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設備及在設備間形成對等(p2p)無線連接的方法
2023-07-28 05:49:36 3
無線通信設備及在設備間形成對等(p2p)無線連接的方法
【專利摘要】各種實施例包括具有無線通信設備(WCD)的裝置和該WCD與其它設備無線地交換消息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WCD已經與第二設備建立起了對等(P2P)無線連接時,如果該WCD接收到在該WCD和第一設備之間形成P2P無線連接的邀請,則該WCD可發送消息拒絕該邀請。描述了包括額外的裝置和方法的其它實施例。
【專利說明】無線通信設備及在設備間形成對等(P2P)無線連接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此處描述的實施例涉及無線通信。一些實施例涉及設備間的P2P無線連接。
【背景技術】
[0002] -些電子產品,例如一些計算機、電視及行動電話,為了不經過諸如接入點(例 如,無線通信路由器)的中間組件而通過無線連接與彼此通信,可具有直接與彼此形成無 線連接的能力。在一些情形下,設備間的這種無線連接可能在一個時間形成,但是在沒有額 外動作的情況下,例如在沒有這些電子產品的用戶的交互的情況下,同樣的無線連接可能 在另一個時間就無法再次形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3] 圖1A示出了根據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的設備的方框圖,這些設備在無線網絡 中無線連接至彼此。
[0004] 圖1B示出了根據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的設備的方框圖,這些設備在一個網絡 中無線連接至彼此,在另一個網絡中連接至網際網路。
[0005] 圖2A示出了根據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的一組兩個設備以及附加設備的方框 圖,該組兩個設備在無線網絡中直接無線連接至彼此,該附加設備不連接至該組中兩個設 備中的任何一個。
[0006] 圖2B示出了根據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的圖2A的設備在所有這些在與圖2A的 無線網絡不同的新無線網絡中在新組中無線連接至彼此之後的方框圖。
[0007] 圖2C示出了根據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的圖2A的設備的方框圖,其中在與圖2A 的無線網絡不同的新無線網絡中形成包含比所有設備少的設備的新組。
[0008] 圖3是根據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的示出在圖2A、圖2B和圖2C的設備之間的示 例性通信的通信流程圖。
[0009] 圖4示出了根據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的設備的方框圖,該設備包括被配置為執 行無線通信的接口和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圖1A示出了在無線網絡101中無線連接至彼此的設備111和112的方框圖。無 線網絡101可包括連接121 (例如,無線連接),使得設備111和112能夠通過連接121直接 與彼此通信(例如,直接地、無線地交換消息)。設備111和112可包括以下或被包括在以 下中:計算機(例如,臺式機、膝上型計算機和平板電腦)、電視、數位相機、監視器、印表機、 蜂窩電話、遊戲設備和其它電子設備或系統。
[0011] 無線網絡101可包括P2P無線網絡,使得連接121可包括P2P無線連接,該P2P無 線連接使設備111和112直接與彼此連接。如圖1A所示,設備111和112可不經過諸如接 入點(例如,無線通信路由器)的中間組件而與彼此無線連接。當設備111和112被認為無 線連接至彼此時,設備111和112之間建立起關聯(例如,諸如連接121的連接),該關聯使 得它們能夠識別彼此並且共享相同的配置參數。這種參數(例如,供應參數(provisioning parameter))可包括服務集標識符(SSID)、基本服務集標識符(BSSID)、預共享密鑰(PSK) 及信道。當設備111和112在無線網絡101中形成連接121時,它們可在供應過程中使用 這些參數中的一些或全部。
