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地下城97話(一方通行地下城火爆)
2023-07-18 22:33:38 2
火熱的暑期,既是吃西瓜吹空調的好時節,也是在家追劇追番的好時節。最近上新的七月新番《炎炎消防隊》、《某科學的一方通行》、《平凡職業造就世界最強業》、《重來吧,魔王大人!》、《石紀元》、《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2》都已呈現火爆趨勢。而我們瀏覽七月新番簡介表就會發現其中總是出現「輕小說改」幾個字。
許多二次元發燒友在追番的時候,就會發現番劇索引欄裡有一個風格選項,而這個選項裡包含了:輕小說改,原創,漫畫改,遊戲改四類。這就好像,我們的電視劇有的是原創劇本,有的是經典翻拍,還有IP改編一樣。輕小說改的動漫就改編自日本輕小說。
許多我們熟知的熱門動漫,如《魔法禁書目錄》《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打工吧!魔王大人》、《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可愛》、《狼與香辛料》、《涼宮春日的憂鬱》、《彩雲國物語》、《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龍與虎》、《刀劍神域》、《加速世界》《無頭騎士異聞錄》《境界的彼方》、《紫羅蘭永恆花園》、《約會大作戰》、《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等都改編自輕小說。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了,輕小說似乎和我們的網絡文學沒什麼區別啊,那輕小說為什麼叫輕小說,不直接成為小說呢?
輕小說即Light Novel,是一種盛行於日本的通俗文學。
有人說,輕小說麼,顧名思義,即是可輕鬆閱讀的小說。我們可以看現在市場上流行的輕小說,其題材大多是戀愛,冒險,懸疑,推理等,極大程度上滿足了青少年獵奇冒險心理。輕小說多長連載,每卷為單行本,有點古時候話本子,折子戲的問道。
那到底什麼是輕小說呢?
輕小說之名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在召開的信息技術NIFTYSERVE的「科幻(SF)討論會」 中提出要將從既有的科幻小說作品(SF)中獨立出來的新會議分場單獨命名,於是會議室的系統操作員「神北惠太」便以「輕小說」之名命之以辨別。這應是有關輕小說一詞的較早記載。
而關於輕小說的起源,有來自1975年Sonorama文庫創刊以及翌年集英社文庫的創刊一說,也有自1977年新井素子、冰室冴子等輕小說人氣作家登場開始一說。在理論界關於輕小說的定義,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輕小說是多使用封面、插圖等動畫風格的繪圖說明的,面向年輕人的小說。有的則將輕小說定義為以中學生、高中生為主要市場受眾的,易閱讀的娛樂性小說。而輕小說作家中裡融司也認為輕小說源流來自少年俱樂部。對於輕小說一類的文學體裁,出版社則以「青少年文學」、「青春文學」或「青春小說」來標識。
理論界關於輕小說的定義大致有以下五個特點:
1.是由輕小說出版時的標識所界定的。
2.是輕小說是由出版方的市場定位所創造出的文學體裁,且由出版方著力推廣與宣傳的作品。
3.是多使用動漫風格的圖像、插畫,登場角色以及作品的世界觀都提前固定下來的。
4.是以既有「角色」為中心而創作的文學作品。
5.是以青少年為讀者群體(受眾)而創作的作品。
說實話,這5條特點依然言辭模糊。現階段我們只能說,輕小說定義的模糊性來自於其特有的多樣性,隨著輕小說的發展及其理論的逐步完善,找到一個合適的定義恐怕是遲早的事。
而我對輕小說的直觀感受就是輕小說的寫作思路行文風格與其他小說略有區別。
首先輕小說多天馬行空,奇幻大膽,這我們在輕小說流行的題材中就可見一二。
另外在進行輕小說創作的時候,其思維方式與傳統文學是不同的。傳統小說著力打造人物,往往偏重於打造人物的立體性,多面性,借主角之眼主角之口為我們輸入作者的價值觀。但輕小說顯然更願意把重點投入到多變的情節與俏皮的語言之間。當然這不是說輕小說的人物平面單薄文學性差,而是它們其實不會花太多的筆墨去進行描寫進行抒情。輕小說作者想要的展現是敘述,是就像畫卷展開般給你端著看,文章甚至會突然轉變成某個人物的第一視角進行內心剖析獨白。如果你曾閱讀過輕小說,就會發現輕小說往往對人物環境的描寫著墨並不多,取而代之的是大段的人物對話,心理活動。我粗淺的理解就是,輕小說作者,他們的創作邏輯更像是寫劇本,而普通小說則更願意表達,表達某種感情表達某種思想。可以說輕小說是一種商品文學,它太懂得怎麼用最快的方式去抓住讀者的心了。這就是它的強閱讀性。
而輕小說也往往喜歡以小視角,小切口去表述。比如,支倉凍砂的《狼與香辛料》。這部參考了歐洲商業史的輕小說,似乎本應寫成如《國富論》一般的鴻篇巨著。但對於輕小說作家的支倉凍砂來說,描寫男女主人公不同尋常的旅行、冒險和扣人心弦的商戰,展現他們智慧與勇敢的個性,這無疑更符合年輕受眾的閱讀特點。從這一點來說,輕小說和國內的青春文學,是有相通之處的。
但這並是說明輕小說作家功利不夠,沒有思想深度。《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東京暗鴉》等其實都是現實社會的映照。各種缺口,弊端其實都在輕小說中有所體現。還有社會中日益加深的孤獨感。當然這些輕小說對社會問題的探討並不太深入,但做到展現和進行了第一步的解讀已經是及其不錯的了。
當然還有一類輕小說則是為了滿足青少年強烈的探索欲,這些輕小說往往腦洞大開異世界穿越,超能力屢見不鮮。我們常說平成年代是廢掉的一代,其實不盡然。新一代年輕人是更願意關注自身的一代。信息爆炸的洪流,快節奏的生活獨生子女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青年的隔絕感孤獨感。於是關注自我滿足自我成為現下社會的主流。現實生活中不斷擴大的空虛感,青年們則選擇通過輕小說,動漫進行填補,生活中的失意都可在另一世界裡得到補償。
現在的輕小說大多結構精巧,文筆曼妙,當然也存在一些品味低俗的噱頭小說。
隨著作品與讀者的年齡層逐漸開始有多樣化的趨勢,許多一般向小說的作者也加入到輕小說的寫作當中,也有像桐野夏生(野原野枝實)、唯川惠、山本文緒、村山由佳等從輕小說出身的作家獲得直木賞大獎或其他文學獎項的肯定,打破了一般人對輕小說作品的印象。
《涼宮春日的憂鬱》《刀劍神域》等輕改動漫作品的火爆也進一步火熱了輕小說市場。
日經BP社於2004年出版《輕小說完全讀本》開始介紹歷代的輕小說文學,主辦日本推理小說三大年度排行榜之一的"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排行版的寶島社也於2005年起開始每年出版"這本輕小說真厲害!"排行版,開啟了輕小說文藝評論及輕小說出版面向探討的先河。
種種跡象顯示輕小說越來越受到關注,而輕小說這股東風也已經刮進中國,美國等更多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