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7-18 07:56:26 2
一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包括冷卻塔、換熱器和換熱盤管;所述冷卻塔頂部設置有排風系統;冷卻塔的殼體內設置有噴淋系統,所述噴淋系統包括水平設置的布水管,布水管的下端面上設置多組噴淋頭,布水管與冷卻水供水管相連通;在噴淋頭下方設有集水池,集水池底部直接連通冷卻水回水管;在噴淋頭與集水池之間還設置有換熱盤管,換熱盤管分別與冷水管、熱水管相連通;所述冷卻水供水管設置有換熱分支管路,換熱分支管路連接換熱器的殼程;換熱器的管程口分別與冷水管、熱水管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布置合理,安裝簡便,維修方便靈活,能夠將中央空調的餘熱充分回收,副產高溫熱水,餘熱回收率高,節能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
一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屬於中央空調系統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室內空氣的溫溼度、潔淨度和空氣品質愈發重視,因此,節能、健康、舒適的中央空調獲得了廣泛的推廣,成為寫字樓、高檔生活小區、酒店、賓館、醫院等場所的必備設施。
[0003]中央空調壓縮機製冷時,會向大氣環境排放大量熱量,來保證空調系統的穩定運行。中央空調所排放的熱量等於空調系統從空間吸收的總熱量與壓縮機工作工程中的發熱量總和,約為製冷量的1.15?1.30倍。對於醫院、賓館、酒店、公寓、寫字樓等場所,一年中中央空調的使用時間通常長達9?10個月;換言之,每年會有大量的空調廢熱排入大氣,這樣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能量浪費,而且會使周圍環境的氣溫升高,加劇城市的熱島效應,對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
[0004]冷卻塔作為中央空調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來散掉外排的熱量。冷卻塔是利用空調機組產生的高溫冷卻水和低溫空氣進行接觸,通過蒸發作用來散去壓縮機產生的廢熱,同時將冷卻水降溫後、重複利用。但是,在實際運行中發現,冷卻塔的冷卻效果並不穩定,當夏天製冷量大時,排放的高溫冷卻水量量大、且溫度高,通過冷卻塔後降溫效果不佳,空調機組的製冷係數低,耗電量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換熱效果良好、運行成本低、餘熱回收率高的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包括冷卻塔、換熱器和換熱盤管。
[0008]所述冷卻塔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錐形,在錐形頂部設置有排風系統;冷卻塔的殼體內設置有噴淋系統,所述噴淋系統包括水平設置的布水管,布水管的下端面上設置多組噴淋頭,布水管與冷卻水供水管相連通;在噴淋頭下方設有集水池,集水池底部直接連通冷卻水回水管;在集水池上方還設置有用於補充冷卻水的補水管;
[0009]在噴淋頭與集水池之間還設置有換熱盤管,換熱盤管距離噴淋頭的垂直距離為200?300mm ;換熱盤管分別與冷水管、熱水管相連通;所述冷卻水供水管設置有換熱分支管路,換熱分支管路連接換熱器的殼程;換熱器的管程入口、管程出口分別與冷水管、熱水管相連通。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排風系統包括風葉、用於驅動風葉運轉的電機。
[0011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冷卻塔的進風口設置在塔體的下側,環繞集水池設置。
[0012]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布水管設置為兩根,呈十字交叉排列;所述冷卻水供水管為垂直設置,與布水管在十字交叉點交匯。
[0013]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換熱盤管為蛇形布置的波紋盤管;所述換熱器為間壁式換熱器。
[0014]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換熱器為板式換熱器或盤管式換熱器。
[0015]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是: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該裝置結構緊湊,布置合理,空間佔地小,安裝簡便,維修方便靈活,能夠將中央空調的餘熱充分回收,副產高溫熱水,餘熱回收率高,節能效果顯著,運行成本低。
[0017]本實用新型共有換熱器換熱、換熱盤管換熱、氣液接觸換熱三套換熱系統,這三套換熱系統可以隨意組合、靈活使用,根據實際需要,可單用、可共用,可以互為備用,充分保證了冷卻效果,使得在不同季節、不同室溫的環境下,冷卻水回水管中的水維持低溫,從而提高了空調機組的製冷係數,減少空調機組壓縮機的耗電量,大大降低了能耗。本實用新型先將高溫冷卻水與低溫自來水進行換熱、最後再與低溫空氣進行換熱,將高溫冷卻水的熱量充分轉移至低溫自來水、製備高溫熱水,餘熱回收率高;這樣,在與低溫空氣噴淋換熱時,低溫空氣的溫度變化較低,排出冷卻塔的空氣溫度不會太高,換言之,排入大氣的熱量很低,避免了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0018]低溫自來水經過與高溫冷卻水的換熱後,得到了大量的高溫熱水,足以滿足多個用戶同時進行淋浴、洗滌等或其他用熱系統的需求,大大節省了熱水製備能耗,方便使用。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全箭頭代表冷水的流動方向,半箭頭代表熱水的流動方向。
