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遙控指令器的攝像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17:38:16
專利名稱:具有遙控指令器的攝像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攝像機,及一種包括攝像機、指令器和頭戴送受話機的圖像拾取系統。
廣播電臺和類似機構使用的商用圖像拾取系統是大型系統。具體地講,一個大的相關的現有圖像拾取系統足以包括固定在三腳架上或由攝像機操作者肩扛著的攝像機、專用於採訪的麥克風、監視被捕獲圖像的監視器裝置、和編輯畫面記錄的編輯裝置。
這種相關的現有圖像拾取系統的一個不足之處在於它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用攝像機來進行圖像的拾取、監視和編輯圖像記錄、及保持與人們的交談。另一個不足之處在於這種大型的相關的現有圖像拾取系統的操作缺乏靈活性。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克服上述和其它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和缺點,並提供一種允許即使在一個人使用攝像機和麥克風進行新聞報導和其它活動時也易於控制和操作的小型圖像拾取系統,該系統還提供了用於連續編輯的有用的功能。
在實現本發明時和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包括指令器、攝像機和顯示器裝置的圖像拾取系統。該指令器包括用於獲取音頻信號的麥克風;存儲各種指令信息的指令信息存儲器;產生相應於由用戶完成的各種不同操作的多種不同指令信息的指令信息發生器,這些指令信息的產生是根據存儲在該指令信息存儲器中的多種指令信息進行的;發送該音頻信號和該指令信息作為發送信息的發送器。該攝像機包括通過拍攝物體獲取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拾取裝置;接收該發送信息的接收器;記錄該圖像拾取信號到記錄介質和將該圖像拾取信號從記錄介質再現的記錄和再現裝置;存儲多種圖像信息的圖像信息存儲器;根據記錄和再現裝置在記錄介質上重現的圖像拾取信號及根據圖像信息生成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器;發送該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發送器;根據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種來控制該圖像拾取裝置、該記錄和再現裝置和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器的控制器;和設定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一個的操作模式設定開關。該顯示器裝置包括接收來自該攝像機的發送器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接收器;和用於顯示由所接收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表示的圖像的顯示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個圖像拾取設備,包括通過拍攝物體獲取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拾取裝置;接收來自外部裝置並包括指令信息的信號的接收器;記錄該圖像拾取信號到記錄介質和將該圖像拾取信號從記錄介質再現的記錄和再現裝置;存儲多種圖像信息的圖像信息存儲器;根據由記錄和再現裝置從記錄介質上重現的圖像拾取信號及圖像信息生成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器;發送該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傳輸器;根據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個來控制該圖像拾取裝置、該記錄和再現裝置和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器的控制器;和設定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一個的操作模式設定開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個使用圖形用戶接口的控制器,包括將指針顯示在屏幕上的指針顯示裝置;接收移動該指針的移動指令的移動指令接收器,該移動指令包括第一和第二移動指示信息,該第一移動指示信息指示沿第一方向的移動,該第二移動指示信息指示沿垂直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移動;顯示第一和第二操作區域的操作區域顯示裝置,該第一操作區域位於靠近屏幕的一個邊緣處,該第二操作區域位於屏幕上的其它位置並準備進行第一操作區域的第一和第二狀態之間的傳送控制;接收進入指令的進入指令接收器;提供相應於從該進入指令接收器接收到該進入指令時的指針顯示的位置的控制的進入控制器;和根據第一和第二移動指示信息在第一狀態移動指針的指針移動控制器,該指針移動控制器還根據第一和第二移動指示信息在第二狀態移動指針。
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將通過閱讀下面的說明和附圖變得更加明確,附圖中
圖1是構成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攝像機和攝像機平臺的透視圖;圖2是本實施例的攝像機的左視圖;圖3是本實施例的攝像機的右視圖;圖4是拆下鏡頭的該攝像機的前視圖;圖5A、5B和5C分別為本實施例的麥克風指令器的前視圖、右視圖和後視圖6是本實施例的頭戴送受話機的透視圖;圖7是體現本發明的圖像拾取系統的示意圖,且以一種使用模式顯示;圖8是該圖像拾取系統的另一種使用模式的示意圖;圖9A、9B是該圖像拾取系統使用時的更詳細的示意圖;圖10是該圖像拾取系統使用時的另一個示意圖;圖11是該圖像拾取系統使用時的又一個示意圖;圖12是本實施例的麥克風指令器的方框圖;圖13是本實施例的攝像機的方框圖;圖14是本實施例的攝像機平機的方框圖;圖15是本實施例的頭戴送受話機的方框圖;圖16是表示體現本發明的圖像拾取系統的模式轉變的示意圖;圖17是羅列實施例的各種模式中執行的各指令功能的圖表;圖18是在本實施例的預備模式中所完成步驟的流程圖;圖19是在本實施例的記錄模式中所完成步驟的流程圖;圖20是在本實施例的編輯模式中所完成步驟的流程圖;圖21是描述本實施例中使用的角速度傳感器的示意圖;圖22是說明本實施例的該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的圖形表示;圖23表示了放置該角速度傳感器的典型設計的示意圖;圖24是本實施例的麥克風指令器中的指令發生器的方框圖;圖25是用本實施例的指令發生器完成指令發生時執行步驟的流程圖;圖26是用本實施例典型處理位移信息的圖形表示;圖27表示了用本實施例計算指針位置時執行步驟的流程圖;圖28表示了用本實施例計算指針位置時執於步驟的另一個流程圖;圖29是本實施例的屏幕模式轉換的示意圖;圖30是本實施例的預備屏幕的示意圖;圖31是本實施例的該預備屏幕的另一個示意圖;圖32是本實施例的監視器屏幕的示意圖;圖33是本實施例的試映屏幕的示意圖;圖34是本實施例的該試映屏幕的另一個示意圖;圖35是本實施例的刪除檢查屏幕的示意圖;圖36是本實施例的剪切/編輯屏幕的示意圖37是本實施例的該剪切/編輯屏幕的另一個示意圖;圖38是本實施例的該剪切/編輯屏幕的又一個示意圖;圖39是本實施例的資料鏡頭(clip)/排列屏幕的示意圖;圖40是本實施例的該資料鏡頭/排列屏幕的另一個示意圖;圖41是本實施例的該資料鏡頭/排列屏幕的又一個示意圖;圖42是本實施例的該資料鏡頭/排列屏幕的再一個示意圖;和圖43是顯示本實施例將資料鏡頭準備好之後的試映屏幕的示意圖。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將在下面進行詳細的描述。體現本發明的圖像拾取系統包括具有盤記錄和再現功能的圖像拾取設備、具有麥克風功能的遙控指令器、具有顯示和麥克風特性的頭戴送受話機、和安裝該圖像拾取設備的三腳架。
為了便於簡化和說明,下面將具有盤記錄和再現功能的圖像拾取設備稱為攝像機;將裝有麥克風的指令器稱為麥克風指令器;將具有顯示和麥克風特性的頭戴送受話機稱為頭戴送受話機;和將固定該攝像機的三腳架稱為攝像機平臺。
所涉及的項目如下1.組件的外觀1-1攝像機和攝像機平臺1-2麥克風指令器1-3頭戴送受話機2.典型使用狀態3.組件的內部結構3-1麥克風指令器3-2攝像機3-3攝像機平臺3-4頭戴送受話機4.操作模式4-1模式轉換4-2預備模式4-3記錄模式4-4編輯模式5.空中滑鼠功能6.GUI功能6-1屏幕模式6-2預備屏幕6-3監視器屏幕6-4試映屏幕6-5剪切/編輯屏幕6-6資料鏡頭/排列屏幕1.組件的外觀1-1攝像機和攝像機平臺圖1到4表示了攝像機10和攝像機平臺1的外觀。圖1是安裝在攝像機平臺1上的攝像機10的透視圖;圖2是該攝像機10的左視圖;圖3是該攝像機10的右視圖;圖4是拆掉鏡頭的該攝像機10的前視圖。
如圖2至4所示,在攝像機10下面裝有安裝機構14。如圖1所示,將該安裝機構14連接到該攝像機平臺1的底座2上,並將攝像機10固定到攝像機平臺1上。
三腳架4上的攝像機平臺1的頂部有一個搖攝/俯仰機構5,它可使底座2相對於三腳架4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旋轉。
隨著攝像機10裝在底座2上,通過垂直或橫向地手動移動方向切換杆3轉動搖攝/俯仰機構5。這種操作,即所謂的搖攝和俯仰操作,改變了攝像機10拍攝圖像的方向。正如下面將詳細描述的那樣,搖攝/俯仰機構5包括搖攝電機和俯仰電機(未示出),它們根據由麥克風指令器80和攝像機10操縱的搖攝和俯仰操作使平臺搖攝和俯仰。
該攝像機10有一個側面大體形狀為四分之一圓弧的環形的主體11。鏡頭機構12連接到主體11的前面。手柄13安裝在主體11的頂部。攝像機使用者利用手柄13夾住攝像機10。
主體11的左側裝有盤承載器312和開啟/關閉鍵20。按下開啟/關閉鍵20便打開和關閉盤承載器312。當進行這一操作時,盤承載器312使作為視頻/音頻信號記錄介質的盤(磁光碟、光碟、磁碟或其它可寫盤)可裝入主體11中或從主體11中彈出。不需要說的是,盤承載器312插入驅動機構中驅動該盤,以便寫到盤表面和從盤表面讀取。
在主體11的底部形成墊片19。墊片19由排列成圓弧狀的彈性材料製成。主體11的底部為與彈性墊片19排列成圓弧狀的幾何體,可讓攝像機使用者把攝像機10舒適地扛在肩上。
鏡頭機構12可拆卸地與主體11的前面連接。如圖4所示,鏡頭安裝機構32形成在主體11的前面。鏡頭機構12被安裝在鏡頭安裝機構32上。
鏡頭機構12的左側裝有讓使用者感到舒適的形狀的把手18。把手18包括啟動/停止鍵21(以下稱作ST/ST鍵)、標誌鍵22和變焦鍵23。當抓住把手18時,可方便地操作這些鍵中的任何一個。
ST/ST鍵21是啟動和停止圖像記錄操作的按鈕。當操作標誌鍵22時,在當前所記錄的圖像上標示出標誌點。也就是說,在進行記錄時操作標誌鍵22將表示該點的標記的索引數據寫入記錄介質(即,盤)中。在連續再現過程中,圖像上的那一點被搜索到並易於定位。
變焦鍵23是進行變焦控制的操作件。操作這個蹺蹺板式操作件的任何一邊可提供廣角取景和遠拾取景之間的變焦控制。
如圖3的左視圖所示,主體11包括的其它操作件如模式開關24、白平衡鍵25、輸出鍵26、增益鍵27、菜單鍵28、調焦模式鍵29、模糊補償模式鍵30和電源鍵31。
模式開關24可以是滑動開關,用作選擇記錄模式或編輯模式的操作件,如將後述。任何其它的開關類型如轉動杆型或按鈕型可擇一地作為模式開關24。其它操作件(20至31)的形狀和類型也可以做很大地改變。
各種端子可設在主體11的一側作為輸入/輸出端子32。該端子包括用於將監視器用視頻信號/音頻信號輸出到外部裝置的輸出端子;從該外部裝置輸入視頻信號/音頻信號的輸入端子;和麥克風輸入端子。端子的數目不限於所述的三個。可根據需要提供更多或更少的端子,以提供與輸入/輸出信號有關的多種多樣的功能。
發送器部件15與天線11一起安裝到主體11的後面。該部件15內為發送和接收電路機構。如後所述,發送器部件15用於接收來自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的信息,發送信息給頭戴送受話機120。
電池組件17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到發送器部件15的後面。該組件17內為乾電池或可充電電池。安裝電池組件17以便於向攝像機提供工作電壓。
1-2麥克風指令器圖5A、5B和5C分別為克麥風指令器80的前視圖、右視圖和後視圖。麥克風指令器80用於提供兩種主要的功能作為控制攝像機10的遙控器,和作為收集攝像機10的盤上記錄的音頻數據的麥克風。
麥克風指令器80的主體81為使用者用一隻手可持的形狀。主體81的端部是麥克風82的聲音聚集部分。麥克風82如實線和點劃線所示地被伸出和縮回。如圖示,麥克風82在使用時是被伸出的。