[0012] 設備111和112可根據通信協議(例如,規範)通過連接121與彼此無線地交換 消息(例如,數據或其它信息)。例如,無線網絡101可包括P2P無線網絡,使得設備111和 112可包括無線保真(Wi-Fi)使能設備,並可根據IEEE802. 11標準與彼此交換消息。P2P 無線網絡的一個例子包括由Wi-Fi聯盟開發並認證的Wi-Fi直連(Wi-Fi Direct)(也稱為 Wi-Fi對等)網絡。因此,由設備111和112形成的無線網絡101可包括Wi-Fi直連網絡, 使得設備111和112可根據Wi-Fi直連規範與彼此交換消息。無線網絡101可包括其它 P2P無線網絡。
[0013] 圖1A示出了僅包括兩個設備(例如,設備111和112)的組的例子,這兩個設備在 無線網絡101中在一個組(例如,一個P2P組)中無線連接至彼此。組中設備的數目可大 於2。
[0014] 在無線網絡101中,組中設備111和112中的一個可充當控制器(例如,組的所有 者、伺服器,諸如此類),具有在無線網絡101中創建P2P組的控制器角色(例如,組的所有 者角色)。其它設備可充當客戶端(例如,站、移動站,諸如此類)。P2P組中的控制器可以 是加入P2P組的進入點(例如,諸如基於軟體的接入點(AP)(SoftAP)的AP)。控制器可允 許其它設備作為客戶端加入無線網絡101中的P2P組。
[0015] 在圖1A中,設備111可以是控制器,而設備112可以是客戶端。可替代地,設備112 可以是控制器,而設備111可以是客戶端。因此,設備111和112中的每一個都既包括控制 器功能又包括客戶端功能,並且可支持不同模式(例如,控制器模式或客戶端模式)。在給 定的時間,設備111和112中的每一個都可操作為控制器(例如,以控制器模式)或客戶端 (例如,以客戶端模式)。
[0016] 當設備111和112開始(例如,互相邀請)形成無線網絡101時,在設備111和 112之間的通信的一開始就可確定無線網絡101中的控制器角色。例如,一形成無線網絡 101,設備111和112就可互相協商,確定哪個設備將作為無線網絡101的控制器。在一個 設備(例如,設備111)被確定為控制器後,另一個設備(例如,設備112)可充當客戶端並 加入無線網絡101。確定哪個設備最適合作為無線網絡101中的控制器可取決於諸如設備 的功率管理能力、設備支持的連接的數目、用戶界面及設備提供的服務這樣的因素。
[0017] 圖1B示出了設備111、113和114的方框圖,設備111、113和114在網絡102中無 線連接至彼此,並且連接至網絡103中的網際網路。無線網絡102可包括連接131和134(例 如,P2P無線連接),使得設備111、113和114能夠與彼此通信。網絡103可包括連接133 和135以及AP 136,使得設備113能夠連接至網際網路。連接133和135中的每一個都可以 是有線的或無線的連接。設備111和114可通過設備113連接至網際網路。無線網絡102可 以是安全無線網絡,並且可在與網絡103的域分開的(例如,不同的)安全域中操作。
[0018] 網絡103可包括基於基礎設施的無線區域網(WLAN)。例如,網絡103中的AP 136 可包括根據IEEE 802. 11標準與設備113交換消息的無線通信路由器。在網絡103中,設 備113可以是客戶端(例如,常規站(STA))。
[0019] 無線網絡102可對應於無線網絡101 (圖1A)。例如,無線網絡102可包括P2P無 線網絡(例如,Wi-Fi直連網絡)。設備111、113和114可包括根據IEEE 802. 11標準與彼 此無線交換消息的Wi-Fi使能設備。在圖1B中,設備113可以是控制器,而設備111和114 可以是客戶端。
[0020] 如圖1B所示,除了設備113外,設備111可以沒有與其它設備的P2P無線連接。 但是,在設備111作為客戶端加入無線網絡102中包括設備111、113和114的組之前,設備 111可在另一個組(例如,另一個P2P組)中具有與其它設備的P2P無線連接。例如,在作 為客戶端加入無線網絡102之前,設備111可在P2P組中具有與其它設備(例如,圖1A中 的設備112)的P2P無線連接(例如,圖1A中的連接121),其中設備111在這樣的P2P組 中可以是控制器。因此,在圖1B中,設備111可以已經離開了在不同於無線網絡102的無 線網絡(例如,圖1A中的無線網絡101)中的先前形成的P2P組(例如,圖1A中包括設備 111和112的持久組)。
[0021] 在無線網絡102中,如果設備僅支持一個接口(物理的或者虛擬的),那麼那個設 備不可以在一個組中是客戶端,同時在另一個組中是控制器。例如,如果設備111僅支持一 個接口,並且如果設備111已經在包括設備111、113和114的組中是客戶端(如圖1B的例 子所示),那麼設備111不可以在包括設備111和(與設備113或114不同的)其它設備的 另一個組中是控制器。
