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2023-07-28 20:51:09 1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
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觀後感一
最適合單身狗看的勵志電影,1993年由導演大衛·安斯鮑夫拍攝的《追夢赤子心》。
就像小龍說的,做成一件事的關鍵不是隨大流,不是網際網路火就去從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賺錢就去搞金融,最關鍵的問題是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
想想確實是很有道理,但是他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興趣愛好是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屬性?就像對一個難民說,知識改變命運,你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讓生活變的更好。但是說話的人肯定不知道,難民連飯都吃不上,沒準都熬不過溫飽線,而且還有一家老小需要照顧,你卻很輕鬆的告訴他知識改變命運,因為說話者沒有經歷過饑寒交迫的日子所以他永遠不知道難民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話又說話來,興趣愛好並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那些從小就有愛好同時具有天賦並且一直堅定的追隨下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們看折騰吧騷年,覺得這些年輕的網際網路創業人好厲害,比我們還小几歲就已經非常成功,(我覺得人都很奇怪,小學的時候聽的最多的就是比爾蓋茨一個禮拜就可以賺到一個億,這當然只是個例子,他同時期的財富遠遠大於我們身邊的這些創業者,但是我們會嫉妒只比我們小一兩歲的創業者的成功而覺得像比爾蓋茨這些大人物是理所當然,真的很奇怪,不是麼),就像先前提到的,擁有興趣愛好並堅定不移的追隨下去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只是看到了表面,殊不知很多事情早在DNA形成時就已經被決定好了,我身邊大多數人因為現實的壓力被迫選擇穩定而放棄了自己當初所追求的東西,這才是事實,就算是興趣愛好與生俱來並堅定追隨一生也不見得就能達到夢想(2011年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點球成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從小聽到的看到的電視電影都是大團圓的結尾因而很自然而然的將這些個念頭加載到實際生活中,用羅振宇的話說就是被大團圓的觀念綁架了。所以,你買一塊麵包送給難民比跟難民講一下午人生觀對他的意義更大。
我最後把新年的簡訊放在這裡作為結尾。
「生活的確需要沉到底下才能體會到它的真諦,你沒經歷過,就永遠不會知道,一步一步走下去,是苦是甜都親自嘗嘗,一切都會越來越好,新春之際,不論你是一個人無家可歸,還是跟親人一起其樂融融,都去慢慢體會這其中的味道吧,因為不久的將來,這所有的一些都值得回憶…」
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觀後感二
「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不妥協直到變老!」
GALA樂隊的《追夢赤子心》,在這個夏天被選為快樂男聲主題曲之後,廣為流傳,開始被大家所熟知。這首歌不僅旋律優美,歌詞更是積極向上催人淚下。
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它的mv同樣也很棒,裡面並沒有樂隊成員出鏡,而是由許多經典電影的片段組成。眼尖的人會看到《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鐵拳男人》,以及一個瘦小的男人在橄欖球場中被眾人拋起慶祝的場景,那是來自於歌曲的同名電影,《追夢赤子心》。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Rudy出生在普通家庭,身材還是眾多兄弟中最矮小的,可是他卻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為聖母大學的橄欖球隊效力。高中畢業時Rudy本想聖母大學,但他成績太差,連普通大學都上不了。無奈之下,他只好進入父親做了一輩子的鋼鐵廠工作。
平凡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在鋼鐵廠工作四年之後,也就是Rudy22歲生日時,好友送了他一件聖母大學的二手校服,並鼓勵他實現自己的夢想。其實在這四年裡,Rudy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夢想,他一直在默默存錢打算某天實現自己的夢想。可大家都在嘲笑他異想天開,甚至他的父母也呵斥他那不切實際的幻想。
父親曾經很認真地找他談過,「聖母大學是給有錢人家的孩子、聰明的孩子、天生的偉大運動員準備的,不是我們這樣的家庭。」父親擔心遙不可及的夢會毀了兒子的一生,他希望Rudy能在鋼鐵廠踏踏實實的工作,要不了多久他掙的錢就會比父親還多。
生命裡難道沒有比物質更重要的東西需要追求嗎?
