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建集團宣傳片(泉州城建集團強勢崛起的這五年)
2023-07-15 05:26:00 2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創稿
成立五年來,泉州城建集團從「二級住建、二級財政、二級國資」角色定位出發,在服務大局、城市建設、產業投資、國企改革等方面發出一個個令人振奮的「音符」,昂首邁入千億級國企航母行列。
泉州市區東海(片區)柯石排洪渠生態綠廊 。泉州城建集團供圖
泉州市區城東學園—豐澤幼兒園城東校區(左)、泉州五中城東校區(右)。林勁峰攝
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院區二期病房樓。林勁峰攝
北峰-豐州滯洪排澇系統一期潘山泵站。泉州城建集團供圖
泉州市區刺桐路-田淮渠節點過街天橋 。張九強攝
泉州市區北峰霞美棚戶區改造龍興小區二期 。林勁峰攝
五個春秋風華正茂,五年探索壯志滿懷。
「十四五」開局之年,泉州城建集團在風雨兼程中走過了堅實的第五個年頭。成立五年來,集團從「二級住建、二級財政、二級國資」角色定位出發,在服務大局、城市建設、產業投資、國企改革等方面發出一個個令人振奮的「音符」,昂首邁入千億級國企航母行列。
截至2021年,集團資產規模達1300億元、淨資產670億元,持續保持總資產、淨資產「雙第一」的市屬國企地位;承擔中心城區片區更新改造六大組團中的五大組團,累計完成項目投資超160億元;獲得公開市場主體資信AAA最高評級,使泉州成為全國第三個擁有信用AAA等級國企的非省會城市和非副省級城市;連續兩年躋身全國城投百強,首次入圍福建服務業企業百強,影響力持續躍升。
一串串數據展現大作為,一份份成果背後是大格局、大智慧、大擔當。
責任「心」 勇擔城市建設主力軍
這五年,泉州城建集團堅守職能定位,挺直脊梁彰顯國企力量,在發揮「海絲名城開發建設主力軍」作用中鐫刻「擔當」形象。
從承接城東、東海、北峰等三大組團,到拓展至江南、老舊片區(古城外)等五大組團;從承接項目20多個、總投資20億元到現如今項目80多個、總投資超800億元;從日均投資額300多萬元到近1800萬元……泉州城建集團不負市委、市政府重託,勇挑城市開發建設重擔,在市政設施、醫療教育、保障性住房、防洪排澇系統等民生領域奮力作為,交出一份黨委政府信服、市民滿意的優異答卷——
造「熱點」,為泉州增強城市中心能級與活力不斷加碼。規劃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科學發展的保障。成立以來,集團緊跟市委、市政府「城市要聚」戰略部署,立足城市設計,做實做細城東、東海、北峰、江南組團110多平方公裡規劃建設,先後啟動西華洋、江南、東海中央活力區等片區城市設計,邀請國內外知名團隊高品質、高起點規劃,將人文、山水、交通、產業等要素有機融合,組團式城市格局日漸成型,城市內涵品質不斷豐富,城市宜居度、市民獲得感較大提升。與此同時,集團尋求與國內知名高校對接建立「大師工作室」,探索成立閩南建築傳承與發展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全力提升城市規劃設計水平,擔當好市委市政府城市規劃建設的參謀和智庫。
除「痛點」, 一系列「為民辦實事」項目逐步破除城市發展「頑疾」。排內澇,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先後建設北峰—豐州滯洪排澇系統一期潘山泵站、法石排澇泵站、城東玉蘭渠等一批滯洪排澇項目,有效緩解中心市區重點區域內澇問題。梳交通,著力「聚城暢通」改善出行環境,新建東海經八北段等市政道路30餘條,架構片區路網主骨架;新建刺桐路電梯天橋、東海泰禾天橋等人行天橋12座(已投用8座),暢通片區交通「微循環」。此外,新建、改建汙水管網60餘公裡。強配套,加大公共配套投資建設力度,建成東海學園、城東學園、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等一批教育設施,提供學位2.35萬個;引進優質學校入駐,實現「拎包辦學」,進一步豐富和提升片區教育資源。新建、代建市老年醫院、市第一醫院城東院區二期病房樓等4所醫院,提供床位近2400個,切實解決看病難問題。
燃「沸點」,持續提升片區宜居宜業宜遊城市品質。在提升景觀方面,高品質推進城東潯美滯洪湖、東海柯石排洪渠生態綠廊、豐海路濱海公園至槍城段河口綠化等城市景觀提升工程建設,有效實現開門見「綠」、推窗見景,進一步提升城市顏值氣質。在保障安居方面,潘山安置房、東寶花苑等安居保障項目陸續建成投用,5500多套房源圓了老百姓安居夢;打造「水墨」系高端樓盤近2000套房源,進一步加快片區內人氣業態聚集。
企業「興」 勇當國企改革實踐者
