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春嬌與志明2觀後感

2023-07-28 05:15:28

  都市裡的戀愛故事都是驚人的一致,感覺春嬌和志明就是無數個你我他。下面是春嬌與志明2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春嬌與志明2觀後感【篇一】

  這篇影評的標題,我考慮了很久。在「高端黑彭浩翔的絕地反擊」、「成世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和「連氣兩次綠燈都過渡了,與他再愛幾公裡」中,我最終選擇了後者。世紀初,楊千嬅《少女的祈禱》出街,萬千少女靠這首歌打氣,度過失戀沮喪期。2012世界末,在熒幕內再次化身餘春嬌的楊千嬅,可能連自己都想不到這劇情竟與12年前派臺打榜歌如此類似。如若真能遇上餘春嬌,我或許只會贈她楊千嬅的這張CD——「沿途與他車箱中私奔般戀愛,再擠逼都不放開;祈求在路上沒任何的阻礙,令愉快旅程變悲哀」。

  電影和人生真是共通,進過那麼多次影院總會遇到一部爛片,人生那麼長,也總會遇到一個人渣。愛情巴士多忐忑,隔座乘客轉眼便下了車換乘。儘管心中咒罵,連粗口都已預演好,再相逢時卻還是說不出口。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令人心酸。明明已經是三十歲女子,為何心裡卻依舊懷抱著少女的祈禱?「人渣」逃往北京,餘春嬌也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過,也屁顛屁顛決定北上。多怨恨續集最終擇地北京,一個扼殺異己文化的城市,該叫人如何毫無芥蒂去「戀」;一個心裡還有前任的餘春嬌,又應該如何毫無芥蒂去「重新開始」?

  屏幕中的張志明只不過是最常見的港產多情男,哪有餘文樂那麼惹人歡喜?搭上空姐楊冪,便迅速在異鄉開始「第二春」。「in55!W!」的簡訊還沒來得及刪,發簡訊的人就已經變卦。彭浩翔不愧是是高端黑,最不討喜角色交給楊冪來演繹。因此,儘管餘春嬌說著「論身材,我的胸比她小;她真的比我好,是吧」這樣的話,觀眾於情於理也還是會依舊支持「志明與春嬌」的官配。其實人很奇怪,如果是現實中,我們會對餘春嬌說:「放手吧!這樣的人渣你還留戀他幹什麼?」但是在電影院熒幕前的我們,心裡卻想著:「在一起吧,你們才是最合適的。」也許只是不甘心吧。

  愛情這種事,接受再多「愛的地下教育」也無用,毫無邏輯和理性可循。根本就沒有完全正確的辦法告訴人們下一步該做什麼或往哪走;我們能做的,不過就是牽著對方的手,一邊小心翼翼一邊又堅定地走下去罷了。可是談感情何嘗容易?其難度好比你要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找到一枚好吃又只要價五毛錢的茶葉蛋一樣難。在一個吃貨尋覓「終身茶葉蛋」的路上,我們會發現有「很好吃但是要價很高自己吃不起的茶葉蛋」、「雖然很便宜但是真的很難吃的茶葉蛋」或者是「看起來很好吃要價也不高但是吃了一半卻不想吃的茶葉蛋」......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已經令人蛋疼,何況你還要提防像楊冪一樣的「暴食症」競爭對手?

  人們其實常常說空話,把自己當成一個預言家,預言自己會成功、預言自己和某人會白頭偕老;如果預言成真當然皆大歡喜,但世上也不乏失敗的先例。志明與春嬌之所以讓我們動心,只是因為他們的故事太簡單,簡單到就好像我們自己一樣——我們帶著自己對於感情的美好預言,將這些期待折射在他們身上,希望在這個由他們演繹的大熒幕裡,能實現我們自己的心願。幸好彭浩翔是導演,沒有《少女的祈禱》裡天父那麼狠心。分分合合下志明當然還是會回到春嬌身邊。儘管遭遇紅燈,但是在續集裡他們還是會「再愛幾公裡」。至於這幾公裡會有多長呢,沒人會知道,我也不想預測。不如「用兩手遮掩雙手,寧願答案看不到」吧。

  最後,我想扯點別的。我今天收到一封豆郵,我的一個友鄰發給我一個連結。連結過去後是一個豆瓣網友的我說,我說的內容是「剛剛在想我怎麼會關注夏奈這麼傻逼的人」。人生那麼長,總會遇到幾個身為傻逼卻又不自知的人。我想,寫完這篇影評,我便可以將這篇影評的連結回復給她:妹子,我也很想問「我怎麼會不是個高帥富」、「怎麼會傻逼到被你那麼傻逼的人說傻逼」、「怎麼會寫那麼多文字還抵不過一個偷圖的傻逼兔子」呢;但你看,人生哪有這麼多「怎麼會」,人家連人渣都愛過,你只是關注了一個傻逼而已,有什麼好難過的呢?

