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滑鼠檢測儀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9:46:26 2
專利名稱:一種滑鼠檢測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檢測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滑鼠檢測儀。
背景技術:
滑鼠作為一種輸入設備,是電腦設備中不可或缺的外置設備。目前常規的滑鼠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械滑鼠和光電滑鼠。機械滑鼠主要由滾球、輥柱和光柵信號傳感器組成。當拖動滑鼠時,帶動滾球轉動,滾球又帶動輥柱轉動,裝在輥柱端部的光柵信號傳感器產生的光電脈衝信號反映出滑鼠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變化,再通過電腦程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屏幕上光標箭頭的移動。光電滑鼠器是通過檢測滑鼠器的位移,將位移信號轉換為電脈衝信號,再通過程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屏幕上的滑鼠箭頭的移動。通俗而言,光電滑鼠就是用光電傳感器代替了滾球。
另夕卜,目前的滑鼠多為三鍵滑鼠,其按鍵包括左右按鍵和中間鍵。
滑鼠生產商在產品出廠前必須對滑鼠進行檢測,以保證產品質量合格。檢測主要
包括對滑鼠左右鍵和中間鍵的檢測,以及檢測滑鼠移動是否準確。目前的檢測方式多為人
工檢測,即檢測人員將滑鼠接入電腦,然後分別點擊滑鼠按鍵、移動滑鼠,以檢測滑鼠是否
合格。但是採用人工檢測存在許多不足,首先,人工檢測難免出現差錯,有可能出現漏測、錯
測的情況。其次,人工檢測難以確定一個檢測標準,導致檢測的滑鼠質量難以統一。最後,
人工檢測由於自動化程度地,導致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為了克服目前滑鼠檢測方式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進行自動操作的滑鼠檢測儀。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該檢測儀包括機座,該
機座上成型有用於放置滑鼠的定位槽;一點擊裝置,該點擊裝置位於上述的定位槽上方,對
滑鼠左右鍵進行點擊;一滾輪裝置,該滾輪裝置具有一通過凸輪,該凸輪用於對滑鼠的中間
鍵進行點擊;上述的定位槽底板為一坐標板,該坐標板通過驅動機構實現水平移動。 所述的機座上安裝有一可上下移動的浮板,上述的點擊裝置和滾輪裝置安裝在浮板上。 所述的浮板通過驅動裝置與機座連接,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浮板上下移動。[0009] 所述的浮板通過氣缸或者油缸,或者電機。 所述的點擊裝置包括兩組通過氣缸帶動的探杆,兩組探杆左右分置、並且分別對應滑鼠的左右鍵。 所述的滾輪裝置包括電機、通過電機的帶動的轉軸以及固定在轉軸上的凸輪。[0012] 所述的凸輪包括一圓形滾輪和成型在滾輪圓周面上的凸稜。 所述驅動坐標板的驅動機構包括X軸驅動組件和Y軸驅動組件,該驅動機構帶動坐標板實現在X/Y軸上的水平移動。[0014] 本實用新型採用自動化裝置對滑鼠進行檢測,其中通過點擊裝置檢測滑鼠的左右鍵;通過滾輪裝置檢測滑鼠的中間鍵;通過定位槽內的坐標板測試滑鼠移動是否正常。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由於其採用自動化設備進行滑鼠檢測,具有操作簡單,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等諸多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待檢測滑鼠的示意圖;[0016]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0017]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0018]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0019]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這是通過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測的滑鼠6示意圖,其外殼61採用一體式覆蓋形式,其中滑鼠6的左鍵位於區域A,滑鼠6的右鍵位於區域B,滑鼠6的中間鍵為一個球形滾珠62。本待測滑鼠為光電滑鼠,即其底部設置有紅外線發光裝置。對其進行檢測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檢測滑鼠左右鍵是否良好,並且在位於區域A、 B中任何一個位置中點擊滑鼠外殼61是否都可以正常觸發按鍵。 2、檢測滑鼠的中間鍵是否良好,其滾珠62的滾動和按壓是否可以正常工作。[0023] 3、檢測滑鼠的移動是否可以準確響應,即移動滑鼠,位於電腦屏幕上的指示箭頭能否準確隨之移動。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見圖2-5,本實用新型包括機座1、浮板2、點擊裝置3、滾輪裝置4和坐標板5。[0026] 機座1為本實用新型的承載體,其內部安裝有驅動裝置及電路裝置。浮板2安裝在機座1上,浮板2為一個水平板,點擊裝置3和滾輪裝置4均安裝在該浮板2上。浮板2與一驅動裝置21連接,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21可採用氣缸或油缸,也可以為電機。通過驅動裝置21帶動浮板2上下移動,從而帶動點擊裝置3和滾輪裝置4抬升或下降。[0027] 本實用新型中的點擊裝置3是用來檢測滑鼠左右鍵的。該點擊裝置3包括兩組通過氣缸帶動的探杆31,兩組探杆31左右分置、並且分別對應滑鼠6的左右鍵。點擊裝置3中的氣缸固定在浮板2上,探杆31即為氣缸的活塞杆,通過氣缸推動探杆31伸縮,從而擊打在滑鼠6的左右鍵上。本實施例中點擊裝置3共採用了兩組6個探杆31,每組各三個探杆,每組探杆剛好對應滑鼠6的左鍵位於區域A和區域B。這樣,不同的探杆可以擊打在區域A或B中不同位置,以探測擊打在該區域內不同位置,滑鼠按鍵是否可形成良好響應。[0028] 本實用新型中的滾輪裝置4是用來檢測滑鼠6的中間鍵,即檢測滑鼠6的滾珠62。該滾輪裝置4包括電機43 、通過電機43的帶動的轉軸42以及固定在轉軸42上的凸輪41 。凸輪41採用如下結構在圓形滾輪的圓周面形成有一凸稜。該凸輪41用於對滑鼠6的滾輪進行點擊和轉動。 坐標板5用於檢測滑鼠6的移動是否準確。在機座1上設置有定位槽11,該定位槽11用於放置滑鼠6。而坐標板5構成該定位槽11的底板。該坐標板5通過一個驅動機
