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連接結構及旋轉型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18:20:21 1
專利名稱:端子連接結構及旋轉型傳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輸出端子和絕緣基板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及具備該端子連接結構的旋轉型傳感器。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將輸出端子和絕緣基板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已知有將由金屬板形成的連接端子的一個端部鉚接到絕緣基板上、將另一個端部焊接到輸出端子上的結構(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在該端子連接結構中,通過深拉伸加工,在連接端子的一個端部形成深拉伸圓筒部,將該深拉伸圓筒部插通到形成於絕緣基板的孔中並進行鉚接,將其配設到框體上之後,將連接端子的另一個端部與配設在框體上的輸出端子焊接,從而將輸出端子和絕緣基板連接。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1-27400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端子連接結構中,由於通過鉚接將連接端子的一個端部固定到絕緣基板上,通過焊接將另一個端部固定到輸出端子上,所以存在組裝作業繁瑣、製造成本高的問題。並且,被焊接的部分因溫度變化等環境變化而不斷劣化,所以存在不能獲得長期穩定的連接的問題。本發明是鑑於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和旋轉型傳感器,能夠提高組裝作業性,降低製造成本,並且實現長期穩定性。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本發明的端子連接結構,具備框體,形成有安裝槽;輸出端子,配設於所述框體; 絕緣基板,配設於所述框體,形成有檢測圖案;以及連接端子,安裝於所述安裝槽,將所述輸出端子和所述絕緣基板電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端子具有插入部,構成為具有隔開間隔且對置配置的一對彈性片,被插入到所述安裝槽;夾持部,與所述插入部的一個彈性片的在插入端相反側的端部相連,彈性夾持所述絕緣基板而與所述檢測圖案接觸;以及彈性接觸部,與所述插入部的另一個彈性片的在插入端相反側的端部相連,通過將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安裝槽,該彈性接觸部與所述輸出端子彈性接觸根據該結構,通過將插入部插入到安裝槽,能夠將連接端子簡單地安裝到殼體上。 此時,絕緣基板被連接端子的夾持部彈性挾持,連接端子通過彈性接觸部與輸出端子彈性接觸,從而連接端子與絕緣基板和輸出端子電連接。因此,與通過鉚接、焊錫等將連接端子與絕緣基板及輸出端子連接的結構相比,組裝作業簡單,能夠降低製造成本。此外,由於連接端子與絕緣基板及輸出端子之間通過彈性接觸進行連接,所以因溫度變化等環境變化而引起的劣化少,能夠實現長期穩定性。此外,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端子連接結構中,所述輸出端子以與所述彈性接觸部之間的接觸面從所述安裝槽的內壁露出的方式配設於所述框體,所述接觸面與所述內壁的表面為相同的面,或者位於比所述內壁的表面縮回的位置。根據該結構,由於輸出端子的接觸面不從安裝槽的內壁表面突出,所以在安裝連接端子時,彈性接觸部不會被輸出端子的邊緣刮削到,能夠防止連接端子受損。因此,不會產生金屬粉,所以能夠防止其他端子部中的短路。此外,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端子連接結構中,所述絕緣基板具有基板側弓I導部,該基板側引導部用於將所述夾持部引導到夾持位置,所述連接端子具有端子側引導部, 該端子側引導部用於與所述基板側引導部一起將所述夾持部引導到夾持位置。
根據該結構,由於通過基板側引導部和端子側引導部將夾持部引導到夾持位置, 所以能夠使夾持部彈性挾持絕緣基板的適當位置。此外,本發明的特徵在於,在上述端子連接結構中,所述基板側引導部具有第一引導面,用於相對於所述夾持位置進行左右方向的定位;以及第二引導面,用於相對於所述夾持位置進行前後方向的對準,所述端子側引導部沿著所述第一引導面形成,通過所述端子側引導部沿著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抵接,所述夾持部引導到所述夾持位置。根據該結構,能夠通過簡單的結構將夾持部引導到夾持位置。此外,本發明的旋轉型傳感器的特徵在於,具備上述的端子連接結構。根據該結構,提供一種旋轉型傳感器,能夠提高組裝作業性,降低製造成本,並且能夠長期穩定地檢測旋轉角度。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能夠提高組裝作業性,降低製造成本,並且實現長期穩定性。