麥克風指令器80的主體81的周圍裝有各種操作件搖攝/俯仰鍵83、變焦鍵84、電源開關85、啟動/停止鍵86(以下稱作ST/ST鍵)、和標誌/點擊鍵87。
搖攝/俯仰鍵83是十字形按鈕鍵的操作件,它可在四個點上按壓進行垂直或橫向的移動。按壓鍵83的上端點或下端點則俯仰攝像機,而按壓左邊點或右邊點則搖攝攝像機。
與攝像機10的變焦鍵23一樣,變焦鍵84是一個蹺蹺板式的按鈕鍵。鍵84控制鏡頭機構12在廣角相位和遠攝相位之間的變焦狀態。
ST/ST鍵86是按鈕式的操作鍵。與攝像機10的ST/ST鍵21一樣,操作ST/ST鍵86可啟動和停止畫面圖像的記錄。
標誌/點擊鍵87是在被操作時提供標誌和點擊功能的操作鍵,當實施後面所述的空中滑鼠功能時點擊功能被執行。當進行圖像記錄時,標誌/點擊鍵87象攝像機10的標誌鍵22一樣,作為標誌鍵在正被記錄的圖像上標示出標誌點。在鍵操作時,操作標誌/點擊鍵87產生出表示標誌有效的索引數據。當圖像記錄沒完成時,如後面所述,標誌/點擊鍵87用於在GUI屏幕上進行點擊。
內部發送器向攝像機10發送來自操作件控制的指令信息、由後面所述的內部移動傳感器產生的位移信息、和表示由麥克風82收集的聲音的音頻信號。
電源開關85用於接通和切斷麥克風指令器80。另外,麥克風82可以加入電源開關的功能而不需要單獨提供操作件電源開關。例如,麥克風82可設計成,當伸出麥克風82時接通麥克風指令器80,而當縮回麥克風82時斷開麥克風指令器80的結構,後一種情況如圖5B所示。
1-3頭戴送受話機圖6是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透視圖。頭戴送受話機120有允許操作者將頭戴送受話機120戴在頭上的頭帶121。頭帶121的端部裝有取景器122和麥克風124。
將頭帶121戴在頭上,取景器122即刻處於操作者的右眼之前,而麥克風124則靠近他的嘴處。
取景器122面對操作者顯示小的顯示器,如液晶顯示器。該顯示器顯示由攝像機10拾取的圖像、再現的圖像、和GUI相關的畫面。
發送器/電池組件123裝在頭帶121上與操作者的頭的後部相接觸的位置處。發送器/電池組件123內裝有乾電池或可充電電池。可對天線127和攝像機10之間的信息進行發送和接收的發送和接收電路組件也裝在發送器/電池組件123中。具體地講,從攝像機10送出的圖像由組件123中的接收電路接收,以顯示到取景器122上,而表示由麥克風124收集的聲音的信號由組件123中的發送電路發送給攝像機10。電源開關125用於接通和切斷頭戴送受話機120。
上述攝像機10、攝像機平臺1、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構成了本發明的圖像拾取系統。這些成形組件根據需要在它們之間交換控制信息以及視頻和音頻信號,以進行配合操作。這些組件相互間的相關信息和信號的通訊便於操作者記錄和編輯圖像。
假設本實施例的攝像機10、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相互間的信息交換通過無線電波的使用而實現。另外,可使用包括使用紅外線的其它的通訊方法。另一種情況是,在攝像機10和麥克風指令器80之間可使用一種通訊方式(scheme),而在攝像機1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之間可使用不同的通訊方式。2.典型的使用狀態圖7至11是使用體現本發明的圖像拾取系統的典型狀態。圖7是表示裝在攝像機平臺1上使用的攝像機10的一種狀態的示意圖。
操作者頭上戴著頭戴送受話機120,可在取景器122中看到所顯示的圖像並使麥克風124拾取他自己的聲音。
舉例來講,操作者可用一隻手操作攝像機平臺1的方向切換杆3來控制圖像拾取的方向,而用另一隻手抓住麥克風指令器80來收集他的談話對象的聲音和/或周圍的聲音。用攝像機10記錄的啟動和結束以及標誌操作可用麥克風指令器80上的ST/ST鍵86和標誌/點擊鍵87來實現。
圖7表示了攝像機10在固定點進行圖像拾取的一種情況。由於採用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控制攝像機操作和進行所拾取圖像的監視,攝像機操作者可遠離攝像機平臺1和攝像機10。即使操作者遠離攝像機平臺1和攝像機10時,仍能操作麥克風指令器80進行搖攝、俯仰和變焦操作,以控制攝像機在所需要的任何方向拾取圖像。
圖8表示了操作者在低處拿著攝像機10從低角度拍攝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中,操作者沒有麥克風指令器80但可利用攝像機10的操作件進行必要的操作。由於從低角度所拾取的圖像可通過頭戴送受話機120的取景器122看到,攝像機操作者不必蹲下或趴在地上以降低自己的視線。
圖9A、9B表示了操作者未使用攝像機平臺1而肩扛攝像機10進行圖像拾取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中,主體11下的圓弧狀墊片19位於攝像機操作者的肩上。操作者可用一隻手抓住攝像機10(如,在把手18或手柄13的位置),並用另一隻手操作麥克風指令器80。
上述使用狀態適合於攝像機操作者走著拍攝圖像。在另一種使用狀態中,可在操作者的肩的高度拍攝到畫面圖像,但由於能從頭戴送受話機120的取景器122中看到所監視的圖像,操作者則不必降低自己的視線。
圖10表示了攝像機10放在操作者頭上的狀態。圖11表示了攝像機10舉過操作者頭頂的狀態。在圖10中的把攝像機10放在操作者頭上的情況中,圓弧狀墊片19被舒適地放在頭上,以減輕拿著攝像機的手的負擔並穩定住攝像機。由於取景器122允許操作者監視所拾取的圖像,象圖10和11中的情況一樣易於從高角度拾取圖像。
如上所述,上述圖像拾取系統至少在使用攝像機1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的情況下可在任何角度完成圖像拾取操作。如果將攝像機10緊固在攝像機平臺1上或用一隻手拿著攝像機,便可使用麥克風指令器80。那樣,圖7、9A和9B所示地動作的操作者將既是一個攝像機操作者又是一個採訪者。
上述實施例允許對圖像記錄根據需要進行連續的編輯。當操作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時,編輯工作至少可在操作者可與攝像機10進行通訊的物理範圍內進行。3.組件的內部結構3-1麥克風指令器圖12是構成本系統結構的第一系列內部結構的麥克風指令器80的方框圖。麥克風指令器80主要包括指令發生器88、麥克風部件89、發送處理器90和電源電路100。
當電源開關85接通時,電源電路100利用裝在麥克風指令器80中的電池(乾電池或充電電池)101向相應的組件提供工作電壓VDD。
指令發生器88是產生兩種信息的部分表示由操作者對操作件的操作的指令信息,和允許操作者把麥克風指令器80當作所說的空中滑鼠的位移信息。指令發生器88包括移動傳感器部件91、控制器92、操作部件93、ROM94和一個調製器95。
移動傳感器部件91是角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或類似的檢測麥克風指令器80的移動的部件。具體地講,攝像機操作者在空中垂直和水平地移動(如,擺動)麥克風指令器80,而傳感器檢測它自己的空間位移。下面將詳述利用角速度傳感器的實例。
與麥克風指令器80相關的位移信息由移動傳感器部件91輸出且提供給控制器92。
操作部件93是形成在麥克風指令器80上的操作件。它們包括ST/ST鍵86、搖攝/俯仰鍵83、變焦鍵84、和標誌/點擊鍵87。當操作這些操作鍵中的任何一個時,該操作被控制器92檢測到。
控制器92由監視移動傳感器部件91的輸出和操作部件93的操作的微型計算機構成。另外,控制器92根據所檢測到的位移信息或操作信息從ROM94讀取指令信息,並將從存儲器檢索出的指令信息輸出給調製器95。
ROM 94存儲由各種代碼組成的指令信息對應於ST/ST鍵86的代碼、對應於搖攝/俯仰鍵83的代碼、對應於變焦鍵84的代碼、和對應於標誌/點擊鍵87的代碼。
例如,當按下ST/ST鍵86時,控制器92從ROM 94讀取對應於ST/ST鍵86的指令信息。所檢索出的指令信息被提供給調製器95。
如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控制器92產生對應於移動傳感器部件91檢測到的位移的X-Y位移信息。表示X-Y位移信息的代碼被送給調製器95。
調製器95調製來自控制器92的任一代碼(指令信息或X-Y位移信息)。被調製的代碼輸出給發送處理器90。
麥克風部件89包括麥克風82、麥克風放大器96和調製器97。麥克風82,是聲音收集部件,將所收集的聲音轉換成電信號。由麥克風82輸出的信號被麥克風放大器96放大。在送給發送處理器90之前已放大的信號由調製器97進行適當的調製。
發送處理器90包括多路處理器98和發送器99。工作時,發送處理器90向攝像機10發送來自指令發生器88的指令信息或X-Y位移信息和來自麥克風部件89的音頻信號。
多路處理器98根據指令信息、X-Y位移信息和音頻信號各自的發送方法多路傳輸這些信息。在多路傳輸之後,發送器99以這些發送準備信號的合適的載波頻率對它們進行調製。被調製的信號被作為無線電信號輸出和發射。
雖然上述結構中的麥克風指令器80以上述方式向攝像機10輸出和發送指令信息、X-Y位移信息和音頻信號,但這不限定本發明。也可另外採用其它電路結構和發送模式。
具體來講,音頻信號、指令信息和X-Y位移信息可以用數字和模擬信號格式的任何一種被調製。
音頻信號既可以隨著A/D轉換和調製器97的數字調製也可以在調製器97以合適的頻率以模擬信號格式進行調製之後發送給發送處理器90。
指令信息和X-Y位移信息既可以以數字數據格式也可以以模擬信號格式在A/D轉換和由調製器97以合適的頻率進行調製之後發送給發送處理器90。
如果音頻信號、指令信息和X-Y位移信息是以模擬信號的形式輸入的,多路處理器98則可以對音頻信號、指令信息和X-Y位移信息進行時分多路傳輸、糾錯編碼和數據壓縮。如果這些輸入的信息和信號是模擬信號格式,多路處理器98可以用不同的載波頻率進行頻分多路輸出。
顯然,可根據需要採用其它的調製方法如QPSK(四相移相鍵控)調製和PSK調製進行發送和調製。
圖12的舉例中,音頻信號、指令信息和X-Y位移信息是被多路發送的。另外,它們可以由兩個獨立設立的發送電路來處理。在這後一種情況中,這兩個單獨的發送電路可採用不同的無線電通訊媒介。舉例來說,一個發送電路可採用無線電波數據發送模式,而另一個採用紅外線數據發送模式。
電源開關85可不同於圖12中所示的樣式,即,可以是直接接通和切斷電源的開關。另外,控制器92可檢測電源開關85的操作且相應地接通和切斷電源電路100。
由於麥克風89是如圖5所示的可伸出和縮回的結構,麥克風89本身就可作為電源開關來使用。例如,通過麥克風89的伸出和縮回可相應地接通和切斷電源。
3-2攝像機攝像機的結構如圖13的方框圖所示。圖象拾取裝置41具體地講是由可形成由紅(R)、綠(G)和藍(B)或黃(Ye)、青綠(CY)和絳紅(Mg)表示的象素矩陣構成的二維圖象區的CCD(電荷耦合器件)組成的。
來自物體的光線通過鏡頭機構12且由CCD形成物體的圖象。與所接收的光量相應的電荷作為電信號輸出。具體地講,R信號、G信號和B信號被作為視頻信號輸出。
來自圖象拾取裝置41的視頻信號傳給一個視頻信號處理器42,在此進行CDS(相關二重抽樣)的數據抽取和AGC放大。視頻信號處理器42的輸出由A/D轉換器43轉換成數字形式的R、G和B數據。
被A/D轉換器43數位化的R、G和B信號(視頻數據)被送給視頻數據壓縮器44進行適當的數據壓縮。
根據作為記錄介質的盤90的記錄格式完成數據壓縮。也就是說,數據以考慮了記錄容量、頻帶和其它記錄參數而構建的盤90的記錄格式被壓縮。如果盤90的記錄格式不需要數據壓縮,則不必由視頻數據壓縮器44進行處理。
由視頻數據壓縮器44處理的視頻數據被放入緩衝存儲器45中。地址發生器46向緩衝存儲器45提供寫地址Wad用於寫操作。給定來自視頻數據壓縮器的視頻數據,緩衝存儲器45按照所提供的寫地址Wad存儲所接收的數據。
地址發生器46包括寫地址計數器、讀地址計數器和時鐘發生器。寫和讀地址計數器上的計數值分別用於產生寫地址Wad和讀地址Wad。對於緩衝存儲器45進行寫和讀操作的控制則通過產生寫地址Wad和Rad完成。這類地址既可以根據控制器40或視頻數據壓縮器44的寫請求也可以按照控制器40或記錄處理器47的讀請求而產生。
舉例來講,視頻數據壓縮器44根據視頻數據輸出而周期性地輸出寫請求。接著,地址發生器46中的寫地址計數器依次計數並輸出寫地址Wad。這樣便允許把來自圖像拾取操作的視頻數據依次放入緩衝存儲器45。
寫地址計數器根據時鐘發生器產生的參考時鐘信號進行計數。該時鐘信號與時鐘信號保持同步,以便由圖像拾取裝置41進行CCD發送操作。
按照讀地址Rad檢索出放在緩衝存儲器45中的視頻數據。被這樣檢索出的視頻數據不但輸出給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而且還被輸出給記錄處理器47。
記錄處理器47產生待被記錄到攝像機10中的作為視頻/音頻數據記錄介質的盤90中的信號。具體地講,記錄處理器47調製來自緩衝存儲器45的視頻數據,並將糾錯碼補入該數據中,這樣該數據被轉換成相應於盤90的適當的格式。之後將視頻數據送入一個讀/寫頭48。
讀/寫頭48把來自記錄處理器47的數據以寫-準備信號格式寫到盤90上。
記錄處理器47或控制器40把讀請求輸出給地址發生器46,因此從緩衝存儲器45讀取視頻數據將被適當地調整到讀/寫頭48的記錄狀態。