[0020]其中,1、冷卻塔,11、風葉,12、電機,13、布水管,14、噴淋頭,15、集水池,16、補水管,17、進風口,2、換熱器,3、換熱盤管,4、冷卻水供水管,5、冷卻水回水管,6、冷水管,7、熱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參考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2]—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冷卻塔1、換熱器2和換熱盤管3。
[0023]所述冷卻塔I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錐形,在錐形頂部設置有排風系統;所述排風系統包括風葉11、位於風葉11上方的電機12,電機12驅動風葉11運轉,使得外部空氣由冷卻塔I下部的進風口 17進入塔體,經過與冷卻水的接觸換熱後、由塔頂排出。
[0024]在冷卻塔I的殼體內設置有噴淋系統,用於實現低溫空氣和高溫冷卻水的熱交換。所述噴淋系統包括布水管13、噴淋頭14和集水池15。布水管13與冷卻水供水管4相連通,呈水平設置。布水管13可設置多根,沿圓周勻布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布水管13為兩根,呈十字交叉狀,冷卻水供水管4為垂直設置,與布水管13在十字交叉點交匯。在布水管13的下端面上,設置有多組噴淋頭14,噴淋頭14起到加壓噴淋的作用,將冷卻水以高壓細霧狀噴出,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接觸壓力,增強換熱效果。在布水管13的下方設置有集水池15,集水池15的底部直接連通冷卻水回水管5。在集水池15上方還設置有補水管16,用於對蒸發的冷卻水進行及時補充。冷卻塔I的進風口 17設置在塔體的下側,環繞集水池15設置。
[0025]所述冷卻水供水管4設置有換熱分支管路;在進入冷卻塔I之前,冷卻水先經換熱分支管路進入換熱器2進行換熱、再送入冷卻塔I進行噴淋;換熱器2為間壁式換熱器,並優選為板式換熱器或盤管式換熱器。高溫的冷卻水與來自冷水管6的低溫自來水進行換熱,產生的熱水經熱水管7流出、進入熱水儲罐儲存,作為淋浴用水、洗滌用水使用,或供給其他用熱系統。
[0026]在冷卻塔I殼體內,噴淋頭14與集水池15之間還設置有換熱盤管3,換熱盤管3距離噴淋頭14的垂直距離為200?300mm,保證承淋面的均勻、提高餘熱利用率。所述換熱盤管3為蛇形布置的波紋盤管,盤管內流動來自冷水管6的低溫自來水。高溫冷卻水噴淋後先與換熱盤管直接接觸、發生熱傳遞,將低溫自來水加熱,然後再與低溫空氣進行換熱。
[0027]與換熱器相連通的四個管路(冷卻水進水管、冷卻水回水管、自來水進水管、自來水回水管)、與換熱盤管相連通的兩個管路(自來水進水管、自來水回水管)上均設置有閥門,可實現管路的開合。在具體運行過程中,若冷卻水供水管內的冷卻水溫度很高,可以將兩套換熱裝置同時開啟,增加換熱次數、提高餘熱利用率;若冷卻水的溫度較高,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關閉其中任一換熱裝置;若冷卻水的溫度較低,也可以將兩套換熱裝置同時關閉,僅保留與低溫空氣的換熱。
[0028]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
[0029]來自冷卻水供水管的高溫冷卻水先進入換熱器、與低溫自來水進行一次換熱,然後送入冷卻塔,經噴淋頭霧化噴出,與換熱盤管中的低溫自來水進行二次換熱,最後與低溫空氣進行三次換熱;經過三次換熱後,冷卻塔底排出的冷卻水溫度、冷卻塔頂排出的熱氣溫度都顯著降低,同時副產大量的高溫自來水,同時滿足了熱水使用的需求。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
【主權項】
1.一種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冷卻塔(I)、換熱器(2)和換熱盤管(3); 所述冷卻塔(I)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錐形,在錐形頂部設置有排風系統;冷卻塔(I)的殼體內設置有噴淋系統,所述噴淋系統包括水平設置的布水管(13),布水管(13)的下端面上設置多組噴淋頭(14),布水管(13)與冷卻水供水管(4)相連通;在噴淋頭(14)下方設有集水池(15),集水池(15)底部直接連通冷卻水回水管(5);在集水池(15)上方還設置有用於補充冷卻水的補水管(16); 在噴淋頭(14)與集水池(15)之間還設置有換熱盤管(3),換熱盤管(3)距離噴淋頭(14)的垂直距離為200 mm?300mm;換熱盤管(3)分別與冷水管(6)、熱水管(7)相連通;所述冷卻水供水管(4)設置有換熱分支管路,換熱分支管路連接換熱器(2)的殼程;換熱器(2)的管程入口、管程出口分別與冷水管(6)、熱水管(7)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排風系統包括風葉(11)、用於驅動風葉(11)運轉的電機(1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塔(I)的進風口(17)設置在塔體的下側,環繞集水池(15)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布水管(13)設置為兩根,呈十字交叉排列;所述冷卻水供水管(4)為垂直設置,與布水管(13)在十字交叉點交匯。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盤管(3)為蛇形布置的波紋盤管;所述換熱器(2)為間壁式換熱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空調餘熱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器(2)為板式換熱器或盤管式換熱器。
【文檔編號】F24F13/30GK205690608SQ201620622144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公開號201620622144.5, CN 201620622144, CN 205690608 U, CN 205690608U, CN-U-205690608, CN201620622144, CN201620622144.5, CN205690608 U, CN205690608U
【發明人】張濤, 張波, 張會軍
【申請人】河北波濤節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