周圍的人中,只有好朋友在鼓勵他。可不久之後好朋友在一場事故中世,身邊連一個支持他的人都沒有了。
同伴的離總是讓人難受,這個打擊使得Rudy開始認真思考實現夢想的途徑。他說,「在我的一生中,大家總是告訴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也一直聽信他們的話。但是我再也不想這樣了。」
最終心裡壓抑的東西戰勝了現實,於是,他不理會所有人的不解,獨自踏上了前往聖母大學所在城市的火車。在那裡,他多方打聽,終於得知可以先在旁邊社區大學讀預科,成績好的話可以再申請轉入聖母大學。
無需多說,Rudy能夠付出的只有汗水。原本成績不好的他,住在地下室每天學習20小時,終於在兩年之後,成功進入了聖母大學。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很高興,因為能夠進入聖母大學對他們家來說已經是一個奇蹟了,父母也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但Rudy還在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
「為聖母大學橄欖球隊效力」,這個念頭已經使他著魔。
橄欖球是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的運動,Rudy的身體條件根本不過關,他太矮小了,正式隊員們足足高了他一頭。但在球隊新人選拔時,他憑藉拼勁、執著終於獲得了教練的認可,被選入預備隊。
所謂預備隊連替補都不算,每天的訓練內容就是站在原地,等著被正式隊員們衝撞,讓他們練習進攻。從大一到大四,整整四年,四個賽季,Rudy每天都是鼻青臉腫的,從未缺席一場訓練。即使看不到任何上場的希望,但他仍在堅持。
就像在22歲生日,好友送他聖母大學校服時對他說的,「Havingdreamiswhatmakeslifetolerable(夢想使得生活得以忍受)。」
這四年裡,Rudy不止一次地偷偷跑到球場上,一遍遍地撫摸草坪,球門,球員入場通道。當保潔人員問他在這裡做什麼時,他說,「這地方很特別,是吧?有一天我會從那條通道跑入這座球場的。」
「好吧,反正不會是今天。」保潔說。
「我到這兒就是為了代表聖母大學打球的。」Rudy默默地念道。
人並非是因為自己的意願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也許只是一個偶然,但活著活著,人開始需要尋找依靠,寄託,來告訴自己,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毫無意義的。或許是宗教,或許是家庭,或許是其他,每個人需要每個人不同的東西,一種能夠觸動自己靈魂深處的東西。
這個東西就叫做夢想。
其實Rudy也並非不是沒想過放棄,在工廠時,在讀預科時,在聖母大學時,在面對巨大壓力時,在所有人都勸告他腳踏實地時,他都有過放棄的想法,但他仍然選擇繼續。「難道堅持夢想就不叫做腳踏實地了嗎?」
執著的人身上有一種力量,一種能感染周圍人的力量。Rudy的堅持感染了隊友們,在賽季最後一場比賽時,隊友們紛紛向教練求情,甚至用罷賽來威脅,終於為Rudy爭取到了正式比賽中替補的資格。
這是Rudy大學生涯中最後一場比賽,也是他第一次從球員通道裡跑上球場代表聖母大學出戰。他看了看草地,還是那麼綠,望了望天空,仍然那麼藍。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卻覺得是那麼舒暢。
既然是真人真事,那麼影片中就並沒有出現主隊落後,派上Rudy之後表現異常出色幫助球隊獲勝之類的狗血劇情。相反,比賽進行得波瀾不驚,聖母大學很早就領先了客隊,輸贏已經沒有懸念。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教練仍然不想冒險派上Rudy。漸漸的,無數弱小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在比賽的最後幾分鐘數萬名觀眾爆發出同樣的喊聲,「RudyRudyRudy….」
重壓之下,教練不得已轉身問Rudy,「你準備好了嗎?」
Rudy堅定地回答,「為了迎接此刻,我一生時刻都在準備著!」
Rudy終於上場了。上場時Rudy看了下時間,離比賽結束還有27秒。在這無關緊要的27秒裡,Rudy全力以赴,撲倒了對方的一名四分衛,但這對比賽根本無關緊要。因為這已經是本場比賽毫無懸念的垃圾時間了。
打工四年,預科兩年,陪練四年,用了整整十年時間才換來這圓夢的27秒,毫無高潮的27秒,這一切有意義嗎?
是的,有意義。因為夢想使得生活得以忍受。
從一名鋼鐵工人變成了名校的大學生,學會了堅持、忍耐、信念,他已經得到了太多27秒之外的東西。尋寶的少年在尋寶的路途中已經收穫滿滿,哪還在乎最終的寶箱裡面究竟有什麼呢?
夢想實現的這27秒以後,Rudy剩下的人生會怎樣?我覺得那已經不重要了,把最初的夢想實現了,一輩子都可以用來回味。也無需向世界證明什麼,只要對得起自己,尊重自己,世界自然會尊重你。
正如比賽結束哨聲響起時,觀眾們一齊為Rudy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隊員們也將他圍住,歡呼著,把他抬著離開了賽場。電影字幕向我們提示,「自1975年的這場比賽之後,聖母大學橄欖球隊再也沒有人被抬著歡呼離場。」
這就是《追夢赤子心》,一部關於追逐夢想的電影。只不過看到最後才明白,實現夢想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
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觀後感三
正在河南實習的我,在玩完了電腦裡的所有遊戲之後,又聽完了所有的評書,決定下一個環節就是電影。這部片子在我的電腦裡已經放了兩個月了,一直覺得是一部很輕鬆的片子,所以沒有著急去看。等到百無聊賴的時候再看吧。
但是,我錯了,它給我的震動是很大的。故事的情節看了前八分之一就差不多猜出來了,但我還是會在最後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很喜歡演rudy的演員,我不知道是不是指環王裡的sam,但是很像。這個寡言少語的傢伙,真的很堅韌,我不知道,在現今的我們的國家裡還有多少這樣的年青人,他的意志是那麼堅定而目的又是那麼單純,真是太難能可貴的。在這個時代裡,我們太需要這樣的典範了,我們正生活一個缺乏英雄、需要英雄的時代。也許,我們吃過太多個人崇拜的虧了,所以,我們的社會已經容不下什麼偶像、英雄了。剩下的就是不盡的懷疑和批判,或者就是不顧一切的解構,自認為可以看清世界中的一切,永遠都沉浸在自我滿足的狀態下。
我們的社會還是否允許rudy這樣的人存在呢?我們也許有這樣的人,但也許我們的環境更加的惡劣。不過我要強調的是一部兩個小時的影片能做的太有限了,它只能告訴你艱難之後的成功是多麼欣慰,而那數不盡的艱難困苦卻只能展現其中的一點點。我不是批評電影。我只是在警告自己和那些和我有同感的人們,我們不應該幻想自己也可以隨隨便便經歷rudy所能經歷的。我曾一度希望做這樣一個人,但要知道,會面對的困難,電影裡是永遠告訴不了我的,因為那太難了,難到無法去表達,去表現。
另外一點要說的就是,我看到了「投入」的力量,如果我能像rudy那樣去投入,我相信任何困難都會克服掉的。不過不要現在就騙自己,我能「投入」,能做到要下的決心,絕對不是看一場電影就能下的。那註定是人生中一段特殊經歷的開始,開始的時候是十分特殊的。
腦子很亂,混亂的說了這麼多,請見諒,浪費了你很多時間,很希望得到大家的見解,我渴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