[0022] 在無線網絡102中,如果客戶端被特定設備邀請在該客戶端和該特定設備之間形 成(例如,重組)P2P無線連接,並且如果該客戶端沒有可用的接口(例如,額外的虛擬接 口)以形成這樣的無線連接,那麼該客戶端可動態地從客戶端角色切換成控制器角色,並 且形成包括該客戶端和該特定設備的新組。該特定設備可包括先前與該客戶端具有P2P無 線連接的設備(例如,在持久組中)。例如,在網絡102中,如果設備111被設備112 (圖1A) 邀請在P2P組(例如,圖1A中的包括設備111和112的持久組)中形成無線連接,並且如 果設備111在其已經建立起連接131 (圖1B)時沒有可用的接口(例如,額外的虛擬接口) 以形成這樣的無線連接,那麼設備111可動態地切換到控制器角色,並形成包括設備111和 112的新的P2P組。在這個例子中,設備111可無縫地重組設備111和112之間的先前的 P2P無線連接,而沒有額外的動作,例如沒有來自於用戶的交互。設備111還可以通知設備 113、設備114、或二者加入新的P2P組。設備111可使用無線網絡102中當前的連接性(例 如,安全的P2P無線連接)來供應參數以形成新的P2P組。設備113、設備114或二者可作 為客戶端加入新組。可替代地,設備113、設備114或二者可拒絕加入該新組。
[0023] 圖1A和圖1B中的設備111、112、113、114中的一個或多個可包括下文參照圖2A 至圖4描述的設備和操作。
[0024] 圖2A示出了設備211和213的組以及設備212的方框圖,其中設備211和213在 無線網絡202中直接無線連接至彼此,設備212不連接至設備211和213。無線網絡202 可包括與分別在圖1A和圖1B中的無線網絡101和102的那些類似的或相同的無線網絡。 如圖2A所示,設備211和213可以已經在無線網絡202中建立起連接(例如,P2P無線連 接)231。設備212可以既沒有與設備211也沒有與設備213建立連接(例如,P2P無線連 接)。
[0025] 但是,設備212在設備211無線連接至設備213之前可以已經通過P2P無線連接 連接至設備211 (例如,先前在持久組中連接至設備211)。例如,設備211和212可分別對 應於圖1A中的設備111和112,使得在設備211和213建立連接231 (圖2A)之前,設備211 和212可以已經通過諸如連接121 (圖1A)的P2P無線連接在持久組中無線連接至彼此。
[0026] 下面參考圖2A、圖2B、圖2C和圖3的描述描述了當設備212 (圖2A)嘗試在設備 211和212之間形成(例如,重組)P2P無線連接時設備211、212和213之間的通信。圖2B 和圖2C示出了在設備212嘗試在設備211和212之間形成(例如,重組)P2P無線連接之 後兩個不同的連接性例子。
[0027] 圖2B示出了設備211、212和213在不同於圖2A中的無線網絡202的無線網絡 204中的新組中無線連接至彼此之後的設備211、212和213的方框圖。
[0028] 圖2C示出了設備211、212和213的方框圖,其中只有設備211和212在無線網絡 206中的新組中無線連接至彼此。設備213在包括設備211和212的新組形成後可不加入 該新組。
[0029] 無線網絡202、204和206中的每一個都可包括IEEE 802. 11無線網絡,設備211、 212和213中的每一個都可包括Wi-Fi使能設備,使得它們可根據IEEE802. 11標準與彼此 通信。例如,無線網絡202、204和206中的每一個都可包括Wi-Fi直連網絡,設備211、212 和213可根據Wi-Fi直連規範與彼此通信。
[0030] 圖3是示出了圖2A、圖2B和圖2C中的設備211、212和213之間的示例性通信的 通信流程圖。在圖3中,連接231對應於圖2A中的連接231。
[0031] 如圖3所示,設備212可向設備211發送消息302。設備211在消息302被設備 212發送之前,已經通過連接231與設備213建立起了 P2P無線連接。消息302可包括在設 備211和212之間直接形成無線連接(例如,持久P2P無線連接)的邀請請求幀。響應於 從設備212接收到的消息302,設備211可向設備212發送消息304。
[0032] 消息304可包括邀請響應幀。例如,在無線網絡202中設備211可作為客戶端,而 設備213可作為控制器。從而在圖3中,設備211發送的消息304可包括拒絕在設備211 和212之間形成P2P無線連接的邀請的信息,如果設備211沒有形成這樣的連接的可用的 接口(例如,虛擬接口)。如果設備211僅支持一個用於無線通信的接口,並且當設備211 已經與設備213建立起了 P2P無線連接(例如,圖2A中的連接231)時其從設備212接收 消息302 (例如,邀請請求幀),這種情況(沒有可用接口)可能發生。
[0033] 來自於設備211的消息304還可包括通知設備212設備211稍後將發送在設備 211和212之間形成P2P無線連接(例如,先前的在持久組中的P2P無線連接)的邀請請 求的信息。例如,包括在消息304中的該信息可包括諸如"對不起,現在不能不計您的邀請, 我稍後將邀請您"或類似物的原因代碼。如同上面所描述的,消息304可包括邀請響應幀。 這裡,消息304中的原因代碼可包括在這樣的邀請響應幀的結構(例如,數據結構)的欄位 中的一個或多個比特。
