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裝車間用空調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23:26:46 1

本發明涉及空調器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塗裝車間用空調器系統。
背景技術:
塗裝生產工藝作為汽車製造時四大工藝中投資和耗能最高的生產過程,其能耗佔整車生產總能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能耗的費用是影響汽車生產成本的關鍵因素。塗裝生產工藝中,塗裝工件一般經過除鏽、除油、清洗、乾燥、防鏽、烘乾、噴塗等多個工序。對於不同材質的工件有不同的工藝要求,但是噴塗往往需要空調器控制塗裝車間的塗裝室內溫度和溼度,尤其是隨著水性漆的應用,塗裝車間對溼度的要求更為嚴格。目前,為保證塗裝車間內溼度的穩定性,空調器除溼段的後加熱處於常開狀態,能耗高,增加汽車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潔身器的水溫控制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汽車塗裝車間用空調系統,包括設置在塗裝室外的空調器和控制所述空調器的控制系統,空調器包括兩端分別開設有進、出風口的空調器室和送風機,所述送風機的進風口與所述空調器室的出風口相連通,送風機的出風口伸入到所述塗裝室內,所述空調器室內自左向右依次間隔設置有預加熱段、過濾段、冷卻段、噴淋加溼段和後加熱除溼段;
所述預加熱段包括設置在所述空調器室的進風口處的、帶有第一燃氣閥門組的預加熱燃燒器;
所述過濾段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初效過濾器和中效過濾器;
所述冷卻段包括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出水管路和進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和所述進水管路通過連接管相連通,出水管路和所述連接管上均設置有流量控制閥;
所述噴淋加溼段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右擋水板,所述空調器室外設置有帶有變頻器的噴淋泵,所述噴淋泵的出水口連接有噴淋管路,所述噴淋管路的噴水管位於所述左、右擋水板之間;
所述後加熱除溼段包括加熱鼓風機和後加熱燃燒器,所述加熱鼓風機的進、出風口均設置在所述空調器室內,所述後加熱燃燒器設置在加熱鼓風機的出風口處,後加熱燃燒器上設置有第二燃氣閥門組;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可編程控制器和由所述可編程控制器控制的溫度控制器和溼度控制器,所述變頻器與可編程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第一燃氣閥門組與所述溫度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第二燃氣閥門組與所述溼度控制器電連接;控制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空調器室進風口處的第一溫度、溼度傳感器和設置在所述塗裝室送氣處的第二溫度、溼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溼度傳感器與可編程控制器電連接,所述第二溫度、溼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所述溫度控制器和溼度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溼度控制器的輸入控制端與所述可編程控制器輸出控制端電連接,所述第二燃氣閥門組的輸入控制端與溼度控制器輸出控制端電連接。
所述第一燃氣閥門組的輸入控制端與所述溫度控制器的輸出控制端電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的輸入控制端與溫度控制器的輸出控制端電連接。所述後加熱燃燒器燃燒口的右側設置有擋火板。
本發明優點在於降低能耗,通過實時監測外氣的溫度、溼度和送氣的溫度、溼度控制空調器中預加熱段、冷卻段、噴淋加溼段和後加熱除溼段的開啟和關閉,在保證塗裝室內溫度和溼度的前提下,達到節能的目的;過濾段採用兩級過濾,確保送氣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後加熱除溼段的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汽車塗裝車間用空調系統,包括設置在塗裝室1外的空調器和控制所述空調器的控制系統,空調器包括兩端分別開設有進、出風口的空調器室2和送風機3,所述送風機3的進風口與所述空調器室2的出風口相連通,送風機3的出風口伸入到所述塗裝室1內,所述空調器室2內自左向右依次間隔設置有預加熱段、過濾段、冷卻段、噴淋加溼段和後加熱除溼段;
所述預加熱段包括設置在所述空調器室2的進風口處的、帶有第一燃氣閥門組4的預加熱燃燒器5;
所述過濾段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初效過濾器6和中效過濾器7;
所述冷卻段包括表冷器8,所述表冷器8的上、下端分別設置有出水管路9和進水管路10,所述出水管路9和所述進水管路10通過連接管11相連通,出水管路9和所述連接管11上均設置有流量控制閥12;
所述噴淋加溼段包括左、右間隔設置的左、右擋水板13.1、13.2,所述空調器室2外設置有帶有變頻器14的噴淋泵15,所述噴淋泵15的出水口連接有噴淋管路17,所述噴淋管路17的噴水管位於所述左、右擋水板13.1、13.2之間;
