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線纜管的穿線護套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3:47:51 3
專利名稱:用於線纜管的穿線護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線電纜穿線保護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用於 在電線電纜穿入線纜管時,保護穿越的電線電纜不被線纜管端頭的毛刺損 壞的穿線護套。
背景技術:
目前在工程上大多數電線電纜穿管時都是把要穿電線電纜的線纜管端 頭加工成喇叭口形,其目的是防止在電線電纜穿過線纜管時其絕緣外皮被 線纜管管口的毛刺刮壞。這樣的處理雖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是很多時 侯還是把電線電纜外皮刮壞,原因是線纜管的穿線端的喇叭口往往是在現 場按需要加工, 一般是用氣焊烤錘子砸而形成的,所以喇叭口表面凹凸不 平,很多電線電纜在穿管時還是被刮破絕緣外皮,從而造成經濟損失,或 帶來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保護 電線電纜穿過線纜管時免受該線纜管管口損壞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線纜管的穿線護套,所述穿線護套包括等徑 部和擴徑部,該擴徑部位於等徑部的一端並與等徑部連為一體。
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等徑部的外徑等於或略小於所 述線纜管的內徑,以使等徑部可由其相對擴徑部的一端插入線纜管。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穿線護套具有在其縱向 上延伸的通體溝槽,用於將電線電纜移入或移出穿線護套。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選具體實施方式
中,擴徑部的壁在擴徑方向上 朝外彎曲成弧形。
將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的等徑部插入線纜管,而擴徑部位於線纜管 穿線管口處,所以在將電線電纜等穿入線纜管時,可以避免電線電纜與線 纜管管口的接觸,從而可以避免電線電纜的絕緣外皮被線纜管管口的毛刺 劃傷。線纜管兩端頭不必現場加工成喇叭口型。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 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的一具體實施例的正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的又一具體實施例的正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帶有溝槽的穿線護套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1的示意圖,由等直徑的筒狀短管2和 呈喇叭口狀的擴徑部3構成。其中等徑管2與擴徑部3由薄金屬板或薄壁
金屬管經壓制、焊接之類的方法形成為整體。通常,護套由鐵管或銅管制成。
等徑管2的外徑等於或略小於相應線纜管(即電線電纜護管)的內徑, 以使等徑管2恰好可從線纜管管口插入,而擴徑部3由於外徑大於線纜管 無法進入線纜管,呈喇叭口狀位於線纜管端部。
這樣,工程上電線電纜管兩端頭不必做成喇叭口形,只要在線纜管兩 端插入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l,就可避免在電線電纜穿管時外絕緣皮被損 壞。
一般地,穿線護套的厚度根據線纜管系列的不同可做成0.3mm 4mm 不同壁厚的系列,線纜管護套的長度也根據鐵管直經系列做成30mm 300mm不同的系列。在施工時根據電線電纜護管粗細不同,自由選擇不同 的穿線護套。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擴徑部2在擴徑方向上線性變徑。但是, 作為替換方式,如圖2所示,在擴徑方向(圖中為豎直向),擴徑部2的 壁部為朝外彎曲的弧形。
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具有在其縱向上延伸的通體溝 槽4,用於將電線電纜移入或移出穿線護套。
縱向通體溝槽是解決在線穿電線電纜用的,因為通體溝槽可以把原來 穿在電線電纜護管內的電線電纜通過溝槽先移入護套後,再將護套插入原 有電線電纜護管中。溝槽還新施工時電線電纜護管中沒有電線電纜,所以 護套就可以直接插入電線電纜護管中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可以用於信號線穿管、低壓電力電線電纜穿管、 高壓電纜穿管以及各種電氣屏櫃等。本技術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以了解,本說明書中所述的具體例子只 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所做的改變或修 飾,皆應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線纜管的穿線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穿線護套包括等徑部和擴徑部,該擴徑部位於等徑部的一端並與等徑部連為一體。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線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等徑部的外徑等於或略 小於所述線纜管的內徑,以使等徑部可由其相對擴徑部的一端插入線纜管。
3. 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線護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穿線護套具有在其縱向 上延伸的通體溝槽,用於將電線電纜移入或移出穿線護套。
4. 權利要求l所述的穿線護套,其特徵在於,擴徑部的壁在擴徑方向上朝 外彎曲成弧形。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線纜管的穿線護套,包括等徑部和擴徑部,該擴徑部位於等徑部的一端並與等徑部連為一體。將本實用新型的穿線護套的等徑部插入線纜管,而擴徑部位於線纜管穿線管口處形成喇叭口,在將電線電纜等穿入線纜管時,可以避免電線電纜與線纜管穿入管口的接觸,從而可以避免電線電纜的絕緣外皮被線纜管管口的毛刺劃傷。
文檔編號H02G3/04GK201332241SQ20092000183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0日
發明者貢奎生 申請人:貢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