[0034] 在圖3中,在設備211與設備212交換消息302和304之後,設備211可向設備 213發送消息306。消息306可包括通知設備213終止(例如,解關聯)設備211和213之 間的連接231的信息(例如,解關聯請求幀)。
[0035] 消息306還可包括通知設備213終止設備211和213之間的連接231的原因的信 息,以及通知設備213在無線網絡中的新組(例如,新P2P組)中與設備211無線連接的信 息,該新組與在無線網絡202中包括設備211和213的組(例如,P2P組)不同。例如,包括 在消息306中的該信息可包括諸如"請在新組中加入我"或類似物的解關聯原因代碼。如 同上面所描述的,消息306可包括諸如解關聯請求幀的信息。這裡,消息306中的解關聯原 因代碼可包括在這樣的解關聯請求幀的結構(例如,數據結構)的欄位中的一個或多個比 特。
[0036] 消息306還可包括請求設備213將控制器角色(例如,組的所有者的角色)傳遞 給設備211的信息。
[0037] 包括在從設備211到設備213的消息306中的信息可包括設備211可形成的新組 的信息,諸如新的SSID、新的BSSID、新的PSK和新的信道。這些新的SSID、BSSID、PSK和信 道可分別與設備211和212 (圖2A)在設備211和213建立連接231之前形成的組(例如, 持久組)的P2P無線連接的SSID、BSSID、PSK和信道相同。如同上面所描述的,消息306可 包括諸如解關聯請求幀的信息。這裡,消息306中的新的SSID、新的BSSID、新的PSK和新 的信道可包括在這樣的邀請響應幀的結構(例如,數據結構)的一個或多個欄位中的比特。
[0038] 消息306中的新的SSID、新的BSSID、新的PSK和新的信道中的至少一個可與在無 線網絡202(圖2A)中包括設備211和213的組的相應SSID、BSSID、PSK和信道不同。
[0039] 無線網絡202可包括安全無線網絡,使得設備211和213之間的通信可受到保護。 例如,無線網絡202可包括IEEE 802. 11無線網絡,使得設備211和213之間的通信(例 如,消息306)可根據IEEE 802. 11 (w)標準受保護。從而,包括在消息306 (例如,供應包括 SSID、BSSID、PSK和信道的信息)中與新組有關的信息在無線網絡202當前的連接性(例 如,連接213)中可受到保護。
[0040] 如圖3所示,設備213可響應於來自於設備211的消息306,向設備211發送消息 308。消息308可包括指示設備213是否同意將控制器角色從設備213向設備211傳遞的 信息(例如,解關聯響應幀)。如果設備213同意將控制器角色傳遞給設備211,來自於設備 213的消息308可包括諸如網際協議(IP)地址的信息和其它與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相關聯的信息。如果設備213不同意將控制器角色傳遞給設備211,設備213可響應於來自 於設備211的消息306,在至設備211的消息308中包括拒絕。可替代地,如果設備213拒 絕來自於設備211的消息306,設備213可選擇在其接收到來自於設備211的消息306後 什麼都不做。例如,在設備213接收到來自於設備211的消息306後,設備213可不向設備 211發送諸如消息308的消息。
[0041] 在與設備212和213交換消息302、304和306後,設備211可從一個模式切換(例 如,自動切換)至另一個(例如,從客戶端模式到控制器模式),以在新的無線網絡中的新組 中作為控制器操作。例如,不管設備211是否從設備213接收到消息308,設備211都可從 客戶端模式切換至控制器模式,以在新組中作為控制器操作。設備211在其切換模式,例如 從客戶端模式切換至控制器模式後,可開始發送信標。該信標可包括新組的信息(例如,新 的SSID、新的BSSID和新的信道)。
[0042] 如圖3所示,設備211可向設備212發送消息310。消息310可包括邀請請求幀, 以邀請設備212在諸如無線網絡204(圖2B)的新的無線網絡中在設備211和212之間形 成無線連接(例如,先前的在持久組中的P2P無線連接)。
[0043] 設備212響應於來自於設備211的消息310,可向設備211發送消息312。消息 312可包括邀請響應幀。然後,設備212可向設備211發送消息314。消息314可包括在設 備211和212之間建立P2P無線連接的關聯請求幀。如圖2B所示,設備211和212可在無 線網絡204中通過連接(例如,P2P無線連接)221無線連接至彼此。
[0044] 如同上面所描述的,設備213可被配置為在設備213接收到消息306 (例如,解關 聯請求幀)之後,決定是加入無線網絡204還是不加入無線網絡204。