從麥克風指令器80的發送器99用無線電發送的信號信息由接收器60接收到。所接收到的信息被提供給音頻信號解碼器61和指令解碼器62。
該音頻信號解碼器61解碼根據麥克風指令器80特有的音頻信號發送方法所接收的數據。在這樣做的過程中,音頻信號解碼器61對麥克風82所收集的音頻信號解調(且根據需要進行A/D轉換),並將已數位化的音頻數據輸出給記錄處理器47。
記錄處理器47按照實際的記錄格式對來自音頻信號解碼器61的音頻數據和來自緩衝存儲器45的視頻數據進行編碼。被編碼的數據被作為寫-準備數據送入讀/寫頭48。
如將後述,由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麥克風124拾取的音頻信號被發送器/電池組件123中的發送電路發送,並被接收器60所接收。所接收的音頻信號也被音頻信號解碼器61解碼並輸出給記錄處理器47。
由麥克風指令器80的麥克風82收集的和由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麥克風124收集的音頻數據全都寫到盤90上。來自兩個麥克風82和124的兩束音頻數據有選擇地使用雙聲道立體記錄模式分別進行記錄。如,在發送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的相應的音頻數據的過程中,可使用不同的載波頻率。之後接收器60被分別用於接收兩個不同的頻率。
另外,攝像機操作者可利用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麥克風124作為與該系統的其他操作者通訊的內部通訊器(對講機或INCOM)。如果麥克風124專門用於內部通訊,接收器60則不必接收和解調來自麥克風124的以無線電發送的任何音頻信號。
如果麥克風124可在這兩個用途之間切換,即在拾取待被記錄的音頻數據和用作內部通訊之間切換,該切換動作可通過攝像機10的操作鍵完成。根據該特定的操作鍵的開關狀態,接收器60可被設定為從麥克風124接收或抑制數據發送。
另一種選擇是,在寫-準備音頻數據的拾取和用作內部通訊之間的切換在頭戴送受話機120的側面進行。按照所進行的切換操作,頭戴送受話機120可改變發送的載波頻率以適應實際的音頻信號。在這種情況下,接收器60僅被用於抑制內部通訊的載波頻率;而不必在攝像機10上進行任何切換操作。
盤90是一個可攜式可寫的盤,如相變型光碟、磁光碟、單次寫入型光碟或磁碟。讀/寫頭48可包括與所採用的盤的型號一致的光學頭或磁頭。準備好的頭48將數據寫到盤90上及從盤90讀取數據。
雖然上述實施例中是以盤作為記錄介質,但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另外,也可用磁帶式記錄介質如磁帶、卡片式記錄介質或固態存儲裝置來代替。
盤90由以CLV(恆線速度)方法或CAV(恆角速度)方法操作的主軸電機(SPM)57轉動。主軸伺服/驅動器56根據控制器40的方向驅動和伺服控制主軸電機57。
當盤90被轉動時,讀/寫頭48中的寫頭部分將數據寫到盤面上。在讀/寫頭48進行寫操作時,伺服處理器54產生伺服誤差信號如跟蹤伺服誤差信號、調焦伺服誤差信號和螺距伺服誤差信號給伺服驅動器5。根據給定的誤差信號,伺服驅動器55輸出驅動信號以用讀/寫頭48的頭掃描來進行調焦和跟蹤控制並實現螺距運動。
當讀/寫頭48從盤90再現數據時,從盤90表面檢索出的信息被送入再現處理器49中進行解碼。
該再現處理器49根據盤90的記錄格式進行所接收數據的解調和糾錯,因此視頻和音頻數據被提取出。此外,再現處理器49還提取用於管理記錄在盤90上的視頻/音頻數據的管理信息和盤上的地址。把被取出的處理信息和地址信息輸出給控制器40。
具體來講,從解碼再現出的音頻數據被進行D/A轉換。轉換的數據作為模擬音頻信號輸出到音頻輸出端子53A。
音頻輸出端子53A是圖3所示的輸入/輸出端子32中的一個。端子53A給外部裝置提供從盤90再現的音頻信號。另外,音頻輸出端子53A還可在從盤再現之後輸出數字格式的音頻信號。
由再現處理器49解碼的視頻數據放入幀存儲器50中。用適當的時序把該視頻數據從存儲器50送到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
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用作進行監視的能產生表示在取景器122中的或外部顯示裝置上顯示的畫面的視頻信號的處理器。
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由圖形控制器58根據控制器40指定的操作模式來進行操作的控制。另外,在所選擇的每個操作模式中,圖形控制器58使字符發生器(CG)67產生所需要的字符畫面信號,因此將如下所述,產生GUI操作屏幕。
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還可以提供如上所述的從緩衝存儲器45檢索出的視頻信號。也就是說,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產生兩種顯示準備視頻信號,即應用正在進行的圖像拾取的視頻數據的被監視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和應用已被再現的視頻數據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在圖形控制器58的控制下,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包括在被拾取的監視器圖像或被再現的圖像中的必要的字符畫面,因此產生發送給發送器52和視頻輸出端子53V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
發送器52以適當的發送格式對來自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進行調製和頻率轉換。被這樣處理過的信號通過無線電發送給頭戴送受話機120。換句話說,被監視或被再現的畫面按照實際的操作模式發送給頭戴送受話機120。這些被發送的畫面將在後面進行詳細的論述。
視頻輸出端子53V是圖3所示的輸入/輸出端子32中的一個。視頻輸出端子53V用於向外部裝置提供從盤90所再現的視頻信號,故該外部裝置可以顯示用於監視或重放的畫面。視頻輸出端子53V可以輸出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視頻信號。
對於本實施例,攝像機10不向頭戴送受話機120發送任何音頻信號。但是,可以向發送器52提供來自再現處理器49的被再現和被解碼的音頻數據和來自麥克風指令器80的音頻信號,並用音頻信號解碼器61解碼。隨後發送器52把所接收的數據發送給頭戴送受話機120。
這樣,頭戴送受話機120可包括音頻信號解調器電路和允許操作者將該頭戴送受話機戴在頭上監聽所監視或再現的聲音的耳機組件。
如前所述,對還可用於與其他操作者進行內部通訊的頭戴送受話機120,必須在頭戴送受話機120內裝入用於該目的的音頻信號解調器電路和耳機裝置。如果最初裝在頭戴送受話機120上的音頻信號解調器電路和耳機裝置可根據需要在用作內部通訊和用作音頻信號監視之間轉換,及如果發送器52發送由頭戴送受話機120接收的用於監視的音頻信號,則該要求有極大的優點該裝置將充分利用本系統現有的器件以確保更好的系統性能。
控制器40由整體控制攝像機10的微計算機構成。
操作部件63對應於圖2和3所示的操作件(20-31)。該操作部件63由控制器40監視其工作狀態。當檢測到操作部件63的特定的操作時,控制器40執行與所檢測的操作相應的必要的動作。
由接收器60所接受的信息中的來自麥克風指令器80的指令信息和X-Y位移信息在被送入控制器40之前被指令解碼器62解碼。因指令解碼器62給出的這一指令信息,控制器40完成了反映所接收的信息的控制動作。
如下所述,X-Y位移信息用作完成空中滑鼠功能的基礎。控制器40利用適當的坐標系統來處理該X-Y位移信息,並將該信息提供給圖形控制器58,因此後者將控制被顯示在由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生成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畫面上的指針位置。
變焦監視器59移動鏡頭機構12中的變焦鏡頭,使其變焦狀態在廣角相位和遠攝相位之間改變。變焦電機59的驅動控制由控制器40來執行以與可被實現的變焦控制一致。
當攝像機10被安裝在平臺1上時,設有保證控制器40和攝像機平臺1中的電路部分(即,控制器71)間的通訊的接口(I/F)66。根據搖攝和俯仰的方向,控制器40通過接口66向攝像機平臺1提供搖攝和俯仰信息。
電源電路65通過裝在電池組件17中有抽頭的電池64向相關的組件輸出工作電壓VDD。電源電壓VDD由控制電源電路65的控制器40根據電源鍵31的所檢測的操作來導通和斷開。這一特性依賴於施加到控制器40的微弱的預備電壓VST的恆壓源。儘管電源被斷開,預備電壓VST仍允許控制器40檢測電源鍵31的操作和完成必要的動作,即,接通和切斷電源。
另外,還可使用一個AC適配器或裝入AC/DC轉換器以便利用市用的AC電源。
3-3攝像機平臺圖14是攝像機平臺1的內部結構的方框圖。接口(I/F)70對應於攝像機10的接口66。由於攝像機10被安裝在攝像機平臺1上,接口66的連接器與接口70的連接器耦合,以便進行攝像機10的控制器40與攝像機平臺1的控制器71之間的通訊。
攝像機平臺1包括搖攝驅動器72和搖攝電機73。根據所收到的來自控制器40的搖攝信息,控制器71指令搖攝驅動器72相應地驅動搖攝電機73。使得圖1所示的搖攝/仰俯機構5在水平面內轉動,即,將攝像機10搖動到所需要的方向進行圖像拾取。
攝像機平臺1還包括一個仰俯驅動器74和一個仰俯電機75。當從控制器40接收仰俯信息時,控制器71指令仰俯驅動器74相應地驅動仰俯電機75。這使圖1的搖攝/仰俯機構5在垂直面內擺動,即,將攝像機10搖動到所需要的方向進行圖像拾取。
另外,攝像機平臺1還可以包括等效於攝像機10的接收器60和指令解碼器62的接收器和指令解碼器。由於採用了這種結構,來自麥克風指令器80的搖攝/仰俯鍵83的搖攝和仰俯指令可通過攝像機10的的附加器件直接檢測到,以執行搖攝和仰俯。
再者,攝像機平臺1還可以包括控制器71。在這種裝置中,攝像機10的控制器40可直接控制搖攝驅動器72和仰俯驅動器74。
3-4頭戴送受話機圖15是頭戴送受話機120的方框圖。頭戴送受話機120具有主要由取景器部分130、麥克風部分131和電源電路139組成的電路。
當如圖6所示的電源開關125被接通時,電源電路139通過發送器/電池組件123中抽頭的電池(乾電池或可充電電池)向相關的器件提供工作電壓VDD。
具體地講,接通電源開關125以關閉圖5中的開關125a和125b。這樣便允許電源電路139向取景器部分130和麥克風部分131提供工作電壓VDD。
儘管在圖6中沒有詳述,電源開關125可被設定成四個位置中的一種切斷所有的電源(即,開關125a和125b都斷開)、只接通取景器部分122(只接通開關125a)、只接通麥克風部分131(只接通開關125b)、接通取景器部分122和麥克風部分131(接通開關125a和125b)。
另外,兩個電源開關125a和125b均可在兩種設定狀態之間變換。也就是,取景器部分122和麥克風部分131每個上可提供象圖6中所示的電源開關125一樣的專用開關。
取景器部分122用於向攝像機操作者提供從攝像機10發送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取景器部分122包括接收器132、視頻信號解碼器133、顯示控制器134和顯示部分135。
接收器132接收從攝像機10的發送器52發送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並把所接收的信號送給視頻信號解碼器133。視頻信號解碼器133對所接收的信號進行解碼,以獲取顯示準備視頻信號。
被解碼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輸出給顯示控制器134。顯示控制器134相當於連接到液晶顯示板式的顯示部分135上的顯示驅動器。因此,顯示控制器134使顯示部分135顯示出來自視頻信號解碼器133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
顯示準備視頻信號表示了如監視器屏幕、預備屏幕和編輯屏幕的屏幕,下面將對此進行詳細的描述。該監視器屏幕是表示在與描述當前記錄狀態的字符一起的視場內的被拾取的景象的屏幕。預備和編輯屏幕均為提供GUI(圖形用戶接口)特性的字符附加屏幕。
顯示功能使戴著頭戴送受話機120的攝像機操作者通過基於GUI的控制用理想的模式編輯這些記錄,而且還隨著當前的記錄圖像的記錄狀態監視它們。
麥克風部分131包括麥克風124、麥克風放大器136、調製器137和發送器139。由於頭戴送受話機被攝像機操作者象圖6中繪製的那樣戴著,靠近操作者的嘴設置的麥克風124拾取操作者的話音並把該話音轉換成電信號輸出。該被輸出的電信號由麥克風放大器136放大。在被輸出給發送器138之前,該被放大的電信號由調製器137進行適當的調製。
在該音頻信號被調製器137以預定的載波頻率調製之後,發送器138輸出該被調製的音頻信號以進行無線電發送。來自發送器138的音頻信號由前面所述的攝像機10的接收器60接收。該被接收的信號由音頻信號解碼器61編譯成一個數字式音頻信號。該信號然後作為數字格式的音頻數據提供給記錄處理器47以進行盤90的寫操作。
