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21:38:16 1
專利名稱: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水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一種通過手壓或腳踏方式驅動的旋轉拖把,在脫水桶桶體的一端置放甩幹籃,甩幹籃在手壓或腳踏動力的驅動下,將潮溼的旋轉拖把甩幹,而甩幹過程中的拖把水則甩入脫水桶桶體內。因旋轉拖把具有可自行控制布條乾濕度,清潔、吸塵、吸水效果好,省時方便等性能特點,所以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廣泛應用於住宅或商業、公共空間等不同清潔場所。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驅動旋轉拖把,其脫水桶均為一體式結構設計,不僅體積較大, 而且在盛水的情況下桶的重量也會比較大,因此,不方便移動和翻轉,桶內的髒水不容易倒出,影響使用。而且此種脫水桶,只有單一的脫水功能,不能滿足多種功能要求。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一機多用的旋轉拖把甩幹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包括脫水桶及置於其內的甩幹籃,脫水桶為分體式結構, 由上、下兩部分組成,脫水桶上部分呈圓桶形,其內置放有甩幹籃,甩幹籃底部設有排水口 ; 脫水桶下部分呈開口向上的簸箕狀,位於甩幹籃的底部下端,且置排水口於其上端開口內。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其甩幹籃周邊盤緣設有連接孔,砂輪片活動連接於甩幹籃上端平面。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其甩幹籃底部中心還設有螺紋孔,螺栓置於砂輪片的中心並穿過砂輪片與甩幹籃底部螺紋孔相連,實現砂輪片與甩幹籃的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1、方便使用。本實用新型採用分體式的脫水桶結構,不僅具有基本的脫水、集水功能,而且可將脫水桶盛水部分單獨拆卸並翻轉,將水倒出。2、一機多用。本實用新型脫水桶下部分呈開口向上的簸箕狀,拆卸後不僅方便倒出髒水,且該簸箕狀脫水桶還可以當作清掃垃圾灰塵的簸箕用。另外,甩幹籃固定連接有砂輪片,可方便用來磨刀剪等工具。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和使用十分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P向視圖。[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其中脫水桶為分體式結構,由上、下兩部分1,5組成,脫水桶上部分1呈圓桶形,其內置放有甩幹籃2,甩幹籃2底部設有排水口 4 ;脫水桶下部分5呈開口向上的簸箕狀,位於甩幹籃2的底部下端,且置排水口 4於其上端開口內。脫水桶下部分5兩側面設有提手6,可以拎提脫水桶下部分。甩幹籃2置於脫水桶上部分1的圓桶內,其周邊盤緣設有連接孔,砂輪片7活動連接於甩幹籃2上端平面。驅動機構3置於甩幹籃2下端,並與甩幹籃2相連接,通過手壓或腳踏的方式,傳送動力至甩幹籃2,驅使甩幹籃2旋轉甩水。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僅在於甩幹籃2底部中心還設有螺紋孔,螺栓8置於砂輪片7的中心並穿過砂輪片7與甩幹籃2底部螺紋孔相連,實現砂輪片7與甩幹籃2的固定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包括脫水桶及置於其內的甩幹籃(2),其特徵在於脫水桶為分體式結構,由上、下兩部分(1,5)組成,脫水桶上部分(1)呈圓桶形,其內置放有甩幹籃 (2),甩幹籃(2)底部設有排水口(4);脫水桶下部分(5)呈開口向上的簸箕狀,位於甩幹籃 (2 )的底部下端,且置排水口( 4)於其上端開口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其特徵在於甩幹籃(2)周邊盤緣設有連接孔,砂輪片(7)活動連接於甩幹籃(2)上端平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其特徵在於甩幹籃(2)底部中心還設有螺紋孔,螺栓(8)置於砂輪片(7)的中心並穿過砂輪片(7)與甩幹籃(2)底部螺紋孔相連,實現砂輪片(7 )與甩幹籃(2 )的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其特徵在於脫水桶下部分(5)兩側面設有提手(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拖把甩幹裝置,包括脫水桶及置於其內的甩幹籃,脫水桶為分體式結構,由上、下兩部分組成,脫水桶上部分呈圓桶形,其內置放有甩幹籃,甩幹籃底部設有排水口;脫水桶下部分呈開口向上的簸箕狀,位於甩幹籃的底部下端,且置排水口於其上端開口內。本實用新型採用分體式的脫水桶結構,不僅具有基本的脫水、集水功能,而且可將脫水桶盛水部分單獨拆卸並翻轉,將水倒出。由於該脫水桶盛水部分呈開口向上的簸箕狀,單獨拆卸後還可以當作清掃垃圾灰塵的簸箕用。另外,甩幹籃固定連接有砂輪片,可方便用來磨刀剪等工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並且具有多種使用用途。
文檔編號A47L13/58GK202288189SQ20112032255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韋建中 申請人:韋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