[0045] 如果設備213決定加入無線網絡204,設備213可向設備211發送消息316。消息 316可包括在新組中與設備211形成P2P無線連接的關聯請求幀。包括在消息316中的關 聯請求幀可利用包括在設備213先前從設備211接收的消息306中的供應信息(例如,新 的SSID、新的BSSID和新的信道)。如圖2B所示,設備211和213可在無線網絡204中通 過連接(例如,P2P無線連接)222無線連接至彼此。在圖3中,如果設備211和213通過 連接222無線連接至彼此,設備211和213之間的連接231可被終止。
[0046] 如果設備213決定不加入無線網絡204,設備213可不向設備211發送消息316。 從而,由設備211 (例如,作為控制器)形成的新的無線網絡可不包括設備213。圖2C將這 樣的新的無線網絡示為無線網絡206,其中設備211和213之間的連接231 (也在圖2A中) 可被終止(例如,解關聯),如"X"標記所指示的。在圖3中,如果設備213決定不加入無線 網絡206 (圖2C),設備211和213之間的連接231和連接222都不可以存在。但是,設備 213可在稍後的時間加入網絡206。
[0047] 在圖3中設備211可以按任何順序接收消息314和316。例如,設備212可在設 備213發送消息316之前發送消息314。在另一個例子中,設備212可在設備213發送消息 316之後發送消息314。從而,設備211可在其接收消息316之前或之後接收消息314。
[0048] 圖4示出了包括接口 410和模塊420的設備400的方框圖。設備400可包括上面 參考圖1A、圖1B、圖2A、圖2B、圖2C和圖3描述的設備。從而,設備400可包括無線通信設 備,該無線通信設備可被配置為在與上面參考圖1A、圖1B、圖2A、圖2B、圖2C和圖3所描述 的那些類似或相同的P2P無線網絡中作為客戶端或控制器執行操作。例如,設備400可既包 括控制器功能又包括客戶端功能,以支持不同的模式(例如,控制器模式和客戶端模式)。 從而,設備400可在一個時間在一個P2P組中是控制器,在另一個時間在另一個P2P組中是 客戶端。
[0049] 在圖4中,接口 410可包括電路412和天線414,以與其它設備(圖4未示出)無 線地交換(例如,發送和接收)消息。例如,電路412可包括接收消息的接收機電路(圖4 未示出)和發射消息的發射機電路(圖4未示出)。這樣的接收機和發射機電路可被組合 在電路412中的收發機中。接口 410可被配置為在IEEE 802. 11無線網絡中操作,使得接 口 410可根據IEEE 802. 11標準發送和接收消息。
[0050] 天線414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定向的或全向的天線。例如,天線414可包括偶極天 線、單極天線、貼片天線、環形天線、微帶天線或適合射頻(RF)信號的傳輸的其它類型的天 線。在設備400的一些實施例中,代替兩個或更多天線地,可使用具有多個孔隙的單個天 線。在這樣的實施例中,每個孔隙可被看做單獨的天線。
[0051] 模塊420可包括處理電路422和存儲器424。處理電路422可包括單個處理器或 多個處理器。該處理器或多個處理器可包括一個或多個通用處理器、一個或多個專用集成 電路(ASIC)或其它類型的處理器。處理電路422可配置消息,用於由接口 410(例如,由電 路412中的收發機)向其它設備傳輸。處理電路422可被配置為與接口 410通信,以與其 它設備無線地交換消息。
[0052] 存儲器424可包括易失性存儲器、非易失性存儲器或二者的結合。存儲器424可 包含指令(例如,固件程序、軟體程序或二者的組合),所述指令當被處理電路422運行時導 致設備400執行操作。這些操作可包括在上面參考圖1A至圖3所描述的P2P無線網絡中 的控制器、客戶端或二者的操作。
[0053] 圖4中的設備400可被配置為與單種類型的網絡或多種類型的網絡通信。例如, 設備400可包括無線通信設備(WCD),並可被配置為與Wi-Fi網絡、蜂窩網絡、或Wi-Fi網絡 和蜂窩網絡二者通信。
[0054] 儘管設備400被示出為具有若干單獨的功能元件,但這些功能元件中的一個或多 個可被組合,並可由軟體配置的元件和/或其它硬體元件的組合實現,所述軟體配置的元 件例如包括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的處理元件。
[0055] 與裝置(例如,設備111、112、113、114、211、212、和213、和400)和方法(例如,與 設備111、112、113、114、211、212、213和400相關聯的操作)相關聯的實施例可在硬體、固 件和軟體之一或其組合中實現。這些實施例還可實現為存儲在計算機可讀存儲設備上的指 令,其可被讀取並由至少一個處理器運行以執行此處描述的操作。計算機可讀存儲設備可 包括任何用於以可被機器(例如,計算機)讀取的形式存儲信息的非瞬時機構。例如,計算 機可讀存儲設備可包括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磁碟存儲介質、光存儲 介質、閃速存儲器設備以及其它存儲設備和介質。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並且 可用存儲在計算機可讀存儲設備上的指令被配置來實現此處描述的各種操作。
