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用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08:50:06 1
專利名稱:鋼筋用混凝土保護層墊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墊塊,尤其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墊塊。
我國建築施工業方面,施工時,通常採用水泥砂漿在施工現場製作墊塊。由於現場條件較差,製作的墊塊大小厚薄等都不十分規則,不能保證施工中保護層的厚度,時有露筋現象發生,影響到施工質量。另外,用水泥砂漿做墊塊,強度偏低,易碎裂,同樣不能很好地保證保護層的規則厚度,從而影響施工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鋼筋用混凝土保護層墊塊,以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於採用了一種鋼筋用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墊塊的主體為錐臺或稜台體,錐體或稜台體的頂面上設有一弧形溝槽。
在錐臺或稜台體的底面與溝槽底端之間的1/2處穿打有鐵絲穿孔,該鐵絲穿孔與所述的弧形溝槽相互垂直。
在錐臺或稜台頂面上設置有另一個弧形溝槽,該弧形溝槽與前一弧形溝槽之間呈十字交叉形。
所述的墊塊的頂面上設置有標示墊塊厚度的字符。
由於本墊塊的本體為錐臺或稜台體,實驗證明,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支撐結構受力比較好,有較高的強度,能夠適應現場施工中複雜和惡劣的施工條件,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錐臺或稜台頂面上設置弧形溝槽,其溝槽的尺寸恰能直接放下鋼筋,不易滾動移位,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有利於提高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本實用新型的墊塊上設置鐵絲穿孔後,便於對鋼筋進行定位,使得本墊塊同時適用於水平構件和垂直構件。頂面上設置字符也方便施工人員選擇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的左視圖;圖3為
圖1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左視圖;圖6為圖4的俯視圖。
實施例1如
圖1、圖2、圖3所示。實施例1的墊塊的主體為一圓錐體1,圓錐體1的頂面上設有兩個相互十字交叉的弧形溝槽2,交叉點處於頂面的圓心處。溝槽2的底端與錐臺的底面距離的1/2處穿打有一鐵絲穿孔3,鐵絲穿孔3與頂面上的其中一個弧形溝槽2相互平行。
實施例2如圖4、5、6所示。實施例2的本體4為一四稜台體,頂面上設有兩個相互十字交叉的弧形溝槽5,交叉點處於頂面的中心處。弧形溝槽5的底端與四稜台的底面之間距離的1/2處穿打有一鐵絲穿孔6,鐵絲穿孔6與頂面的其中一個弧形溝槽5相互平行,頂面上設置有標示墊塊厚度的字符7。
權利要求1.一種鋼筋用混凝土保護層墊塊,其特徵在於,墊塊的主體為錐臺或稜台體,錐體或稜台體的頂面上設有一弧形溝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墊塊,其特徵在於,在錐臺或稜台體的底面與溝槽底端之間的1/2處穿打有鐵絲穿孔,該鐵絲穿孔與所述的弧形溝槽相互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墊塊,其特徵在於,在錐臺或稜台頂面上設置有另一個弧形溝槽,該弧形溝槽與前一弧形溝槽之間呈十字交叉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墊塊的頂面上設置有標示墊塊厚度的字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墊塊,尤其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墊塊。該墊塊的主體為錐臺或稜台體,錐體或稜台體的頂面上設有一弧形溝槽。在錐臺或稜台體的底面與溝槽底端之間的1/2處穿打有鐵絲穿孔,該鐵絲穿孔與所述的溝槽相互垂直。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支撐力比較理想,有較高的強度,能夠適應現場施工中複雜和惡劣的施工條件,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E04C5/16GK2474633SQ0123997
公開日2002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5日
發明者朱新偉 申請人:朱新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