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農村如何發展旅遊(走出深閨擁抱世界)
2023-07-15 02:35:47 1
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
江西新聞客戶端·江西日報記者李歆
一把魷魚丟到燒熱的鐵板上,濺起油珠噼啪作響,燒烤香氣直擊味蕾,吸引著往來遊客慷慨解囊……最高日營收9300元,最高月收入達8.9萬元,一個開在深山中的美食鋪,足以讓人窺見永新縣曲白鄉院下村景區生意的火爆。自今年2月正式開業以來,該景區已吸引遊客42萬人次,實現營收800多萬元,帶動300餘戶村民增收。
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山村,到永新縣鄉村旅遊的火爆「網紅點」,院下村這個鄉村旅遊點是如何走出「深閨」,擁抱世界的?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院下村景區。攝∣通訊員陳靚珂
政府「搭臺」
差異化理念引領景區建設
地處永新東南邊陲的院下村,四面環山、山清水秀,與井岡山市市區接壤的地理位置讓它擁有了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從這裡出發,15分鐘可到高速路口、火車站,半小時可達井岡山機場。
「脫貧之後,如何能讓鄉村振興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我們的答案是,抓住區位優勢,全力發展旅遊產業,支撐鄉村振興,打造一座井岡山腳下的休閒景區。」談起當地政府對院下村前景的戰略規劃,曲白鄉駐村幹部魏斯斌記憶猶新。
然而,外有紅色旅遊「大咖」井岡山,內有永新縣「南翼旅遊集聚區」,院下村想在這「強手如林」的「夾縫」中爭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創新思路。曲白鄉在起步之初便引入江西七點旅遊公司。該公司對院下村旅遊的定位、選點、規劃、建設等,立足市場提供專業意見。雙方「碰撞」出一串串火花。
「精耕旅遊細分市場,以獨特定位吸引遊客,一定是未來旅遊產業的導向和趨勢。我們借鑑南昌安義古村美食街的案例,對接井岡山客流市場,深挖遊客潛在需求,啟動了『差異化』發展之路。」江西七點旅遊公司負責人趙小琴告訴記者,他們在院下村主推特色美食一條街,採取「美食 文化」「美食 休閒」等形態,打造永新第一個「吃文化」主題景區。
政府「搭臺」、理念先行的院下村景區,形成基礎設施由政府出資建設,景區設計、布局等全憑企業「做主」的合作模式。景區一期共投資1.1億元,建成面積100餘畝,量身打造了特色美食區、文化研學區、花海遊樂區、民宿休閒區四大板塊,「吃住行遊娛購」一應俱全。
企業「唱戲」
專業化運營緊扣市場脈搏
「戲臺」搭好,景區鳴鑼開張。當地政府的選擇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分家」,景區所有權歸政府,運營和管理全部交給企業,讓企業擁有絕對的自主經營權。
「接手景區之後,我們緊扣市場『脈搏』,分頭解決業態和遊客兩個問題。為此,我們迅速推出一系列開店優惠政策,並主動對接區域內的旅遊客源,開展多元化營銷推廣,讓景區業態進一步充實,知名度持續提升。」趙小琴向記者介紹。
「店鋪免租金、年收入保底8萬元,景區定期提供免費技術培訓;運營期間,景區只收取少量管理費……」記者在景區方提供的政策中看到,「兩免一保底」的條件、「一店一品」的承諾,讓入駐商戶幾乎做到了「零成本」開店。滿滿的誠意,促使80餘家商戶順利籤約入駐美食街。
院下村景區。攝∣通訊員陳靚珂
在充實業態的同時,景區也積極對接井岡山市和永新縣內的客源市場,主動出擊聯繫旅行社,洽談旅遊線路和遊客引流。目前,景區已與康輝、春秋等30多家旅行社籤訂合作協議,籤約遊客50萬人次,其中夜遊20餘萬人次,民宿3萬餘間。
只要「吆喝」夠勁,酒香不怕巷深。秉承現代營銷理念,院下村景區引入專業的企業團隊拍攝視頻短片,在各媒體平臺轉發引流,同時定期推送景區熱點,展開景區活動預熱宣傳。多元化的營銷手段讓院下村大步走出「深閨」,「火」遍本地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網絡平臺。
如今,步入院下村景區,遊客能在特色美食區品嘗到豆粉米果、永新狗肉、糖醋涼粉等省內外特色小吃,也能在文化研學區欣賞永新書法、永新盾牌舞等非遺文化產品,還可以在民宿休閒區的特色民宿、清吧茶館、特產超市等地方放鬆遊購。駐唱歌手的淺吟低唱與節假日文藝表演的勁歌熱舞,共同建構起一場味覺、視覺、聽覺的「三棲」盛宴。
群眾「共舞」
可持續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我花了兩三萬元在美食街加盟了奶茶店,今年2月開張後,不到一個月就收入五六萬元,一下子回了本。」院下村村民沈桂連告訴記者,因為景區生意太好,她一個人忙不過來,今年8月,把在外打工的丈夫叫回來幫忙。「我家還出租了三間房,每月有600元的房租,全家人的開支不愁了。」
提升群眾參與度,鄉村振興更有力度。院下村景區的興旺,直接帶動300餘戶當地村民吃上了「旅遊飯」。村民不僅可以自己投身參與景區店鋪經營,也能將房屋租賃給外地商戶。景區在打造過程中,還鼓勵當地農民與景區籤訂合同,以閒置土地和房屋流轉入股,每年每畝地分紅可達2000元。平時,景區聘請村中有閒暇的老人擔任保潔員,每月可增收360元,村裡的禮堂也出租成為演出場地,村集體每年可獲取1萬餘元租金。
帶動群眾「共富」的同時,景區也積極引領群眾「共舞」。今年2月開業以來,景區利用當地民俗節日和節假日製造旅遊「爆點」,持續保持旅遊熱度,先後舉辦春節年俗活動、「五一」龍蝦音樂節、七月大型潑水節、金秋購物消費季等活動,當地群眾紛紛投身到節慶氛圍的營造中來,助推景區登上抖音平臺全市景區人氣排行榜第二名。
「目前,我們已經導入民間資本3000萬元,景區二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當中。」談起今後的發展,趙小琴計劃周詳:「我們還想與當地百姓更緊密聯繫起來,以景區為平臺,利用群眾的傳統手工藝,制訂產品標準,規範製作程序,把大山裡的土特產擺上商品櫃,實現產銷一條龍……」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面,正在這裡豁然開朗。
本文來自【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