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7-14 19:28:36 3
本發明涉及熱轉印色帶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熱轉印色帶是熱轉印列印必需的消耗材料,也是決定熱轉印成像質量的核心材料,熱轉印色帶是通過熱、壓結合的方式將色帶上的油墨層轉印到塑料、紙張、複合薄膜等材料上的一種列印耗材,其用溫度和壓力將色帶上的油墨溶解,然後將油墨燙印到標籤上,其適合列印生產日期、批號、重量等標識、標記信息,可對字符實現清晰列印,所列印出的字跡具有清晰、牢固、耐刮擦、耐蒸煮等特點。現有常規的熱轉印色帶所列印製得的文字、圖像或條碼,在 150℃或更高溫度下因流動、分解而使得印跡變形、模糊、損毀,因此無法用於陶瓷工業、煉鐵煉鋼業、金屬鑄造鍛造業、玻璃工業等需要高溫處理工序的工業領域。因此,研究一種在 150℃或更高溫度下不流動、不分解、印跡不變形、不模糊、不損毀,能夠用於陶瓷工業、煉鐵煉鋼業、金屬鑄造鍛造業、玻璃工業等需要高溫處理工序的工業領域的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及其製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包括帶基、塗覆在帶基一側的剝離層、塗覆在剝離層外側的油墨層和塗覆在帶基另一側的耐熱塗層;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18-22份、硬脂酸鋅13-16份、EVA 12-15份、聚乙烯蠟40-44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0-13份、聚乙烯醇8-12份、石油樹脂11-14份、碳黑15-19份、錳鐵黑3-6份、埃洛石4-7份、磷酸鋁5-9份、凹凸棒土1.2-2.4份、丁酮5-9份、乙酸乙酯6-10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3-0.7份、聚丙烯醯胺1.0-1.5份;所述耐熱塗層採用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19-21份、硬脂酸鋅14-15份、EVA 13-14份、聚乙烯蠟41-43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1-12份、聚乙烯醇9-11份、石油樹脂12-13份、碳黑16-18份、錳鐵黑4-5份、埃洛石5-6份、磷酸鋁6-8份、凹凸棒土1.5-2.2份、丁酮6-8份、乙酸乙酯7-9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4-0.6份、聚丙烯醯胺1.1-1.4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20份、硬脂酸鋅14.5份、EVA 13.2份、聚乙烯蠟42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1.7份、聚乙烯醇10份、石油樹脂12.5份、碳黑17份、錳鐵黑4.5份、埃洛石5.3份、磷酸鋁7份、凹凸棒土1.8份、丁酮7份、乙酸乙酯8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5份、聚丙烯醯胺1.2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帶基的材質為聚苯乙烯。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帶基的厚度為4-5μm。
所述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的製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EVA和聚乙烯蠟,投入攪拌分散裝置中,在2500-30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0-40min,然後稱取並加入硬脂酸鈉和硬脂酸鋅,在1500-2000轉/分鐘的轉速下,繼續分散處理50-60min,獲得剝離層塗覆液,備用;
2)稱取碳黑、錳鐵黑、埃洛石、磷酸鋁和凹凸棒土,粉碎後,過900-1000目篩,獲得混合粉末;
3)稱取甲基矽油、聚乙烯醇、石油樹脂、丁酮和乙酸乙酯,投入剪切分散設備中,並加入混合粉末,在2500-30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2-3h,然後稱取並加入聚二甲基矽氧烷和聚丙烯醯胺,在1500-1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0-50min,獲得油墨層塗覆液,備用;
4)採用塗布機將剝離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正面,並在70-75℃下乾燥6-10秒,從而在帶基正面形成剝離層;
5)在剝離層表面均勻塗覆油墨層塗覆液,並在60-65℃下乾燥12-16秒,從而在剝離層表面形成油墨層;
6)以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作為耐熱塗層塗覆液,採用塗布機將耐熱塗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背面,並在65-70℃下乾燥10-15秒,從而在帶基背面形成耐熱塗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製備的熱轉印色帶列印的印跡不流涎、不變形、不模糊,在高溫時依然保持清晰、完整的形態,能夠用於包含高溫處理工序的多個應用領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包括帶基、塗覆在帶基一側的剝離層、塗覆在剝離層外側的油墨層和塗覆在帶基另一側的耐熱塗層;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18份、硬脂酸鋅13份、EVA 12份、聚乙烯蠟40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0份、聚乙烯醇8份、石油樹脂11份、碳黑15份、錳鐵黑3份、埃洛石4份、磷酸鋁5份、凹凸棒土1.2份、丁酮5份、乙酸乙酯6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3份、聚丙烯醯胺1.0份;所述耐熱塗層採用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所述帶基的材質為聚苯乙烯,帶基的厚度為4μm。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的製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EVA和聚乙烯蠟,投入攪拌分散裝置中,在25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0min,然後稱取並加入硬脂酸鈉和硬脂酸鋅,在1500轉/分鐘的轉速下,繼續分散處理50min,獲得剝離層塗覆液,備用;