  春嬌與志明2觀後感【篇二】

  一個接一個香港導演立志北上,力圖創造一個新的時代。卻又一個接一個摔得撲爬跟頭鼻青臉腫。當然這並不妨礙更多香港導演前赴後繼地飛到乾燥的北京繼續打拼。這次輪到我很喜歡的彭浩翔導演,不過,哎,借用方舟子的一句話,「撲通,又一個。」

  說來真是奇怪,同樣的毒舌耍賤,放在香港,笑過之後會覺得蠻可愛。放在北京,笑過之後會覺得,恩,真的很賤格。香港長期作為大陸在生活方式上面學習的榜樣,自然能夠擔得起夢想的遠方;北京呢。慘烈的北漂一族,正好能夠對應苦逼的現實生活。同樣的賤,放在遙遠的別人身上總是覺得挺好玩;若是你身邊有這樣一個哥們/姐們,恐怕一分鐘也不想和他多待。

  來自夢幻之地香港的編導們覺得生活就是應該這樣的啊?偷偷食才是愛情的真諦,耍耍賤才是生活的情調。有什麼問題麼?楊冪就該傻傻乎乎的一廂情願張志明,徐錚就該憨憨厚厚的無比忍讓餘春嬌?為什麼?就因為張志明和餘春嬌之間才是真愛?在北京長期飄著的同學豈是善茬,就由著他倆做長期炮友?

  一部好電影必須有故事發生地的感覺,正如楊德昌之於臺北,王家衛之於香港,只有真正生活在這個城市,才能拍出這個城市的味道。所有這部片子裡面的北京,也不過只是已經無景可取的香港替換品而已。如何能夠想像讓伍迪艾倫拍個《汾陽賽末點》或者讓賈樟柯去弄部《紐約任逍遙》。

  脫離現實環境會造成巨大的裂痕。楊冪這種上得廳堂,進得書房的女神,盡然會心巴巴的任由張志明偷食。徐錚可是清華畢業事業有成的大叔啊,為了一個香港妹子,甘願忍受這麼多的委屈。這種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是對影片代入感的極大傷害。別忘了,《志明與春嬌》的好看有很大程度是因為那是一個發生在長相身材俱平庸的春嬌和剛剛走出情傷的張志明之間的市井故事。明明是「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一晚上做完」的溫暖情懷,為什麼一走進北京就變成狗血傻逼的《奮鬥》了呢?

  給三顆星完全是看在那些黃色笑點的面子上,畢竟,也只有這些笑點能夠構成觀眾進影院的理由。尤其是粵語原版,差強能夠表現原汁原味的香港市井味。

  最後再吐槽一下在港片身上一直延續的「北姑」情節,任由楊冪抖著大奶,秀著長腿,端的是一個青春無敵小清新,卻依舊敵不過一個年過三十,平胸垮眼的楊千嬅。我猜張志民/彭浩翔心理面的os應該是:sowhat?佢都唔識得講廣東話。

  春嬌與志明2觀後感【篇三】

  我不是文藝女青年。我偶而會去電影院。我捧著一桶苞米花,我只是追求一點生活的甜。我從來不坐影院的最後一行,我選的號總是倒數第二排,這樣我的視野既能寬闊無邊,又能兼顧後面窸窸窣窣的動靜。有人說,想了解戀愛中的女人,就要去電影院。沒錯,這是一個容易起膩的地方。我在各種卿卿我我的現象中,鍛鍊起強大的內心。讓單身的小孤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春嬌與志明》是一部老少鹹宜婦孺通吃的電影。爆笑點很多。電影看完出來,WC裡有一個小姑娘甜膩膩地在蹲坑的時候給別人電話:「唉呀,我跟你說,這電影可好笑了,樂死我了。。就是有一點不好,裡面志明劈腿,這件事讓我很生氣,他怎麼能劈腿呢?。。對,就是那個楊冪。。你說煩不煩啊?」坑外眾多待尿姐妹,忍俊不禁,我發表了一下感言,我說這段要是演到電影裡,能更可笑。有一個肉臉姑娘樂不可支,做出很多奇怪的表情來。這電影,是催樂素麼?

  彭導的《志明與春嬌》我在各種場合下看了幾遍,曖昧綿綿無絕期的一部片兒。有一度,我覺得我也應該學個抽菸,對個火,是多麼邪惡勾人又浪漫++的舉動啊,尤其是女人酥胸在對火時候的若隱若現。。。男人在此時眼神的飄忽迷離。。。直到,公司裡小年輕男孩女孩抽菸時,劣質打火機造成了爆炸,我擦,原來,玩火自焚,不是蓋的啊!不過今天想起,為什麼《志明與春嬌》不能上院線,當時原因是粗口太多,被列為香港三級,但其實整部片子裡,連個稍微激烈的鏡頭都沒有。唯有一些言語上的粗來粗往,沒有點經驗的人還不一定聽得懂。換成了《春嬌與志明》,終於在廣大文藝男女青年的翹首企盼中登陸院線,沒粗口,確實沒有。電影有胸器,不得不小心留意啊。

  楊冪這貨不是凡物。但凡穿越者必有法寶。現在我懂了。以前我跟一個大師討教兩性理論,大師在楊冪出道之時,即指出,此女不凡。胸懷絕技,楊千嬅版春嬌必須讓道。何謂道?綱哥說過,有容乃大啊!

