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逐粒播散種子的種子播種鏟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01:41:21 1
專利名稱:一種可逐粒播散種子的種子播種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鏟具,特別是一種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由制動扳塊帶動調控杆在把手部與凹鏟部之間前後移動,當扳動制動扳塊後挪,凹鏟部底面與擋製片的讓孔間,即形成一可供種子掉落後置放的空間,再藉由扳動制動扳塊往前,使得制動扳塊恰可推抵位於擋製片底端的種子往前,而順勢由出料孔落入泥土中,以提供使用者達到單手操作,且使用方便快速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包括播種鏟的本體、卡掣在本體底部的調控杆、恰可帶動調控杆往覆移動的制動扳塊,其中所述本體包含前段的凹鏟部,以及後段的把手部;又凹鏟部兩側住上傾,在中央形成細長水平部,且水平部上設有卡掣調控杆的槽軌;又凹鏟部兩側適當部位設有嵌合孔,以提供恰橫跨在凹鏟部兩側的擋製片卡抵限位,且該擋製片底面設有一供種子掉落後置放的讓孔;又凹鏟部底面的槽軌上對合讓孔的部位設有一出料孔,以提供種子恰可由出料孔掉入泥土中;所述把手部呈空心狀,且把手部內設有供制動扳塊往覆限位的相對狀止擋凸肋;又把手部與凹鏟部的接合部位設有一可供調控杆穿設的貫孔,且貫孔上方適當部位另設有一卡掣槽,以提供調控杆與制動扳塊置入後可配合在卡掣槽上嵌掣定位一上蓋,且該上蓋頂面對合止擋凸肋的部位設有一透孔;所述調控杆由凹鏟部與把手部接合處的貫孔穿過,且調控杆底端對合凹鏟部槽軌的部位依序設有恰可卡制在槽軌內的卡抵塊,且卡抵塊的面積略小於槽軌,以提供卡抵塊可在槽軌內略微往覆移動;所述制動扳塊鎖設在調控杆末端上方,且制動扳塊頂面由把手部上蓋頂端的透孔伸出,又制動扳塊的面積小於透孔,而可在透孔內部往覆移動。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還可以包括所述本體的凹鏟部在前端兩側設有樞軸,且樞軸上樞設一形且凸伸出本體前端的撥土耙,該撥土耙可以樞接部位為中心而往上提升,以利播種鏟的凹鏟部前端可順利插入土中;又撥土耙在中段往上設一橫跨兩側的頂壓槓,以提供耙土時,手指可預先壓抵頂壓槓,以利撥土耙將土堆撥入洞中。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還可以包括所述本體凹鏟部兩側的擋製片,其底面所設的讓孔可依實際種子的大小而做適度的調整。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可使使用者在鏟土的同時,即可順勢將種子埋入泥土中,據以達到單手操作,且使用方便快速的功效。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的立體分解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的立體組合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的立體剖示圖。
附圖4-A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鏟土狀態時的實施例圖。
附圖4-B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在播種前的平面實施例圖。
附圖4-C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在播種後的平面實施例圖。
附圖4-D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可逐粒播植種籽的播種鏟在撥平土堆時的實施例圖。
其中,附圖中所述各標號分別表示為1為本體;11為凹鏟部;111為水平部;112為槽軌;113為嵌合孔;114為出料孔;115為樞軸;116為撥土耙;1161為頂壓槓;12為把手部;121為止擋凸肋;122為貫孔;123為卡掣槽;13為擋製片;131為讓孔;14為上蓋;141為透孔;2為調控杆;21為卡抵塊;22為定位孔;3為制動扳塊;H為孔洞;S為種子;S1為種子。