如上所述,電源組件被設置以便麥克風部分131或取景器部分130可被單獨地切斷。如果由麥克風124拾取的操作者的話音不需要記錄到盤90上,上述的這種設置允許麥克風部分131單獨地被切斷。另一方面,如果頭戴送受話機120僅被要求作為麥克風,取景器部分130可被斷開。除了它的明顯的方便之處外,選擇性的切換動作也可有效地節省電池140的使用壽命。
此外,如果麥克風部分131象前面所述地被用作內部通訊,能很方便地單獨接通麥克風部分131。
顯示部分135由液晶顯示(LCD)板構成。該LCD板最好在兩種模式之間轉換畫面被顯示的模式,和其中外部光線被允許發送而不顯示畫面的模式,即,板為透明或半透明的。當頭戴送受話機120由攝像機操作者戴著時,這種顯示板允許操作者在畫面不需要被觀看時通過顯示部分135來觀看,因此操作者現在可集中力量用被佔用的眼睛無障礙地操作攝像機。如果在頭戴送受話機120或取景器部分122被切斷(即,沒有電源)時顯示部分135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則可提高攝像機操作者用一隻眼睛可無障礙地操作的輕便性。
儘管上述實施例表明的頭戴送受話機120可被電源開關125接通和斷開,但這並不限定本發明。頭戴送受話機120還可隨攝像機10的啟動和釋放一起被接通和斷開。這種聯動可通過把包含在從發送器52到接收器132的信號中的電源指令來進行。
另一個選擇是,取景器部分122和麥克風部分131可被設計成一起被接通和斷開的形式。這種設計對不需要進行內部通訊的情況或對預先給出完善的功能的裝有公用電源開關的簡單電路可能是最好的設計。4.操作模式4-1模式轉換包括上述各種部件和組件的本發明的圖像拾取系統已在前面進行了說明。在操作中,當被置於圖16所示的多個模式時,該系統提供不同的功能。
模式轉換操作由圖3中的模式開關24進行。如圖16所示,模式開關24的操作使攝像機10進入和離開圖像拾取模式和編輯模式中的任一個。
圖像拾取模式是拾取畫面圖像和把表示所拾取的圖像的視頻信號(連同音頻信號一起)記錄到盤90上的模式。
圖像拾取模式還可劃分為預備模式和記錄模式。通過ST/ST鍵21或86來選擇這兩種模式中的一個。預備模式表示了其中攝像機處於預備和準備開始的狀態。記錄模式是隨時記錄被拾取畫面(到盤上)的模式。
開始,通過操作模式開關24選擇圖像拾取模式。開關操作把攝像機10放在預備狀態以準備進行圖像拾取。當攝像機操作者操作ST/ST鍵21或86開始進行圖像拾取時,攝像機10進入記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表示物體圖像的信號和由麥克風82和124收集的伴音都被記錄到盤90上。
在圖像拾取動作結束時,攝像機操作者再次操作ST/ST鍵21或86,以使攝像機10回到預備模式。
由通過操作模式開關24選擇不同於圖像拾取模式(預備模式或記錄模式)的編輯模式。該編輯模式允許盤90上的視頻/音頻記錄被再現,並允許視頻和音頻數據根據需要被編輯。在這種模式中,可得到由GUI(圖形用戶接口)特性支持的理想的編輯功能,對此將在下面進行詳細的描述。
這些操作模式中的每一個,即預備模式、記錄模式和編輯模式在下面將依次加以說明。在不同的模式中,攝像機10隨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發送來的信息而改變,如圖17所概括的。在圖17中。圓圈表示被接受的輸入,而叉號表示被略去的輸入。
由麥克風指令器80或頭戴送受話機120發送來的音頻信號僅在記錄模式被接收。該被接收的音頻信號僅在記錄模式被作為待被記錄的信號處理。在其它任何其它模式中,該音頻信號不在接收時被處理。另外,如果在頭戴送受話機120上增加音頻輸出裝置如耳機,則發送器52可發送由接收器60接收的音頻信號而不必考慮當時的模式,因此可監視由麥克風指令器80拾取的聲音。
當處在預備模式時,ST/ST鍵86(和攝像機10的ST/ST鍵)的操作被作為啟動圖像拾取(即開始記錄)的指令由控制器40解碼,而在記錄模式時,被作為結束圖像拾取動作的指令由控制器40解碼。根據當前所處的是預備模式還是記錄模式,攝像機10被指令啟動或停止進行圖像拾取。
當接收到的來自麥克風指令器80的標誌/點擊鍵87的操作的指令信息時,控制器40在記錄模式中將該信息作為一個標誌操作而接收。另一方面,在預備模式或編輯模式,控制器40則將該指令信息作為GUI屏幕上的點擊表示來接收。當麥克風指令器80被作為空中滑鼠時,基於GUI的操作是有效的。在麥克風指令器80作為空中滑鼠時,記錄模式中表示所需要的標誌的鍵操作也可用作表示滑鼠點擊的鍵操作。
如果輸入來自搖攝/俯仰鍵83或變焦鍵84(與攝像機10上的變焦鍵23)的操作的指令信息,則控制器40僅在處於預備模式或記錄模式時接收該指令。採用被接收的指令,控制器40使攝像機平臺1搖擺或俯仰,或是相應地驅動變焦電機59進行變焦。在編輯模式,該指令信息被認為是無效的。
允許麥克風指令器80作為滑鼠以移動GUI屏幕上的指針的X-Y位移信息是空中滑鼠指令。在麥克風指令器80作為空中滑鼠的預備模式或編輯模式下,這種信息被當作有效信息接收。對於產生由發送器52發送的顯示準備圖像中的指針畫面和管理該被顯示的指針位置一類的相應的處理基於X-Y位移信息進行控制。
如上所述,當攝像機10在三個操作模式(預備模式、記錄模式、編輯模式)之間轉換時,體現本發明的圖像拾取設備的功能改變。但是,對該實施例假設在不考慮功能性變化的情況下(即攝像機10的模式傳送)輸出或發送的內容和相關的顯示控制保持不變。
也就是說,麥克風指令器80被簡單地作為發送信息的發送器,即,連續地輸出和發送音頻信號,指令信息和X-Y位移信息。在接收信息方面,攝像機10可選擇地接收進入的音頻信號,指令信息或X-Y位移信息,並根據當前所處的操作模式決定預定的功能。
頭戴送受話機120顯示所發送的顯示準備圖像,並連續發送由麥克風124拾取的音頻信號。在顯示準備圖像或所發送的音頻信號中的特定模式的改變都在攝像機10中完成(即通過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和音頻信號解碼器61)。頭戴送受話機120隻提供顯示和麥克風功能。
作為一個明確的選擇,麥克風指令器80可選擇輸出的信息以與系統的當前操作模式一致,或是頭戴送受話機120可控制顯示屏幕、或在特定的模式中接通和切斷音頻信號發送。在這種情況下,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僅需具有檢測攝像機10的操作模式的結構。用於這種模式檢測的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在攝像機10上連接模式信息發送器,並為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每個均提供模式信息接收器。在操作時,使用各自接收器的麥克風指令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可檢測攝像機10的模式狀態,並自動建立相應的模式。
還可以向麥克風80和頭戴送受話機120提供諸如攝像機10的模式開關24的模式轉換件。該模式轉換件如果被提供,則將允許操作者在編輯模式和圖像拾取模式之間轉換。
由於麥克風82是一個可伸出-可縮回型的組件,麥克風80可被用作模式開關。具體來講,可通過伸出麥克風82選定圖像拾取模式(預備模式或記錄模式),而通過縮回麥克風82選定編輯模式。
4-2預備模式下面描述了控制器40實現上述每個不同模式的特定功能的過程。圖18是組成預備模式的過程的步驟的流程圖。
預備模式是轉變到記錄模式之前的準備階段。因此,預備模式允許操作者選擇要拍攝的物體、圖像拾取所在的方向(即,搖攝/俯仰)、變焦狀態和其它必要的設定。一旦處在預備狀態,控制器40便進入步驟F101使預備屏幕開始顯示。具體地講,控制器40使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產生作為使用來自緩衝存儲器45的物體圖像和來自字符發生器的67的字符圖像的預備屏幕(見圖30)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緩衝存儲器45中的物體圖像由圖像拾取裝置41拾取,並通過視頻信號處理器42放在其中。然後,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顯示部分135開始進行它的顯示處理。圖30中所繪製的預備屏幕將在後面進行詳細的描述。
正如圖17中標明的,在預備模式中,控制器40接收ST/ST鍵86或21、搖攝/俯仰鍵83、和變焦鍵84或23的操作。
如果ST/ST鍵86或21被操作,則控制器40把該操作當作啟動圖像拾取的操作。之後控制器40從步驟F102進入記錄模式的處理,如下所述。
如果來自搖攝/俯仰鍵83的操作的指令信息被接收,則控制器40從步驟F105進入到步驟F110。在步驟F110中,控制器40向攝像機平臺1提供搖攝或俯仰信息。由於攝像機平臺1被給定該信息,它便驅動搖攝/俯仰機構5到達操作者所要求的圖像拾取方向(即角度)。
如果變焦鍵84或23被操作,則控制器40從步驟F106進入步驟F111。根據所提供的該指令信息,控制器40控制變焦電機59,以使鏡頭機構12的變焦狀態朝遠攝相位或廣角相位轉換。
在預備模式,基於GUI的功能隨著麥克風指令器被用作空中滑鼠而變得有效。在預備屏幕上,指針210被如圖30所示的顯示。由操作者用他的手在空中垂直或橫向搖動麥克風指令器80而使該指針在屏幕上移動。
麥克風指令器80將它自己的位移轉換成X-Y位移信息,並將該信息發送給攝像機10。在接收該X-Y位移信息時,控制器40從步驟F103進入F107。在步驟F107中,控制器40根據所接收的X-Y信移信息計算指針210的新的顯示位置。在步驟F108中,控制器40使圖形控制器58控制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以使該指針210被放置在該新的被計算的位置。也就是說,指針210被移到新的顯示位置。
標誌/點擊鍵87用作點擊鍵。如果檢測到來自標誌/點擊鍵87的操作的指令信息,則控制器40從步驟F104進入步驟F109。在步驟F109中,控制器40根據指針210的位置和在屏幕上該點的點擊狀態執行進入處理(也就是待被執行操作的選擇)或圖標的拖動。
麥克風指令器80如何用作空中滑鼠,步驟F107中如何計算指針位置,和如何在步驟F109中完成進入處理將在下面進行詳細的描述。
4-3記錄模式當預備模式被終止且記錄模式通過操作ST/ST鍵86或21被選擇時,控制器40完成圖19中所示的步驟。
記錄模式是進行實際圖像拾取操作的模式,即,把視頻/音頻信號記錄到盤90上。一旦處於記錄模式,則控制器40到達步驟F201,把由圖像拾取裝置41拾取的視頻信號和通過音頻信號解碼器61獲取的音頻信號送到記錄處理器47。之後控制器40使讀/寫頭48、主軸伺服/驅動器56和伺服處理器54開始把所拾取的圖像和聲音記錄到盤90上。
同時,控制器40使監視器畫面產生器51產生作為使用來自緩衝存儲器45的物體圖像和來自字符發生器的67的字符圖像的監視屏幕(見圖32)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之後,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顯示部分開始進行它的顯示處理。圖32中所示的預備屏幕將在下面詳細描述。
如圖19所示,麥克風指令器80在記錄模式沒有用作空中滑鼠。在這種模式中控制器40接受ST/ST鍵86或21、搖攝/俯仰鍵83、變焦鍵84或23、和標誌/點擊鍵87(和標誌鍵22)的操作。
如果ST/ST鍵86或21被操作,則控制器40認定該操作是中斷圖像拾取的操作。控制器40然後從F202進入步驟F209,以停止主軸伺服/驅動器56和伺服處理器56的記錄動作。
在步驟F210中,控制器40更新盤90上預定區域內的設定信息,以反應出到目前為止的有效的記錄狀態。具體地講,該更新允許從頭至尾的對給定的可視的和音頻的數據部分處理為一個片斷(cut),也就是,作為一個單個的圖像記錄單元。
當與記錄相關的相關處理被完成時,控制器40到達圖18所示的預備模式。
如果在記錄模式中接收到來自搖/攝俯仰鍵83的操作的指令信息,控制器40則從步驟F204進入步驟F207。在步驟F207中,控制器40向攝像機平臺1提供搖攝或俯仰信息。對於給定的這個信息,控制器40使攝像機平臺1驅動搖攝/俯仰機構,以便到達操作者需要的圖像拾取方向(即角度)。
如果變焦鍵84或23被操作,控制器40則從步驟F205進入步驟F208。根據所提供的指令信息,控制器40控制變焦電機59,以使鏡頭機構12的變焦狀態朝遠攝相位或廣角相位轉換。
在記錄模式中,麥克風指令器80不被用作空中滑鼠。標誌/點擊鍵87被作為標誌操作鍵。
因此,如果輸入標誌/點擊鍵87的操作的指令信息,或如果檢測到攝像機10上的標誌鍵22的操作,控制器40則從步驟F201進入步驟F206進行標誌處理。具體地講,標誌過程包括在那點及時地為所記錄的圖像準備和保留給定的時間代碼,也就是片斷中的表示記錄點的信息。當管理信息在步驟F201中被更新時,諸如時間代碼的標誌信息被寫到盤90上的預定的區域。
4-4編輯模式當通過模式開關24的操作選擇編輯模式時,控制器40完成圖20中的處理步驟。
