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被父親打跪地上認錯(磕頭千次跪地吃飯)
2023-07-17 02:59:37 2
女孩子們總是被教導夜晚不要獨自外出、穿衣打扮不要太暴露、言行舉止都要檢點……
唐山打人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袁成傑的一番話遭到網友怒懟,是因為他在女性穿著保守、言行正常的情況下,仍在教導女孩子不要做什麼,而非告訴男孩子應該怎麼做。
與其給女孩們增加一層層厚重的「保護罩」,不如讓男人們嚴於律己。
其實,社會上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品行不端的敗類,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父母的教育不當有關。
娛樂圈很多藝人自身三觀正,教育兒子也很有一套。可有些大咖、老戲骨,自己功成名就,卻過度溺愛孩子,導致下一代驕縱成性、釀成大禍。
一、虎父虎母無犬子01、鄭鈞
近日,鄭鈞的育兒方法備受爭議。
那個曾溫柔地唱著《灰姑娘》《私奔》的歌手,私下卻對兒子「下狠手」,令人不敢相信。
6月12日,事情的起因是,11歲的Jagger撒了謊,鄭鈞氣急敗壞之下,罰兒子磕一千個頭……宮鬥劇裡都不帶這麼罰人的。
Jagger老老實實磕了兩百個頭後,實在磕不下去了,問爸爸還有沒有別的選擇?而鄭鈞給出的兩個選項,並沒有好到哪兒去。
小朋友只能在自己被打一頓和雙盤一個小時之間選。(雙盤一小時還只算磕了500個頭)
雙盤是打坐的一種方式,成年人這樣靜坐一個半小時,腿早就麻到失去知覺,更何況是小孩子。
Jagger不願被爸爸暴打一頓,便選擇雙盤。在最後十分鐘裡,他眼淚汪汪地求饒,稱自己再也不敢撒謊了。鄭鈞不但沒有心軟,還錄視頻保存證據。
鄭鈞文末特意提醒各位家長不要模仿,因為他和兒子都有雙盤的習慣,所以比較輕鬆。
雖然他很有先見之明地解釋了一番,但還是遭到了網友的怒斥,不少人覺得鄭鈞就是在變相地體罰孩子、施加暴力行為。
還有人認為,適當的懲罰或體罰都無可厚非,但為人父母,絕對不能暴力虐待孩子。
隨後,鄭鈞發文回應,稱打坐禪修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並且父子倆每天都會一起磕頭練瑜伽,這是他們的日常。
鄭鈞自己可以做到雙盤三個小時以上,每天磕八百、一千的長頭,所以才對兒子嚴格要求。他從未動手打過孩子,只想Jagger成為一個誠實善良的人。
其實,鄭鈞對兒子的教育是剛柔並濟的。
他曾在節目裡教孩子騎自行車,看到Jagger摔倒後,看似無動於衷,還假裝殘忍地大步向前走,讓兒子獨自爬起來。
實際上,鄭鈞很心疼孩子,在後面扶著座椅遲遲不肯鬆手,就是怕Jagger摔倒受傷。
最後還是劉芸拼命地拽著老公,鄭鈞才勉強放手。
平時都不捨得讓孩子摔倒的人,又怎會「痛下毒手」?不過,鄭鈞對兒子要求的確很嚴格,在教育上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02、陳凱歌
才華橫溢的陳導,努力了大半輩子,萬萬沒想到,一句「阿瑟,請坐」竟然成為網友的笑柄。
陳導的兒子名為陳飛宇,英文名Arthur,素有圈內「太子」的稱號。
2017年,陳凱歌帶著嬌妻陳紅錄綜藝《熟悉的味道》,按照節目流程,夫妻倆享受二人世界時,要坐下來好好吃頓飯,同時兒子陳飛宇會作為意外驚喜的方式出現。
節目流程簡單,但陳導一家的「繁文縟節」可不簡單。
吃飯之前,陳凱歌先是給老婆念了一封信,然後互送禮物,盡顯甜蜜。吃飯時,他們就肉沫、爆米花等高談闊論了一番,像極了兩位哲學家在討論人生。
陳飛宇輕手輕腳地推開門後,不敢冒然打斷父母的談話,只能靜靜地等著。
陳凱歌突然說了一句:「阿瑟(Arthur),請坐。」
陳飛宇才小心翼翼地來到餐桌前,用父親的筷子夾了一口肉,然後半跪在地上傾聽。
