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立式風琴文件夾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14:29:46 1
專利名稱:可立式風琴文件夾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文件夾,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立式風琴狀的文件夾。
(2)背景技術如圖1所示,現有的風琴文件夾,包含一可呈百折狀展開的風琴文件夾放袋1,及一接設於該風琴文件夾放袋1外部的外覆層體2,該風琴文件夾放袋1具有二百折片11、12,及數個接設於該二百折片11、12間的格片13,該風琴文件夾放袋1的兩相鄰格片13間形成有一可供文件容設的承納空間10,該外覆層體2具有二接設於該二百折片11、12上且能拉掣該二百折片11、12展開的第一、二側板21、22,及一相對於這些承納空間10的下方且連結於該第一、二側板21、22底部的抵接板23,以使文件於承納之後可抵接其上,另外,該外覆層體2的第一側板21還沿設一可彎折而貼合到第二側板22上的前板部211,以使風琴文件夾內容置的文件可達到收放不脫出。由上可知,現有的風琴文件夾是利用各格片13間或格片13與第一、二側板21、22間放置各種不同類型的文件,而達到文件有效管理的目的,但是其於收存與歸納整理上仍存有不方便的缺點存在現有的風琴文件夾於使用時是將文件資料容置入兩相鄰格片13間,或者是格片13與第一、二側板21、22間,因此格片13的數量越多相對可放置的文件種類就越多,這是其收存上可分門別類的特點,但是,上述只是單個風琴文件夾在使用時方便而已,若是使用者的資料文件繁多而需用到很多個風琴文件夾時,因其外型上只存在有一抵接板23可撐立整體而放置於桌面上,又因該第一側板21的前板部211覆蓋在該第二側板22上,所以並無適當的位置可供標示各該風琴文件夾內部文件的種類,因此在使用多個此類風琴文件夾的情況下,常會造成使用者無法妥善歸納整理資料文件,另外,多個風琴文件夾一起擺置收藏時,因外觀造型相同常會發生不易辨別的情況,而且每一風琴文件夾若以其抵接板23為支撐面放置時,則會因該第一側板21彎折貼附在第二側板22上,使得其各可擺放方位都不太適宜收存,繼而形成收納上的不方便。
(3)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將風琴文件夾立式置放,且其抵接板能夠突顯於可觀視位置而方便存放,更可於抵接板上設置一用於分門別類的標籤條,而使得風琴文件夾歸納整理資料文件時更方便,且容易分辨風琴文件夾內部文件資料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包含有一可呈百折狀展開的風琴文件夾放袋,及一接設於該風琴文件夾放袋外部的外覆層體,該風琴文件夾放袋具有二百折片,及數個接設於該二百折片間的格片,該風琴文件夾放袋的兩相鄰格片間設有可供文件容設的承納空間,該外覆層體具有二接設於該二百折片上且能拉掣該二百折片展開的第一、二側板,及一相對於這些承納空間的下方且連結於該第一、二側板底部的抵接板,其中所述的外覆層體還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二側板側邊且位於其中一百折片旁側的第一立板,該第一立板可作為支撐整體的支撐件,使該風琴文件夾能以該第一立板支撐而方便收放儲存。
本實用新型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是可相對較現有的風琴文件夾便於匯整文件,而且也更容易且方便收存。
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結構特點和效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4)
圖1是一種現有的風琴文件夾的立體外觀圖;圖2是一展開圖,說明本實用新型可立式風琴文件夾的一較佳實施例;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立體組合圖;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部份剖視示意圖;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立體示意圖,說明標籤條與透明板的設置;圖6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5)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可立式風琴文件夾的一較佳實施例,該風琴文件夾具有一可呈百折狀展開的風琴文件夾放袋3,及一接設於該風琴文件夾放袋3外部的外覆層體4,其中該風琴文件夾放袋3具有二百折片31、32,及數接設於該二百折片31、32間的格片33,該風琴文件夾放袋3的兩相鄰格片33間形成有可供文件容設的承納空間30。
如圖2、3、4所示,該外覆層體4具有二接設於該二百折片31、32上且能拉掣該二百折片31、32展開的第一、二側板41、42、一相對於這些承納空間30的下方且連結於該第一、二側板41、42底部的抵接板43、一設置於該第一、二側板41、42側邊且位於其中一百折片31旁側的第一立板44、一黏合於該抵接板43頂面的擋片45、設置於該擋片45與該抵接板43間的一標籤條46與二透明板47,及一設置於另一百折片32旁側的第二立板48。