編輯模式是從盤90再現圖像和編輯該再現的圖像的模式。一旦處於編輯模式,控制器40便到達步驟301,以開始替換編輯屏幕。具體地講,控制器40使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通過使用來自幀存儲器50的盤再現圖像和來自字符發生器67的畫面產生表示把這個編輯屏幕作為試映屏幕、剪切/編輯屏幕和片頭/安排屏幕(見圖33和後續畫面)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之後使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顯示部分135開始進行它的顯示處理。每個編輯屏幕將在下面詳細描述。
正如圖17所標明的,在編輯模式中控制器40隻接受空中滑鼠指令和標誌/點擊鍵87的操作。也就是說,編輯模式賦予作為空中滑鼠的麥克風指令器80 GUI功能。
如圖33所示,指針210顯示在編輯模式屏幕上。操作者用他的手垂直或橫向搖擺麥克風指令器80,以將指針210移到屏幕上所要求的位置上。
麥克風指令器80把它自己的位移轉換成X-Y信息,並將該信息發送給攝像機10。在接收X-Y位移信息時,控制器40從步驟F302進入步驟F304。在步驟F304中,控制器40根據所接收的X-Y信移信息計算指針210的新的顯示位置。在步驟F305中,控制器40使圖形控制器58控制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以便該指針210被放置在該新的被計算的位置。也就是說,指針210被移到該新的顯示位置。
標誌/點擊鍵87相當於點擊鍵。如果檢測到來自標誌/點擊鍵87的操作的指令信息,控制器40則從步驟F303進入F306。在步驟F306中,控制器40根據指針器210的位置和編輯屏幕上該點的點擊狀態及時的執行指定或選擇處理(用點擊和雙點擊)或拖動和敲擊操作。指針210的操作和觸發點擊的空中滑鼠的操作舉例來講可進行圖像再現、屏幕模式轉換和其它編輯動作。
把麥克風指令器80作為空中滑鼠所需的設置、在步驟F304中求出指針位置的計算、和步驟F306中的進入處理將在空中滑鼠功能的標題下描述。
5.空中滑鼠功能如上所述,通過輸出表示它自己的位移X-Y信息以及表示點擊的指令信息,本實施例的麥克風指令器80可用作空中滑鼠進行GUI操作。
麥克風指令器80的指令發生器88裝入帶有角速度傳感器的移動傳感器部分91。通過傳感器檢測到的麥克風指令器80的移動作為X-Y位移信息而輸出。
圖21表示包括壓電陶瓷元件105b的角速度傳感器105。該壓電陶瓷元件根據當振動體受到一個旋轉的角速度時垂直于振動體的振動而產生科裡奧利(Coriolis)力原理工作。科裡奧利力F被定義為F=2mvω其中,m表示質量,v表示速度和ω表示角速度。也就是說,由於角速度ω與科裡奧利力F成正比,科裡奧利力F的檢測可以獲得旋轉角速度。
壓電陶瓷元件105b包括驅動壓電陶瓷元件105c和檢測壓電陶瓷元件105d。驅動壓電陶瓷元件105c被提供交流信號,即來自振蕩器105a的振蕩輸出。在圖21的設定中,沿Ω0的方向轉動元件105b向檢測壓電陶瓷元件105d提供科裡奧利力F,這就產生與所提供的科裡奧利力F對應的電壓。
來自檢測壓電陶瓷元件105d的低電壓被放大器106放大。該放大的電壓提供給A/D轉換器107,A/D轉換器107將所接收的電壓變換成數字數據(電壓值E)。
施加到壓電陶瓷元件105b角速度ω與輸出電壓E成正比,如圖22所示。如果把圖22中的電壓值Va、Vb、Vc和Vd與電壓值E相比較,就可以檢測帶有壓電陶瓷元件105b的裝置的移動(如麥克風指令器80的橫向擺動)。
如果壓電陶瓷元件105b如圖23所示(105bx和105by)地裝在麥克風指令器80中,元件105by在麥克風指令器80被右移時輸出隨實際的角速度ωY增長的電壓E,或者在麥克風指令器被左移時輸出隨給定的角速度ωY減小的電壓E。這就可以檢測麥克風指令器80沿橫向方向的移動。
更具體地講,如果來自壓電陶瓷元件105by的電壓E滿足條件Vc<E<Vd,麥克風指令器80被判斷為左移動;如果電壓E滿足條件Va<E<Vb,則指令器80的移動被判斷為向右移動。
另一方面,壓電陶瓷元件105bx在麥克風指令器80上移時輸出隨實際的角速度ωx增長的電壓E,或者在麥克風指令器80下移時輸出一個隨給定角速度ωx減小的電壓E。這樣允許檢測麥克風指令器80沿垂直方向的移動。
更具體地講,如果來自壓電陶瓷元件105bx的電壓滿足條件Vc<E<Vd,則麥克風指令器80被判斷為向上移動;如果電壓E滿足條件Va<E<Vb,則指令器80的移動被判斷為向下移動。
如果電壓值E屬於Vb≤E≤Vc的範圍,則把麥克風指令器80的任何微小的移動看作屬於一個死區,即,該移動將不會作為有效的運動被檢測。這一特性被提供以便穩定由有時被使用者的晃動的手在空中操作的空中滑鼠進行的指針操作。
圖24是圖12的指令發生器88中的移動傳感器部分91的典型結構的方框圖,該結構中包括了上述的那些角速度傳感器105(105x、105y)。把來自角速度傳感器105x的輸出電壓送入到放大器106x。該電壓被放大到最佳的值,以輸入到A/D轉換器107x。該被放大的電壓在被作為電壓值Ex輸出到控制器92之前由A/D轉換器107x進行數位化處理。
把來自角速度傳感器105y的輸出電壓送入到放大器106y。該電壓被放大到最佳的值,以輸入到A/D轉換器107y。該被放大的電壓在被作為電壓值Ey輸出到控制器92之前由A/D轉換器107y進行數位化處理。
當麥克風指令器80在分別沿X和Y方向移動時,電壓值Ex和Ey對應於實際的移動。即,電壓值代表X-Y位移信息。
控制器92響應於該輸入電壓值Ex從ROM 94中檢索出X方向指令(即,向右或向左移動指令)(或通過計算產生合適的代碼值)。控制器92也可響應於所接收的電壓值Ey從ROM 94中檢索出一個Y方向指令(即,向上或向下移動指令)(或通過計算產生合適的代碼值)。該被檢索出或所產生的指令被當作X-Y位移信息送到調製器95中。該被調製的信息從圖12中的發送處理器90輸出和發送。
圖25是表示產生帶有X-Y位移信息的控制器92的指令的步驟的流程圖。如果操作部分93的任何一個,即,如果操作麥克風指令器80的操作鍵中的任何一個(搖攝/俯仰鍵83、變焦鍵84、標誌/點擊鍵87或ST/ST鍵86),則控制器90從步驟F501進入步驟F504,在步驟F504中,對應於所操作的鍵的指令信息被從ROM 94中檢索出。所檢索出的信息被從調製器95發送到發送處理器90中以發送給攝像機10。
當還操作任何一個鍵時,執行步驟F502和F503把輸入電壓值Ex和Ey轉換成相應的順序輸出的X-Y位移信息。
在接收來自麥克風指令器80的指令信息X-Y位移信息時,攝像機10執行與空中滑鼠功能相關的步驟。如果發現所接收的指令信息是點擊操作,則攝像機10根據該點指針位置和點擊狀態(點擊、雙點擊、拖動等)按時完成適當的處理(即,步驟F109、F306)。對於所給出的X-Y位移信息,攝像機10相應地移動屏幕上的指針(即,步驟F108、F305)。
當X-Y位移信息被輸入以移動屏幕上的指針201時,需要計算新的指針位置(步驟F107、F304)。採用所計算的指針位置,把相關的數據給圖形控制器58,以獲取在指定的屏幕位置上所顯示的指針210。
為了完成顯示的指針的移動,攝像機10的控制器40有根據頭戴送受話機120上的顯示部分135的屏幕建立的X-Y坐標系。X-Y坐標系用於限定指針21的位置和移動以及如顯示在同一屏幕上的圖標的圖像表示。舉例來說,見圖26所示,建立X方向256點(0-255)和Y方向192點(0-191)的坐標系。在該坐標系中指針位置P0有它的限定的坐標。
當輸入X-Y位移信息時,該信息被加入當前的指針位置P0的坐標值中。該輸入信息和當前坐標值的相加計算出新的指針坐標。
如果進行點擊,對上述X-Y坐標系的當前的指針位置坐標上所顯示的(圖標等)進行相應的處理。
192×256個點的坐標系在此僅被作為圖示說明而被引用。也可建立和使用任何其它適宜的坐標系。
圖27是詳細描述上述的計算指針位置的步驟F107和F304的各步驟的流程圖。在步驟F401中,控制器40把測定的X位移信息的Δx值加到前面的指針位置的X坐標值xp上,從而得到相加的值xN。在步驟F402中,進行當前是否處於一個剪切杆移動模式的檢查。如果發現正處於該模式中,則控制進入到圖28(圖27中的(1))的處理,如下所述。
如果沒有選定剪切杆移動模式,則從步驟F401接著進行步驟F403。在步驟403中,控制器40把測定的Y位移信息的ΔY值加到前面的指針位置的Y坐標值yp上,從而得到相加的值yN。
在步驟F404中,檢查累加值xN是否小於0。如果xN<0,則步驟F405將相加值xN強制地設定為0。之後進入步驟F408。
如果累加值xN不小於0,則步驟F406檢查相加值xN是否大於225。如果xN>225,則進入步驟F407將該相加值強制地設定為225。接著進入步驟F408。
如果累加值xN既不小於0也不大於225,則立即進入步驟F408。
在步驟F408中,檢查相加值yN是否小於0。如果yN<0,則進入步驟F409將該相加值yN強制地設為0。接著進入步驟F412。
如果累加值yN不小於0,則步驟F401檢查相加值yN是否大於191。如果yN>191,則進入步驟F411將該相加值yN強制地設定為191。接著進入步驟F412。
如果相加值yN既不小於0也不大於191,則立即進入步驟F412。
在步驟F412中,把那時的該點的有效的相加值xN作為新的指針位置的X坐標值xp;把該點的有效的累加值yN作為新的指針位置的Y坐標值yp。現在便得到了新的指針位置。
現在假定圖26的坐標系中當前的指針位置P0具有X和Y坐標(x、y)=(128、66),且假定麥克風指令器80將發送值+50和+30分別作為X和Y位移信息Δx和Δy。那樣,新的指針位置P1便可根據上述步驟計算,最終得到現在的坐標(x、y)=(178、96)。因此屏幕上的指針根據發送給圖形控制器58的該數據移到位置P1。
在上述的步驟F404至F411中,應注意,如果xN<0,則將來自X位移信息的相加值xN設為0、而在xN>255時將其設為255,如果yN<0,則將來自Y位移信息的相加值yN設為0、而在yN>192時將其設為191。也就是說,指針位置不可能超出192×256點的坐標系的範圍。具體而言,即使麥克風指令器80從各個方位向左移動,指針210也不能移出屏幕的最左邊。
很容易隨著在一個相當大的運動中移動麥克風指令器80而將指針210移至顯示屏幕的邊緣。也就是說,通過移動麥克風指令器80很容易使指針210到達屏幕的左邊、右邊、頂部和底部。
不用說,採用坐標系的不同點的尺寸代替圖27中的各步驟中的192和256的值。
如上所述,當麥克風指令器80的移動被變成指針位置和當點擊按實際的顯示要求執行時則其可被用作空中滑鼠。在所設立的所述的GUI屏幕上,使用該空中示可實現不同的和理想的操作。
雖然本實施例已表明用角速度傳感器來實現空中滑鼠的功能,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此外,也可另外使用加速度傳感器、傾角傳感器、地磁傳感器或其它類似的傳感器。
麥克風指令器80可選擇地裝入往運動複式球(shuttle ball),跟蹤球或其它類似的輸出表示其轉動元件的轉動信息的裝置;輸出表示沿被操作的裝置的方向的信息的操縱杆;或指定在操作時沿四個或八個方向之一運動的四方向或八方向鍵。用這些裝置和其它替換裝置的任何一個裝置可輸出反映被完成的操作的X-Y位移信息。
雖然本實施例已說明了具有兩維移動(在X和Y方向)的指針,該指針也可根據GUI屏幕的設定單獨在X或Y方向運動。這樣,麥克風指令器80可被設置成僅在一個方向輸出位移信息。6.GUI功能6-1屏幕模式下面說明不同模式下的顯示屏幕和通過空中滑鼠的操作完成的GUI功能。圖29是屏幕模式轉換的示意圖。
在圖像拾取模式中,如果選擇了預備模式則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產生構成預備屏幕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而如果選擇了記錄模式,則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產生構成監視器屏幕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
在編輯模式中,有三種屏幕模式供選擇試映屏幕、剪切/編輯屏幕、和剪切/排列屏幕。當剛開始通過模式開關24選擇編輯模式時,試映屏幕首先出現。之後,由完成屏幕切換的GUI操作的操作者選擇這三種屏幕模式中的一個。
編輯模式一開始,便可設定除試映屏幕之外的不同的屏幕模式。編輯屏幕可包含上述屏幕模式之外的不同的屏幕模式。
現在對每種屏幕模式進行說明。這些屏幕僅用於圖示說明,許多其它顯示設定、顯示形式和GUI操作可根據需要來決定。
在所顯示的屏幕中,條形圖形顯示204、剪切條形顯示230和存儲線型顯示250包括剖面線、交叉剖面線、點劃線、空格、或條狀部分。這些部分表示為實際屏幕上出現的不同的顏色。
接下來的說明中,「點擊操作」是指麥克風指令器80的標誌/點擊鍵的操作;「拖動操作」是指按壓著標誌/點擊鍵時麥克風指令器80;垂直或橫向移動而「放置操作」指的是在拖動操作期間標誌/點擊鍵的釋放操作。
下面討論的每種屏幕根據圖18至20的步驟F101、F201、和F301中由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產生的顯示準備視步信號而被顯示在頭戴送受話機120的顯示部分135上。預備和編輯屏幕上的GUI操作與伴隨該操作的操縱是由圖18中的步驟F107、F108和F109,和圖20中的步驟F034、F305和F306完成的。
6-2預備屏幕將參照圖30和31對預備屏幕加以詳細說明。圖30表示了當新盤90即還要記錄圖象的盤最初選定預備模式的實際的預備屏幕。圖31表示了在用7個已記錄的片斷進行7次記錄之後在所選擇的預備模式中具體顯示的預備屏幕。