構帶動實現水平移動,該驅動機構包括兩個直線驅動機構,通過該兩個直線驅動機構推動坐標板5實現X/Y軸上的移動。 本實施例中設置了兩個定位槽11,即本實施例可以同時檢測兩個滑鼠6。當然,根據需要可設置多個定位槽11及點擊裝置3、滾輪裝置4。[0031] 下面具體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首先,將滑鼠6放置在定位槽11內,同時將滑鼠6的數據線與本實用新型的電腦連接。 然後,本實用新型將開始對滑鼠6進行檢測,檢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通過點擊裝置3對滑鼠6的左右鍵進行檢測點擊裝置3中的兩組6個探杆31
通過氣缸推動其伸縮,從而擊打在滑鼠6的左右鍵上。其中左右兩組組探杆剛好對應滑鼠
6的左鍵位於區域A和區域B。每根探杆31可以重複工作3-5次。這樣不同的探杆可以擊
打在區域A或B中不同位置,以探測擊打在該區域內不同位置,滑鼠按鍵是否可形成良好響應。 2、通過滾輪裝置4對滑鼠6的中間鍵進行檢測滾輪裝置4中的凸輪41在電機43帶動下隨轉軸42轉動。其中,凸輪41與滑鼠6的滾珠62貼合,當凸輪41轉動時,帶動滾珠62滾動,當凸輪41轉動到其上凸稜的位置時,通過凸稜作用在滾珠62上,從而形成對滾珠62的按壓。 3、通過坐標板5對滑鼠6的移動進行檢測坐標板5相當於滑鼠的滑鼠墊,檢測時,由於滑鼠6被限定在定位槽11內,所以移動坐標板5就可以模擬滑鼠6移動的效果,從而檢測滑鼠6的移動是否準確。即當坐標板5通過驅動裝置在X/Y軸上進行水平移動式,檢測滑鼠位於電腦屏幕上的指示箭頭能否準確隨之移動。 最後,待檢測完畢後,將滑鼠6由定位槽ll內取出,結合檢測數據判斷該滑鼠6是否合格。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其不僅可以實現貼合物件的精確貼合,並且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等諸多優點。 當然,以上所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實例而已,並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該檢測儀包括一機座(1),該機座(1)上成型有用於放置滑鼠(6)的定位槽(11);一點擊裝置(3),該點擊裝置(3)位於上述的定位槽(11)上方,對滑鼠(6)左右鍵進行點擊;一滾輪裝置(4),該滾輪裝置(4)具有一通過凸輪(41),該凸輪(41)用於對滑鼠(6)的中間鍵進行點擊;上述的定位槽(11)底板為一坐標板(5),該坐標板(5)通過驅動機構實現水平移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座(1)上安裝有一可上下移動的浮板(2),上述的點擊裝置(3)和滾輪裝置(4)安裝在浮板(2)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浮板(2)通過驅動裝置(21)與機座(1)連接,通過驅動裝置(21)帶動浮板(2)上下移動。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浮板(2)通過氣缸或者油缸,或者電機。
5.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條所述的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點擊裝置(3)包括兩組通過氣缸帶動的探杆(31),兩組探杆(31)左右分置、並且分別對應滑鼠(6)的左右鍵。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輪裝置(4)包括電機(43)、通過電機(43)的帶動的轉軸(42)以及固定在轉軸(42)上的凸輪(41)。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凸輪(41)包括一圓形滾輪和成型在滾輪圓周面上的凸稜。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滑鼠檢測儀,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坐標板(5)的驅動機構包括X軸驅動組件和Y軸驅動組件,該驅動機構帶動坐標板(5)實現在X/Y軸上的水平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檢測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滑鼠檢測儀。該檢測儀包括機座,該機座上成型有用於放置滑鼠的定位槽;一點擊裝置,該點擊裝置位於上述的定位槽上方,對滑鼠左右鍵進行點擊;一滾輪裝置,該滾輪裝置具有一通過凸輪,該凸輪用於對滑鼠的中間鍵進行點擊;上述的定位槽底板為一坐標板,該坐標板通過驅動機構實現水平移動。本實用新型採用自動化裝置對滑鼠進行檢測,其中通過點擊裝置檢測滑鼠的左右鍵;通過滾輪裝置檢測滑鼠的中間鍵;通過定位槽內的坐標板測試滑鼠移動是否正常。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由於其採用自動化設備進行滑鼠檢測,具有操作簡單,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等諸多優點。
文檔編號G06F3/033GK201489519SQ20092019447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0日
發明者許振相 申請人:東莞東聚電子電訊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