因為沒有準備他的碗筷、椅子,所以陳飛宇便自覺地跪下來。可以看出,他們一家很注重長幼尊卑、禮節等,但網友卻覺得都是一家人,吃飯時沒必要這麼拘泥,看起來十分尷尬。
由此還誕生出「阿瑟文學」,至今仍飽受詬病。
今年也有高考生發自內心地感謝陳飛宇,讓他想起「琴瑟友之」的瑟怎麼寫。
雖說陳凱歌教育兒子的方法有些嚴苛,但不可否認的是,陳飛宇進入娛樂圈後,的確是一個有禮有節的帥哥。
比如在參加節目時,他需要按照遊戲流程「公主抱」周潔瓊,然後把女方放在軟墊上,但後面的動作看起來有些像在扔東西。
陳飛宇暖心問道:「可以嗎?」這一細節盡顯紳士風度,不會讓女孩子感到自己被冒犯了,陳飛宇的良好家教可見一斑。
03、陳小春
眾所周知,「山雞哥」是一個「女兒奴」,儘管他還沒有親生女兒……
陳小春對劉畊宏女兒「小泡芙」和對自家兒子Jasper的態度可謂是天壤之別。
戲裡叱吒風雲的陳小春,戲外卻在小女孩面前「賣萌」,可愛地問:「海苔屋裡有什麼?」
「海苔。」「聰明!真聰明哎呀,不愧是劉大公主。」
而陳小春陪Jasper吃飯時,聽到兒子準備講話,便敷衍地說:「OK,巴拉巴拉……」
網友們紛紛調侃:「Jasper永遠不知道海苔屋裡有什麼。」
陳小春私下和在節目中,對兒子都非常兇。他本身就比較容易暴躁,多次將Jasper吼哭。
很多人好奇,陳小春是個暴脾氣,怎麼兒子卻如此溫順可愛?
其實,他在訓斥完Jasper之後,多數情況下,都會語氣溫柔地再解釋一遍,耐心教導小朋友不可以撒謊等。
有時兒子指出他的問題,陳小春也會立馬道歉說對不起,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
當陳小春很兇的時候,應採兒也會批評老公,護一下孩子,免得小朋友心理承受不住。
但應採兒絕不溺愛孩子,夫妻倆齊心協力,才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好。
04、冉瑩穎
作為「拳王」鄒市明的老婆,冉瑩穎經常獨自在家帶三個兒子。
當大兒子軒軒調皮搗蛋,把蛋糕放進水杯裡攪動時,她氣到當場發飆。
冉瑩穎質問兒子:「爸爸晚上要幹嘛?你告訴我!」「打拳,賺錢。」
「那你把這些糧食都浪費了,這是不是錢買的?」
當時鄒市明比賽受傷,在機場突發性失明,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冉瑩穎心中愁緒萬千,仍要做好家務,照顧好孩子,看到兒子如此糟蹋爸爸賺的錢,難免生氣。
其實圈內還有很多藝人都教子有方,比如黃聖依、黃磊、劉燁等人,在此就不逐一列舉了。
而另外一批大咖級別的人物,卻沒有教好孩子。
01、寇振海
《情深深雨濛濛》裡沒有盡到父親和丈夫責任的陸振華,私下卻是一個特別寵愛孩子的父親。
寇振海與李婷結婚後,年過五十才老年得子,所以格外疼兒子寇家寶。
然而這種過度寵愛,卻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有一次,寇家寶出席活動時,因一點小事發脾氣,一怒之下揮拳打媽媽的臉。即便只是做做樣子,並沒有真的用力,那也是不尊重長輩的做法。
小小年紀便能揮拳打媽媽,可見寇振海還需加強對兒子的教育。
不過好在這些年寇家寶思想成熟了不少,他作為童星出道,也學會了謹言慎行,經常把爸爸視為榜樣,立志做一個好演員。
02、張晞臨
戲骨張晞臨主演過《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等熱播劇,演技十分精湛。
他和寇振海一樣,也是老來得子,不管拍戲再怎麼勞累,回到家全部的時間都用來陪倆兒子玩耍。
張晞臨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並不是一件好事。
2020年,張晞臨曬的一段視頻引起了爭議。他兒子坐在沙發上,毫不留情地伸出腳踹爸爸的頭,頗有「小霸王」的氣質。
張晞臨雖然感到驚訝,卻一點兒都不惱怒,還笑眼盈盈地勸自己這是親生的兒子。在小孩子的三觀還沒形成之前,父母更應該多加管教才是,不應該一味地縱容他們。
03、成龍
成龍功成名就,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事業上的成功毋庸置疑。
