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
2023-07-15 01:55:01 1
專利名稱: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氣設備的電纜敷設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
背景技術:
苯加氫裝置的工藝較特殊,其系統複雜,設備多,系統本身壓力、溫度較高,泵設備不允許空轉。苯加氫工程主要分為中心控制室及變電所、精製裝置、給排水工程、空壓站、儲運設施(罐區及泵房)、全廠供電及全廠照明、火炬和工程的附屬設施,在這些設施的電氣安裝中有防雷、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其中電纜的敷設是整個電氣系統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國內已建或在建苯加氫工程設備的電纜的敷設尚處於不規範階段,存在著很多不科學、 不合理的地方,製作過程繁雜、製作費用高。因此已知的苯加氫工程電纜的敷設方法存在著上述種種不便和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安全可靠的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安全可靠的苯加氫工程保護管內電纜敷設的方法。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安全可靠的苯加氫工程直埋電纜的敷設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由上而下按序放置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弱電控制電纜和通訊電纜;b、控制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3層;控制交流三芯電力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2層;交流單芯電力電纜布置在同側支架上,且按緊貼的正三角形排列時每隔Im用綁帶扎牢;C、電纜與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之間的淨距離,平行時為不小於lm,或交叉時不小於 0. 5m ;d、固定水平敷設電纜的首末兩端、中間接頭兩端、轉彎等處;e、在每個支架上、橋架上每隔an固定垂直或超過45度傾斜敷設的電纜。本發明的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還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a還包括由下而上按序放置彎曲半徑不足的35KV及其以上的高壓電纜引入盤櫃。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c的電纜與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之間的淨距離,不能達到平行時不小於lm,或交叉時不小於0. 5m時,要做隔熱保護。一種苯加氫工程保護管內電纜敷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先將露出地面的保護管截長補短,以不影響設備的裝卸;並列的保護管的管口
3高度需一致,用銼刀處理平滑保護管口內圓的尖角、毛刺,然後用鐵絲或鋼絲綁上棉紗、破布在保護管內來回拖動,以清除管內異物或積水;b、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或用鐵絲、鋼絲綁住電纜頭,且牽引電纜穿過保護管;C、電纜穿過保護管並敷設完後,嚴實地封堵保護管口。本發明的苯加氫工程保護管內電纜敷設的方法還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
一步實現。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電纜保護管是鍍鋅低壓流體輸送用的焊接鋼管。一種苯加氫工程直埋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沿直埋電纜的敷設的路徑需平整,沒有尖銳突出硬質雜物,電纜的敷設溝道底部鋪設IOOmm以上厚度的沙層或軟土 ;溝道深度為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小於0. 7m,穿越農田時的溝道深度為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小於Im ;b、敷設電纜後,在電纜上部再鋪以大於IOOmm厚的軟土或沙層,並加蓋保護板,覆蓋寬度為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 ;C、回填直埋電纜前分層夯實回填土 ;d、直埋電纜的直線段每隔50 IOOm處、電纜連接頭處、轉彎處、建築物處等要設置明顯的方位標誌或標樁。本發明的苯加氫工程直埋電纜的敷設方法還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防止電纜受到機械性損傷、化學作用、地下電流、振動、熱影響、腐蝕物質、蟲鼠等危害的保護措施。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的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具有以下優佔.
