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旅遊攻略八大精品路線規劃(八縱八橫時代十大米字型高鐵樞紐城市第五名)
2023-07-18 22:25:39 1
十大米字型高鐵樞紐城市評選標準:八縱八橫時代十大米字型高鐵樞紐城市
重慶米字型高鐵網
重慶,簡稱巴或渝,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長江上遊地區經濟、金融、商貿物流、科技創新和航運中心,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總面積8.24萬平方公裡,轄38個區縣(自治縣),常住人口3048.43萬(2016年)。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二戰時期,為戰時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
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八大石窟之一,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大足石刻群有75處,5萬餘尊宗教石刻造像,總計10萬多軀,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大足石刻時間跨度從九世紀到十三世紀,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被譽為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石窟藝術陳列館。
金佛山,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與「峨眉山、青城山、縉雲山」榮列巴蜀四大名山。位於重慶市南川區境內,大婁山脈北部,面積1300平方千米,景區面積441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2238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有「天然植物陳列館」之稱。「金佛何崔嵬,飄渺雲霞間」,每當夏秋晚晴,落日斜暉把層層山崖映染得金碧輝煌,如一尊金身大佛交射出萬道霞光,異常壯觀而美麗,「金佛山」因此而得名。金佛山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山勢雄奇秀麗,景色深秀迷人。峰谷綿延數十條大小山脈,屹立100多座峭峻峰巒。區內天然溶洞星羅棋布,以位於機身睡佛肚臍上的古佛洞最為著名,雄大幽深,洞中有山、有河、有壩,洞中有洞,層層交錯。景區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品種繁多的珍稀動植物,雄險怪奇的巖體造型,神秘幽深的洞宮地府,變幻莫測的氣象景觀和名剎古寺遺蹟而同時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山」。
武隆天坑景區,重慶武隆喀斯特旅遊區一部分,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重慶市的武隆區城區東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橋群和世界第二大的天坑群,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天生三礄」是世界規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礄群。天生三礄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組成,氣勢磅礴、恢宏,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龍橋頂天立地,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位居三橋第一,猶如飛龍在天,故而得名「天龍」。天龍橋下另有天生坑,坑內又生洞,且洞洞相連恍如克裡特島上的米諾斯迷宮,令人倍感神奇;青龍橋位居第二,是三橋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橋高350米,跨度400米。三座天然石拱橋之間有青龍天坑、神鷹天坑兩個天坑,形成了「三礄夾兩坑」的世界奇特景觀。這裡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變形金剛4》的外景地。
芙蓉洞,重慶武隆喀斯特旅遊區一部分,世界自然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距武隆縣江口鎮4公裡處的芙蓉江畔,是世界上唯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的洞穴。芙蓉洞以豎井眾多、洞穴沉積物類型齊全、形態完美、質地純淨著稱,其豎井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最大豎井群。中國洞穴協會會長朱學穩教授評價說「芙蓉洞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一座內容豐實的洞穴科學博物館」,遊客稱其為「天下第一洞」。芙蓉洞由汽坑洞、摔人洞、衛江嶺洞、水簾洞、芙蓉洞、四方洞等洞穴組成。其中以芙蓉洞為代表的橫向洞穴,是遊客的最佳去處。長約2公裡的洞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區主要凸顯色彩斑斕的視覺衝擊,第二三區則偏重與自然色調。芙蓉洞內空間巨大,洞中主要景點有金鑾寶殿、雷峰寶塔、玉柱擎天、玉林瓊花、犬牙晶花、千年之吻,動物王國、海底龍宮、巨幕飛瀑、石田珍珠、生殖神柱、珊瑚瑤池等。2005年,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六大旅遊洞穴之一。
磁器口古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重慶「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嘉陵江畔,始建於宋代,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白日裡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繁盛一時。磁器口古鎮蘊含豐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巖文化和民間文化,各具特色。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慶古城的縮影和象徵,被讚譽為「小重慶」。磁器口古鎮開發有榨油、抽絲、製糖、捏麵人、川戲等傳統表演項目和各種傳統小吃、茶館等,每年春節舉辦的磁器口廟會是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吸引數萬市民前往參與。
解放碑步行街是重慶最繁華的商業圈,位於渝中區,以解放碑為中心,包括周邊的民權路、鄒容路和八一路等處。商場多,小吃多,美女多,是步行街「三多」。步行街上的解放碑,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步行街附近還有能仁寺、羅漢寺等景點。
朝天門位於重慶渝中區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城門原題有「古渝雄關」四個大字,曾是重慶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南宋(1127-1279)偏安臨安後,時有欽差自長江經該城門傳來聖旨,故得此名。這裡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形成「夾馬水」景觀。站在朝天門廣場,兩江三地的景色盡收眼底。東面是江北區宏偉的重慶大劇院;西面是南岸區燈火輝煌的南濱路。朝天門廣場附近的碼頭,是夜遊兩江的出發地。2016年5月,「朝天門」當選為「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
酉陽桃花源,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武陵山腹地,由世外桃源、伏羲洞、桃花源、金銀山、酉州古城、二酉山等六大部分組成的,是重慶「特色森林公園」。酉陽桃花源集秦晉歷史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態文化、天坑溶洞地下河共生巖溶地質奇觀於一體。據專家考證,這裡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如果是陽春四月到此,可以體味一番陶淵明筆下「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的景致。
瞿塘峽,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長江三峽的起點。西起奉節縣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溪鎮,全長約8公裡,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卻最雄偉險峻。峽谷西端入口處,兩座山夾江而立,寬度不足百米,稱為「夔門」,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遊玩瞿塘峽,只能乘坐三峽遊船,觀賞兩岸風光。峽谷西端入口處的左邊是赤甲山,右邊是白鹽山。目前通行的10元紙幣背後的圖案,即是入口處的夔門。泛舟峽谷中,烈日當空之時,赤甲山上被氧化的紅色巖石象熊熊烈火在燃燒,白鹽山則銀光燦燦,似白鹽堆積,所以自古既有「赤甲晴暉」和「白鹽曙色」的說法。峽江兩岸,有很多摩崖石刻,以白鹽山粉壁牆最為壯觀,絕壁上鐫刻著數十幅石刻,其中最大的是孫元良將軍寫的「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和馮玉祥將軍所寫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三峽工程蓄水之前,兩岸有「八陣圖」、古棧道遺址等景點,也有徒步觀光的路線。但三峽蓄水以後,八陣圖、古棧道等景觀都被淹沒。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合川城東5公裡嘉陵江畔,佔地2.5平方公裡。關於釣魚城有一段傳奇的歷史:元1259年7月,蒙古軍隊分兵三路伐宋,大汗蒙哥在釣魚城軍民的頑強抗擊下,被炮火擊成重傷,後病逝於北溫泉溫泉寺。蒙哥死後,蒙軍內部發生爭奪王位的戰爭,削弱了進攻南宋和向歐洲擴張的力量,延續了南宋的統治,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因此釣魚城被中外歷史學家譽為「上帝折鞭之處」。釣魚城古戰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牆、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臺、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簷洞等名勝古蹟,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