在預備模式中,在圖中標誌為「STANDBY(預備)」的預備顯示208顯示在圖示拾取裝置41拾取的物體的圖象顯示201上。該顯示告訴操作者現在處於預備模式(即,在盤90上沒有圖象記錄)。
該預備屏幕包括時間顯示202和203、條形圖形顯示204、設定顯示205、變焦顯示206和電池顯示207。還顯示表示空中滑鼠功能的指針210。
時間顯示202表示到目前為止的片斷的總時間,而時間顯示203標明了當前記錄的片斷的總時間。在沒有進行記錄的預備模式,時間顯示203隻能為數字0。
在已經進行多次記錄(「記錄」在下面指的是在記錄模式中圖像拾取和對所拾取圖像的記錄)後,顯示202表示了到目前為止所記錄的所有片斷的總時間,如圖31所示。
條形圖形顯示204表示了盤90的記錄狀態。當還可在盤90上進行記錄時,如圖30所示的情況,條形圖形顯示204是一個空白條。由於片斷是一個接一個地產生,它們在條形顯示內被表示成等比例長度的條形段。如果產生了如圖31的例子中所示的從C1到C7的七個片斷,相應的條形段(剖面線所示)在條形圖形顯示204中以不同於空格的顏色加以顯示,每個段的長度與其記錄時間成正比。
一個片斷是在單獨的記錄中所獲的記錄集合。具體地講,ST/ST鍵21或86的操作提供了所記錄片斷的分界符。
條形圖形顯示204允許經盤90可視的片斷記錄狀態標識。該狀態可包括每個片斷的長度、片斷數目、和盤90上剩餘的存儲量。
在上述的條形圖形顯示204上,有表示正在進行記錄的進程的當前點顯示212。標誌點顯示211顯示表示記錄期間標誌處的標記符。該標誌點為後續的編輯提供導向。
設定顯示205表明了攝像機10的各種設定,如當前圖像壓縮比和自動聚焦模式的使用狀態。
變焦顯示206標明了當前的變焦狀態,即,在遠攝相位和廣角相位之間進行攝像。圖31表明了變焦狀態被設置為最大廣角位置時的情況。電池顯示207標出裝在電池組件17中的電池64所剩下的能量。
在預備模式中,如所述,麥克風指令器80可用作空中滑鼠。該空中滑鼠功能可通過預備模式的麥克風指令器80進行各種不同的設置。
如圖31所示,指針210可定位在設定顯示205中的圖像壓縮比的標識上。由於這樣設定了指針210,執行點擊操作便改變壓縮比的設定。
其它設定可同樣地被改變。可變化的設定包括自動聚焦模式的啟動和釋放(即,在自動聚焦和手動控制之間轉換)、模糊補償模式的選擇和中斷。另外,通過簡單的拖動變焦顯示206中的變焦位置標識改變變焦狀態。拖動操作相當於變焦鍵84的操作。
6-3監視器屏幕記錄模式的監視器屏幕如圖32所示。圖32是當圖31的預備模式被終止和用ST/ST鍵的操作選擇記錄模式時的實行中的典型的監視器屏幕。
在記錄模式中進行圖像拾取,由圖像拾取裝置41拾取並記錄在盤90上的物體的圖像被顯示為圖像顯示201。這是一個監視的圖像顯示。
記錄模式中的時間顯示202表示了已被記錄的片斷C1至C7的總的時間以及正在進行的片斷(片斷C8)所用去的時間之和。時間顯示203表明了當時被記錄的片斷C8所用去的時間。也就是說,時間顯示202和203因記錄進程而改變。
在條形圖形顯示204中,當時被記錄的片斷C8以與不同於已被記錄的片斷C1至C7的顏色顯示。當前點顯示212在條形圖形上隨記錄的進行而向右移動。也就是說,當前顯示212表明了片斷C8的最新的點。
如果在片斷C8的記錄過程中進行標記,標記點顯示211被增加用於標識出片斷C8中的標誌的時間點,如圖所示。與預備屏幕一樣,監視器屏幕也提供有設定顯示205、變焦顯示206和電池顯示207。
在記錄模式中應注意的是,麥克風指令器80不能用作空中滑鼠且沒有設定可通過GUI操作來改變。當正處於記錄模式時,任何設定改變必須通過麥克風指令器80上或攝像機10上的鍵操作才是有效的。
6-4試映屏幕當本實施例的攝像機10是第一次設定在編輯模式時,試映屏幕作為編輯屏幕最初顯示出來。試映屏幕的例子見圖33至35所示。試映屏幕提供主要用於再現盤90上預先記錄的片斷的屏幕模式。
起初,試映區域顯示220、剪切區域顯示221和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顯示在屏幕的頂部、右邊和左邊。這些顯示使操作者選擇相應的名稱的屏幕中的任何一個進行編輯。如預備屏幕和監視器屏幕一樣,試映屏幕也包括條形圖形顯示204和時間顯示202和203。屏幕的底部是試映鍵顯示223、垃圾箱顯示224、和搜索鍵顯示225和226。
在試映屏幕中,可選擇和再現所需要的片斷。例如,在條形圖形顯示204的片斷C8的段上進行點擊以選擇片斷C8。所選擇的片斷C8的顏色可在顯示上改變。時間顯示202表明了所有被拾取片斷的總的時間。時間顯示203標明了當前所選片斷的總時間。
當選擇了需要的片斷C8時,在試映鍵顯示223點擊便啟動片斷C8的再現。具體地講,控制器40指令相關的組件從盤90上再現片斷C8。在控制器40的控制下,圖形控制器58使監視器畫面發生器產生反映經幀存儲器50輸入的被再現的圖象的試映圖象。這些操作以一個圖象顯示201的格式從其頂部開始再現片斷C8。
試映光標227顯示在條形顯示204上,以標明現在正被再現的記錄的部分。具體地講,該試映光標227隨著再現處理而沿著條形圖形移動。
通過在搜索顯示225和226上的點擊來實現對任何目標部分的再現(即,片斷或片斷內的一點)。例如,在搜索鍵226上的點擊使與當前被再現的片斷鄰近的片斷從其頂部開始被再現。
可進行設置,以使在到達試映屏幕時,自動地進行最接近的片斷的選擇。在向試映屏幕的轉換時,操作者可通過簡單地點擊試映鍵顯示222來再現和改變最接近的片斷。
試映區域顯示220包括構成表示空中滑鼠的指針21的可移動坐標系的一部分的0的Y坐標值。也就是說,試映區域顯示220被設置為包含X-Y坐標系最頂端部分的區域。
試映鍵顯示223、垃圾箱顯示224、和搜索鍵顯示225和226中的每一個都包括有代表空中滑鼠的指針210的可移動坐標系中的191的Y坐標值。也就是說,這些顯示中的每一個被設置為包含X-Y坐標系最底端部分的區域。
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包括指針210的可移動坐標系中0的X坐標值。這意昧著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被設置為包含X-Y坐標系的最左端部分的區域。
剪切區域顯示221包括指針210的可移動坐標系中225的X坐標值,也就是說,剪切區域顯示221被設置為包含X-Y坐標系的最右端部分的區域。
如果在條形圖形顯示204外進行點擊將上述顯示設置在X-Y坐標系的邊緣,則保證了空中滑鼠的可操作性,更具體地講,在指針210近似地定位在屏幕中間的位置處,向上簡單地移動麥克風指令器80很容易地把指針210放入試映區域顯示220中;指針210沒有超出屏幕的上邊緣。
同樣,麥克風指令器80的較大的向左移動很容易把指針210放置在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中。麥克風指令器80的較大的向右移動很容易把指針210放置在剪切區域顯示221中。
按同樣的模式,指針位置很容易相對於試映鍵顯示223、垃圾箱顯示224、和搜索鍵顯示225和226進行高度控制。當指針210到達這些顯示的合適的高度時,可方便地橫向移動並定位到其中的任何一個。
該點是位於坐標系邊緣的進行點擊操作的顯示區域的極點。這就通過空中滑鼠而有助於改善指針操作的容易性,因為需要在空中進行空中滑鼠的操作,因此空中滑鼠的可操作性或多或少地不穩定。
在條形圖形顯示204中顯示的每個片斷用上述模式進行再現。這些片斷也可用其它方法進行處理。
具體地講,可執行圖34中的拖動操作DR1,以將片斷(如片斷C8)拖動和放置到剪切區域顯示221。該操作移動片斷到對片斷進行剪切的剪切/編輯屏幕處。
圖34中的另一個拖動操作DR4將片斷(如片斷C3)拖動和放置到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該操作存儲該片斷作為資料鏡頭並將該片斷移至資料鏡頭/排列屏幕進行必要的處理。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所選擇的片斷不必進行剪切而被作為資料鏡頭保存。
如果還可選擇某一片斷,圖34中的拖動操作DR3還將把所需要的片斷(如C2)拖動並放置至試映鍵顯示223。被拖動和放置的片斷在當時當地進行再現。
此外,如果給定的片斷(如片斷C6)被判斷是不必要的,圖34中的拖動操作DR2可把該片斷拖動並放置至垃圾箱顯示224。該操作刪除此片斷。
代表被刪除的片斷的段的顏色變得與保留的片斷外部的空格的顏色一樣。這種顏色變化標明該片斷已被刪除。
然而,應注意的是,簡單地把片斷拖至和放在垃圾箱顯示224中並不能真的刪除上述片斷。在垃圾箱顯示224上的點擊產生圖35中所示菜單顯示228。菜單提供了對刪除或返回數據的選擇。選擇「刪除數據」項(在刪除檢查屏幕上)無疑會刪除垃圾箱中的片斷。選擇「返回數據」則從垃圾箱中返回該片斷。
如下所述,控制器40將表示利用上述的試映屏幕和/或剪切/編輯屏幕在編模式中所編輯的圖像狀態的數據的集合作為編輯文件保留。這樣的編輯文件是控制器40用於指定從盤是進行數據再現和按所要求的模式發出其它獲取所編輯圖像的指令的基礎。
根據該編輯文件用控制器40更新盤90中的管理數據來進行對盤90的數據的刪除和更新。也就是說,在準備輯文件時,控制器40以預定的時間間隔更新盤90的管理信息。此外,控制器40可設置成只連續準備編輯文件而不更新管理信息直到最終完成編輯。在那種情況下,在操作者發出結束編輯的指令之後控制器40隻更新盤90的管理信息。根據該選擇方法,無論希望何時對記錄進行再編輯,操作者均可很容易返回最初的圖像。
6-5剪切/編輯屏幕當用圖34中的拖動操作DR1將片斷拖至並放在剪切區域顯示221中時或是在該剪切區域顯示221被點擊時,屏幕模式轉變為剪切/編輯屏幕。剪切/編輯屏幕是從片斷剪切必要部分的編輯屏幕。
圖36是用圖34中的拖動操作DR1選擇片斷C8時產生的典型的剪切/編輯屏幕。如試映屏幕一樣,剪切/編輯屏幕具有試映區域顯示220、剪切區域顯示221和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以根據點擊或拖動而被轉換至這些被指定的屏幕中的任一個。
在條形圖像顯示204中,待被剪切的片斷(如片斷C8)以不同於其它片斷的顏色點亮顯示出來。這種色彩強調使操作者校驗當前用於編輯的片斷。時間顯示203表示出所編輯的片斷的總體時間。
在剪切/編輯屏幕的底部(覆蓋X-Y坐標系的底邊的部分)的是剪切條顯示230、標記顯示231和垃圾箱顯示224。剪切條顯示230以其整個長度表示當前所選片斷(如片斷C8)。也就是說,在條形圖形顯示204中選擇的片斷在剪切條顯示230中被放大地顯示。在上述條形圖形顯示204上所示的標誌點顯示211也被反映在剪切條顯示230上。
在剪切條顯示230上,操作者可根據需要將當前選擇的片斷分成若干部分。具體地講,移動指針210到標記顯示230上和啟動其拖動則產生剪切條移動模式。在該模式中,如圖37所示,移動的標記顯示234隨著指針210沿剪切條顯示230橫向移動。
當剪切條顯示230的所需要的位置釋放拖動操作時(即放置),標記設定顯示232在該位置出現。也就是說,剪切條顯示230的條被這些標識符設定顯示分成限定的若干部分。
圖36表示了剪切條顯示230中的目標片斷C8被標記設定操作劃分成DV1至DV5幾部分且在部分DV3上的點擊選擇該部分。剪切條顯示230中所選的部分以不同於其它部分的色彩點亮顯示。
根據空中滑鼠的操縱通過控制器40計算出指針位置而很容易地進行將片斷分成若干部分的標記設定操作。該計算主要通過圖28中所示的步驟完成。
當一開始就選擇剪切/編輯屏幕時,計算指針位置的圖27中的處理是從步驟F402到步驟F403。指針按通常的方式移動並顯示。在這個屏幕中,為了實現較高的可操作性,進行點擊的邊緣部分的設置與試映屏幕相同。
如果拖動操作從標記顯示231開始,控制器40判別剪切條移動模式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圖28中的步驟F413緊隨著步驟F402進行X-Y位移信息輸入的處理。
根據新輸入的X-Y位移信息計算新的指針位置,控制器40首先進入圖27中的步驟F401。在步驟F401中,控制器40把所檢測的X位移值Δx與前面的指針位置的X坐標系值xp相加,得到相加值xN。步驟F402緊跟著步驟F401,以按順序轉向圖28中的步驟413。在步驟F413中,控制器40強制地設定一個被預定的Y坐標系值Fy,作為相加值yN而不考慮實際檢測的Y位移值Δy。
在步驟F414中,進行相加值xN是否小於預定的X坐標值Fx1的檢查。如果xN<Fx1,則進入步驟F415將相加值xN強制地設定為Fx1。之後進入圖27中的步驟F412(經圖28中的(2))。
如果相加值xN不比預定X坐標值Fx1小,則在步驟F416中檢查相加值xN是否大於預定的X坐標值Fx2。如果xN>Fx2,則進入步驟F417中將相加值xN強制地設定為Fx2。之後進入圖27中的步驟F412。
如果相加值xN既不小於Fx1也不小於Fx2,則立即進入步驟F412。在步驟F412中,在該點的有效的相加值xN被作為新的指針位置的X坐標值xp,這點上有效的相加值yN被設為新指針位置的Y坐標yp。
如圖36所示,Y坐標值Fy遮蓋了剪切條顯示器210。假設X坐標值Fx1是標識位顯示231最左邊的X坐標值,而X坐標值Fx2是垃圾箱顯示224最右邊的X坐標值。
在上述的設定下,當標記被拖動時,圖28的處理允許指針210隻水平地穿過標記顯示231、剪切條顯示234和垃圾箱顯示224。在這種情況下垂直地移動麥克風指令器80對指針移動沒有影響。
