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rpods第二代多久發(如此突然蘋果發布新AirPods)
2023-07-25 22:01:37
在今天凌晨,蘋果連發布會都沒開,直接在官網上了個重磅新品。
機哥就喜歡,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
那麼這次庫克船長,又畫了什麼大餅呢。
沒錯,是 AirPods 3。(大霧)
emmm,不行。
iPhone、iPad 都有逼格滿滿的 Pro 了,AirPods 怎麼能沒有呢?
所以這次,蘋果給它取名叫做:AirPods Pro。
So,究竟「Pro」在哪裡,機哥帶著大家一起瞧瞧。
外觀
說起這個外觀,還真是跟前幾天的爆料,一毛一樣。
沒錯,就是傳說中的吹風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啊不是,是小豬佩奇!
好啦,不開玩笑,這才是 AirPods Pro。
認真說一句,雖然機哥經常碎碎念,想要 AirPods 換造型,但蘋果咋在「審醜」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審美這種東西,或許見仁見智,咱們繼續往下看。
以前 1 代和 2 代,都有人吐槽,耳朵太大或者太小,導致 AirPods 很容易滑或者很難塞進去。
所以蘋果在 AirPods Pro 的包裝盒裡,直接放了 3 種型號的矽膠耳塞。
這次想要大的,就有大的。喜歡小的,就有小的。(機哥真的不是在開車)
而 AirPods Pro 充電盒的設計,也跟 AirPods 2 有所區別。
嗯,充電盒貌似,吃多長胖啦。
機哥用蘋果官網的 AR 技術,跟手上的 AirPods 2 比劃比劃。
發現 AirPods Pro 的盒子,真的大了一圈。
機哥順帶說一句,跟 2 代一樣,在蘋果官網買 AirPods Pro,也有免費雷射鐫刻的服務哦~
機哥感覺,沙雕網友們,已經蠢蠢欲動。
此外,你們以為 iPhone XR 和 11 大賣,蘋果就開始回歸多彩配色嗎?
這次 AirPods Pro,依舊只有白色。
像前兩天曝光的暗夜綠之類,通通是假的!
講完毫無驚喜的外觀,咱們再說說,功能上有什麼賣點。
功能
這次 AirPods Pro 最吸引機哥的地方,就只有兩個:降噪、抗水。
先說說主動降噪,畢竟蘋果官網,大半個頁面都在講它。
在這裡,機哥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主動降噪是啥。
機哥上下班搭地鐵、回老家搭高鐵、出差搭飛機,最怕的一件事是:座位附近,有人大聲喧譁、手機外放抖音……
如果還有熊孩子在折騰、在哭泣,那就更加酸爽。
各種混雜的聲音,讓人非常煩躁。
如果這個時候,有一種技術,可以身處鬧市卻「一鍵靜音」,那該多好~
主動降噪,因此誕生啦。
它的原理超級簡單的,機哥相信大家一聽就懂。
咱們聽到的聲音,其實是以聲波的形式,傳入咱們的耳朵。
此時,如果耳機能發射出,波形相反的「反聲波」,一正一反剛好就可以抵消掉,從而達到「靜音」的效果。
這個就是主動降噪的原理~
那蘋果 AirPods Pro 這個降噪,又是咋回事呢?
機哥瞧見,AirPods Pro 一共有 2 顆麥克風,一內一外。
當周圍環境的聲音(其實就是噪音啦),傳到「外向式麥克風」時,AirPods Pro 便搞一個相反的「抗噪聲波」,來抵消噪音。
但跟那種入門級降噪耳機不同的是,AirPods Pro 還有一個「內向式麥克風」。
它可以檢測咱們耳朵裡,還有沒有多餘的聲波,然後修正之前的抗噪聲波,讓降噪更準確、有效。
只不過,AirPods Pro 的內向式麥克風,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市面上很多高端的降噪耳機都有。
這裡,機哥要說但是啦。
AirPods Pro 雖然有主動降噪這功能,但不代表它一直在降噪。
蘋果給它設定了兩種模式:通透模式、主動降噪模式。
這裡的通透模式,是指讓咱們即使戴著耳機,也能聽到外界的聲音。
比如說,在工作時,突然有同事來問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透模式,就能聽到對方講話。
而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也很簡單。
第一種方法,在 iPhone 的控制中心裡,就能調節。
第二種方式,也是這次很有意思的升級點:捏住耳機柄一兩秒。
這是因為,比起 AirPods 2,這次 AirPods Pro 還多了一個「力度感應器」。
它除了可以切換模式,還有其他功能,機哥把它們列在這裡,不展開來說啦。
在講降噪的同時,機哥發現蘋果用好幾個,文縐縐的詞,來形容 AirPods Pro 的音質:
聲聲入耳更沉浸渾厚有力的低音純淨清澈的聲音細膩一致的聆聽體驗……
這貌似,還是蘋果第一次,大力鼓吹 AirPods 的音質。
像極《無間道》的臺詞:
機友們不妨去看看,隔壁 AirPods 2 的官網,僅用「聽起來好極了」一句話就概括了。
看得出來,蘋果對 AirPods Pro 的音質很有信心。
但機哥覺得,在沒拿到手之前,這些話只能信一半。
講到這,應該有同學關心,AirPods Pro 加入降噪,晶片有沒有升級?