可他並不是一位好丈夫和好父親。
房祖名並不崇拜父親,在他心裡,母親才是英雄。他的成長過程中,缺乏父親的陪伴與鼓勵,得到的總是批評與指責。
成龍在採訪中自曝某一次偶然得知兒子的心願是「爸爸來接我放學」,他便提前在校門口等候,可父子倆始終沒碰頭。
原來,成龍根本不知道兒子已經上中學了,才會在小學門口等候。
成龍講述這段往事時,只是當作一個好笑的烏龍事件。殊不知,這些點點滴滴的行為,早就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傷害。
2005年房祖名談起自己熱愛的音樂,憧憬著未來,還稱他和師父李宗盛是父子一般的關係。
提及親生父親成龍,卻只說對方拆散了他和初戀女友。
2014年,房祖名因吸D被抓,前程盡毀,除了自己心術不正、誤入歧途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父親成龍沒有正確引導他。
一個父親的嚴重失職,很有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04、吳宗憲
2021年,吳宗憲的兒子吳睿軒也因吸D被抓,父子倆召開新聞發布會,聲淚俱下道歉。
然而,吳宗憲卻直言:「我現在丟臉不是為你抽大M,而是你抽大M被抓。」言下之意似乎在默許兒子吸D的行為,只要不被抓,不給自己蒙羞就行。
作為父親,吳宗憲不僅沒有正確引導孩子,闡述吸D的危害,反而還安慰他社會的包容性很強,犯錯沒事,但要小心謹慎,不要被抓。
這樣的三觀,讓人不敢苟同。
05、李雙江
李雙江也屬於老年得子,他很珍惜和夢鴿的感情,也特別器重兒子。
或許是因為年齡太大,李雙江不知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和孩子之間也有很多矛盾,與夢鴿在教育上經常起分歧。
李雙江對李天一是一種小心翼翼的愛,他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按父母的人生路走,是很正常的,這叫有個性。
其實這樣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畢竟時代在進步,孩子們也確實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一味地按照父母的意願生活。
可是,孩子們的三觀是需要父母引導的,如果一味地縱容,必然會出事。
年僅15歲的李天一就能獨自開著豪車與人起爭執、暴打一對帶著幼兒的夫妻,他劣根顯露得讓人不寒而慄。
李雙江夫婦親自去醫院給受害人道歉,化解矛盾。雖說當年他們就承諾會多加管教兒子,事實卻並非如此。
父母的寵溺加上自身的叛逆,李天一多次進收容所,最後犯下不可饒恕的重罪,鋃鐺入獄。
2013年李天一被判刑十年,這十年裡,李雙江夫婦也深刻地反省了他們的教育問題。
結語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在用心栽培一棵樹。
若是不用心,這棵樹長歪了,不僅會傷害身邊其他的植物,還有可能轟然倒下。
若是用心栽培,發現它長歪了,想盡辦法及時扶正它,隨著時間增長,小樹苗也許會變成參天大樹。
成龍、吳宗憲、李雙江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們的孩子卻一個不如一個。教育方法從來沒有唯一的優秀範本,父母過於嚴苛和驕縱,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大家只能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鄭鈞 我沒打過孩子#、#成龍#、#教育#
作者:梔梔
責編:EYELINER
本文由蓋飯人物ThePeople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