另,配合凹鏟部11在前端兩側設有樞軸115,且樞軸115上樞設一形且凸伸出凹鏟部11前端的撥土耙116,該撥土耙116可以樞軸115部位為中心而往上提升,以利播種鏟的凹鏟部11前端可順利插入土中;又撥土耙116在中段往上設一橫跨兩側的頂壓槓1161,以提供耙土時,手指可預先壓抵頂壓槓1161,以利撥土耙將土堆撥入孔洞中;該把手部12呈空心狀,且把手部12內設有供制動扳塊3往覆時限位的相對狀止擋凸肋121,又把手部12與凹鏟部11的接合部位設有一可供調控杆2穿設的貫孔122,且貫孔122上方適當部位另設有一卡掣槽123,又調控杆2與制動扳塊3置入後,可在卡掣槽123上嵌掣定位一上蓋14,且該上蓋14頂面對合制動扳塊3的部位設有一大於制動扳塊的透孔141。
該調控杆2是由凹鏟部11與把手部12接合處的貫孔122穿過,且調控杆2底端對合凹鏟部槽軌112的部位依序設有恰可卡制在槽軌112內的卡抵塊21,且卡抵塊21的面積略小於槽軌112,以提供卡抵塊21可在槽軌112內往覆移動;又調控杆2末端另設有定位孔22,且定位孔22恰與制動扳塊3鎖設。
該制動扳塊3鎖設在調控杆2上方,且制動扳塊3頂面略凸伸出上蓋14的透孔141頂端,又制動扳塊3的面積小於透孔141,可在透孔141內部往覆移動。
其動作方式請參考附圖4所示。首先,本體的凹鏟部11內置放若干種子,並預先將播種鏟的撥土耙116往上提升,以利凹鏟部11可順利插入土中並往上鏟,而在土中形成一供種子置入的孔洞H,如附圖4-A所示;此時,藉由制動扳塊3可帶動調控杆2在把手部12與凹鏟部11之間前後移動,使得扳動制動扳塊3時,可帶動調控杆2後挪,而在凹鏟部11底面與擋製片13的讓孔131間,恰形成一可供種子S掉落後置放的空間,如附圖4-B所示;此時,再藉由扳動制動扳塊3往前,使得制動扳塊3恰可推抵位於擋製片13底端的種子S1往前,而恰可順著凹鏟部的出料孔114掉入泥土的孔洞H中,如附圖4-C所示;再配合以手指壓抵撥土耙116的頂壓槓1161,以順利將孔洞H前端所隆起的土堆撥入孔洞中,並將孔洞H蓋平,據以將種子植埋在土中,如附圖4-D所示。
藉此,使用者在鏟土的同時,即可順勢將種子埋入泥土中,據以達到單手操作,且使用方便快速的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可逐粒播散種子的種子播種鏟,其特徵是包括播種鏟的本體、卡掣在本體底部的調控杆、恰可帶動調控杆往覆移動的制動扳塊,其中所述本體包含前段的凹鏟部,以及後段的把手部;又凹鏟部兩側住上傾,在中央形成細長水平部,且水平部上設有卡掣調控杆的槽軌;又凹鏟部兩側適當部位設有嵌合孔,以提供恰橫跨在凹鏟部兩側的擋製片卡抵限位,且該擋製片底面設有一供種子掉落後置放的讓孔;又凹鏟部底面的槽軌上對合讓孔的部位設有一出料孔;所述把手部呈空心狀,且把手部內設有供制動扳塊往覆限位的相對狀止擋凸肋;又把手部與凹鏟部的接合部位設有一供調控杆穿設的貫孔,且貫孔上方適當部位另設有一卡掣槽,以提供調控杆與制動扳塊置人後配合在卡掣槽上嵌掣定位一上蓋,且該上蓋頂面對合止擋凸肋的部位設有一透孔;所述調控杆由凹鏟部與把手部接合處的貫孔穿過,且調控杆底端對合凹鏟部槽軌的部位依序設有恰卡制在槽軌內的卡抵塊,且卡抵塊的面積略小於槽軌,以提供卡抵塊在槽軌內略微往覆移動;所述制動扳塊鎖設在調控杆末端上方,且制動扳塊頂面由把手部上蓋頂端的透孔伸出,又制動扳塊的面積小於透孔,而在透孔內部往覆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播種鏟,其特徵是本體的凹鏟部在前端兩側設有樞軸,且樞軸上樞設一形且凸伸出本體前端的撥土耙,該撥土耙以樞接部位為中心而往上提升;又撥土耙在中段往上設一橫跨兩側的頂壓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子播種鏟,其特徵是所述本體凹鏟部兩側的擋製片的底面設有讓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逐粒播散種子的種子播種鏟,是由本體、卡掣在本體底部的調控杆、恰可帶動調控杆往覆移動的制動扳塊所組成;藉由本體的凹鏟部在中央設有供調控杆卡掣的槽軌,又凹鏟部適當部位橫跨有擋製片,該擋製片底面設有一供種子掉落後置放的讓孔,且擋製片底面的槽軌上對合讓孔的部位設有一出料孔;另配合把手部與凹鏟部之間穿設有調控杆,且把手部上另嵌掣定位有具透孔的上蓋,又調控杆末端頂面鎖設有制動扳塊。這樣,制動扳塊可帶動調控杆往覆挪動,供使用者在鏟土的同時,即可順勢將種子埋入泥土中,據以達到可單手操作,且使用方便快速的功效。
文檔編號A01C7/02GK2586341SQ0225
公開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8月29日
發明者王慶隆 申請人:王慶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