所述後加熱除溼段包括加熱鼓風機18和後加熱燃燒器19,所述加熱鼓風機18的進、出風口均設置在所述空調器室2內,所述後加熱燃燒器19設置在加熱鼓風機18的出風口處,後加熱燃燒器19上設置有第二燃氣閥門組20;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可編程控制器21和由所述可編程控制器21控制的溫度控制器22和溼度控制器23,所述變頻器14與可編程控制器21電連接,所述第一燃氣閥門組4與所述溫度控制器22的正向控制電連接,所述第二燃氣閥門組20與所述溼度控制器23的逆向控制電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12與溫度控制器22的逆向控制電連接;控制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空調器室2進風口處的第一溫度、溼度傳感器24和設置在所述塗裝室1送氣處的第二溫度、溼度傳感器25,所述第一溫度、溼度傳感器24與可編程控制器21電連接,所述第二溫度、溼度傳感器25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所述溫度控制器22和溼度控制器23電連接。
空調器室2進風口處的第一溫度、溼度傳感器24與可編程控制器21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21實時監測外氣的溫度和溼度(即空調器室2進風口處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並計算出外氣的焓值和絕對溼度;塗裝室1內的第二溫度、溼度傳感器25分別與溫度控制器22、溼度控制器23電連接,溫度控制器22和溼度控制器23均與可編程控制器21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21通過溫度、溼度控制器22、23實時監測塗裝室1內送氣的溫度和溼度(即送風機3出風口處氣體的溫度和溼度),並計算出送氣的實際焓值和絕對溼度。
溫度控制器22的輸出控制端與第一燃氣閥門組4的輸入控制端電連接,溫度控制器22根據塗裝室1內送氣溫度的高低自動調節第一燃氣閥門組4的燃氣流量控制閥,進而調節預加熱段燃氣流量的大小,實時調節塗裝室1內送氣的加熱幅度;溫度控制器22的輸出控制端與冷卻段的流量控制閥12的輸入控制端電連接,溫度控制器22根據送氣溫度的高低自動控制冷凍水的流量,自動調整塗裝室1內送氣的降溫幅度。
溼度控制器23的輸入控制端與可編程控制器21輸出控制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21與噴淋泵15的變頻器14電連接,溫度控制器23根據送氣溼度的大小調節變頻器14的頻率而調節噴淋泵15,進而實現對送氣加溼幅度的調整;溼度控制器23的逆向控制與第二燃氣閥門組20電連接,溫度控制器23根據送氣溼度的大小自動調節第二燃氣閥門組20的燃氣流量控制閥,進而調節後加熱除溼段燃氣流量的大小,實現對送氣除溼幅度的調整。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簡述如下:
塗裝室1內溫度的控制過程:可編程控制器21根據塗裝室1內送氣設定的溫度值和溼度值,計算出送氣設定值的焓值和絕對溼度。
在冬季,當塗裝室1內送氣的焓值設定值減去外氣焓值的差值大於預設偏差值時,可編程控制器21控制預加熱段開啟工作,預加熱燃燒器19點火,可編程控制器21將塗裝室1內的實際焓值傳遞給溫度控制器22,溫度控制器22通過實時控制第一燃氣閥門組4的燃氣流量控制閥調節預加熱燃燒器19火焰的大小;當外氣焓值減去塗裝室1內送氣焓值的差值大於預設偏差值時,可編程控制器21由溫度控制器22傳遞的信號控制第一燃氣閥門組4關閉。在冬季,當送氣溫度的設定值減去塗裝室1內的實際送氣溫度的差值大於預設偏差時,可編程控制器21通過溫度控制器22控制預加熱燃燒器5開啟,溫度控制器22通過實時控制第一燃氣閥門組4的流量控制閥調節預加熱燃燒器19火焰的大小;當塗裝室1內的實際送氣溫度減去送氣溫度設定值的差值大於預設偏差值時,可編程控制器21控制預加熱燃燒器5關閉。
在夏季,當塗裝室1內送氣焓值的設定值減去外氣焓值的差值大於預設偏差時,可編程控制器21控制冷卻段開始工作,溫度控制器22控制通過調節流量控制閥12控制冷水的流量;當外氣焓值減去塗裝室內1內送氣焓值設定值的差值大於預設偏差值時,可編程控制器21控制冷卻段關閉。
塗裝室1內溼度的控制流程:當塗裝室1內的送氣溼度低於其設定值時,可編程控制器21根據溼度控制器23的模擬量信號控制噴淋泵15的變頻器14頻率升高,進而對送氣進行加溼;當塗裝室1內的送氣溼度高於塗裝室1內的溼度值時,可編程控制器21通過溼度控制器23調節變頻器14按照最低頻率運行,該最低頻率不低於20Hz,防止噴淋泵15的電機燒壞。
後加熱除溼段的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當外氣溼度大於後加熱段開啟溼度設定值時,可編程控制器21向後加熱除溼段發出開啟命令,後加熱燃燒器19點火,溼度控制器23通過控制第二燃氣閥門組20的燃氣流量控制閥調節後加熱燃燒器19火焰的大小;當外氣溼度小於後加熱段開啟溼度設定值時,後加熱燃燒器19保持熄火狀態。當塗裝室1內的送氣溼度減去塗裝室1內溼度設定值後的差值大於偏差值,且溼度控制器23的逆向控制輸出大於10%時,可編程控制器21向後加熱燃燒器19發出開啟命令,後加熱燃燒器19點火,溫度控制閥23通過控制第二燃氣閥門組20的燃氣流量控制閥調節後加熱燃燒器19火焰的大小;否則,後加熱燃燒器19保持熄火狀態。後加熱燃燒器19點火後,當外氣溼度小於後加熱關閉溼度設定值,並且溼度控制器23的正向控制輸出大於10%時,可編程控制器向後加熱燃燒器19發出關閉命令,後加熱燃燒器19將熄火;否則,後加熱燃燒器保持點火狀態。後加熱燃燒器19點火後,塗裝室1內的溼度設定值減去塗裝室1內送氣溼度的差值大於設定的偏差時,並且溼度控制器的正向控制輸出大於10%時,可編程控制器21強向後加熱燃燒器19發出熄火指令,後加熱燃燒器19熄滅;否則,後加熱燃燒器19強保持點火狀態。整個後加熱除溼段採用控制系統進行加熱除溼作業,通過焓值計算,控制送氣的溫度和溼度,節約能耗。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 「前」、「後」、「左」、「右」、「垂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是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