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09:16:31
專利名稱: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基直接還原鐵生產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轉底爐 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
背景技術:
鋼鐵工業為了擺脫焦煤資源短缺對鋼鐵工業發展的羈絆,適應日益提高的環境保 護要求,實現節能降耗,改善鋼鐵產品結構,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在此環境下,煤基直接還 原鐵技術也在快速的推廣發展。目前煤基直接還原鐵新工藝的生產規模較小,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轉底爐煤基還原鐵美國動力鐵公司IRON年產量為50萬噸,現有生產設備制約了產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 煤基直接還原鐵新工藝的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本實用新型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爐底 與爐牆之間有環縫,所述環縫下方設置水封槽,水封槽固定在爐牆外側爐柱的託板上,水封 槽內設置固定水封刀和轉動水封刀,所述固定水封刀固定在爐牆託板上,轉動水封刀固定 在爐底護板上;上述水封刀下邊緣位於水封槽水面下。所述水封刀由至少3個刀板連接而成,採用不鏽鋼板製作。所述水封刀板之間的 縫隙用密封材料密封。本實用新型用於保證轉底爐儘可能封閉嚴密,以避免爐內熱氣體溢出爐外和外界 冷空氣吸入爐內。同時隨著轉動的水封刀和固定的水封槽之間相對運動,逐步將落入水封 槽內的原料和其它一些雜質刮到水封槽上的漏鬥處,最後通過漏鬥定期清渣,用小車運走。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爐底1與爐牆2之間有環縫,所述環縫下方設置水封槽3,水封槽固定 在爐牆外側爐柱的託板上,水封槽內設置固定水封刀4和轉動水封刀5,所述固定水封刀固 定在爐牆託板上,轉動水封刀固定在爐底護板上;上述水封刀下邊緣位於水封槽水面下。為了便於對環縫事故進行處理或對水封刀進行維護,水封槽是分段拼接結構,段 與段間用螺栓緊固並密封,需要時可以分段拆卸落地,恢復後不會變形。水封刀下邊緣的安裝位置在水封槽水面下100mm,可以密封不大於IOOOPa的氣體 壓力。[0012]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 新型的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 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爐底與爐牆之間有環縫,其特徵是,所述環縫下方設置水封槽,水封槽固定在爐牆外側爐柱的託板上,水封槽內設置固定水封刀和轉動水封刀,所述固定水封刀固定在爐牆託板上,轉動水封刀固定在爐底護板上;上述水封刀下邊緣位於水封槽水面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其特徵是,所述水封槽是 分段拼接結構,每段間用螺栓緊固並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其特徵是,所述水封刀由 至少3個刀板連接而成,採用不鏽鋼板製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其特徵是,所述水封刀板 之間的縫隙用密封材料密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煤基直接還原鐵新工藝的轉底爐爐底與爐牆間的水封結構。本實用新型爐底與爐牆之間有環縫,所述環縫下方設置水封槽,水封槽固定在爐牆外側爐柱的託板上,水封槽內設置固定水封刀和轉動水封刀,所述固定水封刀固定在爐牆託板上,轉動水封刀固定在爐底護板上的是;上述水封刀下邊緣位於水封槽水面下。本實用新型用於保證轉底爐儘可能封閉嚴密,以避免爐內熱氣體溢出爐外和外界冷空氣吸入爐內。
文檔編號C21B13/00GK201660652SQ20092031538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1日
發明者張祥青 申請人: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