當拖動標記時,指針210隻需在剪切條顯示234上橫向地移動。這是因為該拖動是沿剪切條顯示230尋找最初的位置以放置該標記的操作。換言之,使指針210不垂直地移動可使操作者即使在麥克風指令器80的不穩定的操作環境中(即在空中)也能很容易地選擇剪切條顯示230上的位置。
上述例子說明了垃圾箱顯示224處於210的移動範圍內的情況。此外,指針210還可通過設定坐標值Fx2到剪切條顯示230的最右邊處來避免進入垃圾箱顯示224。
另外,坐標值Fx1可被設定為剪切條顯示230的最左邊的位置。這樣可避免在拖動操作期間把在拖動一開始就放在剪切條顯示230上的指針210拖至標記顯示231。
上述被嚴格地限定指針運動的剪切條移動模式通過一個標記放置操作來刪除。之後,指針120在屏幕內可根據需要垂直和水平地移動。
在標記開始被拖動後,還可希望刪除剪切條移動模式而不必放置該標記。這種情況在操作者開始把片斷分成幾個部分並決定中途停止時可能發生。
在那種情況下,可進行設置以使剪切條移動模式在標識位顯示231中通過放置標記而被刪除。其先決條件是標識位顯示231位於拖動操作的允許範圍內。
把一個片斷分成若干部分的任何一個標記可通過拖動處在剪切條顯示230上的該標記設定顯示232和將該顯示232放入垃圾箱顯示224或標記顯示231中來加以刪除。在剪切條顯示230上將一個片斷分成若干部分的任何標記可通過沿剪切條拖動該標記設定顯示232和將該顯示232放在條上的需要位置的模式進行再定位。在這種情況下,當處於剪切條移動模式時可進行圖28的處理。這將使指針向上或向下運動。
在剪切條顯示230上由標記放置操作劃分的任一部分可通過將該部分拖動並放置至垃圾箱顯示224來刪除。例如,部分DV4通過圖38中的拖動操作DR6拖至垃圾箱顯示224並放置。這樣便刪除了片斷C8的非必要部分DV4。
剪切/編輯屏幕上(圖38)條形圖形顯示204中標有符號的片斷和剪切條顯示230中顯示的各部分可作為資料鏡頭保存。
舉例來講,DV3可由圖38中的拖動操作DR5拖動並放置至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從而使得該部分DV3作為資料鏡頭保存。
另外,隨著用拖動操作DR6刪除部分DV4,片斷C8也可被拖動並放置至資料鏡頭區域顯示222。從而使去除部分DV4的片斷C8被作為資料鏡頭保存。
6-6資料鏡頭/排列屏幕所記錄的片斷、在剪切/編輯屏幕上去掉不必要部分的片斷、或從片斷中取出的部分均可象前面所述的那樣作為來自試映屏幕或來自剪切/編輯屏幕的資料鏡頭而被保存。資料鏡頭指的是原始圖像的被選擇的部分。片斷或其部分作為資料鏡頭保存在圖39所示的資料鏡頭/排列屏幕上。
在資料鏡頭/排列屏幕上,保存的資料鏡頭被列表作為資料鏡頭圖像顯示。在圖39所示的例子中,一次可最多顯示九個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如果保存有十個或更多的資料鏡頭,則位於鏡頭資料區域顯示222的頂部和底部的滾動鍵229被點擊以滾動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點擊滾動鍵顯示229可檢查所有的資料鏡頭。
顯然,每個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的圖像的大小根據所存儲的資料鏡頭的數目而改變。這就允許一次可檢查最多的資料鏡頭。
在剪切/編輯屏幕或試映屏幕上保存片斷或其一個部分產生資料鏡頭/排列屏幕。在那點所保存的資料鏡頭作為最近的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N,使其區別於其它資料鏡頭用一個白色畫框圈起來。當保存了第一個資料鏡頭時,很顯然並不特別需將其區分為比如說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N。
時間顯示203標明最接近的保存的資料鏡頭(即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N)的總的時間。在顯示屏幕上,每個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和240N)由作為資料鏡頭保存的部分或片斷的起點圖像表示。
資料鏡頭/排列屏幕,同試映屏幕和剪切/編輯屏幕一樣,包括試映區域顯示220、剪切區域顯示221和資料鏡頭顯示222。含有這些顯示的任何一個的點擊或拖動操作促使相應名稱的屏幕模式的轉變。
同試映屏幕一樣,資料鏡頭/排列屏幕的底部包括試映鍵顯示223、垃圾箱顯示224、和搜索鍵顯示225和226。這些專用顯示被設置在便於指針定位的地方,象其它屏幕的情況一樣(即在屏幕邊緣)。
資料鏡頭/排列屏幕還包括故事線(line)顯示250和故事時間顯示251。故事線顯示250表示構成故事的資料鏡頭。如果沒有選擇資料鏡頭,故事線顯示250是簡單的其上無任何標誌的條,如圖39所示。故事時間顯示251表明了構成故事的選擇的資料鏡頭的總的時間。在圖39的實例中,故事時間簡單地表示為0數字。
所需要的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被拖動並放置到故事線顯示250。該拖動和放置操作組成了一個故事。例如,圖40中的一些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用拖動操作DR8、DR9、DR10和DR11拖動並放置至故事線顯示250。從而使得所選擇的資料鏡頭CL1至CL4按順序拖至和放置在故事線顯示250以填滿它。故事線顯示被劃分成與相應資料鏡頭的長度成比例的若干段。所選擇的資料鏡頭CL1至CL4用預定的顏色顯示。
故事時間顯示251表示了故事線顯示250中所選的資料鏡頭的總的時間。填入故事線顯示250中的資料鏡頭每個都由選擇完成顯示252識別,該選擇完成顯示出現在每個已被選擇的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上。
任何一個被選擇並放入故事線顯示250中的資料鏡頭可被再次提出進行剪切。舉例來講,已被選擇的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用圖41中的拖動操作DR12拖動並放置至剪切區域221。該操作將啟動轉至正在進行資料鏡頭必要剪切的剪切/編輯屏幕。對其它也被選入故事線顯示250的資料鏡頭是同樣的。
任何一個象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一樣被選擇和顯示在資料鏡頭/排列屏幕上的資料鏡頭,或任何一個裝在故事線顯示250中的被選擇的資料鏡頭,如果被判斷為是不必要的,則可被拖動並放置至垃圾箱顯示224處。這將刪除正在處理的資料鏡頭。
可採用不同的刪除標準。也就是說,儘管不必要的數據是以一個標準被刪除,僅能以其它標準刪除資料鏡頭所保存的狀態以使正在處理的資料鏡頭返回到片斷或一個部分的狀態。還根據另一個標準,給定資料鏡頭的選擇狀態被刪除且被上述的資料鏡頭的所保存狀態代替。在這種情況下,由垃圾箱顯示224表示的處理具有詳細描述刪除的不同選擇的菜單。每個刪除選擇都可用專用顯示部分(用於刪除所保存的資料鏡頭狀態的圖標,用於刪除所選擇的資料鏡頭狀態的圖標等)表示。
當按被選擇的順序再現資料鏡頭時,在故事線顯示250中被選擇的資料鏡頭最終構成一個故事。操作者把從盤90上記錄的片斷中選擇出的資料鏡頭填入故事線顯示250而將節目編輯成故事。
資料鏡頭被選擇並被放入故事線顯示250中,直到具有所需時間長度的故事經過在時間顯示器251驗證而被製成。由於一個故事被這樣製成,試映鍵顯示223的點擊啟動該故事的連續再現,即,順序地回放故事線顯示250中被選擇的資料鏡頭。隨著再現的開始,一個或多個資料鏡頭圖像顯示240從資料鏡頭/排列屏幕消失(圖41),且用比如說被給定作為圖像顯示201的故事的前端替代,見圖42所示。
更具體地講,控制器40使相關的電路連續地從盤90再現對應於所選資料鏡頭CL1、CL2、CL3和CL4的數據。在控制器40的控制下,圖形控制器58使監視器畫面發生器51根據經幀存儲器50再現和輸入數據生成試映圖像。
試映光標227出現在故事線顯示250上,以表示正在再現該部分故事。也就是說,試映光標227沿故事線顯示250前進作為故事進行再現的標識。
在搜索鍵顯示225和226上進行點擊可使待被再現的部分(即所選擇的資料鏡頭)移動到需要的位置。具體地講,點擊搜索鍵226則開始再現緊接一個當前被再現的資料鏡頭的所選擇的資料鏡頭,從其前端開始再現。
在故事的圖像已被再現、檢查和被認可之後,編輯階段結束。如果還有待被編輯的部分,則這些資料鏡頭可在資料鏡頭/排列屏幕上被選擇或刪除,或是在剪切/編輯屏幕上被剪切或保存。
也可對故事線顯示250中的被選擇的資料鏡頭的順序通過設置進行選擇。一旦這些必要的設置合適,資料鏡頭順序的改變可根據需要通過拖動故事線顯示250上的資料鏡頭來完成。
如果在至少一個資料鏡頭被保存在前面的試映屏幕或剪切/編輯屏幕上之後恢復試映屏幕,則作為資料鏡頭保存的部分以不同於條形圖形剩餘部分的顏色顯示在條形圖形顯示204上,這種點亮提示使操作者進一步確認試映屏幕上資料鏡頭的保存狀態。
已描述了各種屏幕模式及其各自專用的編輯操作和控制。在圖像拾取模式中的這些有效的屏幕使所記錄的圖像被監視且根據需要改變相關的設置。這可保證更有效地對圖像拾取設備進行成像操作。此外,在編輯模式中的各種屏幕對被記錄的圖像進行理想的編輯作業。這些特點使一個編輯站具有移動編輯的能力。
很明顯,可得到上述GUI操作在編輯作業的更多的變化和所編輯內容的更多改型。
如所述並根據本發明,指令器不僅被用作操作攝像機進行圖像拾取的遙控指令器,而且還可被當作麥克風。操作者使用該麥克風,可在操作攝像機的同時與其訪談對象交談。也就是說,操作者一個人可扮演兩個傳統角色,即,攝像機操作者和採訪者。
操作者頭戴頭戴送受話機,從頭戴送受話機的監視器屏幕上觀看顯示的圖像。也就是說,操作者不必使用固定在攝像機上的取景器便可監視記錄的圖像。這減少了對操作者相對於攝像機的位置限制。操作者使用本發明的圖像拾取設備的攝像機、指令器和頭戴送受話機,使其在實際操作中不必受拾取位置或相對該位置的體態和攝像機的拍攝角度的限制。操作者離開攝像機也可改變攝像機操作並檢查所監視的圖像。這些特點使操作者可同時扮演攝像機操作者、採訪者和監視器操作者。
頭戴送受話機上的監視器的可用性和可由作為空中滑鼠的指令器進行的GUI操作可使編輯工作理想化。這樣本發明的圖像拾取設備可作為先進的編輯設備。
本發明的系統的能力允許在視場區用儘可能少的人進行圖像和聲音的拾取。由於規格小,因此本發明的系統具備高度的用於圖像拾取和編輯作業的可操作性。
本發明的不同的操作模式可允許進行各種不同的處理。在記錄模式,攝像機接受並處理音頻信息和來自指令器的部分或全部指令信息作為有效的信息。攝像機把從指令器發送的視頻和音頻信號記錄到記錄介質上。利用表示該拾取圖像和預定的字符圖像的視頻信號,攝像機還產生構成顯示在頭戴送受話機的監視器屏幕的視頻畫面信號。上述事項在圖像拾取期間為操作者提供系統操作的最佳狀態。具體地講,當該設備被啟動時,指令器收集聲音和把它自己作為遙控指令器;攝像機進行圖像拾取;且頭戴送受話機允許監視所記錄的圖像。
在預備模式,從指令器發送的部分或全部指令信息和位移信息被設定為有效信息。根據所接收的位移信息和按照專用指令,監視器給出顯示並執行相關的處理。在預備模式中的這些事項使攝像機的各種設置通過使用指令器和頭戴送受話機在離開攝像機的位置被設置。當操作者採用被固定地安置在給定位置在離開攝像機的距離進行採訪時,這一特點被最好地發揮出來。
在編輯模式,從指令器發出的位移信息和專用指令信息被設定為有效信息。被再現的視頻信號和合適的字符圖像被作為生成構成編輯屏幕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基礎。同時,根據所接收的位移信息和按照進入信息,監視器給出顯示並進行相關的處理,因而進行基於GUI的理想的編輯操作。本發明的這種高可操作性的圖像拾取系統的編輯功能可在取景後立即編輯這些記錄。也就是說,本發明的圖像拾取系統可作為一個移動站。
在處於記錄模式時,根據專用操作部分產生的指令信息既可轉換成把由攝像機記錄在記錄介質上的視頻畫面信號的標誌指令,也可在選擇預備模式或編輯模式時轉變成專用的指令(點擊指令)。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中相同的操作部分提供不同的指令。這一特性減少了指令器上的必需的操作鍵的數目,因此指令器更小且比以前更易操作。
根據來自位移信息和專用指令所提取的顯示圖像完成專用的操作,根據順序接受的位移信息所顯示的指針畫面移動的範圍被限定在下面所要執行的動作的必要的範圍。這一特性改進了用作空中滑鼠的指令器的可操作性。由於避免了指針偏離而進入不必要的位置,指針可在顯示器屏幕上順利地移至目標位置(圖標、等)。
當處於編輯模式或預備模式時在顯示器屏幕上指令器被作為空中滑鼠來操作,在屏幕內的指針可移動範圍的邊緣通過屏幕轉換操作區域提供。這些區域根據屏幕模式轉換而用於順利地執行指針移動。
頭戴送受話機經音頻信號發送器把由麥克風收集的音頻信號發送給攝像機。攝像機經它的信息接收器接收所發送的音頻信號。用這種模式,操作者的話音也可記錄到記錄介質上。例如,由指令器的麥克風收集的聲音和由頭戴送受話機的麥克風拾取的話音,即,操作者與其採訪對象之間的談話,可連同圖像一起被記錄。