[0056] 對裝置(例如,設備111、112、113、114、211、212、213、和400)和方法(例如,與設 備111、112、113、114、211、212、和213和400相關聯的操作)的說明意圖提供對於各種實施 例的結構的一般性的理解,並不意圖提供對於可利用此處描述的結構的裝置的所有元件和 特徵的全面描述。
[0057] 設備111、112、113、114、211、212、213和400可被包括在裝置(例如,電子電路) 中,例如高速計算機、通信和信號處理電路、單或多處理器模塊、單個或多個嵌入式處理器、 多核處理器、消息信息交換機以及包括多層、多晶片模塊的專用模塊。這樣的裝置還可作為 子組件被包括在各種其它裝置(例如,電子系統)內,例如電視、蜂窩電話、個人電腦(例 如,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手持電腦、平板電腦等)、工作站、無線電、視頻播放器、音頻播放 器(例如,MP3(運動圖像專家組,音頻層5)播放器)、交通工具、醫療設備(例如,心臟監測 器、血壓監測器等)、機頂盒以及其它。
[0058] 上面參考圖1A至圖4所描述的實施例包括具有WCD的裝置以及該WCD與其它設 備無線地交換消息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該WCD已經與第二設備建立起了 P2P無線 連接時,如果該WCD接收到在該WCD和第一設備之間形成P2P無線連接的邀請,則該WCD可 發送消息拒絕該邀請。描述了包括額外的裝置和方法的其它實施例。
[0059] 上面的描述和【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了 一些實施例,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施本發明的實施 例。其它實施例可併入結構的、邏輯的、電氣的、過程的和其它改變。例子僅代表可能的變 型。一些實施例的部分和特徵可被包括在或可被替代為其它實施例中的那些。對於本領域 技術人員來說,在閱讀到並理解上面的描述後,許多其它實施例將是清楚的。因此,本發明 各種實施例的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以及這些權利要求被賦予的等同物的全部範圍一起 確定。
[0060] 提供了摘要以符合37C. F. R. § 1. 72(b),其要求摘要,摘要將允許讀者快速確定本 技術公開的性質和要點。提交了摘要但是要理解該摘要不會用於解釋或限制權利要求的範 圍和意義。
【權利要求】
1. 一種無線通信設備(WCD),包括: 接口;以及 與所述接口通信的模塊,用於當所述WCD已經與第二設備建立起了對等(P2P)無線連 接時,如果所述WCD接收到在所述WCD和第一設備之間形成P2P無線連接的邀請,則向所述 第一設備發送消息拒絕所述邀請。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消息包括通知所述第一設備所述WCD將向所述 第一設備發送無線連接至所述WCD的邀請的信息。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模塊與所述接口通信以:當所述WCD已經與所述 第二設備建立起了 P2P無線連接時,如果所述WCD接收在所述WCD與所述第一設備之間形 成P2P無線連接的邀請,則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消息,至所述第二設備的所述消息包括這 樣的信息,所述信息通知所述第二設備終止在包括所述WCD和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中 的WCD與所述第二設備之間的無線連接、以及通知所述第二設備終止WCD與所述第二設備 之間的無線連接的原因。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WCD,其中終止的原因包括通知所述第二設備在與包括所述WCD 和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不同的新的無線網絡中無線連接至所述WCD的信息。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WCD,其中通告所述第二設備的信息包括服務集標識符(SSID)、 基本服務集標識符(BSSID)、預共享密鑰(PSK)和信道,並且所述SSID、所述BSSID、所述 PSK和所述信道中的至少一個與包括所述WCD和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的相應的SSID、 BSSID、PSK和信道不同。