機哥還真不好回答這問題,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這是因為,AirPods Pro 用的是 AirPods 2 同款的,蘋果自研的 H1 晶片。
但跟上一代不同的是,這次蘋果把 H1 晶片封裝成一個模塊,官方叫做:
基於 H1 晶片的 System in Package (SiP) 封裝模塊
聽上去很高級的樣子,但咱們也甭管,直接用就完事。
除了降噪,抗汗抗水也是 AirPods Pro 重點升級的地方。
蘋果官方宣稱,它達到 IPX4 的抗汗抗水級別。
機哥查了一下,IPX4 的意思是:液體由任何方向潑至外殼時,不會受到傷害。
So,像遊泳這種完全泡在水裡的,就別想啦。(可是誰會戴耳機去遊泳呢?)
只不過,這裡有個細節需要注意。
IP4X 是 AirPods Pro 耳機本體才有,而充電盒是沒有抗汗抗水的哦~
至於像「Hey,Siri」、音頻共享等 AirPods 2 都有的功能,AirPods Pro 肯定也是有的。
這裡也得劃重點,音頻共享需要升級到,最新版本的 iOS 13,還得是 iPhone 8 以及之後的機型。
另外,這次 AirPods Pro 只有 1 個版本,標配無線充電盒。
So,它也是支持無線充電噠~
只不過,機哥再一次想起,天國的 AirPower。
iPhone、AirPods 都已經支持 Qi 協議無線充電,但蘋果竟然還沒有,自家的無線充電底座,真是一個諷刺的東東……
續航
對於降噪耳機來說,續航通常是個硬傷。
因為降噪元器件需要持續工作,耗電量可能會激增。
而且一直以來,AirPods 因為機身小巧,塞不下大電池,極其依賴於低功耗的晶片和固件的優化。
(AirPods 2拆解,圖源:ifixit)
比如說,當時 AirPods 2 代,加入「Hey,Siri」的功能。耳機在佩戴時,就需要持續工作。
(AirPods 2 代續航)
所以蘋果引入自研的 H1 晶片,才保證續航跟上一代相差無幾,甚至通話時間還有略微提升。
那這一次 AirPods Pro,在加入降噪之後,續航又會咋樣呢?
機哥看到,蘋果官方宣稱:
滿電狀態下,可以聽歌 4.5 小時
配上充電盒,續航超過 24 小時
所以說,就上下班通勤而言,這個續航撐兩三天都沒問題。
但也看得出來,其實續航跟 AirPods 2 相比,倒退了 0.5 個小時。
但 AirPods Pro 畢竟是降噪耳機,這個續航成績還過得去吧。
此外,耳機沒電時,AirPods Pro 也是能夠:
充電 5 分鐘,聽歌 1 小時
So,應個急什麼的,也沒問題。
價格
說完了一大波 AirPods Pro 的功能,就來到機友們,最關心的價格環節。
跟上周分析師們的預測差不多,AirPods Pro 的價格接近兩千:
AirPods Pro 國行版:1999 元,10月31日正式發售
雖然說蘋果官網依舊有 24 期免息,平均下來每個月就 83 塊錢,可是機哥的腎,咋還是有點痛。
咱們也不妨回顧一下,前兩代 AirPods 的首發價。
AirPods 1:1299
AirPods 2(無無線充電):1279
AirPods 2(有無線充電):1599
看得出來,這次 Pro 的 1999 價格,也很 Pro 啊。
機哥咋感覺,蘋果 AirPods 系列,漲價要變成個傳統,一代比一代貴。
但機哥今天依舊是……
從今天 AirPods Pro 突然發布,機哥感覺,蘋果的線上發布會,可能又要開始啦。
比如說,六月份在 WWDC 上,才露一臉的「刨絲器」:主機 Mac Pro。
那個貴到離譜,連支架都「打擾了」的:顯示屏 Pro Display XDR。
還有傳聞中的,MacBook 系列久違的全新設計:16 寸窄邊框 MacBook Pro。
以上說的 3 個,都有機率會在未來幾天發布。
機哥再講個半實錘的:iPad Pro 2019。
因為蘋果官網的 Face ID 頁面,已經出現了 A13X 處理器。
嘿嘿,看來好戲要開始啦。
現在問題來了,請問買齊全套,影響機哥搬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