2)稱取碳黑、錳鐵黑、埃洛石、磷酸鋁和凹凸棒土,粉碎後,過900目篩,獲得混合粉末;
3)稱取甲基矽油、聚乙烯醇、石油樹脂、丁酮和乙酸乙酯,投入剪切分散設備中,並加入混合粉末,在25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2h,然後稱取並加入聚二甲基矽氧烷和聚丙烯醯胺,在15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0min,獲得油墨層塗覆液,備用;
4)採用塗布機將剝離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正面,並在70℃下乾燥6秒,從而在帶基正面形成剝離層;
5)在剝離層表面均勻塗覆油墨層塗覆液,並在60℃下乾燥12秒,從而在剝離層表面形成油墨層;
6)以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作為耐熱塗層塗覆液,採用塗布機將耐熱塗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背面,並在65℃下乾燥10秒,從而在帶基背面形成耐熱塗層。
實施例2
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包括帶基、塗覆在帶基一側的剝離層、塗覆在剝離層外側的油墨層和塗覆在帶基另一側的耐熱塗層;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19份、硬脂酸鋅14份、EVA 15份、聚乙烯蠟42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1份、聚乙烯醇9份、石油樹脂12份、碳黑19份、錳鐵黑5份、埃洛石4份、磷酸鋁5份、凹凸棒土1.8份、丁酮7份、乙酸乙酯10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4份、聚丙烯醯胺1.2份;所述耐熱塗層採用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所述帶基的材質為聚苯乙烯,帶基的厚度為4.5μm。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的製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EVA和聚乙烯蠟,投入攪拌分散裝置中,在2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2min,然後稱取並加入硬脂酸鈉和硬脂酸鋅,在1800轉/分鐘的轉速下,繼續分散處理53min,獲得剝離層塗覆液,備用;
2)稱取碳黑、錳鐵黑、埃洛石、磷酸鋁和凹凸棒土,粉碎後,過950目篩,獲得混合粉末;
3)稱取甲基矽油、聚乙烯醇、石油樹脂、丁酮和乙酸乙酯,投入剪切分散設備中,並加入混合粉末,在2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2.5h,然後稱取並加入聚二甲基矽氧烷和聚丙烯醯胺,在16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5min,獲得油墨層塗覆液,備用;
4)採用塗布機將剝離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正面,並在71℃下乾燥8秒,從而在帶基正面形成剝離層;
5)在剝離層表面均勻塗覆油墨層塗覆液,並在62℃下乾燥13秒,從而在剝離層表面形成油墨層;
6)以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作為耐熱塗層塗覆液,採用塗布機將耐熱塗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背面,並在66℃下乾燥11秒,從而在帶基背面形成耐熱塗層。
實施例3
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包括帶基、塗覆在帶基一側的剝離層、塗覆在剝離層外側的油墨層和塗覆在帶基另一側的耐熱塗層;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20份、硬脂酸鋅14.5份、EVA 13.2份、聚乙烯蠟42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1.7份、聚乙烯醇10份、石油樹脂12.5份、碳黑17份、錳鐵黑4.5份、埃洛石5.3份、磷酸鋁7份、凹凸棒土1.8份、丁酮7份、乙酸乙酯8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5份、聚丙烯醯胺1.2份;所述耐熱塗層採用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所述帶基的材質為聚苯乙烯,帶基的厚度為4.5μm。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的製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EVA和聚乙烯蠟,投入攪拌分散裝置中,在2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5min,然後稱取並加入硬脂酸鈉和硬脂酸鋅,在1800轉/分鐘的轉速下,繼續分散處理55min,獲得剝離層塗覆液,備用;
2)稱取碳黑、錳鐵黑、埃洛石、磷酸鋁和凹凸棒土,粉碎後,過950目篩,獲得混合粉末;