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模塊與所述接口通信以:如果所述WCD在包括所 述WCD和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中是控制器,如果所述WCD接收終止在包括所述WCD和 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中的所述WCD與所述第二設備之間的無線連接的請求,並且如果 所述WCD同意將控制器角色傳遞給所述第二設備,則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同意將控制器角 色傳遞給所述第二設備的消息。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WCD,其中至所述第二設備的所述消息包括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HCP)信息。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WCD,其中所述WCD被配置為在包括所述WCD和所述第二設備 的無線網絡中在客戶端模式下操作。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模塊與所述接口通信以:如果所述WCD在包括所 述WCD和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中是控制器,如果所述WCD接收終止在包括所述WCD和 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中的所述WCD與所述第二設備之間的無線連接的請求,並且如果 所述WCD不同意將控制器角色傳遞給所述第二設備,則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消息拒絕終止 所述WCD與所述第二二設備之間的無線連接的請求。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模塊包括處理器。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接口包括根據IEEE 802. 11標準發射消息的 收發機。
12.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至少一個天線。
13. -種無線通信設備(WCD),包括: 接口;以及 與所述接口通信的模塊,用於如果在所述WCD與設備之間建立了對等(P2P)無線連接, 並且如果所述WCD從另一個設備接收形成與包括所述WCD和所述設備的P2P組不同的新 P2P組的邀請,則向所述設備發送消息通知所述設備終止所述WCD與所述設備之間的P2P無 線連接的原因。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WCD設備,其中所述消息包括與包括所述WCD和所述設備的 P2P組不同的新P2P組的信息。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新P2P組的信息包括服務集標識符(SSID)、基 本服務集標識符(BSSID)、預共享密鑰(PSK)和信道,並且所述SSID、所述BSSID、所述PSK 和所述信道中的至少一個與包括所述WCD和所述設備的P2P組的相應的SSID、BSSID、PSK 和信道不同。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接口包括根據IEEE 802. 11標準發送消息的 電路。
17. -種無線通信設備(WCD),包括: 向設備發射消息的收發機;以及 處理電路,用於配置由所述收發機發射的消息以:如果所述WCD在包括所述WCD和設備 的對等(P2P)組中是控制器,如果所述WCD接收終止所述WCD與所述設備之間的P2P無線 連接的請求,並且如果所述WCD同意將控制器角色傳遞給所述設備,則將控制器角色傳遞 給所述設備。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消息包括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信息。