這五年,泉州城建集團牢記時代使命,勇當國企改革的「實踐者」,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產的競賽中樹立標杆。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泉州城建集團堅持「政府業務 市場業務」兩條腿走路,從「十三五」時期的「4 1」業務布局到「十四五」時期的「一核兩翼」發展戰略,聚力增強「片區開發、城市運營、產業培育、融資議價」四大能力,用5年時間實現總資產破千億元、淨資產翻番——
抓經營,國有資產遞增快。按照「市場化運作、現代企業管理、實體化經營」思路,實施「政府業務 市場業務」戰略,通過內部多次整合重組,將管理層級控制在3級以內,集聚裂變成效明顯,綜合實力實現跨越式發展——資產總額從組建之初的546億元增長至1300億元、淨資產從280億元增長至670億元,同比增長均近140%,資產規模、淨資產排名市屬國企首位;2019年、2020年均躋身全國城投公司百強,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善融資,資金保障能力足。成立僅1年就斬獲AAA評級「金鑰匙」,打破泉州沒有AAA國企的局面,在融資渠道、融資額度上迅速實現突破,累計融資發生額超500億元。2021年綜合成本下降到3.84%,與同期人行基準利率相比當年節省融資成本3.4億元,存量債務有序滾動,為城市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撐。
拓產業,自我造血效益高。成立以來,集團堅持走市場化道路,積極拓展產業投資,布局裝配式建築產業、地產置業、建材貿易、園林綠化、供應鏈等經營項目,持續優化造血功能,產業收入從2億元增長到50多億元,集團反哺財政的能力大幅提升。
黨建「新」 勇做政治建設創新者
這五年,泉州城建集團把穩政治航向,一以貫之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走出一條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的黨建工作新路子。
從「三個一線」黨建工作機制(即「黨建引領在一線、紀檢監督在一線、幹部錘鍊在一線」)、到「三全五化」黨建工作模式(即「基礎全覆蓋、統領全方位、監督全過程」,「量化指標、實化抓手、深化機制、活化載體、常態化管理」),再到紀檢監察「三項監督」(即「加強垂直監督、推行聯動監督、深化一線監督」),泉州城建集團鍛造了一個個特色黨建品牌,築牢國企「根」和「魂」優勢——集團黨委下屬21個基層黨組織、237名黨員迸發出強大的精氣神,推動著企業在風雨兼程中砥礪奮進。
以黨建培育企業文化。因企制宜凝練「責、常、融、實、嚴」的「五字訣」助力片區建設、「小廣場·大陣地」和「城建·水墨華庭」「城建·水墨芳華」項目臨時聯合黨支部等「一企一品」黨建特色成果,著力打造項目建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值得一提的是,集團以市檔案綜合大樓項目為樣本工程,通過打造「321」工作法,濃墨重彩書寫「黨建 安全」文章,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安全生產一線,該工作法在市國資國企系統特色黨建項目拉練考評中斬獲一等獎。2021年,集團作為唯一一家國企在全市組織部長會議上發言,為全市國企黨建工作提供典型示範和有益借鑑,並連續三年在市國資委黨建考評中名列前茅。
以黨建激發乾部活力。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嚴把進人關口,通過公開招聘吸納社會各界優秀人才273人。目前在編員工771人,其中35周歲以下員工佔比達45%,本科以上學歷員工佔比達78%,現有泉州市高層次人才76人,近半數員工持有中高級職稱、各類註冊類職業資格,構建了年輕化、專業化、精幹化的人才隊伍。堅持企業效益導向,探索推行事業部和混改企業「一部一企一策」薪酬激勵機制,有效實現人員管控「能上能下」、薪酬分配「能增能減」,激發員工幹事創業熱情。
昨日惠風過,今朝滿眼春。站在新的起點上,泉州城建集團將按照「一核兩翼三驅四保」思路,穩步推進「片區組團綜合開發建設」核心業務,提升政府業務擔當能力,助力城市建設發展;做大做強「地產開發業務」和「供應鏈業務、工程總承包、城市運營」兩翼,提升集團融資議價能力,更好地反哺片區開發建設,致力把集團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城市建設運營服務綜合提供商,為奮力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不斷注入「城建人」的澎湃動能。(陳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