆外緣倒角311,能減少前進中的逆風阻力,如水 面有強勁的風向上遊吹,吹向盆口則能增加旋轉力;當水盆組3在前鏈輪盤組211處下行 至水面時,因水盆組3有水盆外緣倒角311,能讓水盆組3平順旋轉的行至水面,浸入水中, 然後開始接受流水推力向後行進,在水盆組3受力帶動鏈條組22行進,帶動鏈輪盤組21旋
6轉,在前鏈輪盤組211上螺接著大齒輪23跟著旋轉,大齒輪23帶動發電機44小齒輪43旋 轉,與小齒輪43螺接的發電機44因而旋轉發電,經由電源線將水溝溪流上發電機44所發 電傳送到使用地點;電控裝置5放在電機室保護著,由電控裝置5控制客戶端,可直接接線 使用在電器用品上,亦可存在放蓄電池6內,再以大容量的方式接出使用。 使用時可將鐵架組1平放於水圳溝水面、溪流水面上,可採固定式或漂浮式安裝, 也可斜放安置於水壩出水斜坡上,也可斜放安置於傾斜度大的溪溝上,也可立放在垂直落 差大的瀑布下方操作發電,也可在傳動軸加裝單向轉動離合器後,立放於有大浪的海中接 受海浪位能發電。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 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 應包含於本案的權利要求中。
權利要求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包括有一鐵架組,所述鐵架上設有支撐旋轉鏈輪組的前、後圓軸,所述鐵架上部設有一內部安裝有發電裝置的發電機室;一鏈輪組,該鏈輪組包括鏈條和前、後鏈輪盤,所述前、後鏈輪盤通過襯套分別與前、後圓軸旋轉連接,所述前、後鏈輪盤上套設有鏈條,於鏈條上固設有水盆組;前鏈輪盤由鏈輪板與骨幹螺接而成,所述前鏈輪盤骨幹上固接一直徑大於大前鏈輪盤的大齒輪,所述大齒輪與發電裝置上設有的小齒輪咬合連接;一水盆組,所述水盆組由一個以上的水盆固接在鏈條上排列而成,所述水盆組在鏈條組上整體形成橢圓形;一發電機,所述發電裝置設置於發電機室內,該發電裝置設有與小齒輪軸支撐連接的軸承座,所述小齒輪與大齒輪咬合連接,小齒輪通過小齒輪軸帶動發電裝置發電;一電控裝置,所述電控裝置一端與發電機連接,另一端將發電機電能輸出至蓄電池;一蓄電池,所述蓄電池與電控裝置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鐵架組包括側鐵 架、多個橫梁和前、後圓軸;所述側鐵架與多個橫梁連接整體形成方形,所述前、後圓軸兩端 分別固設於橫梁上。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該水盆組與鏈 條連接,通過增加鏈條長度來增加水盆數量,通過增加水盆數量高速帶動發電裝置。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水盆端部與鏈 條連接,另為使水盆受力均勻盆底通過連杆與鏈條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該鐵架組上設 有限制鏈條彎曲的鏈條限制板。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該水盆自由端 外側為倒角結構,內側形成盆狀結構。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該大齒輪是圓 圈型齒條以高增速比方式與小齒輪旋轉咬合連接,所述鐵架上設有與大齒輪背部支撐連接 的背拖輪。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單個水盆呈圓 盆形、方盆形。
專利摘要一種多盆的履帶式水車結構,主要是由鐵架組、鏈輪組、水盆組、發電裝置、電控裝置、蓄電池等構成一個組成;該鏈輪組包括鏈條和前、後鏈輪盤,所述前、後鏈輪盤通過襯套分別與前、後圓軸旋轉連接,所述前、後鏈輪盤上套設有鏈條,於鏈條上固設有水盆組;所述前鏈輪盤骨幹上固接與小齒輪咬合的大齒輪。水盆組,所述水盆組包含至少一個以上的水盆固接在鏈條上排列而成,所述水盆組在鏈條組上整體形成橢圓形;本實用新型利用大自然水位能,驅動上述結構,提供機械能輸出,再使用發電裝置進行發電,得以供應一般家庭用電、小農、牧、漁產業用電,其結構簡單,建造容易,搬運簡便,組裝容易、能高效率利用各種溪流、水圳溝、快流速的河面水位能。
文檔編號F03B7/00GK201535218SQ20092001570
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2日
發明者楊富閎 申請人:楊富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