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哪個區最有發展前景(江門市的區域變動)
2023-07-14 15:09:03 7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廣東省各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廣州市、佛山市、東莞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廣東省的江門市。江門市屬於廣東省21個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廣東省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目前,江門市合計下轄了7個區縣,總人口480多萬。那麼,江門市7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聊聊廣東省的基本情況。廣東省是我國第一人口大省、第一經濟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統計的數據,廣東省總人口1.26億人,穩居全國第一位。比山東省、河南省等省份,多了2000多萬人口。換而言之,相當於多出了甘肅省或者吉林省的總人口。2021年,廣東省的GDP總量達到了12萬億以上,穩居全國第一。
從GDP總量來說,甚至超過了世界上的部分中等發達國家。目前,廣東省、江蘇省的GDP總量都在10萬億以上。廣東省還是我國著名的蔬菜、水果輸出大省,每年輸出了各種水果、蔬菜,而且數量多、品種廣。目前,廣東省總計下轄了21個地級市,分別是: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佛山市、中山市、湛江市、惠州市、茂名市、陽江市、揭陽市、潮州市、梅州市、珠海市、汕頭市、汕尾市、韶關市、清遠市、肇慶市、江門市、河源市、雲浮市。
當然,廣州市、深圳市屬於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北、上、廣、深並成為我國4大一線城市,其中,廣東省佔了2個。由此可見,廣東省的綜合實力非常強。目前,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佛山市、惠州市等一系列城市共同組建的大灣區,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江門市是廣東省21個地級市之一,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之一、珠三角及港澳地區與粵西連接的交通樞紐之一。2021年,江門市的總人口達到了480多萬。2021年,江門市的GDP總量達到了3600多億。目前,江門市合計下轄了3個區、4個縣級市,合計7個區縣,分別是:江海區、蓬江區、新會區、開平縣級市、鶴山縣級市、臺山縣級市、恩平縣級市。
那麼,江門市7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出現於元朝。歷經了幾百年時間的不斷調整和完善,到了清朝統治時期,內陸各省的區劃格局,已經基本形成。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廣東省劃分為10個府、3個直隸州,分別是:廣州府、肇慶府、南雄府、韶州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羅定州、連州、嘉應州。
江門市的前身是江門墟,隸屬於新會縣管理,而新會縣隸屬於廣州府管理。清朝統治的後期,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不得不籤署大量的不平等條約,開放眾多的通商口岸。廣東省的地理位置重要,出現了各個通商口岸。1902年,在西方列強的威脅下,江門成為了通商口岸,稱之為江門埠。
隨著外來資本的注入,江門迅速發展,城市框架迅速成型。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複雜時期。各地軍閥相互爭奪,對廣東各地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鑑於江門市的重要性,1925年,當時的政權把江門市提升為省轄市。不過,1932年,江門市被撤銷。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戰爭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的階段。在廣東省內,組建了一系列的地級市和專區。起初,我國組建了江門縣級市。1951年,鑑於江門市的區域地理優勢和綜合地位,江門市被提升為地級市,直接隸屬於廣東省管理。1952年,在區劃變遷中,廣東省的各個專區被撤銷,組建了粵北、粵東、粵西、粵中等4大行政區。
每個行政區下轄了20多個縣,管轄範圍非常大,簡稱為大區。其中,江門市隸屬於粵中行政區管理。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有限,下轄的區縣太多,反而不利於管理。1956年,各個專區重新組建。其中,江門市仍然屬於地級市。1958年,在廣東省新一輪的區劃變遷中,江門地級市被降級為縣級市,劃入了佛山專區管理。
幾個月以後,江門縣級市等地,劃入了高要專區管理。1958年12月,高要專區更名為江門專區。1961年,江門專區更名為肇慶專區以後,江門縣級市隸屬於肇慶專區管理。不過,到了1963年,江門市等地又劃入了佛山專區管理。1966年,考慮到江門市的港口優勢和地理優勢,江門市又一次被提升為地級市。
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廣東省下轄的各個專區陸續更名。1970年,江門市再次被降級為縣級市,重新劃入佛山地區管理。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高速發展階段,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各省下轄的改革地區,開始陸續調整為地級市。作為沿海省份,廣東省的反應速度非常快。1983年6月,江門市第三次被提升為地級市。
佛山地區的新會縣、臺山縣、開平縣、恩平縣、鶴山縣、陽江縣、陽春縣等7個縣,劃入了江門地級市管理。與此同時,江門縣級市被撤銷,組建了城區、郊區,加上外圍的7個縣,合計下轄了9個區縣。1988年,出於均衡發展的考慮,在陽江縣、陽春縣等地的基礎上,組建了陽江地級市,脫離了江門地級市。江門市的區劃調整為7個區縣,分別是2個區、5個縣。
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江門市各個縣的迅猛發展,5個縣被撤銷,組建了5個縣級市。1994年8月,江門市的城區更名為江海區,郊區更名為蓬江區。進入21世紀以後,江門市的主城區面積進一步擴大,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2002年,新會縣級市被撤銷,組建了新會區。截止這個時候,江門市7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已經徹底形成。
當然,出於實際發展的需要,進入21世紀以後,江門市陸續組建的高新區、經開區、濱海新區等幾個新區。不過,這幾個新區屬於功能區,情況特殊,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