該第一、二側板41、42、抵接板43與第一、二立板44、48是一體裁切成型並以超音波黏合所組成,該第一側板41具有一可彎折而貼合到第二側板42上的前板部411,及位於該抵接板43側邊而可與該第一、二立板44、48組結的二結合部412、413,該前板部411與該第二側板42板面上設置有相對應的黏結單元414、421,該第二側板42具有位於該抵接板43側邊的二結合部422、423可與該第一、二立板44、48組結,該第一立板44是可彎折地黏結在該第一、二側板41、42的結合部412、422上,而可作為支撐整體的支撐件,使該風琴文件夾能以該第一立板44支撐而方便收放儲存,另外,該第一、二側板41、42近該抵接板43處還設有一可彎折的折線415、424,可使第一、二側板41、42於展開時擴大其幅度。
該擋板45是以超音波黏合於該抵接板43上,並且形成有一容置槽450,該容置槽450的開口451是朝向該第二立板48的方向,而可供標籤條46與透明板47由該開口451容設進入容置槽450中。
該第二立板48是可彎折地黏結定位在該第一、二側板41、42的結合部413、423上,其上相對該開口451的方向開設有一缺口481可便於該標籤條46與透明板47設置,且該標籤條46是設置在該二透明板47之間,而相對具防潮、防水的功能。
此外,如圖4、5所示,該抵接板43相對應於該擋片45的位置設有一視窗口431,可供該標籤條46於容置容置槽450內後而顯露於外,以便於整理風琴文件夾內部資料,且為使標籤條46與透明板47抽換上更方便迅捷,是可於標籤條46、透明板47的各端角加以倒角,而使兩者於抽換上不會發生卡制的狀況。
上述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構造、特徵及位置的說明,至於實際的使用情況如後使用時,如圖3、5、6所示,當本實用新型可立式風琴其風琴文件夾放袋3與現今收納文件的方式相同,只需將第一側板41的前板部411掀開,然後於各該格板33間或格板33與第一、二側板41、42間放置資料文件,而再以該前板部411貼合該第二側板42就能收妥文件,而當等文件收納入風琴文件夾後,本實用新型的風琴文件夾還可在所述的標籤條46上註明文件資料的類別,以便下次要使用時能夠方便找尋,另外,當整個風琴文件夾需要收放時,是可藉由該第一立板44作為支撐面而撐立整體,如此,可使得該抵接板43的板面朝向可觀視位置,則使用者可藉由該抵接板43上的視窗口431查詢出風琴文件夾內的資料類別,以便於資料匯整,此外,當多個風琴文件夾於立式擺放下,更可相互抵靠在一起也不會產生難以找尋所需文件資料到底是放在哪一個風琴文件夾內,所以本實用新型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是可相對較現有的風琴文件夾便於匯整文件,而且也更容易且方便收存。
當然,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包含有一可呈百折狀展開的風琴文件夾放袋,及一接設於該風琴文件夾放袋外部的外覆層體,該風琴文件夾放袋具有二百折片,及數個接設於該二百折片間的格片,該風琴文件夾放袋的兩相鄰格片間設有可供文件容設的承納空間,該外覆層體具有二接設於該二百折片上且能拉掣該二百折片展開的第一、二側板,及一相對於這些承納空間的下方且連結於該第一、二側板底部的抵接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覆層體還具有一設置於該第一、二側板側邊且位於其中一百折片旁側的第一立板,該第一立板可作為支撐整體的支撐件,使該風琴文件夾能以該第一立板支撐而方便收放儲存。
2.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抵接板頂面黏合有一擋片,並且形成有一容置槽,且所述的抵接板相對應於該擋片的位置設有一視窗口。
3.如權利要求2項所述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容置槽中設置一標籤條與至少一透明板,且該標籤條是可顯現出所述的視窗口,以方便風琴文件夾歸納整理。
4.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二側板於近該抵接板處設有一可彎折的折線,以使該第一、二側板方便拉掣展開。
5.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層覆體的第一、二側板、抵接板與第一立板是一體裁切成型並黏合組結而成。
6.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層覆體的第一側板還設有一可彎折而貼合到第二側板上的前板部,而該前板部與第二側板板面上對應設置有一黏結單元。
7.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其特徵在所述的外覆層體還具有一設置於另一百折片旁側的第二立板。
專利摘要一種可立式風琴文件夾,包含有一可呈百折狀展開的風琴文件夾放袋,及一接設於該風琴文件夾放袋外部的外覆層體,該風琴文件夾放袋具有二百折片,及數個接設於該二百折片間的格片,該外覆層體具有二接設於該二百折片上且能拉掣該二百折片展開的第一、二側板、一設置於該二側板側邊且位於其中一百折片旁側的第一立板,及一連結於該二側板間的抵接板,該第一立板可作為支撐整體的支撐件,使該風琴文件夾能以該第一立板支撐而方便收放儲存。
文檔編號B42F7/00GK2548799SQ0223702
公開日2003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3日
發明者何欽鍊 申請人:三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