^ \\\ ·1、製作步驟設計合理、操作簡單;2、工程質量安全可靠、電氣性能優異;3、降低工程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1一種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在電纜架上根據不同電壓等級、不同用途的電纜由上而下按序放置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弱電控制電纜和通訊電纜;還可由下而上按序放置彎曲半徑不足的35KV及其以上的高壓電纜引入盤櫃;b、控制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3層;控制交流三芯電力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2層;交流單芯電力電纜布置在同側支架上,且按緊貼的正三角形排列時每隔Im用綁帶扎牢;C、電纜與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之間的淨距離,平行時不小於lm,或交叉時不小於 0. 5m;當電纜與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之間的淨距離,不能達到平行時不小於lm,或交叉時不小於0. 5m時,要做隔熱保護;
d、固定水平敷設電纜的首末兩端、中間接頭兩端、轉彎等處;e、在每個支架上、橋架上每隔an固定垂直或超過45度傾斜敷設的電纜。實施例2一種苯加氫工程保護管內電纜敷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在保護管內電纜敷設的方法,是按GB50397-2007《冶金電氣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範》第24. 1. 3規定,嚴禁明敷絕緣導線,要先將露出地面的保護管截長補短,以不影響設備的裝卸;並列的保護管的管口高度需一致,用銼刀處理平滑保護管口內圓的尖角、毛刺, 然後用鐵絲或鋼絲綁上棉紗、破布在保護管內來回拖動,以清除管內異物或積水;所述電纜保護管是鍍鋅低壓流體輸送用的焊接鋼管;b、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或用鐵絲、鋼絲綁住電纜頭,且牽引電纜穿過保護管;C、電纜穿過保護管敷設完後,嚴實地封堵保護管口。實施例3一種苯加氫工程直埋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沿直埋電纜的敷設的路徑需平整,沒有尖銳突出硬質雜物,電纜的敷設溝道底部鋪設IOOmm以上厚度的沙層或軟土 ;溝道深度為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小於0. 7m,穿越農田時的溝道深度為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小於Im ;b、敷設電纜後,在電纜上部再鋪以大於IOOmm厚的軟土或沙層,並加蓋保護板,覆蓋寬度為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 ;C、回填直埋電纜前分層夯實回填土 ;d、直埋電纜的直線段每隔50 IOOm處、電纜連接頭處、轉彎處、建築物處等要設置明顯的方位標誌或標樁。本發明的苯加氫工程直埋電纜的敷設方法還包括防止電纜受到機械性損傷、化學作用、地下電流、振動、熱影響、腐蝕物質、蟲鼠等危害的保護措施。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於本發明的範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由上而下按序放置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弱電控制電纜和通訊電纜;b、控制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放置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3層;控制交流三芯電力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放置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2層;交流單芯電力電纜布置在同側支架上,且按緊貼的正三角形排列時每隔Im用綁帶扎牢;c、電纜與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之間的淨距離,平行時為不小於lm,或交叉時不小於 0. 5m ;d、固定水平敷設電纜的首末兩端、中間接頭兩端、轉彎處;e、在每個支架上、橋架上每隔an固定垂直或超過45度傾斜敷設的電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a 還包括由下而上按序放置彎曲半徑不足的35KV及其以上的高壓電纜引入盤櫃。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c 的電纜與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之間的淨距離,不能達到平行時不小於lm,或交叉時不小於 0. 5m時,要做隔熱保護。
4.一種苯加氫工程保護管內電纜敷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先將露出地面的保護管截長補短,以不影響設備的裝卸;並列的保護管的管口高度需一致,用銼刀處理平滑保護管口內圓的尖角、毛刺,然後用鐵絲或鋼絲綁上棉紗、破布在保護管內來回拖動,以清除管內異物或積水;b、用無腐蝕性的潤滑劑或用鐵絲、鋼絲綁住電纜頭,且牽引電纜穿過保護管;C、電纜穿過保護管並敷設完後,嚴實地封堵保護管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苯加氫工程保護管內電纜敷設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電纜保護管是鍍鋅低壓流體輸送用的焊接鋼管。
6.一種苯加氫工程直埋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沿直埋電纜的敷設的路徑需平整,沒有尖銳突出硬質雜物,電纜的敷設溝道底部鋪設IOOmm以上厚度的沙層或軟土 ;溝道深度為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小於0. 7m,穿越農田時的溝道深度為電纜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小於Im ;b、敷設電纜後,在電纜上部再鋪以大於IOOmm厚的軟土或沙層,並加蓋保護板,覆蓋寬度為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c、回填直埋電纜前分層夯實回填土;d、直埋電纜的直線段每隔50 IOOm處、電纜連接頭處、轉彎處、建築物處要設置明顯的方位標誌或標樁。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苯加氫工程直埋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防止電纜受到機械性損傷、化學作用、地下電流、振動、熱影響、腐蝕物質、蟲鼠等危害的保護措施。
全文摘要
一種苯加氫工程電纜架上電纜的敷設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a、由上而下按序放置高低壓電力電纜,強電、弱電控制電纜和通訊電纜;b、控制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放置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3層;控制交流三芯電力電纜在普通支吊架上放置不超過1層,且在橋架上不超過2層;交流單芯電力電纜布置在同側支架上,且按緊貼的正三角形排列時每隔1m用綁帶扎牢;c、電纜與熱力管道及熱力設備之間的淨距離,平行時不小於1m,或交叉時不小於0.5m;d、固定水平敷設電纜的首末兩端、中間接頭兩端、轉彎等處;e、在每個支架上、橋架上每隔2m固定垂直或超過45度傾斜敷設的電纜。
文檔編號H02G1/06GK102377125SQ201010251658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2日
發明者馮娜, 劉彥林 申請人: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