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04:24:21 1
專利名稱: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製冷用壓縮機,具體指對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壓縮機通過活塞的偏心轉動或擺動,來完成製冷劑氣體吸入—壓縮—排出的工作循環。氣體從吸氣管1經氣缸上的吸氣孔進入氣缸6的吸氣腔,在現有技術中,氣缸吸氣孔均為圓柱形孔,參見圖1。如以葉片槽4的中心位置為0°角,則壓縮機的吸氣起始角為α,壓縮起始角為β,由圖可見,β角而在0°~β角範圍內,氣缸內部的氣體可以向吸氣孔回流,這將會引起吸氣量減少,並導致壓縮機效率下降。由圖可見,β角的大小與氣缸吸氣孔的孔徑有關,孔徑大則β角大,反之則β角小。但如單純減小吸氣孔的孔徑,雖壓縮起始角β變小,吸氣回流減少,但與此同時,吸氣阻力損失增加,引起吸氣腔壓力下降,壓縮功耗上升,同樣會使壓縮機效率下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通過減小壓縮起始角β,以減少吸氣回流,但卻不增加或少增加吸氣阻力,以提高壓縮機的綜合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是這樣構思的。在保證葉片槽與吸氣孔最小間隙的前提下,採用減小氣缸吸氣孔在氣缸圓周方向上孔徑的方法,從而減小壓縮起始角β,增強吸氣的單向流動,減少吸氣回流,提高壓縮機的綜合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主要包括壓縮機氣缸、葉片、活塞,吸氣管與氣缸的吸氣孔相通,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吸氣孔在近氣缸內壁的部分或全部長度上,其孔徑在氣缸的圓周方向收縮或減小。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改進的吸氣孔結構增強了吸氣流動的單向性,使流向氣缸的氣體易進難出;同時在保證葉片槽與吸氣孔最小間隙的前提下,減小壓縮起始角,減少氣體回流,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壓縮機綜合效率。
現結合一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氣缸吸氣孔結構俯視圖;圖3為圖3的縱向局部剖面圖。
圖中1.吸氣管,2偏心軸,3.活塞,4.葉片槽,5.下缸蓋,6.氣缸,7.上缸蓋,8.氣缸吸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2、圖3所示。所述氣缸吸氣孔8在近氣缸內壁的部分或全部長度上孔徑逐漸縮小,呈圓錐形。這時,氣缸吸氣孔8與葉片槽4的最小距離保持不變,吸氣起始角α有所增大,但同時壓縮起始角β減小。
實施例2所述氣缸吸氣孔8在近氣缸內壁的部分或全部長度上為橢圓柱孔或長方柱孔或其它多稜柱孔,且該橢圓柱孔截面的長軸或長方柱孔截面的長邊與氣缸高度方向一致。這時氣缸吸氣孔8的通徑不減少,但壓縮起始角β減小。
對於長方柱的吸氣孔,邊角處可以加工成倒角,以減少低速回流區。
權利要求1.一種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主要包括壓縮機氣缸、葉片、活塞,吸氣管與氣缸的吸氣孔相通,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吸氣孔在近氣缸內壁的部分或全部長度上,其孔徑在氣缸的圓周方向收縮或減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的吸氣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吸氣孔在近氣缸內壁的部分或全部長度上孔徑逐漸縮小,呈圓錐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機的吸氣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吸氣孔在近氣缸內壁的部分或全部長度上為橢圓柱孔或長方柱孔,且該橢圓柱截面的長軸或長方柱截面的長邊與氣缸高度方向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壓縮機的吸氣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氣缸吸氣孔與氣缸內壁的交線處倒角。
專利摘要一種壓縮機的氣缸吸氣孔結構,主要包括壓縮機氣缸、葉片、活塞,吸氣管與氣缸的吸氣孔相通,所述氣缸吸氣孔在近氣缸內壁的部分或全部長度上,其孔徑在氣缸的圓周方向收縮或減小。所述氣缸吸氣孔可以是圓錐孔、橢圓柱孔、長方柱孔或其他多稜柱孔。改進的吸氣孔結構增強了吸氣流動的單向性,使流向氣缸的氣體易進難出;同時在保證葉片槽與吸氣孔最小間隙的前提下,減小壓縮起始角,減少氣體回流,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壓縮機綜合效率。
文檔編號F04C29/12GK2777248SQ200420119029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9日
發明者耿瑋, 劉春慧 申請人:上海日立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