3)稱取甲基矽油、聚乙烯醇、石油樹脂、丁酮和乙酸乙酯,投入剪切分散設備中,並加入混合粉末,在2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2.5h,然後稱取並加入聚二甲基矽氧烷和聚丙烯醯胺,在16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40min,獲得油墨層塗覆液,備用;
4)採用塗布機將剝離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正面,並在73℃下乾燥8秒,從而在帶基正面形成剝離層;
5)在剝離層表面均勻塗覆油墨層塗覆液,並在63℃下乾燥14秒,從而在剝離層表面形成油墨層;
6)以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作為耐熱塗層塗覆液,採用塗布機將耐熱塗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背面,並在68℃下乾燥12秒,從而在帶基背面形成耐熱塗層。
實施例4
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包括帶基、塗覆在帶基一側的剝離層、塗覆在剝離層外側的油墨層和塗覆在帶基另一側的耐熱塗層;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21份、硬脂酸鋅15份、EVA 12份、聚乙烯蠟41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2份、聚乙烯醇10份、石油樹脂11份、碳黑18份、錳鐵黑6份、埃洛石5份、磷酸鋁8份、凹凸棒土2.1份、丁酮8.5份、乙酸乙酯10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5份、聚丙烯醯胺1.4份;所述耐熱塗層採用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所述帶基的材質為聚苯乙烯,帶基的厚度為4.5μm。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的製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EVA和聚乙烯蠟,投入攪拌分散裝置中,在29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8min,然後稱取並加入硬脂酸鈉和硬脂酸鋅,在1900轉/分鐘的轉速下,繼續分散處理57min,獲得剝離層塗覆液,備用;
2)稱取碳黑、錳鐵黑、埃洛石、磷酸鋁和凹凸棒土,粉碎後,過1000目篩,獲得混合粉末;
3)稱取甲基矽油、聚乙烯醇、石油樹脂、丁酮和乙酸乙酯,投入剪切分散設備中,並加入混合粉末,在2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2.5h,然後稱取並加入聚二甲基矽氧烷和聚丙烯醯胺,在1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45min,獲得油墨層塗覆液,備用;
4)採用塗布機將剝離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正面,並在74℃下乾燥9秒,從而在帶基正面形成剝離層;
5)在剝離層表面均勻塗覆油墨層塗覆液,並在64℃下乾燥15秒,從而在剝離層表面形成油墨層;
6)以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作為耐熱塗層塗覆液,採用塗布機將耐熱塗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背面,並在68℃下乾燥14秒,從而在帶基背面形成耐熱塗層。
實施例5
一種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包括帶基、塗覆在帶基一側的剝離層、塗覆在剝離層外側的油墨層和塗覆在帶基另一側的耐熱塗層;所述剝離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硬脂酸鈉22份、硬脂酸鋅16份、EVA 15份、聚乙烯蠟44份;所述油墨層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甲基矽油13份、聚乙烯醇12份、石油樹脂14份、碳黑19份、錳鐵黑6份、埃洛石7份、磷酸鋁9份、凹凸棒土2.4份、丁酮9份、乙酸乙酯10份、聚二甲基矽氧烷0.7份、聚丙烯醯胺1.5份;所述耐熱塗層採用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所述帶基的材質為聚苯乙烯,帶基的厚度為5μm。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列印耐高溫印跡的熱轉印色帶的製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EVA和聚乙烯蠟,投入攪拌分散裝置中,在30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40min,然後稱取並加入硬脂酸鈉和硬脂酸鋅,在2000轉/分鐘的轉速下,繼續分散處理60min,獲得剝離層塗覆液,備用;
2)稱取碳黑、錳鐵黑、埃洛石、磷酸鋁和凹凸棒土,粉碎後,過1000目篩,獲得混合粉末;
3)稱取甲基矽油、聚乙烯醇、石油樹脂、丁酮和乙酸乙酯,投入剪切分散設備中,並加入混合粉末,在30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3h,然後稱取並加入聚二甲基矽氧烷和聚丙烯醯胺,在1800轉/分鐘的轉速下,分散處理50min,獲得油墨層塗覆液,備用;
4)採用塗布機將剝離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正面,並在75℃下乾燥10秒,從而在帶基正面形成剝離層;
5)在剝離層表面均勻塗覆油墨層塗覆液,並在65℃下乾燥16秒,從而在剝離層表面形成油墨層;
6)以丙烯酸改性有機矽樹脂作為耐熱塗層塗覆液,採用塗布機將耐熱塗層塗覆液均勻塗覆在帶基背面,並在70℃下乾燥15秒,從而在帶基背面形成耐熱塗層。
本發明製備的熱轉印色帶列印的印跡不流涎、不變形、不模糊,在高溫時依然保持清晰、完整的形態,能夠用於包含高溫處理工序的多個應用領域。
上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