19.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WCD,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與接口通信以:如果所述WCD同意將 控制器角色傳遞給所述設備,則向所述設備發送額外的消息以請求在新P2P組中與所述設 備形成P2P無線連接。
20.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WCD,其中所述接口包括根據IEEE 802. 11標準發送消息的 電路。
21. -種方法,包括: 當第一設備在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第三設備的對等(P2P)無線網絡中連接至所述第 三設備時,在所述第一設備處接收來自於第二設備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邀請所述第一設 備形成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的邀請;以及 從所述第一設備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消息,至所述第二設備的所述消息包括拒絕在所 述第一設備與所述第二設備之間形成無線網絡的邀請的原因。
22.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設備在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三設 備的P2P無線網絡中是客戶端。
23.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當所述第一設備在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三 設備的P2P無線網絡中連接至所述第三設備時,所述第一設備不包括可用的接口用於與所 述第二設備形成無線連接。
24. 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從所述第一設備向所述第三設備發送消息以請求終止在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第三設 備的P2P無線網絡中的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三設備之間的無線連接,其中,所述消息包 括終止的原因。
25. 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從所述第一設備向所述第三設備發送與新的無線網絡相關聯的信息,所述新的無線網 絡與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三設備的P2P無線網絡不同,與所述新的無線網絡相關聯 的信息包括服務集標識符(SSID)、基本服務集標識符(BSSID)、預共享密鑰(PSK)和信道。
26. 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接收來自於所述第三設備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信息。
27. 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與所述新的無線網絡相關聯的信息以及DHCP信息 通過在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三設備的P2P無線網絡中的P2P無線連接而發送。
28. 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三設備的P2P無線網 絡和包括所述第一設備和所述第二設備的無線網絡中的每一個包括Wi-Fi直連網絡。
29. 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從所述第一設備向所述第二設備發送額外的消息,以邀請所述第二設備與所述第一設 備無線連接。
30. 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在第一設備處接收來自於所述第三設備的消息,來自於所述第三設備的所述消息包括 拒絕邀請所述第三設備在新組中與所述第一設備無線連接的邀請的信息,其中所述邀請被 包括在至所述第三設備的請求終止所述第一設備與所述第三設備之間的P2P無線連接的 消息中。
【文檔編號】H04W92/18GK104221467SQ201180075803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0日
【發明者】齊紅, M·邁勒曼斯 申請人:英特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