圖1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端子連接結構的實施方式的圖,是使用了端子連接結構的旋轉型傳感器的俯視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端子連接結構的實施方式的圖,是沿著圖1的A-A線的剖面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端子連接結構的實施方式的圖,是連接端子的立體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端子連接結構的實施方式的圖,是絕緣基板的俯視示意圖。圖5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端子連接結構的實施方式的圖,是旋轉型傳感器的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1是使用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端子連接結構的旋轉型傳感器的俯視圖。此外,圖2是沿著圖1的A-A線的剖面圖。另夕卜,將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旋轉型傳感器安裝在搭載於汽車等上的節流閥傳感器、加速器開度傳感器等的旋轉軸上,來檢測閥門開度、加速器開度。如圖1和圖2所示,旋轉型傳感器1具有作為框體的殼體3,在殼體3內配設有絕緣基板4,形成有檢測圖案;以及三個連接端子5,與絕緣基板4連接。另外,在圖1和圖2 所示的旋轉型傳感器1中,為了便於說明,省略了旋轉體和殼蓋,該旋轉體嵌合在與檢測對象聯動的旋轉軸上,與絕緣基板4 一起檢測旋轉角度,該殼蓋將殼體3的絕緣基板4側的開口部7封住。殼體3具有大致圓筒狀的周壁部11 ;筒狀部12,形成為從周壁部11的一部分向徑向外側延伸;以及固定部13,形成為從周壁部11的一部分沿著與筒狀部12直角相交的方向延伸。在周壁部11上形成有旋轉軸插入部15,被插入未圖示的旋轉軸;基板收容部 16,與旋轉軸插入部15相連,用於收容絕緣基板4 ;以及端子收容部17,在基板收容部16的筒狀部12側收容連接端子5。在基板收容部16,在周向上隔著預定間隔地從內周面突出形成有多個引導凸部 21,通過該多個引導凸部21,將絕緣基板4引導至載置面22。此外,在端子收容部17形成有用於安裝三個連接端子5的三個安裝槽23,三個安裝槽23相對於筒狀部12的寬度方向平行地排列,位於中央的安裝槽23比位於兩側的其他兩個安裝槽23靠近筒狀部12側。在固定部13形成有固定孔18,在該固定孔18中插通緊固部件,從而將旋轉型傳感器1固定到汽車的預定部分。在將周壁部11和筒狀部12隔開的隔壁M上埋設有三個輸出端子沈,各個輸出端子26分別與三個安裝槽23對應。此外,各個輸出端子沈由形成為突起狀的突起部27、和與突起部27相連且形成為板狀的板狀部觀構成,突起部27突出到筒狀部內,並且,板狀部觀在安裝槽23內露出。此時,在安裝槽23內露出的板狀部觀的露出面四與安裝槽23的內壁表面位於同一個面上,能夠將連接端子5順滑地插入到安裝槽23中。並且,三個輸出端子沈之中位於中央的輸出端子26與位於兩側的其他輸出端子沈相比,突起部27形成得較短,三個輸出端子26的突起部27的前端橫向一列地對齊。絕緣基板4由大致圓板狀的圓板部31和突出板部32構成,突出板部32與圓板部 31相連,向連接端子5側突出。並且,絕緣基板4在與殼體3的開口部7側相反的一側的下表面形成有未圖示的由電阻圖案和集電體圖案構成的檢測圖案。該檢測圖案能夠與未圖示的設置於旋轉體上的滑動件滑動連接,通過檢測圖案與滑動件之間的滑動連接,對檢測對象的旋轉角度進行檢測。此外,在圓板部31的外周面形成有與殼體3的多個引導凸部21卡合的多個引導凹部34,通過多個引導凹部34被多個引導凸部21引導,使得絕緣基板4在前後左右被定位的狀態下配設到殼體3上。另外,後面將對突出板部32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參照圖3,對連接端子進行說明。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連接端子的立體圖。另外,由於三個連接端子結構相同,所以在圖3中僅示出一個連接端子。如圖3所示,連接端子5通過將磷青銅等具有彈性的帶狀金屬板折彎而形成,具有插入部35,從側面看時呈U字狀,被插入到安裝槽23中;彈性接觸部36,與插入部35的一個端部相連,與輸出端子26的露出面四彈性接觸;以及夾持部37,與插入部35的另一個端部相連,彈性挾持絕緣基板4。