由於不用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就可得到許多表面上看起來不同的實施例,因此,應該明白的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除在所附的權利要求中所限定的之外的特定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拾取系統包括指令器、攝像機和顯示器裝置,其中所述指令器包括用於獲取音頻信號的麥克風;存儲多種指令信息的指令信息存儲裝置;產生對應於由操作者完成的各種不同的操作的多種指令信息的指令信息發生裝置,指令信息的產生是根據存儲在所述指令信息存儲裝置中的所述多種指令信息進行的;發送所述音頻信號和所述指令信息作為發送信息的發送裝置;其中所述攝像機包括通過拍攝物體獲取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拾取裝置;接收所述發送信息的接收裝置;記錄所述圖像拾取信號到記錄介質和將所述圖像拾取信號從記錄介質再現的記錄和再現裝置;存儲多種圖像信息的圖像信息存儲裝置;根據由所述記錄和再現裝置從所述記錄介質上再現的圖像拾取信號和所述圖像信息生成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發送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發送裝置;根據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個來控制所述圖像拾取裝置、所述記錄和再現裝置和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的控制裝置;和設定所述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一個的操作模式設定開關;和其中所述顯示器裝置包括接收從所述攝像機的所述發送裝置發送的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接收裝置;和用於顯示由所接收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表示的圖像的顯示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攝像機和所述顯示器裝置是分立的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顯示器裝置為由操作者戴在頭上的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指令器和所述攝像機是分立的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攝像機、所述顯示器裝置和所述指令器是分立的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信號發送由無線發送系統在所述指令器的所述發送裝置和所述攝像機的所述接收裝置之間、和在所述攝像機的所述發送裝置和所述顯示器裝置的所述接收裝置之間進行。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圖像信息存儲裝置存儲多種構成圖形用戶接口能力的圖像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根據由所述操作模式設定開關設定的操作模式,所述控制裝置使用從所述圖像信息存儲裝置讀取的不同的圖像信息和由所述圖像拾取裝置獲取的所述圖像拾取信號來控制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產生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根據所述圖像信息來產生構成所述圖形用戶接口能力部分的指針。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根據由所述攝像機的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的信號在幀內移動所述指針。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指令器包括檢測由操作者引起的指令器的自身移動的移動狀態檢測裝置,和其中所述指令器的所述指令信息發生裝置根據由所述移動狀態檢測裝置檢測的移動產生指令信息。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在接收到包括從所述指令器發送的預定指令的信號時,所述控制裝置根據被發送的信號僅單方向地移動所述指針。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還包括可移動地保持所述攝像機的保持裝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攝像機的所述控制裝置根據來自所述指令器的指令信息通過控制所述保持裝置來移動所述攝像機。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多個操作模式包括圖像拾取模式,在所述模式中,所述圖像拾取裝置拾取的物體圖像以圖像拾取信號被記錄到所述記錄裝置上;和編輯模式,在所述模式中,對先前在所述圖像拾取模式被記錄到所述記錄介質的圖像拾取信號進行編輯。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圖像拾取模式包括預備模式,在所述模式中,基於由所述圖像拾取裝置獲取的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被顯示在所述顯示裝置上,但在所述模式中所述圖像拾取信號沒被記錄到所述記錄介質上;和記錄模式,在所述模式中,基於由所述圖像拾取裝置獲取的所述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被顯示在所述顯示裝置上,並且在所述模式中,所述圖像拾取信號被記錄到所述記錄介質上。
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根據所述多個操作模式中的每一個,所述控制裝置接受由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的信息的特定部分,並略去被接收信息的剩餘部分。
1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顯示器裝置包括用於產生音頻信號的麥克風和用於發送所述音頻信號的發送裝置。
1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拾取系統,其中所述記錄介質是盤型存儲介質。
20.一種圖像拾取設備,包括通過拍攝物體獲取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拾取裝置;接收由外部裝置提供的信號並包括指令信息的信號的接收裝置;記錄所述圖像拾取信號到記錄介質和將所述圖像拾取信號從記錄介質再現的記錄和再現裝置;存儲多種指令信息的指令信息存儲裝置;根據由所述記錄和再現裝置從所述記錄介質再現的圖像拾取信號和所述圖像信息來產生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發送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的發送裝置;根據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任何一個來控制所述圖像拾取裝置、所述記錄和再現裝置和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的控制裝置;和設定所述多個操作模式中的一個的操作模式設定開關。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所述接收裝置接收通過無線發送線發送的信號。
22.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所述圖像信息存儲裝置存儲多種構成圖形用戶接口能力的圖像信息。
23.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根據由所述操作模式設定開關設定的操作模式,所述控制裝置使用從所述圖像信息存儲裝置讀取的不同的圖像信息和由所述圖像拾取裝置獲取的所述圖像拾取信號來控制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產生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
24.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所述顯示準備視頻信號發生裝置根據所述圖像信息來產生構成所述圖形用戶接口能力部分的指針。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根據由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的信號在幀內移動所述指針。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在所述接收裝置接收到包括由所述外部裝置發送的預定指令的信號之後,所述控制裝置根據被發送的信號僅單方向地移動所述指針。
27.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所述多個操作模式包括圖像拾取模式,在所述模式中,所述圖像拾取裝置拾取的物體圖像以圖像拾取信號的形式被記錄到所述記錄裝置上和編輯模式,在所述模式中,對先前在所述圖像拾取模式中被記錄到所述記錄介質的圖像拾取信號進行編輯。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所述圖像拾取模式包括預備模式,在所述模式中,基於所述圖像拾取裝置獲取的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被顯示在所述顯示裝置上,但在所述模式中,所述圖像拾取信號沒被記錄到所述記錄介質上;和記錄模式,在所述模式中,基於由所述圖像拾取裝置獲取的所述圖像拾取信號的圖像被顯示在所述顯示裝置上,並且在所述模式中所述圖像拾取信號被記錄到所述記錄介質上。
29.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根據所述多個操作模式中的每一個,所述控制裝置接受由所述接收裝置接收的信息的特定部分,並略去被接收信息的剩餘部分。
30.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圖像拾取設備,其中所述記錄介質是盤型存儲介質。
31.一種使用圖形用戶接口的控制器,包括將指針顯示在屏幕上的指針顯示裝置;接收移動所述指針的移動指令的移動指令接收裝置,所述移動指令包括第一和第二移動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移動指示信息指示沿第一方向的移動,所述第二移動指示信息指示沿垂直於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移動;顯示第一和第二操作區域的操作區域顯示裝置,所述第一操作區域位於靠近所述屏幕的一個邊緣處,所述第二操作區域位於所述屏幕上的其它位置並被設置進行所述第一操作區域的第一和第二狀態之間的轉換控制;接收進入指令的進入指令接收裝置;在從所述進入指令接收裝置接收到所述進入指令時提供相應於所顯示指針的所在的位置的控制的進入控制裝置;和根據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移動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狀態中移動所述指針的指針移動控制裝置,所述指針移動控制裝置還可根據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移動指示信息中的僅一個在所述第二狀態中移動所述指針。
32.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移動指令接收裝置接收通過無線發送線發送的移動指令。
33.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器,還包括當所述指針在所述第二狀態中在所述第一操作區域內被移動時在所述第一操作區域內的多個子區域中提供不同控制的內部區域控制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規格小、手動控制、易於操作和編輯能力先進的圖像拾取系統。在操作攝像機拍攝圖像的過程中指令器可被用作遙控指令器和麥克風。操作者頭戴者頭戴送受話機,不用求助該攝像機的取景器便可看到顯示在頭戴送受話機顯示器上的圖像以監視和校驗所記錄的圖像。構成本系統的組件的功能由連到攝像機上的模式開關的操作來改變。
文檔編號H04N5/232GK1199302SQ9811472
公開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1998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24日
發明者岡広樹, 久常敏幸, 隅井撤, 櫻井修, 安井重哉 申請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