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兩部電影揭示出的教育真諦(這部電影讓無數人展開對教育的反思)
2023-07-15 01:53:41 1
今年暑期氣候一如往常的熱,但電影市場相比往年有點冷清。幸好還有鄧超和俞白眉聯合執導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從全國路演到正式上映話題度一直居高不下。
「感動」、「理解父母」、「值得思考」,是網友們對《銀河補習班》的評價關鍵詞。這次,鄧超和俞白眉交出了一個足夠戳心的故事。
《銀河補習班》採用雙線敘事的手法,將過去和未來兩條線交織對照。影片的一開始,馬飛(白宇飾)以太空人形象在茫茫太空中出場,在飛船遇到故障的危機時刻,馬飛不由地回憶起父親馬皓文(鄧超飾)對自己的教育。鏡頭一轉,時間回到了三十年前,馬皓文因被冤枉而入獄,離開了馬飛整整七年。七年馬皓文重新回到馬飛身邊時,馬飛變成了成績吊車尾的差生,面臨被學校開除的窘境。這讓觀眾不禁好奇:後來成為太空人的馬飛是如何逆風翻盤的?
馬飛轉變的原因在於馬皓文。馬皓文是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從天之驕子變成了階下囚,從此失去了婚姻、名譽、工作和住所;但在父親這個角色上,馬皓文絕對是成功的,在所有人、甚至是馬飛的媽媽都開始放棄馬飛的時候,他始終相信自己的兒子,親自為馬飛開設「補習班」,用獨特的教育方式改變了馬飛的一生。
在這個獨特的「補習班」裡,馬皓文在所有人都否定馬飛的情況下不斷鼓勵他,幫助馬飛重新建立信心,敢於邁出改變的第一步;他還鼓勵馬飛尋找夢想並為之努力,在馬飛心中埋下了「飛行夢」的種子,促使馬飛主動為了夢想而學習;馬皓文還告訴馬飛不要只會重複前人的知識,必須要學會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困境。
在馬皓文的「補習」下,馬飛不但成績得到了進步,更是一次次用勇氣和智慧戰勝了困難,從起初頑劣調皮的差生,變成了一個堅強獨立、努力追夢的好孩子。教育不光要育才,更要育人,馬皓文為馬飛所開的「補習班」做到了這一點。
反觀馬飛母親的教育方式,她花大價錢把孩子送進最貴的寄宿學校,卻對馬飛缺乏關心和鼓勵,一味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打擊孩子:"他就是這麼笨,你不要折騰他了!""這孩子沒救,他就這樣了。"她就像現實中許多的家長,在忙碌的過程中忽視了孩子,只顧著賺錢為孩子提供物質條件,並「要求」孩子考出個好的成績,並不講究什麼方法。但是,這實際上只做到了「撫養孩子」,沒做到「教育孩子」。
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有發光的潛質,為人父母不應該打擊放棄自己的孩子,而是需要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鼓勵支持。鄧超和俞白眉曾說過,一個老師要照顧那麼多學生,難免有所疏忽,但是父母只有一個孩子,家庭教育有時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很多家長都在《銀河補習班》裡看見了自己的影子,對家庭教育方式有了更深的思考。一些家長寫影評表達自己的觀後感:「反思自己的做法。」「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了。」《銀河補習班》的內容是家長給孩子補習,但從意義上來說,電影更像是一堂開給家長的教育補習班。
鄧超和俞白眉過往合作的兩部電影都是喜劇,這次為什麼拍一部父子教育題材的電影?實際上,拍一部父子題材的電影,在鄧超和俞白眉的腦海裡已經盤桓了很久。他們都已為人父,對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所以決心拍攝《銀河補習班》。
在路演的時候,鄧超和俞白眉就曾說過,他們身邊很多朋友成為父母后都在討論讓孩子上什麼幼兒園、報什麼興趣班。這種當代社會的「補習班焦慮」讓他們陷入思考:「給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只有補習班?我覺得,教會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永不放棄的人生態度,比各種補習班更有價值。」鄧超和俞白眉把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對理想化父母的模樣投射到了馬皓文身上,馬皓文注重培養馬飛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他面對困境多動腦筋絕不放棄:「你的腦子要一直想,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而電影裡很多劇情,其實都來自鄧超和俞白眉的真實經歷。
比如電影裡馬飛要被學校開除時,馬皓文衝進教導主任辦公室堅決反對:「他是個好孩子,我不允許你們這麼說他」。這段故事就取材於鄧超及媽媽的故事, 鄧超在初中因為叛逆一度要被學校開除、被老師說是「社會上的人」,鄧超的母親也曾辯論到:「我兒子不是社會上的人,他是個善良的孩子。」 母親的信任也給了鄧超極大的鼓勵,時隔多年後他仍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在他看來,母親的不放棄使他一步步成為了今天的自己。
《銀河補習班》中也有很多俞白眉的成長經歷。電影中馬皓文在考試前夕給馬飛請了假,帶他出去看大千世界,這段故事就來自俞白眉的親身經歷。俞白眉的父親也曾「強行」向學校請假,帶他外出旅遊;還有馬皓文帶著馬飛去草地裡,用親身體驗的方式向他講解語文書裡「草色遙看近卻無」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也來源於俞白眉自身的故事,俞白眉父親曾帶他走進初春的麥子地,體會什麼叫「草色遙看近卻無」。
影片中,馬皓文鼓勵馬飛為追尋夢想而努力:「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馬飛最終成功成為太空人,完成了看似遙不可及的「飛行夢」。這一點上也投射了俞白眉父親的影子。當畢業於計算機系的俞白眉決心拋棄鐵飯碗去寫劇本時,俞白眉的父親非常支持他:「如果你喜歡,去做吧。」「咱們家不會讓你餓死。」於是俞白眉完成了跨度極大的轉行,從程式設計師成為編劇,再到後來成為導演。
俞白眉和鄧超把他們的成長故事疊加再創作,於是有了《銀河補習班》的誕生。這部電影是記錄,是思考,也是傳播:「感謝我們的父輩給了我們那樣的家庭教育,按照我們今天的理解和對教育的學習,再進行一下探討,當成一個禮物送給我們的孩子。」
教育是一個宏大深遠的命題,或許《銀河補習班》沒有涉及到這個命題的方方面面,但它在許多觀眾心中播散下好的種子,讓他們在觀影后明白教育的重要性,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但願現實中,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可以成為「馬皓文」,培養出更多像「馬飛」這樣的孩子,這就是電影所能帶來的最大積極意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