插入部35構成為,具有與彈性接觸部36相連的接觸側板部41和與夾持部37相連的夾持側板部42,並將接觸側板部41和夾持側板部42以對置的方式連接。接觸側板部 41沿著安裝槽23的內壁延伸,從延伸方向的中間位置至彈性接觸部36為止被切缺成兩股。 夾持側板部42以與接觸側板部41對置的方式延伸,夾持側板部42的寬度方向的中間部分沿著延伸方向被切翹。該夾持側板部42的被切翹的切翹片構成後述的夾持部37的下側挾持部47。彈性接觸部36用於與輸出端子沈的露出面四彈性接觸,彈性接觸部36具有分別與被切缺成兩股的接觸側板部41相連的一對接點部44。一對接點部44向輸出端子沈側彎曲形成,從而在將插入部35插入到安裝槽23時,能夠減輕與安裝槽23的內壁、或與輸出端子26的露出面四之間的摩擦力。此外,彈性接觸部36通過一對接點部44與輸出端子沈的露出面四雙重接觸,所以能夠提高與輸出端子沈之間的接觸可靠性。夾持部37用於從上下方向彈性挾持絕緣基板4,具有上側挾持部46,與絕緣基板 4的在開口部7側的上表面彈性接觸;以及下側挾持部47,與絕緣基板4的形成有檢測圖案的下表面彈性接觸。上側挾持部46相對於夾持側板部42直角彎曲地形成,下側挾持部47 以與上側挾持部46之間的間隔隨著朝向前端部側變窄的角度被切翹而形成。此外,上側挾持部46的前端部和下側挾持部47的前端部分別相對於接觸方向朝向相反側彎曲,容易從側方將絕緣基板4夾入到夾持部37中。此外,下側挾持部47在夾持絕緣基板4的狀態下對絕緣基板4施加壓力,使得絕緣基板4與上側挾持部46面接觸,並限制連接端子5相對於絕緣基板4的上下方向的晃動 (參見圖幻。此外,下側挾持部47由於從延伸方向的中間位置至前端部為止被切缺成兩股而與檢測圖案雙重接觸,所以能夠提高夾持部37與檢測圖案之間的接觸可靠性。此外,在夾持部37,從上側挾持部46的寬度方向的兩側面突出形成有一對引導片 38。一對引導片38將夾持部37引導到絕緣基板4上的適當的夾持位置,一對引導片38相對於上側挾持部46向下側挾持部47側直角地彎曲,並向下方延伸。參照圖4,對與連接端子的引導片一起將夾持部引導到適當的夾持位置的絕緣基板側的引導結構進行說明。圖4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絕緣基板的上表面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突出板部32從圓板部31突出地形成,在與突出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排列配設有用於安裝連接端子5的三個安裝凸部51。三個安裝凸部51之中、位於寬度方向中央的安裝凸部51形成為比位於兩側的其他兩個安裝凸部51向外側突出。各個安裝凸部51形成為俯視圖呈凸狀,具有第一引導面52,在突出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引導面53, 在與第一引導面52垂直的寬度方向上延伸。夾持部37通過一對引導片38從左右夾持第一引導面52,並且,沿著第一引導面 52推壓一對引導片38,直到一對引導片38與第二引導面53抵接為止,從而夾持部37被引導到絕緣基板4上的適當的夾持位置。此時,通過一對引導片38和第一引導面52來限制各個夾持部37相對於推壓方向在左右方向上的晃動,各個夾持部37在此狀態下彈性挾持安裝凸部51。參照圖5,說明旋轉型傳感器的組裝順序。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旋轉型傳感器的分解立體圖。
首先,如上所述,相對於絕緣基板4的安裝凸部51,從側方推壓三個連接端子5的夾持部37,從而將連接端子5分別安裝到絕緣基板4。此時,三個連接端子5相對於絕緣基板4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晃動被限制。接著,若將各個連接端子5的插入部35的下部分相對於各個安裝槽23分別對準並插入其中,則絕緣基板4相對於殼體3的基板收容部16被定位。這樣,在殼體3上,設計安裝槽23與基板收容部16之間的位置關係,使得通過各個連接端子5相對於各個安裝槽 23的對準,使絕緣基板4相對於基板收容部16被定位。接著,若將插入部35朝向安裝槽23的底部進行進一步插入,則絕緣基板4在被定位的狀態下插入到基板收容部16。此時,插入部35在受到作用於彈性接觸部36的來自安裝槽23內壁的反作用力而向內側撓曲的同時插入安裝槽23,彈性接觸部36的一對接點部 44隨著插入部35的插入,在與安裝槽23的內壁進行滑動連接的同時靠近輸出端子沈的露出面29。接著,若插入部35被完全插入到安裝槽23,則彈性接觸部36的一對接點部44到達輸出端子26的露出面四,絕緣基板4被載置到基板收容部16的載置面22上。此時,由於輸出端子26的露出面四與安裝槽23的內壁的表面位於同一個面上,所以彈性接觸部36 能夠不被輸出端子26的邊緣卡掛而順滑地到達輸出端子沈的露出面四。而且,絕緣基板 4和輸出端子沈通過連接端子5電連接。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旋轉型傳感器1,通過將插入部35插入到安裝槽23中,能夠將連接端子5簡單地安裝到殼體3。