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氣缸卸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13:07: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卸料裝置,尤其是模具氣缸卸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衝壓模具領域的模具包括級進模、傳遞模、單工序工程模。其中,單工序工程模包括自動線和手工線,自動線通過機械手或吸盤進行上料和卸料,手工線一般都是工人手動卸料,一方面延長了生產節拍,另一面也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帶卸料的模具氣缸卸料裝置,具體技術方案為:
模具氣缸卸料裝置,包括氣缸、U型接頭、滑塊、推板、T型塊、支座和一對滑料杆;所述一對滑料杆的一端位於下模內側,且在零件的下方,另一端位於下模外側;所述T型塊固定在一對滑料杆的另一端,T型塊通過螺栓與支座連接,T型塊繞螺栓轉動;所述支座固定在下模上;所述氣缸固定在下模上,氣缸與U型接頭連接,U型接頭的頂部設有軸,所述軸套在滑塊的滑槽中,所述滑塊固定在推板的底部;所述一對滑料杆分別固定在推板的兩端,推板位於下模和T型塊之間。
所述支座設有調整槽,螺栓沿調整槽滑動。
還包括平衡塊,平衡塊位於一對滑料杆的端部的下方,平衡塊固定下模上。
所述支座設有限位槽,T型塊的一端位於限位槽內。
氣缸向上頂起U型接頭,軸在滑塊的滑槽中滑動,頂起推板,推板帶動一對滑料杆繞螺栓轉動,一對滑料杆將零件從下模中頂出,然後零件順著一對滑料杆滑出模具。
平衡塊保證一對滑料杆位於模具內部的端部能在同一水平面上。
支座設有調整槽,T型塊可沿調整槽上下移動,氣缸向上頂起初期先帶動一對滑料杆以平衡塊為支點向上將零件從下模中翹起,防止零件需要較大的脫模力時造成一對滑料杆的變形。因為T型塊到零件力臂大於推板到零件,當脫模力較大時,就需要一對滑料杆的強度較高,這樣一對滑料杆必須做大,而下模內部空間有限,不適合較大的一對滑料杆。
支座設有限位槽,T型塊的一端位於限位槽內,使T型塊上下移動平穩,不會發生左右擺動。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具氣缸卸料裝置結構簡單可靠,卸料效果好,使用壽命長、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測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模具氣缸卸料裝置,包括氣缸1、U型接頭2、滑塊3、推板5、T型塊82、支座81、一對滑料杆和平衡塊11。
一對滑料杆的一端位於下模內側,且在零件15的下方,滑料杆端部的下方設有平衡塊11,平衡塊11固定在下模上。一對滑料杆的另一端位於下模外側。滑料杆包括左滑料杆7和右滑料杆6,左滑料杆7和右滑料杆6的形狀與零件15的形狀相關。平衡塊11保證左滑料杆7和右滑料杆6位於模具內部的端部能在同一水平面上,當一對滑料杆的端部在同一水平面時,平衡塊11為同一零件,如果不在同一水平面,平衡塊11做成兩個高度不一致的兩個零件。
T型塊82固定在一對滑料杆的另一端,T型塊82通過螺栓85與支座81連接,支座81固定在下模上。T型塊82與螺栓85活動連接,T型塊82繞螺栓85轉動;支座81設有調整槽83,螺栓85沿調整槽83滑動。支座81設有限位槽84,T型塊82的一端位於限位槽84內,使T型塊82上下移動平穩,不會發生左右擺動。
氣缸1通過氣缸固定板13固定在下模上,氣缸1與U型接頭2連接,U型接頭2的頂部設有軸21,軸21套在滑塊3的滑槽31中,軸21沿滑槽31滑動。滑塊3位於U型接頭2的槽中,運行平穩,不會左右擺動。滑塊3固定在推板5的底部。
左滑料杆7和右滑料杆6分別固定在推板5的兩端,推板5位於下模和T型塊82之間。
氣缸1向上頂起U型接頭2,軸21在滑塊3的滑槽31中滑動,頂起推板5,推板5帶動一對滑料杆繞螺栓85轉動,一對滑料杆將零件15從下模中頂出,然後零件15順著一對滑料杆滑出模具。
支座81設有調整槽83,T型塊82可沿調整槽83上下移動,氣缸向上頂起初期先帶動一對滑料杆以平衡塊11為支點向上將零件15從下模中翹起,防止零件15需要較大的脫模力時造成一對滑料杆的變形。因為T型塊82到零件15力臂大於推板5到零件15,當脫模力較大時,就需要一對滑料杆的強度較高,這樣一對滑料杆必須做大,而下模內部空間有限,不適合較大的一對滑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