  可是我依舊喜歡這個春嬌的大媽臉,機場胸,黑豆蔻指甲油,紫紅的頭髮,濃重的眼影。就像我喜歡楊千嬅本人一樣,她的所有歌,所有的片子,所有的角色,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女人,哭了哭了就笑了的大熟女。笨的樣子,也不會討巧,也不很豔麗,可就是自然有一段氣質,在修長的指尖,飄渺出來。你們有沒有看見過這種,你說不出來的東西,那個叫什麼,她什麼都沒有,卻有無窮無盡的魅力啊!

  這個電影啊,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的心情,很搞。用二句話來形容我的心情,我擦,很搞。用三句話來形容我的心情。。。反正看完以後,我不懂愛情了。

  你看啊,在《志明與春嬌》的時候,我懂了,原來那是曖昧,彼此不承諾不表達只是在舉手投足間膩歪一下。到了《春嬌與志明》,所有的男女故事都差不多,同居,分手,劈腿,有更好的機會,就各自飛。新人不比舊人好,再曖昧,再XXOO,跟著進來的男女不過是試紙,不留痕跡,悉數退場,男女主人公相擁再敘前緣。列為看官,介個,就是愛情麼?我恍惚中見到一個戴著光圈的人在我的上方,深沉地對我說:NO,介是生活。

  看電影是來幹嗎的?不是來找意義的,我挺高興,哈哈一笑,天下大白。筷子兄弟,黃曉明,包括鄭伊健的陸續登場,不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生活的樂子,就是在出其不意之間嗎!不搞點怪,我們拿什麼來應對悶悶不樂的生命啊。有分有合,分分合合,自古使然。男人不劈腿,愛情無懸念。女人不迷離,桃花少燦爛。男女這點事,說不清,有愛。說清了,就是哈哈一笑,誰也別較誰的真,誰也別管誰的心。

  必須有感情動念。長城腳下的公社,景致美得的一塌糊塗,偷情至此,總是讓我想起《失樂園》來。只是不夠果敢的男女之間,最多也就是「你走了,就再也別回來。」「我必須得回去!」這樣的橋段,我們常常在現實中不恥,這話我說不出來,但我發現,如果生活中也能配點音樂,也許咱們都能是詩意男女呢。想像一下,還是日本人夠狠,在高潮時候相擁砒霜自盡,是,失樂園,即是,永樂園。咱們都是凡人,不講究那些。給我點陽光,我就能燦爛。放點乾冰冒點霧氣,咱們就以為成仙了。在一起的時候,吃點小食品看點恐怖片,親親抱抱就開心一大會兒。弄點便利店的麵條,就是最開心的紅男綠女。平凡的生活,親愛的一句,我被你影響了,我以為我在擺脫你,可是我卻成為了另一個張志明。天真的女人,卻最能以真動天。完後,我就哭了。

  有些時候啊,當我們對什麼事猶豫不絕的時候,就想想,那條路,我們究竟是怎麼走過來的。衝動有時,真情有時,有一個傳說中的智者對一個年輕的男子講過,如果你不知道哪個女人是你心中的最愛,你就在半夜時分突然醒來,那時候你第一想到了誰,誰就是你的最愛。這故事真動人,但如果起來的時候想撒尿,誰也沒想起,怎麼辦?

  電影的結尾,依舊彭導的老路子,一定在最後的最後給你一點驚喜。不懂的人先離場,就不好玩了。懂的人,就饒有興致的等待,最後樂到前仰後厥。我不想說,後面是什麼。你們自己去影院瞧瞧吧,真的很好玩很好玩。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不到最後一刻,你別輕易放手,也許到最後就是破涕為笑呢!誰知道生活是個什麼路數。

  電影裡把《別問我是誰》的MV搬出來,讓我這動人的嗓子起了念。其實所有的悶騷女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別問我是誰,請與我相戀!我是多麼地想,組織全體觀影成員,一起大聲合唱:我也需要人來陪,不讓我心碎,讓我愛到深處不後悔,其實我不像他們說的,那樣多刺,難以安慰。。。

  每天抱著寂寞入睡,生活過得不太夠味。別問我是誰,看完電影,誰也不記得誰。別人笑我是個無法管束的野孩子,連沒有幸福,都不介意。

  好吧。笑了,又哭了。哭了,又笑了。不較真的人生,就是最最快樂的喜相逢。感謝春嬌與志明的輾轉反覆,感謝楊函數的胸有成竹,感謝一切在我們心中激蕩不已的男男女女們!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