此時,絕緣基板4被連接端子5的夾持部37彈性挾持,且連接端子5通過彈性接觸部36與輸出端子沈彈性接觸,從而連接端子5 與絕緣基板4和輸出端子沈電連接。因此,與通過鉚接、焊錫等將連接端子5與絕緣基板 4及輸出端子沈連接的結構相比,組裝作業簡單,能夠降低製造成本。此外,由於連接端子 5與絕緣基板4及輸出端子沈之間通過彈性接觸進行連接,所以因溫度變化等環境變化而引起的劣化少,能夠實現長期穩定性。此外,由於輸出端子沈的露出面四形成為與安裝槽23的內壁表面位於同一個面上,所以在安裝連接端子5時,彈性接觸部36不會被輸出端子沈的邊緣刮削到,能夠防止連接端子5受損。因此,不會產生金屬粉,所以能夠防止其他端子部中的短路。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採用了將輸出端子沈的露出面四形成為與安裝槽23 的內壁表面位於同一個面上的結構,但是也可以使輸出端子26的露出面四在比內壁表面縮回的位置露出。這種結構也能夠防止連接端子5損傷,能夠抑制產生金屬粉。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採用了通過引導片38和安裝凸部51將夾持部37引導到絕緣基板4上的適當的夾持位置的結構,但是只要能夠將夾持部37引導到絕緣基板4 上的適當的夾持位置即可,不限於該結構。例如,也可以構成為使引導片38沿著在絕緣基板4形成的槽來進行引導。此外,此次公開的實施方式全部只是例示,不限於該實施方式。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的說明,而通過權利要求書來確定,並且還包括在與權利要求書等同的含義及範圍內的全部變形。產業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發明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夠提高組裝作業性、降低製造成本,並且實現長期穩定性,尤其適合應用於將輸出端子和絕緣基板連接的端子連接結構和具備端子連接結構的旋轉型傳感器。
權利要求
1.一種端子連接結構,具備框體,形成有安裝槽;輸出端子,配設於所述框體;絕緣基板,配設於所述框體,形成有檢測圖案;以及連接端子,安裝於所述安裝槽,將所述輸出端子和所述絕緣基板電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端子具有插入部,構成為具有隔開間隔且對置配置的一對彈性片,被插入到所述安裝槽; 夾持部,與所述插入部的一個彈性片的在插入端相反側的端部相連,彈性夾持所述絕緣基板而與所述檢測圖案接觸;以及彈性接觸部,與所述插入部的另一個彈性片的在插入端相反側的端部相連,通過將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安裝槽,該彈性接觸部與所述輸出端子彈性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出端子以與所述彈性接觸部之間的接觸面從所述安裝槽的內壁露出的方式配設於所述框體,所述接觸面與所述內壁的表面為相同的面,或者位於比所述內壁的表面縮回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絕緣基板具有基板側引導部,該基板側引導部用於將所述夾持部引導到夾持位置,所述連接端子具有端子側引導部,該端子側引導部用於與所述基板側引導部一起將所述夾持部引導到夾持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板側引導部具有第一引導面,用於相對於所述夾持位置進行左右方向的定位; 以及第二引導面,用於相對於所述夾持位置進行前後方向的對準, 所述端子側弓I導部沿著所述第一引導面形成,通過所述端子側引導部沿著所述第一引導面與所述第二引導面抵接,將所述夾持部引導到所述夾持位置。
5.一種旋轉型傳感器,其特徵在於, 具備權利要求1 4所述的端子連接結構。
全文摘要
提供端子連接結構及旋轉型傳感器,能提高組裝作業性,降低成本,實現長期穩定。具備框體(3),形成有安裝槽(23);輸出端子(26),配設於框體(3);絕緣基板(4),配設於框體(3),形成有檢測圖案;連接端子(5),安裝於安裝槽(23),電連接輸出端子(26)和絕緣基板(4),連接端子(5)具有插入部(35),具有隔開且對置的一對彈性片,被插入安裝槽(23);夾持部(37),與插入部(35)的一彈性片在插入端相反側的端部相連,彈性夾持絕緣基板(4)而與檢測圖案接觸;彈性接觸部(36),與插入部(35)的另一彈性片在插入端相反側的端部相連,通過將插入部(35)插入安裝槽(23)而與輸出端子(26)彈性接觸。
文檔編號H01H19/08GK102160136SQ200980136169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7日
發明者戶張博之, 本間均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